中国四大著名石窟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1.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宏,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2.莫高窟。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4.麦积山石窟。

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而名,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

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

5.炳灵寺石窟。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积石山的大寺沟内,始建于西晋,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

6.响堂山石窟。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始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均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

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7.克孜尔千佛洞。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

中国四大石窟,简单介绍

中国四大石窟,简单介绍
公里 处。龙门石窟的造像雕刻精湛,被 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 一。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 术,石窟1300多个,佛洞、2345 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 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 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泥塑大 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 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 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七 佛阁上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车马行 人图,堪称国内壁画经典之作。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
• 莫高窟九层楼又名“千佛洞”,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之一。(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 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 遂成佛门圣地。 •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 机结合上。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 个方面

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 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 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 教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历史久远, 规模宏大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 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的佛、 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 古朴的建筑物;刀法娴熟佛传浮雕; 还有中国古代乐器雕刻如排萧和琵 琶等。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天水东南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

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

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其特色,塑像的大小于真人相若,被誉为“东方塑像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天堂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

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

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风景秀丽,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

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其中,古代石窟寺是中原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宗教信仰。

这些石窟寺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能够窥见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一、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二、郑州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圣地。

少林寺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千年沧桑,成为了中国佛教、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如释迦牟尼坐像、达摩祖师塑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此外,少林寺还传承着独特的少林武术,吸引着无数武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学习。

三、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四、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

白马寺建于东汉时期,历经多次兴建和修缮,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如释迦牟尼三尊像、文殊菩萨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五、开封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景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

大足石刻
• 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 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 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 古代石刻艺术。。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 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 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 优秀代表。
•反 弹 琵 琶
云冈石窟
•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 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 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 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 杰作。
云冈第二十窟
龙门石窟
•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 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至 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 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 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 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 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 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敦煌石窟
• 又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 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 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 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 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 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 画4.5万平方米、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 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 科——敦煌学。
• 华严三圣
释迦涅槃像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你去过几个?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你去过几个?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你去过几个?2019-09-10 12:39·哪玩君一、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位置: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门票:旺季200元,淡季100元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大小窟龛252个,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历经1500年的沧桑,由于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

现经多次修复,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位置: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门票:旺季150元,淡季120元三、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后历经多朝朝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年之久,成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

现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以大量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经、文、教等领域的发展变化,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位置: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门票:90元四、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40公里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1500余年。

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

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其中一处遗址点)位置:甘肃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上门票:90元五、重庆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洞窟492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两千身
九层楼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 侧身,卧着 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莫高窟里还有一 个面积不大的洞窟— —藏经洞。洞里曾藏 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 卷、文书、帛画、刺 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 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 国主义份子掠走。仅 存的部分经卷,现在 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云冈石窟
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1100多个,造像5万1千余尊
第一个开凿石窟的人——昙曜
20
云 冈 第
窟 全 景
高13.7米,因石质坚强保存完好,造型古 朴硕大,两肩宽厚,面形丰圆,薄唇高鼻
龙门石窟
2100多窟,50多座佛塔,3600多块碑刻,10万多尊造像
唐代泥塑菩萨像

身材丰满,体态变化一波三折,重心落于大,此雕塑高185厘米。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 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宏伟 瑰丽的壁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 洛阳,开凿于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 年间(公元494年), 后经东魏、西魏、北 齐、隋、唐和北宋数 代营造,遗留下了大 量的艺术珍品。
莲花洞

麦积山石窟
东 方 雕 塑 陈 列 馆 ”
194洞窟,7200余件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
敦煌莫高窟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从北魏(386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莫高窟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

中国的四大石窟

中国的四大石窟
l孽
世 界 上 邮 票 的诞 生
中 国的 四大 石 窟
根据瑞士一位集邮家多年的精心考证 :1836年 , 作 为 奥 匈帝 国邮 局 工 作人 员 的柯 西 尔 ,曾经 向 邮政 主 管 当 局 提 出 一 个 构 想 ,就 是 使 用 一 种 可 以粘 贴 的 标 志 ,作为缴付 邮费的凭证 ,这可 以解决在邮局 柜台当 场缴 付 邮费不 方便 的问题 。柯西尔 先生还 写 了一份 详 细 的计 划 ,但 是 ,维 也 纳 当局 的 官僚 们 谁 也 不 愿 意 自找 麻 烦 ,去 负担 这 项 烦 重 的 工作 ,柯 西 尔 的建 议 没 有 被 采 纳 。但 是 ,柯 西 尔 是最 先 提 出 邮票 的设 想 和实 行 办 法 的人 ,所 以应 该 称 柯 西 尔 为 邮票 的创 始 人 。
到 了 l840年 ,英 国一 位 名 叫 查 尔莫 斯 的 邮局 工 作 人 员 ,辗 转 听 到柯 西 尔 的这 个设 想 ,认 为 这是 邮票 事 业 的一 大 突破 ,很有 实 用 价 值 ,但 是 他 又不 了解 详 细 的 情 形 ,就 抱 着 试 探 的 心 情 写 信 到 了维 也 纳 询 问 有关 情况 ,他 的信 获得 了柯 西尔 的答 复和 赠送 的有 关资料 .查尔莫斯很高兴 。经过一番积极筹划 ,终于 在 1884年 5月 6 Et,英 国在 世 界 上 发 行 了第 一 枚 邮 票 ,这使 柯 西 尔 的理 想得 到 了实 现 ,由于 查 尔 莫斯 的 推 动 ,邮 票 在 世界 上 才 得 以诞 生 ,他 也 因此 他 戴 上 了 邮票 创 始 人 的桂 冠 。
32
河 北遥 感
201 5年 第 3期
气环 境监 测 中的应 用 环境 科 学与 管理 ,2012,37 (2):107—110. [15】袁 海军 ,顾行 发 ,陈 良富 等 .江 西千烟 洲 气溶胶光 学厚 度 的反 演与分析 UJ_遥 感 学报 ,2006,10(5):762

中国四大名窟

中国四大名窟

四大名窟指的是中国的敦煌莫高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石窟(甘肃)又称千佛洞,是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佛教艺术宝库。

始建于366年,历经多个朝代扩建,形成492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飞天4000余身,以及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建筑、绘画和雕塑的精湛技艺,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20世纪初,莫高窟第17洞的发现,内藏4至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促进了敦煌学的发展。

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一处依山开凿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453年的北魏时期。

由高僧昙曜建议,文成帝支持,历时40余年完成主要部分,后续又有小石窟开凿。

这项工程吸引了约40000人参与,包括来自斯里兰卡的佛教徒。

云冈石窟不仅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宝库,也融合了东方中华文化、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古代文明的结晶。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距离市中心13公里,是一处跨越北魏至宋代400余年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

自北魏孝文帝年间起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多个朝代扩建,南北延伸1公里。

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包括书法艺术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

宾阳洞是龙门石窟中的杰出代表,用时24年完成,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展现了北魏中期的石雕艺术。

洞中曾有的《皇帝礼佛图》和《太后礼佛图》浮雕,以精细的雕刻技艺和构图,反映了当时帝王的宗教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天水东南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

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

中国的四大石窟

中国的四大石窟

资 源 遥 感
竺 形 结 竺 构( 包 括 城 市 詈 用 主 地 类 型 等 ) 和 内 笺 在 宝 因 素 ( 包 括
人 口变迁 及城市 的活动性等 )的演变进行 研究后 , 再得到进一步 的结果 。 T M 数据 的像元分辨率 在可 见光和近 红外波段 是 3 0 m ,而在 热 红外波 段只有 l 2 0 m ,混合 像元 问题 比
处 由建筑 、绘画 、雕 塑组成 的综合 艺术殿 堂,是世 界上
3 .龙 门 石 窟
位于河 南省洛 阳市南郊 的龙 门石窟 ,是举世 闻名 的 石雕艺术宝库 ,龙 门石窟 南北长一公里 ,共有 1 3 0 0多个 石窟 ,9 7 0 0余尊佛像 , 碑记和碑刻 3 6 0 0余件 。
现 存规模 最宏大 的、保存最 完好 的佛教 艺术宝库 ,被 誉
据的不断更新。
在进行 资源普查勘测 之前 ,首先 可 以利用卫星
遥 感数据和 图像对 目标进行 判读解译 和分析 ,以便 圈定若干远 景区域有 的放 矢 ;其 次利 用卫星影像 和 数据 ,参照路 线考察 的样 本和实况 ,进 行较小 比例
[ 3 ] 但 尚铭 , 但玻, 许 辉熙, 等. 环 形 热 岛格 局 演
较 明显 。即使进行 了空间重采样 ,计算 结果 的精度
也会受到一定影 响。
速度 快 、精度 高等特 点,有利 于克服 自然界恶劣环
境的 限制 ,可 减少勘测投 资 的盲 目性,保证 图像 数
参考文献
[ 1 ] 郭晋平, 张芸香. 城市景观及城 市景观 生态研究
的重点 [ - I ] . 中国园林 , 2 0 0 4 , ( 2 ) : 4 4 — 4 6 . [ 2 ] 宋 治清 , 王仰麟 . 城市景观 动态及其规划 的生态 学探讨 [ J ] . 地球科学进展 , 2 0 0 5 , 2 0 , ( 8 ) : 8 4 0 — 8 4 8 .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1、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The Mogao Grottoes)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

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 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 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 石窟的代表。还有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 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 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 年历史的旷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肃 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 的综合艺术。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 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 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 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 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 艺术明珠”。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 (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 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 引起国内外 学者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壁画风格:多用 凹凸法描绘:以 白色点染人物眼 鼻和躯体凸出部 份,以土红色点 染人物脸部和躯 体部份,以黑色 的铁线勾勒轮廓 线。现土红色已 变成黑褐色。 人物表现形式: 秀骨清像
壁画:千佛 列像遍布洞 窟四壁,以 绿、白、褐 四色绘画。 并妆有金彩
• 题材: • 颇具人间气息:菩萨状若沉思,下方加上莲池, 池中有儿童戏水。 • 西域的胡旋舞、乐队 • 帝王图 (人物造形与三十年谖阎立 本《历代帝王 图卷》中的帝王十分相似,但就人物的描写和赋 彩而言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 维摩诘 • 张骞出使西域图 • 田园、青绿山水画
• 古代有一只美丽而善良的九色鹿王。有一天在江边把落水 人调达救上岸来。调达叩头道谢。九色鹿王只希望他不要 向任何人透露他的行踪。调达发誓说:“请你放心。如果 我背信弃义,就叫我浑身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 说完就走了。在途中,调达见到了一张国王悬赏捕捉九色 鹿的布告,说摩因先王的王后因梦见美丽的九色鹿而想马 上得到它,谁能捉到九色鹿或知道九色鹿在那里,报告国 王,就可以领赏。调达见利忘义,立即前去告密,并带领 国王的大批兵马去捕捉九色鹿。处于重重包围中的九色鹿, 猛然跳到国王面前,呈述了救调达及背叛誓言的经过。九 色鹿的呈述,深深地感动了国王及士兵,大家那愤怒而厌 恶的目光一起射向忘恩负义的小人—调达。调达无地自容, 刹时间在他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散发着恶臭,从此永远 受到人们的鄙弃和唾骂。国王非常惭愧,愤怒地斥责调达, 并下令全国,以后任何人都不准伤害九色鹿。

四大石窟名词解释

四大石窟名词解释

四大石窟名词解释
四大石窟是指中国著名的四个石窟艺术群,分别是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大河窟和巩义云台山石窟。

它们是中国古代石窟
艺术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1.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石窟艺
术宝库,有塑造和绘画艺术两种表现形式。

莫高窟共有735个石窟、
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尊佛像,保存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2.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中国最古老、规
模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之一。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后经过多次扩
建和修复,共有2345个洞窟,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雕塑和壁画艺术。

3. 郑州大河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
整的石窟艺术群。

大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共有8个洞窟,包含精细
的佛教雕塑和彩绘壁画,艺术风格独特。

4. 巩义云台山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是中国石窟艺术
中的一颗明珠。

云台山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有大小洞窟1035个,是
中国保存最多的一处洞窟群。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洞,内有精美的石
雕佛像和精致的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这四大石窟是中国佛教艺术和石窟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对于研
究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四大石窟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石窟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石窟是哪四个
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
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按照石窟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3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东方雕塑馆。

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申遗成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十大石窟

中国十大石窟

中国十大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看,这宏伟的艺术基本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

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千米。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米2,彩塑像2100多座。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如释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牺牲的故事。

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

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40千米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1500余年。

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米2,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炳灵寺石窟位于兰州西南80千米处,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

乘艇浏览过万顷碧波、水天一色的刘家峡水库之后,向西在水库的悬岩上便可以看到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一般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麦积山石窟形成的并称。

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

其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
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著名石窟
(一)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四十公里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一千五百余年。

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以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即开凿于山崖之上,原本互相连属,唐开元年间当地地震,遂将石窟分为东、西两崖,中间部分蹦毁。

西崖存窟龛140个,主要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东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以后的作品多集中于此。

麦积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

第4窟创建于北周,又称上七佛阁,为麦积山最为精彩的一窟。

窟内第1—5龛龛眉上的五组飞天,为中国古代唯一的绘塑结合的作品,既富于立体感和真实感,又具有空灵飘逸的特色,实为石窟艺术品中的佳制。

第127窟的壁画居麦积山石窟之首,所绘维摩诘经变气势恢弘,技法圆熟,被认为是后世维摩诘大型经变画的滥觞。

麦积山石窟中还有中国现存最大、最早、最为完整的西方净土变壁画,以及周穆王拜见西王母这种本土题材的作品。

麦积山
石窟泥塑讲究以形传神,神形俱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世俗化倾向。

(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尊。

大佛最高者十七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

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三)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二十五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

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

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如释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牺牲的故事。

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

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敦”,大也,“煌”,盛也。

因为这个地方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汉代以来即取名为“敦煌”。

由开石窟开发在沙漠高处的石崖上,所以取名“漠高窟”,古汉语中“漠”与“莫”通用,后来就叫成“莫高窟”。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春秋时期因盛产美瓜,称為“瓜州”。

唐代因城南有鸣沙山又名“沙州”。

汉唐以来,丝路商旅往来频繁,敦煌成为出西域和入长安的要道,因居于丝路咽
喉之地,可谓一方重镇,當时村坞接连,鸡犬相闻,史称“华戎所交一都会”。

佛教和其艺术自西域东传以此为第一站,因此佛塔遍地,市集繁荣,据文献所载元宵灯节的盛會仅次于长安,其兴盛可見于一般。

白杨、新疆杨像一根根鸡毛毯子般,是敦煌最明显的植物景观。

(四)龙门石窟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

这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从中北流,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这一。

龙门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余。

就其营造史看,规模最大的开窟造像活动有两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计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则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计110多年。

这两次是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计150余年。

据1962年龙门文武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其代表洞窟为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

唐代造像几乎占三分这二,
大部分也在西山,武则天时转移到东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为潜溪寺、奉先寺、万佛洞、看经寺等。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在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中,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诸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1961年,龙门石窟列入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胜地。

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山包”,历来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