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学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民族学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编号:学时:60
主编姓名:吴国富单位:人类学系职称:副教授
主审姓名: 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民族学、考古学年级:一年级
编写日期:2008年2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学的学科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打下一个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课前查阅相关内容的学习资料,并做读书笔记;参加课堂学习和讨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及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去观察、思考和分析民族相关问题;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一共包括18 章。各章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
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今社会中民族这一独特社会现象的介绍,引导初步涉及这门学科的学生关注这一重要现象,并阐述学习民族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激发同学们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本章重点是学习民族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安排3学时。
入门读物:
【法】若盎·塞尔维埃:《民族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美】乔治·穆多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年。参考读物:
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马子富主编:《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相关网络资源:
中国民族网
中国民族文化网
(台)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tw
视觉人类学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gjmw/index.htm
云南民族网
第二章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1、重新审视民族学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关于民族概念的认识及其深化;从“活化石”到“主人”;关于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反思);2、民族学的学科发展,着重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讲述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学与西方人类学的关系。1949年以后,与苏维埃民族学派的关系);3、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本章重点是明确概念,了解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脉络。安排3学时。
主要参考文献:
【俄】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五十年:1949-1999》,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2003年。
建议阅读: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出版社,2005年再版。
翁乃群:《世纪之交反思中国民族学》,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
麻国庆:《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与边缘的时空转换》,《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
第三章民族学理论诸流派
本章主要介绍:1、国外民族学理论流派;2、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本章简要介绍国外民
族学主要理论流派,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民族学研究中的运用和1970年代以来的族群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安排3学时。
主要参考书目:
[苏]托卡列夫著、汤正方译:《外国民族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五、六、八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第五十七章“外国民族学的主要流派和现代发展趋势”,第五十八章“中国民族学的过去与现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第四章民族学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1、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野调查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影视手段);2、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单一民族研究与多民族社会的研究、民族与资源环境、人口及现代国家的关系。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3、民族志写作。着重介绍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民族学研究对象变化后需要采取的相应方法。安排3学时。
主要参考书目:
李亦园:《田野图像》,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和少英等译:《重新把握人类学》,第五章“重写文化”、第十章“全球的民族志概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建议阅读:
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石磊:《筏湾:一个排湾族部落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报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民国60[1970] 年。
【日】中根千枝著、麻国庆译:《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凌纯声:“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载于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第五章民族学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1、世界民族概况;2、中国民族概况;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目
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大陆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和中国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多重的民族分类,从而加深对民族文化多样性重要性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与理解。共安排3学时。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
【俄】勃罗姆列伊:《民族学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建议阅读: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版。
潘龙海等著:《中国民族学初探》第四编,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俄】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第一部分第六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第六章环境与民族生存和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1、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历程;2、自然环境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影响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共安排3学时。
主要参考书目: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第二十章“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版。
尹绍亭、【日】秋道智弥主编:《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建议阅读:
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民族出版社,2007年。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