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救操作规范

医院急诊科救操作规范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日

益受到关注。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急诊科是医疗救助和紧急抢救的

第一线,其规范的操作能够提高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

文将从急诊科救操作规范入手,探讨一些常见病症的处理方法,并对

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的若干规程与标准进行说明。

一、急诊科的职责和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职责包括医疗救助、紧急

抢救和病情评估等。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需要有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和

处理各类急诊病情的能力,同时要保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

诊科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的医学知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常见急诊病症的处理

1. 心脏骤停患者的处理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

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要及时

启动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2. 呼吸道梗阻的处理

呼吸道梗阻是导致窒息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气道开放操作,如头后仰,托颏法等,并及时采取人工气道辅助通气,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3. 中暑和中毒的处理

中暑和中毒是夏季常见的急诊病症,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迅速对体温进行控制,如给予冰毛巾降温等。对于中毒患者,要及时洗胃、给予解毒药物等。

4. 外伤和骨折的处理

外伤和骨折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快速判断受伤部位和程度,进行止血处理、创面缝合等,并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等操作。

三、急诊科的规程和标准

1. 急诊科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连续和稳定运转,急诊科应建立起科室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值班医生和护士应提前了解交接内容,包括正在接诊的患者情况、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准备情况等。

2. 病历记录和隐私保护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的病历记录和隐私保护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记录病情、身份信息等,并按照规定进行隐私保护,保证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3. 急诊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

急诊科应对医疗设备、药品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同时,对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要符合规定,减少医疗差错。

4. 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快速反应机制

急诊科工作流程要合理规范,包括患者的接收、分类和分级等。同时,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迅速应对突发状况,保障

患者的生命安全。

结语:

急诊科是医疗救助和紧急抢救的第一线,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

关重要。本文从急诊科救操作规范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常见急诊病症

的处理方法,并介绍了急诊科的部分规程和标准。希望通过此文能够

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科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 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见疾病诊疗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给予一次电击除颤,单向波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能量为120-200J。 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Img/次,每3?5分钟I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 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性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I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无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救治原则: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5M/分钟。 5.盐酸吗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25%GS20m1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静脉注射。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转送注意事项: 1.及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超负荷或心脏舒张受限,从而在有足够静脉回流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灌流不足。左心功能受损而致肺静脉淤血,进而引起肺水肿,有时数分钟即达高峰。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心脏慢

急诊急救规范及标准

妇产科危重症 1.阴道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根据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控制出血。 (2)出血量多者应立即补液,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积极配血输血治疗。 (3)积极明确出血病因,请妇产科会诊协助诊治。 2.产后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一般治疗。 (2)针对下列病因进行止血。 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2)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3.胎膜早破。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足月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测体温及脉搏,急查血常规及CRP 了解有无感染征 象,若可疑感染,则应用静脉抗生素治疗。 ②诊断胎膜早破后,若无规律宫缩,则即刻引产以减少 宫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③若胎儿头浮未入盆,则应注意脐带脱垂征象,卧床,适当抬高臀部。 ④若为胎位异常或可疑胎儿窘迫者,宜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2)早产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监测有无感染征象。 a.动态监测孕妇体温及脉搏。 b.动态监测血常规及CRP c.宫颈分泌物培养。 ②孕周大于36周者,处理同足月胎膜早破。 ③孕周35?36周,顺其自然: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行引产术。 ④孕周33?35周:促胎肺成熟,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及时终止妊娠。 ⑤孕周28?33周者,住院、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垫 无菌会阴垫,保持外阴部清洁。静脉点滴抗生素7天,后若 无感染征象可停用。地塞米松5mg肌注每12小时一次共4 次促胎肺成熟,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注意宫缩状况,可根据情况应用宫缩抑制剂。注意羊水情况(性状 和气味)、体温、血常规、CRP的动态变化情况,若出现宫内感染征象,则应及时终止妊娠。若B超监测残余羊水量明显减少,最大羊水深度w 2cm, 胎儿生长迟滞时应考虑胎儿宫 内生长受限,宜及时终止妊娠。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范

太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气管插管术 第二章机械通气 第三章电除颤术 第四章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第五章清创缝合术

第一章气管插管术 【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出分泌的;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症】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气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提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的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

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头源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朱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密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是医院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门之一,它涉及到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 救治。为了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医院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流程和规范。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的标准格式,包括流程步骤、人员配备、设备要求等内容。 一、急诊急救流程 1. 患者接诊与登记 -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护士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登记。 - 护士应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并询问 患者主诉和病史。 - 护士应按照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2. 快速初步评估 - 接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快速初步评估,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 体征。 - 医生应询问患者症状、病史、过敏史等,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医生应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或救治。 3. 抢救与救治 - 对于重症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血管通 路建立等。 -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救治方案,并及时进行治疗,如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随时向医生汇报。 4. 检验与辅助检查 -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医生应及时安排相应的检验与辅助检查,如血液常规、心电图、X光等。 - 护士应协助患者完成相应的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 5. 诊断与治疗 -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诊断,并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 护士应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6. 观察与护理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等,并及时向 医生汇报。 - 护士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患者通气畅通、保持患者体温等。 7. 出院与转院 -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家属的意愿,决定是否出院 或转院。 - 出院或转院时,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注 意事项,并开具相应的医嘱。 二、急诊急救规范 1. 人员配备

医院急诊科救操作规范

医院急诊科救操作规范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日 益受到关注。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急诊科是医疗救助和紧急抢救的 第一线,其规范的操作能够提高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 文将从急诊科救操作规范入手,探讨一些常见病症的处理方法,并对 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的若干规程与标准进行说明。 一、急诊科的职责和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职责包括医疗救助、紧急 抢救和病情评估等。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需要有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和 处理各类急诊病情的能力,同时要保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 诊科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的医学知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常见急诊病症的处理 1. 心脏骤停患者的处理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 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要及时 启动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2. 呼吸道梗阻的处理

呼吸道梗阻是导致窒息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气道开放操作,如头后仰,托颏法等,并及时采取人工气道辅助通气,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3. 中暑和中毒的处理 中暑和中毒是夏季常见的急诊病症,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迅速对体温进行控制,如给予冰毛巾降温等。对于中毒患者,要及时洗胃、给予解毒药物等。 4. 外伤和骨折的处理 外伤和骨折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对于此类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快速判断受伤部位和程度,进行止血处理、创面缝合等,并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等操作。 三、急诊科的规程和标准 1. 急诊科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连续和稳定运转,急诊科应建立起科室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值班医生和护士应提前了解交接内容,包括正在接诊的患者情况、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准备情况等。 2. 病历记录和隐私保护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的病历记录和隐私保护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记录病情、身份信息等,并按照规定进行隐私保护,保证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急诊科急救技能操作操作规范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人吸 气。 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

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定为 罩。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以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4.按压频率100~110次/分; 5.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

(六)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胸外按压过程中由助手完成。 (七)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八)连续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立即指示助手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P导联监护位 , )。 归位。 (十五)擦干胸壁皮肤,口述: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三、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

急诊急救规范及标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妇产科危重症 1.阴道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根据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控制出血。 (2)出血量多者应立即补液,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积极配血输血治疗。 (3)积极明确出血病因,请妇产科会诊协助诊治。 2.产后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一般治疗。 (2)针对下列病因进行止血。 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2)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3.胎膜早破。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足月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测体温及脉搏,急查血常规及CRP,了解有无感染征象,若可疑感染,则应用静脉抗生素治疗。 ②诊断胎膜早破后,若无规律宫缩,则即刻引产以减少

宫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③若胎儿头浮未入盆,则应注意脐带脱垂征象,卧床,适当抬高臀部。 ④若为胎位异常或可疑胎儿窘迫者,宜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2)早产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监测有无感染征象。 a.动态监测孕妇体温及脉搏。 b.动态监测血常规及CRP。 c.宫颈分泌物培养。 ②孕周大于36周者,处理同足月胎膜早破。 ③孕周35~36周,顺其自然: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行引产术。 ④孕周33~35周:促胎肺成熟,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及时终止妊娠。 ⑤孕周28~33周者,住院、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垫无菌会阴垫,保持外阴部清洁。静脉点滴抗生素7天,后若无感染征象可停用。地塞米松5mg肌注每12小时一次共4次促胎肺成熟,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注意宫缩状况,可根据情况应用宫缩抑制剂。注意羊水情况(性状和气味)、体温、血常规、CRP的动态变化情况,若出现宫内感染征象,则应及时终止妊娠。若B超监测残余羊水量明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一、引言 急诊急救是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急性疾病、严重创伤和其他突发 病情的紧急处理。为了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高效、安全和规范,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和规范。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急救的流程和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各种急诊情况。 二、急诊急救流程 1. 接诊与初步评估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接诊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这包括了对患者主诉的询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初步诊断的确定。在这一阶段,医务人员应注重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病情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症状。 2. 紧急处理与治疗 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医务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急救措施、止血、给予氧气、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应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3. 检查与辅助检查 急诊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辅助检查。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医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 专科会诊与转诊

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需要进一步的专科会诊或转诊,医务人员 应及时联系相关专科医生,并提供详细的病情资料。专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及时的会诊和转诊是必要的。 5. 病情观察与监护 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展趋势等。同时,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 6. 患者交接与出院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或达到出院条件时,医务人员应进行患者交接工作。这包括 向接诊医生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建议等。同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包括药物使用、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 三、急诊急救规范 1. 急诊科设备与设施 急诊科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与设施,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吸 引器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是保障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2. 医务人员培训与技能 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培 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同时,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以适应急诊急救工作的需求。 3. 急诊科管理与协调 急诊科的管理与协调是保障急诊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建立健 全的急诊科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急诊科应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救治和护理。为了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与规范。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急诊急救流程 1. 接诊与初步评估 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接诊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主诉,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急诊治疗。 2. 急诊治疗与护理 在急诊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治疗。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迅速止血并输血;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气治疗等。同时,护士应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药、采集样本等。 3. 检验与影像学检查 在急诊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验和影像学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例如,常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X光片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并及时获取结果。 4.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在获取必要的检查结果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治疗措施、用药方案、护理措施等,并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5. 转诊与留观 对于病情复杂或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转诊至其他科室或 留观观察。在转诊过程中,医生应与接诊科室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和治疗。 6. 出院与随访 当患者病情稳定或痊愈后,医生可以考虑出院,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出院指 导和随访计划。出院指导应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注意事项等,随访计划应明确复诊时间和注意事项。 二、急诊急救规范 1. 急救设备与药品的配备 急诊科室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氧气设备、各类急救药品等。设备和药品应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 急救人员的培训与认证 急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应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急救认证证书。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心肺复苏等。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和考核,以保持其急救技能的熟练度。 3. 急诊科室的管理与协调 急诊科室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置、工作流程、急救队伍的配 备等。科室应与其他科室和医院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协调与合作,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急救记录与报告

医院急诊室操作规程

医院急诊室操作规程 一、前言 医院急诊室是医疗机构重要的门面,也是救治患者的第一线,为了更好地提供 急救服务并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医院急诊室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本文将主要介绍医院急诊室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急诊患者接待 1. 急诊医护人员应细致询问患者的病情,包括出现症状的时间、症状的表现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对于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应及时与病人相关单位或家属取得联系,并向他 们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与处理措施。 3. 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疏导患者情绪,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感,提供安全、舒 适的急诊环境。 三、急症处理流程 1. 专业诊断与评估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与评估,确定患者的急诊程度,并作出 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急症护理与处理 根据患者的急症状况,医护人员应进行相应的急诊护理与处理,包括给予及时 的急救措施、疼痛缓解、心理支持等。 3. 检查与检验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与检验工作,以帮助确诊和判断 患者需要进行的治疗方案。 4. 处方与用药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检查结果进行合理的处方与用药,遵守用药原则,保证药物的安全与有效。 四、急诊室设备与用品的管理 1. 急诊室设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在急诊 过程中的可靠性。 2. 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急诊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避免设备误用带来的风险。 3. 急诊用品应保持充足,并按照使用期限进行更新,保证使用的敷料、消毒用 品等的卫生与安全。 五、医护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1. 医护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确保 患者的安全与隐私。 2.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 的沟通,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3. 急诊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 迅速、有效地处置患者。 六、急诊室卫生与消毒 1. 急诊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与定期清洁,降低交叉感 染的风险。

急诊急救八项操作规程

急诊急救八项操作规程 急诊急救八项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急救工作中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方法,旨在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患。以下是急诊急救八项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现场安全与自我保护 急诊急救工作的第一步是确保现场的安全。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前,应事先评估现场安全的条件,包括是否有危险物品、是否有交通堵塞等。在救援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免受病患的传染和伤害。 二、估计病情与判断生命特征 在急诊急救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急救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其他生命特征,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这有助于确定应该采取何种急救措施,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救援手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急救工作的关键之一。如果患者的呼吸道受到阻塞,急救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通气,包括进行清理口腔、头后仰等。如果患者需要进行

人工气道管理,急救人员需要熟悉相应的操作技巧,如气道插管、气管切开等。 四、止血与保护伤口 在救援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出血的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止血,并保护伤口以避免感染。急救人员应掌握常见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提高患肢、使用止血带等。同时,应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防止继续感染和出血。 五、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是急诊情况中的一种紧急情况。在心脏骤停时,急救人员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作。这包括进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人员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以保持相关技能的熟练度。 六、输液与药物治疗 在一些急诊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输液和药物治疗以稳定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应了解不同类型的急诊情况所需的输液和药物,并能够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在给药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 七、患者转运与送往医院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转运工作。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正确的固定方法,以及监护和护理患者的过程。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顺利完成患者的交接工作。 八、记录与报告

急诊科常见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

急诊科常见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急诊科是医院中承担紧急医疗救助任务的重要科室。它是医院的“门面”,在重大突发事件和急性病症发生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准确,急诊科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流程与 操作规范。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以帮助医护 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类急诊情况。 一、患者接诊 实施急诊救治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初步评估。主要包括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观察。根据患者症状的 轻重程度,确定急诊救治的优先级。 患者接诊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快速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循环状况,初 步判断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和紧急性。 2. 快速问诊:询问患者或患者家属病史、就诊目的等相关问题,获 取更多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救治计划。 3. 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主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 心电图、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以明确患者的病情。 二、急救流程 急诊科常见的急救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心肺复苏(CPR):对于心跳停止或丧失意识的患者,需要立即 实施心肺复苏。操作规范包括按压、人工呼吸的比例,以及使用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等。 2. 外伤处理:包括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止血措施、骨折固定等。 要注意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并在处理创伤时注意保护自己。 3. 中毒处理:对于中毒患者,需要尽快采取解毒措施,如洗胃、抗 毒救治等,同时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 心电监护与治疗:对于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患者,急诊科医护人员 需要进行心电监护,并根据心电图结果判断患者病情,及时进行药物 治疗或安置心脏起搏器。 5. 呼吸道管理:对于呼吸困难、窒息的患者,需要尽快建立呼吸道 通畅,可以通过气管插管、创口氧气等方式进行管理。 6. 休克管理:对于休克患者,需要快速评估其休克类型,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输液、升压药物等。 7. 其他急诊情况:如中风、癫痫、过敏反应等,都需要急诊科医护 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操作规范 急救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 操作。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气管插管术 第二章机械通气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电除颤术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清创缝合术 第一章气管插管术 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出分泌的;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症】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气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提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的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氛围(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佐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吐逆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留意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头源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XXX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纵疾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发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密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易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一次。 第二章机械通气 适应症】

急诊急救规范及标准

妇产科危重症 1。阴道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根据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控制出血. (2)出血量多者应立即补液,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积极配血输血治疗。 (3)积极明确出血病因,请妇产科会诊协助诊治。 2.产后出血.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一般治疗。 (2)针对下列病因进行止血. 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2)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3。胎膜早破。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足月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测体温及脉搏,急查血常规及CRP,了解有无感染征象,若可疑感染,则应用静脉抗生素治疗。 ②诊断胎膜早破后,若无规律宫缩,则即刻引产以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③若胎儿头浮未入盆,则应注意脐带脱垂征象,卧床,适当抬高臀部。 ④若为胎位异常或可疑胎儿窘迫者,宜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2)早产胎膜早破处理原则。 ①监测有无感染征象。 a。动态监测孕妇体温及脉搏. b.动态监测血常规及CRP. c。宫颈分泌物培养。 ②孕周大于36周者,处理同足月胎膜早破。 ③孕周35~36周,顺其自然: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行引产术. ④孕周33~35周:促胎肺成熟,无感染征象者,期待疗法,不保胎治疗;有感染征象者,及时终止妊娠。 ⑤孕周28~33周者,住院、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垫无菌会阴垫,保持外阴部清洁。静脉点滴抗生素7天,后若无感染征象可停用。地塞米松5mg肌注每12小时一次共4次促胎肺成熟,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注意宫缩状况,可根据情况应用宫缩抑制剂.注意羊水情况(性状和气味)、体温、血常规、CRP的动态变化情况,若出现宫内感染征象,则应及时终止妊娠.若B超监测残余羊水量明显减少,最大羊水深度≤2cm,胎儿生长迟滞时应考虑胎儿宫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