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及悲剧精神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efaef1c5f0e7cd1842536f3.png)
纵观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充满了读者的视野,无论是包公戏中的善恶、忠奸分明,还是戏剧中的窦蛾恨终得雪怨总得偿,都充斥着农耕文明下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的理想和期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的萌芽,但总体上还是被包裹在“大团圆”的外壳之下。
在西方悲剧理论真正渗入中国的创作之后,真正有意识的悲剧创作才成为可能,若干具有悲剧性宏大结构和巨大魅力的文学作品才开始走进人们的阅读视野。
与此同时一些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了它们独特的由痛到快,先痛后快的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囿于特定文学视角,而更多的渗透了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对具体的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深层解读。
一、古希腊悲剧精神形成溯源对于古希腊式悲剧精神的诞生根源和产生土壤,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去探寻。
古希腊人生活在海洋流域,浩淼无边的茫茫大海中“没有彼岸”和看不到彼岸,或者说无法回归的渔猎生活的现实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海洋文明。
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历史条件下,古希腊人创造了悲剧历史发展中的三种悲剧类型: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以及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
悲剧最早来自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祭祀活动,而酒神崇拜涉及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出生,死亡。
再生。
这本身就是人类渴求生存,抗拒死亡的意志表现。
是人类对于生存状态的抗争,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肯定和终极关怀。
这种悲剧精神渗透在古希腊人的文学创作中,由此出现了众多的悲剧作家。
这些悲剧作家以他们的悲剧意识和人性关怀创作了一系列隽永深刻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为代表。
悲剧的本质是矛盾冲突,没有了矛盾冲突。
悲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f23ca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4.png)
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1. 命运和宿命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强调人类存在的宿命和命运的不可逃避性。
悲剧英雄通常是被神明或命运所压制的人物,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注定要面对悲惨的结局。
这种宿命论观念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存在的无奈和无力的认识。
悲剧中的英雄们常常努力抗争,但最终被命运所击败,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类的局限性和无法逃避的命运之力。
2. 悲剧英雄的崇高性:古希腊悲剧通常以英雄人物为主角,这些英雄具有超凡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标准。
他们通常是伟大的国王、勇猛的将领或智慧的哲学家。
悲剧英雄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展现出坚定、勇敢和无畏的品质,他们的崇高性格使得观众对他们产生共鸣和敬意。
这些英雄的高尚品质和伟大行为激励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的高度。
3. 悲剧的冲突和矛盾:古希腊悲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冲突和矛盾。
这些冲突可以是个人与命运的对抗、个人与社会的对抗、个人与伦理标准的对抗等。
悲剧英雄常常陷入道德困境和自我挣扎中,他们的选择和行动常常带有矛盾性,这使得悲剧更加引人入胜。
这种冲突和矛盾的存在使得悲剧更具复杂性和深度,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4. 悲剧的悲凉和悲伤:古希腊悲剧强调悲剧英雄的悲凉和悲伤。
无论是英雄的命运、社会的不公正还是人性的脆弱,悲剧都展现了人类存在的苦难和无奈。
观众通过悲剧感受到了生活的困境和人类的悲苦,这种悲凉和悲伤成为了古希腊悲剧美学的重要元素。
悲剧中的悲伤和悲凉情绪触动了观众的内心,引发了对生命和人类经验的深思。
5. 悲剧的宽恕和救赎:尽管古希腊悲剧强调了人类存在的无奈和命运的不可逃避性,但它也强调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美学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命运和宿命论: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受到命运的支配,无法逃脱自己注定的命运。
这种宿命论观念暗示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无法改变的现实。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悲剧观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悲剧观](https://img.taocdn.com/s3/m/d8d469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3.png)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命运在古希腊神话中由命运女神掌握,连神王宙斯也无法左右。
因此在早期古希腊悲剧命运观中,命运是绝对主宰人和神的,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往往会在冥冥之中影响人物的抉择^人生走向。
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希腊悲剧逐渐表现为人的意志与命运斗争,以个人抗争命运为主题。
埃斯库罗斯,被尊称为"悲剧之父〃,他的命运观继承了古希腊传统的命运观,认为命运凌驾于万物之上,支配着一切,包括神和人。
因此他的悲剧多展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挣才L⅛痛苦,但作为虔诚的信神论者,他认为只要足够虔诚, 便可打动神,消除灾难。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讲述了在神明的诅咒下,血亲之间冤仇相报的悲剧。
俄瑞斯忒亚从出生起就深受家族诅咒的迫害,祖先坦塔罗斯因"杀子〃捉弄天神遭到诅咒;阿特柔斯因"弑亲"遭到诅咒;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也被亲人"弑杀〃;俄瑞斯特亚的最终亦选择了 "弑母〃。
这几个事件彼此间互为因果,紧密相联,"弑亲"成为俄瑞斯忒亚既定的命运主线。
俄瑞斯忒亚受神的指示进行报仇, 但是受神的指示本身也是他悲剧命运中的一环,更深化了古希腊文学一再强调的命运主题,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初期较为保守的命运观。
索福克勒斯在继承古希腊传统命运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他看来,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喜欢捉弄人的神秘力量,无论成功与否,人都可以挑战命运,他认为敢于抗争命运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坚强的意志,人在他笔下从命运的奴隶转变成为英雄。
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
这一阶段命运观的进步性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人本思想也得到进一步加深。
他的命运观也成了这一阶段古希腊悲剧命运观念的代表。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人与命运的冲突,深刻说明了希腊人对命运力量的敬畏。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bd8ae1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4.png)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古希腊悲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关于命运的探讨更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的描写与诠释,深入探讨了人类对命运的理解与认知,并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挣扎与无力感。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有着深刻的内涵,本文将从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命运的决定因素以及对命运的抗争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首先,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源自于古希腊人对于宇宙秩序的理解。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受到了某种力量的控制,这种力量被称为“命运”或“宿命”。
在古希腊悲剧中,这一命运力量常常作为一个超越人类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的遭遇与命运。
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注定要杀父娶母,无论他多么努力地逃避,最终还是成为了这一悲剧命运的牺牲品。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的描绘,强调了命运对于人类的威力与不可抗拒性。
其次,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还涉及到了命运的决定因素。
在古希腊人看来,命运的决定因素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
除了上天的力量,还包括了神明的旨意、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的言行等等。
在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安提戈涅因为履行了对自己的哥哥埋葬的义务,而引发了以命运为代价的一系列悲剧。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命运决定因素的描绘,使命运不再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存在,而是贴近人性的现实力量。
然而,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并非完全悲观与无力。
尽管命运具有决定性的特征,人类在面对命运时仍然可以展现出充满勇气与抗争的精神。
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往往是那些在命运面前表现出抗争意识与坚持信念的人。
例如,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尽管被捆绑在岩石上,一系列的折磨着他,但他从未屈服于命运的压力,坚信人类具有自己独特的尊严与价值。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对抗争与抗命运精神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在命运面前依然可以保持坚持与勇气的可能性。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与道德伦理思考》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与道德伦理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ecf65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a.png)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与道德伦理思考1. 引言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冲突,探讨了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命运和伦理道德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希腊悲剧中所体现出的命运观以及相关的道德伦理思考。
2. 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古希腊悲剧一般包含一个主角经历着不可避免的灾难,这种灾难通常被看作是来自于命运或神明的安排。
在古希腊人眼中,人类无法逃避自己注定要面对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勇敢地面对,并在抵抗中展示出人性的美好。
2.1 命运与自由意志古希腊悲剧追问着一个关键问题:人类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志?在面对命运时,主角往往被迫接受一个既定的结局,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同时,古希腊悲剧也提醒我们,即使在无法改变的命运之下,人们还是有责任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2.2 命运与个人尊严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往往是英雄或权贵,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困境和命运挑战。
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避免灾难发生,最终都未能逃离自己所应承担的命运。
然而,在面对命运时,这些主角展现了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并以此维护了他们作为个体存在的尊严与价值。
3. 古希腊悲剧中的道德伦理思考古希腊悲剧通过描绘角色在冲突中做出道德抉择与行动来探讨伦理思考,并引发观众对于权利、义务、责任以及善恶等道德问题的思考。
3.1 铏筬营篻牮缎诎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通常面临着道德困境和抉择,他们被迫在不同的诱惑、利益与义务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抉择既反映了个体的道德取向,也触及社会和伦理准则。
3.2 道德伦理与人性探寻通过对主角艰难而又极具挑战性的道德抉择,古希腊悲剧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局限。
角色以不同方式展示出傲慢、冷酷、狡猾或宽容等特质,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深藏的动机和欲望。
4. 结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与道德伦理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存在及其所面临问题的独特视角。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个体在命运与道德之间所处的境地,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命运时应该如何选择和行动。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4563235727a5e9856a6120.png)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作者:陆叶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8期摘 ; 要:对“命运”的思索,是古希腊人在人类思想史上做出的独特贡献,同时也是希腊文学留给后世的一个难以破解的命题。
他们用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揭示了某种生存的荒诞和矛盾,同时也对人生以及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杰出的探究。
另外,古希腊的命运之思被赋予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要梳理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就必须了解其命运观念。
关键词:古希腊;命运观;悲剧中图分类号:I106.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3-0084-02人之于世界,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大起大落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预知明天,更不可能知道命运要把我们带向何处。
善于发现的古希腊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揭开了这其中的谜团的,它就是“命运”。
对于古希腊命运观念的研究从不曾停止过,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生存状态下,这一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
古希腊悲剧所反映的命运观念是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命题。
它存在于全人类和各个时代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希腊人对命运的思考,既有宽广的横面,又有幽深的纵面,是人类思想史上开出的绮丽的花朵。
早在悲剧之前,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中,关于“命运”的思索已经显现。
不同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念侧重于表现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叹息,而荷马史诗则试图对无常的命运作出解释,并开始着手建立系统的命运观。
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中关于命运的探索与思考,为古希腊悲剧进一步探究和揭示命运问题提供了基础,成为命运观念发展的源泉。
一、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念命运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着,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念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的延续性。
他们对命运的独特的阐释,恰好形成了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演变轨迹,同时也展现了人本思想不断加深的趋势。
(一)命运掌控一切“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家。
古希腊悲剧命运意识探析
![古希腊悲剧命运意识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fe8a7331b765ce050814fc.png)
摘要欣赏和研究古希腊悲剧离不开对“命运”意识的理解。
从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彼得斯三大悲剧家流传下的经典文本中,“命运”一开始充当外在的抽象的力量,后逐渐充实自身的内涵并不断分化成各种概念,包括原则、性格、正义,自由等。
与之相对应的“本源”范畴——作为解释万物构成的“始基”概念随着古希腊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而改变。
在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对“本源”的探索转变对心灵的研究,并认为心灵蕴含万物的原则,认识世界首先得认识自己。
所以,理顺命运概念以及本源内涵的演变脉络可以很好地了解两者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本文的论说重点。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古希腊哲学;命运;本源AbstractThe fate which Greek Tragedy implicts is very important to appreciate and anylse Greek Tragedy.The fate is regarded as objective or abstractive force determing everyting at first,however,with the increasing of knowledge,it enlarges its own apprehension and formulates different concepts such as principle,disposition,justice,or freedom,which interpret natural and social phenomenon.Similiarly,the category of arche that express what makes up the universe has correspondingly changed.In Socrates’era,philosophers reasearch the soul or the spirit instead of arche,and they think that the soul contains the principle of everyting ,and before recognizing world we must recognize ourslves .So , Straightening out the fate and the arche of the evolutive process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 the two clear,which is also the significant job of this article.Keywords:Greek tragedy;Greek philosophy;fate;arche目录一、前言:何为命运 (1)二、“命运“与“本源”之联系 (1)(一)埃斯库洛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2)(二)索福克勒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4)(三)欧里彼得斯的命运意识与本源 (7)三、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7356bf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0.png)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一、前言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命运观是其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悲剧的定义、命运观的概念入手,探讨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并结合《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两个经典作品进行分析。
二、悲剧的定义1. 悲剧的起源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最初是为了向神明致敬而演出。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人类矛盾和冲突为主题,通过戏剧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艺术形式。
2. 悲剧的基本特征(1)主题:以人类矛盾和冲突为主题。
(2)结构:分为前奏曲、幕间休息和尾声三个部分。
前奏曲用于介绍背景和情节;幕间休息用于安排场景和时间;尾声用于总结全局。
(3)人物:通常有一个英雄角色,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经历悲剧性的命运。
(4)情节:通常是由英雄角色的错误决策或行为引起的悲剧结局。
(5)语言:使用古希腊诗歌和戏剧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三、命运观的概念1. 命运观的定义命运观是指人类对于自身命运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通常是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人类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2. 命运观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在古希腊文化中,宿命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
人们相信神明会决定每个人的生死和命运,而人类只能顺从神明安排。
四、《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1. 剧情简介《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一个英雄角色俄狄浦斯在追查国王被谋杀案件时,发现自己就是凶手,并最终因此导致家庭灭亡和自己失明的故事。
2. 命运观的体现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俄狄浦斯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他在出生时就被预言会杀死自己的亲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其次,尽管他一直努力逃避这个预言,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凶手和家庭灭亡的命运。
3. 命运观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在《俄狄浦斯王》中,宿命论对俄狄浦斯的性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感到绝望和愤怒,并最终选择了盲目地摧毁自己和家庭。
五、《安提戈涅》中的命运观1. 剧情简介《安提戈涅》讲述了一个女孩安提戈涅为了守护自己兄弟埃波利斯而违抗国王禁令,并最终选择牺牲自己来保护家族荣誉和尊严的故事。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
![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ae54ec941ea76e58fa0469.png)
随着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 人们开始思考命运 的合理性 问题 , 这一时期 ,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 的命运观成为古希腊悲剧命运
观的代表 。索福克勒斯认为 ,命运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的存
运 的思考 , 既有宽广 的横面 , 又有幽深 的纵 面 , 是人类思 想史上 开 出的绮丽 的花朵 。
欧里庇得斯 的命运观更具颠覆性和进步J 陛, 他不相信命运 ,
只有相信神的 旨 意 ,人类才会有公平与 正义。在埃斯库罗斯 的 在《 美狄亚》 中, 《 俄瑞斯忒斯》 三部曲中, 复仇 神控制 了所有人的命运 , 使得 每个 为人 的命运还受 到社会环境和人为 因素 的影响。 她不顾一切对抗 不公 的命 运 , 甚 人物一步一步地陷入到家庭谋杀的悲惨 境地之中。阿伽门农 为 美狄亚不相信神 明和命运之说 ,
杰 出的探 究。另外, 古希腊的命i g&g . R@ -  ̄g . 想 史和文 学史的双重意义 , 要运观念。
关键词 : 古希腊 ; 命i gx  ̄; 悲剧
中 图分 类号 : l 1 0 6 .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5 ) 2 3 — 0 0 8 4 — 0 2
库罗斯认为命运是可以主宰万物 的, 它像神 一样支配人 , 甚至是 神。 同时埃斯库罗斯也 没有忽视人的 自我意识 , 所以他 的悲剧常 常会表现出人不光彩的一面。 但他是一个虔诚 的神论者 , 因而并 没有把世俗生活描写 的不堪至极 , 他告诫不断发起 内乱的世人 :
( 三) 命 运 观 的颠 覆一 人 改 变命 运
中的谜 团的, 它就是 “ 命 运” 。 对 于古希腊命运观念 的研究从不 曾 停止过 , 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生存 状态下 , 这一研究更具现实意 义,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 自身。 古希腊悲剧所反映 的命运 观念是 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永恒 的命题 。它存在于全人类和各个 时代当中, 深刻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 和价值取 向。 希腊人对命 命运观 的理 f 生发展指引了方 向。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589175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5.png)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
答: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是一个核心主题。
在古希腊悲剧中,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冥冥中命运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悲剧人物最终难逃命运的藩篱,他们的悲剧更多是命运使然。
命运观作为贯穿古希腊悲剧的文学母题,其发展经历了由神到人、从信服到怀疑、从屈从到反抗的过程。
在第一时期,命运被具体化为不可反抗的神志。
在第二时期,命运被视作具有捉弄人性质的神秘力量。
即便人们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但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对不公正的命运发出质疑,必要时还可以向命运发出挑战。
在第三时期,人们对神志控制的命运产生了怀疑,不再相信神的意志和难以逃脱的命运,而是进一步强调人自身力量对命运的影响,企图逃离命运的樊笼。
以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为例,美狄亚是个热烈且疯狂的女子,她憧憬爱情却被爱所伤,最后宁可杀死自己的孩子,不惜带着尸体远走高飞。
她的命运观体现了对命运的反抗和挣扎。
总的来说,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深刻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问题的深度思考,对西方精神和文化有深远影响。
现代人依然能够通过古希腊悲剧找到精神上的共鸣和联通。
古希腊悲剧里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里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f74567c484254b35eefd3465.png)
古希腊悲剧里的命运观核研院贾富明 2015213374摘要:古希腊悲剧所探讨的命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命题。
它存在于在全人类和各个时代当中,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
早期的命运观念认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都是命运注定的,并且在人出生之前就己经决定了。
希腊人的命运之思,是深邃而广阔的,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悲剧指示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又让人们正视人生的痛苦,体味生命的尊严。
命运观,不仅是理解古希腊精神世界的关键,更是理解古希腊悲剧的关键。
探讨古希腊悲剧,命运几乎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念的关联,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而对此的研究和探讨却远没有结束。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命运、神、人一古希腊悲剧悲剧,希腊人称之为鲍,大意为“羊歌”,由山羊,或公山羊和歌组成,其中蕴含着许多希腊人早期的思想。
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取自神话。
但剧作家(诗人)往往以新的诠释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
在他们那里,神话已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富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内容。
在这种最早的戏剧形式中,感性的呈现与理性的关照,即诗意的表述与深层的命运思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应该说,古希腊人在悲剧中不仅清晰地呈现着自身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思考着这一存在的命运深意。
二命运的哲学审视命运观念并不是希腊人所独有的,但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却是独特的。
在古代中国,命运的观念更多的以“命”或“天命”的形式出现,并非一个独立的名词,“命运”合成为一个词并被广泛使用,则比较符合现代汉语语境中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命运”,与希腊的以及英语中的则基本上获得了相同的意义,都是指一种以不可改变的方式制约一切的力量,是超越于人的意识和能力的必然[1]。
理解希腊意义上的“命运”,则必须将其置于古希腊宗教精神及信仰世界当中。
文在古希腊人的世界里,神明代表着正义,神律具有不可抗拒性,人必须敬神,读神是一项大罪。
奥林波斯神系是希腊人信仰的典范,而在某种意义上,这恰好构成了希腊神话、史诗与悲剧的共同的宗教背景。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异同浅析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异同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eb9f48767f5acfa0c7cd01.png)
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及其命运观浅析内容再要:希腊悲剧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它是人类在文明初开阶段对于不可抗拒的、不可解释的。
难以捉摸的神秘自然力的理解的表现方式。
其中,经过不同时期的剧作家的不断探索,人的意志力量、道德力量得到了凸显,在神秘莫测的命运面前,虽败犹荣。
以下将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为例对希腊悲剧之命运观进行浅析。
关键词:希腊悲剧命运观个人经历道德力量一、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出身于厄息琉斯的世袭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亲身经历过两场反侵略战争,在马拉松战争中,他的兄弟英勇殉难。
战争的洗礼赐予他磅礴的英雄气概,战争的残酷也使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命运的不可战胜性,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阿伽门农王》是《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为《奠酒人》和《报仇神》,三个故事写了一个家庭世代相互谋杀的故事,体现了希腊传统命运观中的“罪与罚”的思想,表明了在一种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流血与牺牲,而这一切都不乏悲壮性。
埃斯库罗斯有一个观点:认得厄运来源于人自身,简言之,即为恶有恶报,有因必有果。
阿伽门农舍弃亲情以自己的女儿作为战争的祭祀,于是他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另一方面,他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血亲罪”,最终走向灭亡。
而在其后的故事里阿伽门农之子为父报仇,手刃生母,受到审判,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关键性的一票的作用下得到释放。
体现了埃斯库罗斯对人类苦难的极大同情,也体现了对破除旧秩序的迫切希望。
可是,冥冥之中又有一种不能被掌控的神力在左右着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在这里,命运是不能被抵抗的,尽管人类一直在反抗着。
二、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出身雅典军火制造商之家,少年得志并且一生顺利,没有受过巨大挫折。
他与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交情颇深,在政治上提倡民主精神,在艺术内涵上,他淡化了神性,更多的展现出“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但是由于个人经历中他生活顺利,虔诚信教,使得他在对命运的反抗中不免深受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
![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d5e072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摘要】命运问题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课题。
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古希腊神话中既有对命运的抗争,又有对命运的妥协,而且最终是要表现人作为个体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所作为,传扬的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关键词】希腊神话命运观希腊诸神【前言】命运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命运往往被描述为主宰人和神的神秘的力量。
而古希腊神话大多写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主人公背后,往往存在着某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不依赖于人和神的神秘力量,影响着主人公生命的走向,就是所谓的命运。
因此,客观地讲,神话中的命运观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人与命运的冲突,反映的是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冲突。
【正文】在古希腊神话中,明显地存在人与神两种不同的角色,他们的最大区别是人是必死的,而神却可以享有无限的生命,正是这一本质差异决定了人与神将要面临的不同命运。
在古希腊神话中集中体现了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
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
它是不可抗拒的,不可解释、难以捉摸的。
悲剧主人公的结局是逃不出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的。
人类的命运是在神谕注定的,即无法知晓发生的时刻又无可逃避的命运,在古希腊的世界中,我们的命运都是命运注定的,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细节,也不能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生活。
无论幸福快乐,还是痛苦悲伤,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完成这样的安排,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神谕所注定的事件是什么,会怎样。
无论是希腊的第一英雄阿基琉斯,还是特洛伊的最强者赫克托尔,都在命运的控制之下。
他们的愤怒、得意与失意、胜利与失败乃至生与死无不是既定的结果。
人因其有限的生命只能是暂时的,弱小的一方,而神却凭借其不死的特征是永恒与强大的象征。
当神谕与命运强加到凡人身上时,作为弱势一方的人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被动的接受并屈服于命运还是主动抗争,挣脱命运的束缚?古希腊人民在创造神话时在其中塑造的一些伟大的英雄形象以及对于英雄命运的叙述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恰从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古希腊人民对于命运的思考。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e837e9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c.png)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浅析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摘要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包含了较强的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而在其非理性精神中,希腊神话中许多神、英雄对冥冥之中命运之手的认同、反抗与超越生动的折射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本论文将通过浅析希腊神话中与命运相关的故事,从多个方面讨论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一、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在希腊神话中,对于命运这一世间“最奇异之事物”的拷问和探究演绎出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悲壮故事。
命运三女神(the Fates)掌管着大地上所有食用五谷之人的命运,Clotho 负责纺织生命之线,Lachesis 决定生命线的长度,Atropos 负责切断生命之线。
她们的存在反映出在古希腊人看来,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预先设定的,神、半神、英雄和凡人都逃离不出命运之手。
然而,正如希腊神话中不断涌现出的反抗命运的悲剧,希腊人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方式和渠道去了解命运,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直面残酷命运的勇气和敢于抗拒的精神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最后这样的努力往往以悲剧告终。
这一点可以在英雄们对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的抗争中体现出来。
这样的抗争和抗争的结局,揭示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要走向自由王国是要付出漫长而艰辛的努力的,但是这种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二、希腊神话中命运观的表现形式1、个人命运希腊神话中个人命运的表现大部分是通过英雄们的悲剧展现,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诸神表现出来。
英雄们的悲剧中,Achilles的故事可以为例。
Achilles是武功盖世的英雄,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命运。
一个是参加命中注定的特洛伊战争,叱咤风云而沙场捐躯,壮怀激烈而名扬千古。
另一个则是安居度日,平安无事,颐养天年却碌碌无闻。
他的母亲海洋女神Thetis为他选择了第二种,让他男扮女装,掩人耳目,避免参战。
然而,最后Odysseus使计让他暴露了身份,他毫不犹豫地参战了。
神谕兆示没有Achilles的参战,希腊人就无法获胜,所以命中注定希腊人会找到他。
希腊悲剧命运观整理
![希腊悲剧命运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b30ce481c758f5f61f6771.png)
希腊悲剧命运观整理—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希腊悲剧命运观整理—以《俄狄浦斯王》为例悲剧源自古希腊酒神祭仪。
最初为悼念酒神狄俄尼索斯而设,由歌队组成,歌颂狄俄尼索斯在尘世的受难、死亡和赞美他的再生。
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
因此希腊悲剧一般又被划归为命运悲剧。
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命运就是支配神和人的无上力量。
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 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
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
实际反映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它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俄狄浦斯王》就属于希腊悲剧类型上“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的父母担心自己亲生的孩子会犯下神谕中杀父娶母的罪行,就策划了谋杀亲子的行动,命仆人把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从此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而却因此承受了更惨痛的命。
运在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俄狄浦斯形象是一个精神崇高的道德完善的英雄,他尊敬神,相信神谕,他爱护人民,谋求城邦的利益。
他是无罪的,即使后来杀死他父亲也是出于自卫,但当时他并不认识那老人是他父亲;他娶母也是出于不知不觉,所以也没有罪,但是,可怕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正直诚实、聪慧勇敢、热爱城邦和人民,勇于承担责任近乎完美的人物,恶作剧的命运却一直跟他开这残酷的玩笑,最终反而落得个弑父娶母的悲惨结局。
古希腊神话中充满在无知状态中伤害,这也许是人类最初的懵懂状态所引起的,一旦人的身份或事件真相被揭露,悲剧就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俄狄对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明知神谕说他自己会杀父娶母,与命运做斗争后却还是犯了不可饶恕的杀父娶母之罪,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所谓的神谕早就定好了,尽管他们用尽全力想要逃脱诅咒,但神谕仍实现。
俄狄浦斯没有逃脱命运的最后审判,他最终刺瞎了双眼,放逐了自己。
在这里神谕表现为某人会采取某种行动的神秘预见上行动的结果,神谕是决定一切的力量。
古希腊悲剧——精选推荐
![古希腊悲剧——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e7256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b.png)
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是一个充满着文明的神圣国度。
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思想等都蓬勃发展,也成为后来西方文化的源头。
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古希腊的悲剧了。
所谓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剧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
在我心目中,悲剧相对于其他体裁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为悲剧通常是将人们珍惜,有价值的东西毁灭,通过这种方式来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而古希腊的悲剧,则是悲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悲叹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关于悲剧的词源,现代英语“悲剧”为“tragedy”,来源于古希腊语“tragodie”或“tragodia”,这个字Tragos加上ode构成,等于山羊加上歌,就是“山羊歌”,因为酒神颂的合唱队披着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的角色。
公元前560年,僭主庇西士特拉妥为了讨好农民,把农村中盛行的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中,举行祭典时的表演就是悲剧的前身。
在奴隶主民主制时代,雅典领袖利用这种群众性最广泛的表演形式来进行宣传教育。
伯里克理斯发放观剧津贴,改建露天剧场,在每年春季举办盛大的戏剧比赛,使剧场成为当时自由民的政治讲坛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之一。
希腊悲剧就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
在题材方面,悲剧逐渐由酒神颂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它保留了酒神颂的合唱队形式和抒情诗的特点,剧中的对话采用诗体。
悲剧的形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
最初的酒神颂是由歌队提出问题,由作者扮演回答者临时口占作答。
这个回答者就是第一个演员。
第一个悲剧诗人据说是忒斯庇斯,他在公元前534年左右又采用了一个演员,把酒神颂化为悲剧。
这是雅典城第一次上演悲剧。
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
![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https://img.taocdn.com/s3/m/98502f0152ea551810a68758.png)
投降or抗争?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摘要】命运问题是人类历史长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古希腊神话中既有对命运的抗争,又有对命运的妥协,而且最终是要表现人作为个体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所作为,传扬的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的体现就是“神谕”。
一道神谕能决定凡人一生的历程和生死,人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那些著名传说里的悲剧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个个都是历经苦难,九死一生,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在恶瘴累累的路途上颠簸。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命运观悲剧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前言】命运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命运往往被描述为主宰人和神的神秘的力量。
而古希腊神话大多写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主人公背后,往往存在着某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不依赖于人和神的神秘力量,影响着主人公生命的走向,就是所谓的命运。
因此,客观地讲,神话中的命运观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人与命运的冲突,反映的是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冲突。
而本文,将从俄狄浦斯和普罗米修斯两人中来分析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走向【正文】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悲剧故事便是俄狄浦斯,在得知他将杀父娶母的神谕后就开始了与命运不屈的抗争:他远离义父母,开始流浪,结果途中误杀生父;因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被拥立为王,而娶的前国王遗孀正是生母。
命运于是开始疯狂报复:可怕的瘟疫袭击忒拜城,祸因在于有人杀父娶母。
俄狄浦斯不顾一切捉拿元凶,救民于水火结果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他乡。
这一方面表明他对命运的蔑视,另一方面有力谴责了命运的不公正、命运的邪恶。
在英雄与命运这场悲壮的较量中,我看到了人的伟大,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
俄狄浦斯中体现的人与命运的抗争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1、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
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骗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正义观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正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aa09fb56de80d4d8d15a4fa8.png)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正义观论古希腊悲剧得命运观与正义观在古希腊语中,表示“命运”得那个词moira,其差不多含义是“份额”.在古希腊文化中,每个人所分得得一份是早就注定了得,这确实是命运;或者讲人在生下来时,命运女神就在为他搓线,线得长短是注定了得.命论文联盟运常常作为神得意志并借助神得活动被表现出来.神被认为确实是宇宙得秩序、尺度.因此敬畏神和顺服神是古希腊人文精神得主题.但命运往往又凌驾于神之上,因为不仅人要同意命运得安排,确实是神也要服从命运得安排.不堪苦难而又不得不承受苦难得处境,是神也无计躲避得命运.因此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既不能用理智进行逻辑地讲明,也不能在道德上得到合理得证明,人被命运抛入无法躲避得灾难性场景,这使人感到敬畏和惊奇.海德格尔把这种灾难性场景看作是常人由生存得平凡向存在得昭示得一个转折点.命运意味着人得有限性,意味着人性得某种缺损.古希腊得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得反思,对人得有限性与世界无限性得形象表达.人有不测命运、旦夕祸福,既是舞台上悲剧得内容,也是现世中人一辈子得常态.即使普罗米修斯如此预知以后得神都无法摆脱命运得支配和统治,他无比感叹地讲:“哦,透亮得晴空,穿飞得风儿,你们,奔腾得河流,大海层层屈卷得笑魇,哦,大地,万物得母亲,还有你,无所不见得球体,光辉得太阳——我对你们呼唤!看看我吧,一位神明,忍受众神制导得灾难;看看我得苦痛,此般羞辱,舍命挣扎,一万年得磨难.这便是我得钉绑,被那位新掌权得王贵,幸福得神明得首领,被他得谋划锢在这边.苦哇,磨难!为眼下得不幸,也为今后得苦酸,我出声哀叹,不知何时可得拯救,命运使我度过难关.嘿,我在讲些什么?我预知今后,将要发生得一切,清清晰楚,都在我得料想之内;关于我,苦难得来临可不能出乎意外.我必须同意命运得支配,可不能大惊小怪,知晓与必定得强力抗争,决无胜利可言.”[1]不可抗拒得命运是神和人都不可能摆脱得,人得全部活动以及人关于自身得考虑必须置于这不可抗拒得命运框架之内,这也确实是俄狄浦斯所讲得:“我们不可和命运抗争.”[2]命运把人解释世界和超越现实得信心限制在一个不可能得到充分拓展得范围.人类期望生活在一个安稳而又富有生气得世界中,人类既不情愿生活像铁板一块,也不盼望其混乱如麻,因此自由与秩序是人类面临得永恒主题,它们之间得张力是人类生存活力得源泉.人类由此力图缓和它们之间得对立,以建立两者之间确信得、正面得互补关系.然而人命定生活在一个对立而紧张得宇宙中,这种对立而紧张得生活既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缺失,其表达了人类生活得不完美性.在赫西俄德得《神谱》、《工作与时日》中,诸神制造了宇宙.宇宙首先意味着天与地得分离,其次是各个宇宙要素被安排在一个固定得位置上.组织宇宙得“心灵之手”是神,因此宇宙是一个神创秩序.那种秩序要解决得要紧咨询题是诸神之间以及诸神与人之间在宇宙中得地位,其中最重要得是神与人之间得关系.神圣宇宙是一个等级体系,在那儿神无限地高于人,它丰足完美,一切人类行为是不必要得.人像神那样生活,然而,人依旧不满于在那一秩序中得位置,因为那一秩序对人来讲是异己得,是纯粹得外在,人处于秩序得边缘,权力和荣誉只在诸神之间分配,人被安置于一个被遗忘得角落.能够讲,宇宙为外在于人得力量所制造,关于人而言宇宙得外在性使其呈现为一个压迫性得命运,因此在那种处境下人类无助无为.人类得心智得进展使人意识到此种存在秩序得缺陷,不甘于在命定秩序中无可奈何,更不能忍受在既定得秩序前俯首听命,渴望拥有一个生动得、富有朝气得人类生命.人得主动性便寻求着超越给定性,打破这一神创宇宙秩序,扰乱自然得平衡.这便引发了人类改变自己生存处境得努力,以期重建宇宙秩序.这种努力由普罗米修斯得“分配”与“盗火”事件表达出来,代表了人类抵抗压迫性得宇宙命运得一种努力.普罗米修斯代表人类利益得举动触怒了宙斯,作为对人类得惩处,潘多拉便来到了人世,为人类制造许多灾难和不幸.普罗米修斯得悲剧性命运表明人与神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得矛盾,人对神得秩序得反叛以人遭受苦难告终.古希腊悲剧精神因此可称之为苦难得咏叹调.命运决定了人得苦难,而人却要抵抗命运,最终归于毁灭,这是古希腊悲剧精神得震撼人心之处.古希腊文化不是把悲剧看作人得自由意志或恶得力量得结果,看作某种人为得插曲或某种超出常规得意外,而是把它理解为生存或者生活得一般规律和某种终极性得宿命,理解为人得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得一场不可幸免得永恒冲突.这从埃斯库罗斯《被绑得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与歌队得对话中充分体现了出来:“我知晓你讲得一切,知晓当时在做越份得情况,不想否认,出于自愿.我关心了凡人,自己吃苦受难.然而,我不认为因此该受如此得惩戒,受绑绝壁之上,吊在半空中间,耗损在这人鬼不至得荒山之巅.现在,我求你们不要为我得痛苦难过,临落地表,听我讲述自己得命运,它将如何展开,从头到尾,听个明明白白.”[3]这种命运观不但可不能给人以不自由得直观,反而足以示人以自由得洞见.古希腊悲剧在这一点得贡献上是卓著得,人解开或者不能解开命运之谜并不重要,重要得是承受命运之重.尽管古希腊悲剧人物总是受到命运得戏弄,他们得心头永久笼罩着浓重得哀愁和无奈得惶惑,深刻体会到自身得渺小,但他们却靠着崇高得自由意志和激昂得抗争精神,高扬了不甘向命运屈服得积极得生命意识.尼采为之共鸣得正是古希腊悲剧中这种“英雄与命运得战斗”以及悲剧主论文联盟人公所表现出得强烈个性和负责精神.古希腊悲剧由此进一步追咨询“命运”得咨询题.既然人本身是无罪得,那么一切灾难基本上外加得吗?人得悲剧确实与人自身无关吗?这一深入得追咨询把人逼到无可退避得地点,促使古希腊文化反思人得存在得多元维度.面对命运,人是无能为力得,然而人能够求善,能够高贵地忍受痛苦,同意死亡,通过法律和人得全部文明立足于整个大地上.如此古希腊悲剧将正义置于人文主义得中心,以同意命运得拷咨询.在古希腊神话得宇宙观中,宇宙是诸神意志得制造,神与人同形同性,具有人得意志、激情和各种欲望,宇宙秩序得形成乃是诸神争战得结果.“诸神得不和”导致了人一辈子得意义成为诸神之间无穷尽得斗争,也确实是讲对生活得各种态度是彼此斗争得,可不能有结论得,没有终极答案得.古希腊联军首领阿伽门农奉宙斯之命远征违背了交往礼仪得特洛伊,这激怒了女神阿尔特弥斯,她要求阿伽门农祭献自己得女儿,方能平息女神得愤慨.神谕讲,如不献祭,远征注定失败.阿伽门农面对这残酷得两难处境,老泪纵横:“我得命运,正反险厄,不管是服从指令,依然杀死女儿,家中得骄傲,流洒处女得鲜血,溅染父亲得双手,挨着祭坛放倒.这些情况哪一件会悬离灾恼?”[4]阿伽门农得两难处境源于宙斯和阿尔特弥斯两神之间得不和,他们分不向联军统帅同时提出相互冲突得要求.阿伽门农无法同时满足两位神灵,然而,假如不加以满足,则是不敬,结果自然是灾难,招来神得报复.阿伽门农得悲剧性在于他必须同时满足两位神灵相互冲突得要求,由此遭受了无法预测得灾难,经受了毁灭.如此在古希腊人看来,神只只是是相关于人而存在得更有力得存在者,因而他们与人得区不不在于道德上,乃在于力量上.正因为如此,人作为人得自由就受到神得限制.因此,人得悲剧不是来源于人得行为,而是出于神得意志.因而在《游叙弗伦》中,柏拉图对神得正义性进行追咨询.被控告渎神得苏格拉底前往法庭,在法庭得入口处与城邦宗教事务官员游叙弗伦相遇,游叙弗伦对苏格拉底得出现特别惊奇.苏格拉底讲,自己据讲是引诱年轻人不信神,犯了腐蚀雅典青年得大罪得缘故而被起诉了.苏格拉底又反咨询游叙弗伦为何在这儿,游叙弗伦讲,因为他得父亲杀了人,因此刚要去控告他得父亲.因此苏格拉底向他提出了这一咨询题:何为虔敬?游叙弗伦回答讲:“我讲虔敬确实是做我方才所做得事;凡有罪,或杀人,或盗窃神器,或做其他坏事,不论是父母或任何人,都要告发,否则便是亵慢.”[5]游叙弗伦得回答没有令苏格拉底中意,在苏格拉底得追咨询下,游叙弗伦答道:“神之所喜者是虔敬,所不喜者是不虔敬.”[6]苏格拉底讲,诸神之间并不一致,各有好恶,一个神所喜爱和赞同者也许会遭到另一个神得反对.最后对话直指虔敬和神之间得关系这一核心咨询题:“虔敬是否因其为虔敬而见喜于神,或者因其见喜于神而为虔敬?”[7]在这个地方,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正义得形而上学基础咨询题,假如将“虔敬”概念归于“正义”范畴,那么上述咨询题即可表述为:是因为正义得,神才喜爱,依然因为神喜爱,才是正义得?促使柏拉图思索该咨询题得正是古希腊传统诸神,倘使诸神是意志性存在,诸神实难成为正义得,更无法成为正义之源.结果,作为诸神间相互暗算、拼杀以及不可胜数得勾心斗角得产物得宇宙也定会远离善.因此,柏拉图强烈地感到必须寻求一个更高得标准将诸神统一起来,这确实是超越诸神得“善”.“善”将原来互不关联得神、人、世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得宇宙秩序以及价值原则.正义必须是一个统一得、共同具有得“善得理念”,有了那个统一得“善得理念”,人们得观念和行为就可比较、可通约了.人如要完善人性必须同意善得养育.政治负载着人类得理想,将人类引向高贵,自觉遵循富有意义得整体.埃斯库罗斯创作得《奥瑞斯提亚》三部曲同样提供了对这一咨询题得考虑.剧中阿波罗是奥瑞斯忒斯得爱护神,是他促使奥瑞斯忒斯杀母为父报仇得论文联盟.用尼采得话讲,阿波罗是个体化得神,他使奥瑞斯忒斯树立起一种与自然得律法(即子不能杀母)相对立得形象.然而,阿波罗不能爱护奥瑞斯忒斯免遭复仇女神追杀得命运,其要紧得缘故是要支撑人得存在,就必须依靠理性得塑造,使人摆脱血族复仇得锁链,从家庭成员转变为城邦得自由公民.雅典娜得出现为人得自然性存在向社会性存在转变提供了强有力得支撑,这确实是自我决定得自由和法律得正义.由十二名陪审员组成得法庭在判定奥瑞斯忒斯是否有罪时,票数持平,最后由雅典娜投下关键得一票,判定奥瑞斯忒斯无罪.悲剧最后由雅典娜劝复仇女神同意法庭得结果与她及人民得和解而告终.雅典娜得权威即法律得权威.由此,正义得基础由命运转向至善,一种新得正义观开始出现:这确实是,“从由复仇三女神(furies)所代表得那种强制或任性地恢复秩序得意识进展到雅典娜所解释得合乎理性得秩序”[8],神得正义开始被表达为制度化得法律理性而不是变幻莫测得神得意志,个人存在得目得不再是对家族义务(其中要紧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得复仇义务)得履行,而是加入城邦致力于至善得追求.如此,古希腊得悲剧主人公,他们得命运尽管是不幸得,但在个人得不幸得背后存在着确信其主体价值得更高得正义,通过正义建立好得政治秩序,人就不再是被命运所追逐得“罪”人,而是具有政治荣耀得城邦公民.尽管历史上有过不同得正义形态,但作为正义,它们都传承着如此一个共同得范式:各得其所应得.在古希腊维度得悲剧精神中,“各”隐含着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得一种界分,包含着一种衡量“所得”是否为“各”所应得得尺度或参照.悲剧英雄在共同体中所呼唤出得属人得伦理情感和城邦得法律,完全打破了神得僭政之法,人从此敬神而不畏神.能够讲,古希腊悲剧得人文主义得差不多旨趣是古希腊人需要在人间为自己立下神圣得法律,以维护人得尊严和存在得价值.人得命运和尊严不是由神决定,而是由法律和民主得方式获得得.从那个角度来讲,古希腊人不仅仅只是在抱怨和质咨询神,还从神那儿争得人得生存和幸福生活得权利.人得幸福作为自然得合乎存在得天然部分,是宇宙秩序中得人得存在不可剥夺得属性,人得幸福得最终实现确实是宇宙秩序在世间得最大正义.因此柏拉图认为,要成为真正得人类,神就必须退隐,人与神必须保持一定得距离,这一距离确实是人类得行动空间,人类文明产生于此.然而,这必须以对神得宇宙经历为基础,否则人得粗野得泰坦本性就会暴露,在这种暴虐本性面前人类会变得异常脆弱.因此,关于人类生活,柏拉图强调,人必须从神脱离,否则人类就不可能有自己得生活空间,人类生命在神统秩序下就会慢慢枯萎,就会退化得与动物一样(人得能力得不到锻炼,知识与经验得不到积存,语言得不到进展,人讲着动物得语言,没有性,没有劳作,更没有政治和哲学,因为神包揽一切,掌控一切);同时,人必须仰赖神得关心,因为人得原始本质放荡而暴虐,没有神得关照,人类就有毁灭得危险;人对神得依靠体现为人对神统宇宙秩序得经历、学习和模仿.因此埃斯库罗斯出于对人类生存得状况有一种异常清醒得认识,他创作了《解放得普罗米修斯》,在该剧中,普罗米修斯从铁得锁链下解放出来,与宙斯和解.这一举动具有深远得意义,象征着神与人得和解.总之,古希腊人意识到,大概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决定着人得命运,这种力量不是人依靠道德修养或善良意志就能够超越和克服得,他们关于人得生存困境,对人性中否定性得一面有着比较透彻得认识.即不但自由和制造性是人得本质规定性,而且孤独、有限和不完善也是人得本质得规定性,是人之为人不可躲避得命运.同时,古希腊人当然在不断地寻求与神和好得途径,然而他们认为人得悲剧不是来源于人得行为,而是出于神得意志,因此不放弃与神抗争来赢得人得尊严得机会,为人得行为及福祉得正当性辩护.因此朱光潜指出:“希腊人制造得悲剧是异教精神得表现,他们一方面渴求人得自由和神得正义,另一方面又看见人得苦难、命运得盲目、神得专横和残忍,因此感到困惑不解.既有一套不太明确得理论,又有深刻得怀疑态度,既对超自然力怀着迷信得畏惧,又对人得价值有坚强得意识,既有一点诡辩学者得天性,又有诗人得气质——这种种矛盾就构成希腊悲剧得本质.”[9]。
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
![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9c2fc577b84ae45c3b358c55.png)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目录摘要………………………………………………………………………………Abstract …………………………………………………………………………前言………………………………………………………………………………1古希腊悲剧的内涵1.1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2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意义2古希腊命运观在三大悲剧中的演变2.1埃斯库罗斯与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2 索福克勒斯与其《俄狄浦斯王》2.2欧里庇得斯与其《美狄亚》3 古希腊命运观的演变成因3.1 生存方式的变化3.2 民主政治的成熟3.3 人本主义的形成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摘要命运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各个时代的命运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当时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并成为人类思想上一朵齐丽的花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有着紧密联系,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有一个发展和嬗变的过程,因此,本文主要从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为出发点,去探寻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悲剧中的体现,同时,寻求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命运古希腊悲剧文学前言“命运既是哲学上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母题,它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现,从古到今不少人对其探索,其中古希腊人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其意义也超出了自己的时代,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品中有着重要体现,这是由于三大悲剧作品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命运观,也称之为“命运悲剧。
它表现出的是人或神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主要是围绕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展开。
所谓“命运”,是指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而人与命运的冲突不过是人与外部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命运”面前,有的人选择接受,如在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有的人选择逃避,如在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底浦斯;而有的人选择反抗,如在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2学教育
18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及悲剧精神
吴平春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3)
[摘要]命运观念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和哲学命题,透视着西方人对神秘莫测的宇宙的质问和
探索。
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和斗争,被称为“命运悲剧”。
古希腊人认为,命运是一种超越人力,凌驾于神力之上的神秘力量,命运是不可知的,命运是邪恶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
人与命运的抗争表现出来的伟大勇气、坚强意志和自主精神构成了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命运观;悲剧精神
命运观念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和哲学命题,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主义文学,西方文学始终回荡着命运的敲门声。
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因而被称为“命运悲剧”。
命运到底是什么呢?赫拉克利特认为命运是必然性,斯多葛派认为是天意,基督教认为是“上帝的旨意”,黑格尔认为是“遭遇”、“结局”,存在主义者认为是“荒谬世界”中偶然的绝对威力,各说不一。
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命运又是什么呢?
一、命运是一种超越人力,凌驾于神力之上的神秘力量
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每个人、每个神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都是注定的。
命运女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古希腊神话中,命运女神被描绘成盲目且神秘的形象。
《安提戈涅》中说:“盲目的女神,她的存在不限于昨今,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据《神谱》记载,宙斯娶了忒弥斯为妻,他们生下了命运三女神克洛索、拉赫和阿特洛泊斯,英明的宙斯授予了她们最高荣誉,她们使人生有幸与不幸。
这就是命运女神的来历。
对于人类来说,命运就是神的意志,因此,人们说命运是一种“神意”,即神谕。
神谕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奇特的宿命,是一切可怕事物的根源。
海伦·加德纳说,神谕“在希腊宗教中至关重要并普遍地存在于希腊悲剧中”。
[1]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命运是以神谕的形式表现的。
俄狄浦斯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从神谕中得知,俄狄浦斯长大后将杀父娶母,由此揭开了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长大后,俄狄浦斯自己从神谕中得知,他将杀父娶母,由此一步一步地陷入命运的深渊。
人要服从命运的安排。
埃斯库罗
斯在《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就表现
了这种信仰和观点。
克吕泰墨斯特拉
说她之所以杀死丈夫阿伽门农,是
“由于她作了恶魔的工具”,而这个恶
魔也支配着阿伽门农周围的一切。
这
一恶魔的诅咒的根源则是家族的血族
仇杀,是由阿伽门农的父辈遗传下来
的。
这是命运之神的安排:“谁杀人
流血,谁将流血被杀”。
神支配人类的命运,但他们同时
也受命运的支配。
在神话中,命运是
一种超越人力、凌驾于神力之上的神
秘力量。
普罗米修斯说:“无论谁,
只要他学会承认定数的不可动摇的威
力,便必须忍受命运女神所判给的痛
苦。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敢于反抗最
高天神宙斯、反抗命运的英雄,代表
了人类最初的反抗精神。
他虽然反抗
命运,但又不得不屈从于命运。
作为
一个“传授人类一切技艺”的圣者普
罗米修斯,“我既知道定数力量不可
抵抗,就得尽可能忍受这注定的命
运。
”在这命运面前,他还是得承认,
“技艺是胜不过定数的”,“我为人类
发现了这样的技艺,我自己,唉,反
而没有摆脱这眼前的苦难”。
在古希
腊悲剧中,一切都是定数,而定数的
操盘手就是三位命运女神和记仇的报
复女神。
这就是命运悲剧的“命运”。
就连全能全知、至高无上的主神
宙斯,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普罗
米修斯是唯一了解宙斯秘密的人,“别
看众神的王现在侮辱我,给我戴上结
实的镣铐,他终会需要我来告诉他,
一个什么新的企图会使他失去王杖和
权力。
我不会受他的甜言蜜语欺骗,
不会害怕他的凶恶的恫吓而泄露那秘
密,除非他先解了这残忍的镣铐,愿
意赔偿我所受的侮辱。
”可以看出,
主神宙斯的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勒之
剑。
宙斯虽然知道自己的未来存在危
险,但他也无能为力,他的命运掌控
在命运女神的手中。
二、命运邪恶的,不合理的
涅斯托耳说过:“恶运女神在盲
目地支配着一切,因此,善良和正直
的人总是遭到最大的不幸,没有一个
可以幸免。
生活不断变化,它有时阴
暗,有时又重放光明。
”命运悲剧的
经典《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命
运是邪恶命运的最好注脚。
俄狄浦斯
是一个善良、正直、英明、高尚的
人,他凭借聪明和智慧破解了斯芬克
斯之谜,拯救了忒拜人民,被忒拜人
民拥戴为王;在他的领导治理下,忒
拜城井然有序,欣欣向荣;当灾祸降
临的时候,为了拯救忒拜人民于水火
之中,他义无反顾地决定追查凶手,
哪怕最后查到自己的头上!这样一个
英雄,却只配有最邪恶的命运——杀
父娶母。
人类最为罪孽深重的轼亲和
乱伦的双重罪恶落到最高尚的人的头
上!
三、命运是无法抗拒的
命运是无法抗拒的。
命运就象是
套在脖子上的绳索,你越反抗挣扎,
它就勒得越紧。
当俄狄浦斯的亲生父
母从神谕中得知俄狄浦斯的命运后,
他们决定要摆脱这可怕的命运,他们
狠心地命令仆人用铁丝把俄狄浦斯的
脚踵穿起来,并把他抛到荒山野外。
好人的仆人怜悯幼小的俄狄浦斯,将
他送给了科任托斯国的牧羊人,牧羊
人又将他转送给无子嗣的科任托斯国
国王。
邪恶的命运在延续着。
俄狄浦
斯长大成人后,他从神谕中得知,他
将杀父娶母。
为了逃避这可怕的命
运,他决定离开误认为是亲生父母的
养父母,向他的祖国忒拜走去。
在一
个三分路口,因为争执,他将微服出
访的忒拜国王、他的亲生父亲杀死
文学评论
2010.12
学教育
19
了,神不知鬼不觉地陷入了“杀父”的可怕命运。
因为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而拯救了忒拜人民,他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按照惯例娶了前王的王后,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陷入了“娶母”的可怕命运。
“杀父娶母”的命运全部应验。
在邪恶的命运面前,俄狄浦斯不是屈从就范,而是选择了逃避抗争。
但是,任凭他如何逃避抗争,终究无法摆脱命运的绳索,最后还是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命运的深渊。
所谓悲剧精神,是指价值的毁灭以及由毁灭引起的震撼,其悲剧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可摧毁的意志力与人格精神。
古希腊悲剧精神就是从英雄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表现出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希腊的命运观在悲剧中不是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而是作为一种审美因素表现出来的,正如苏珊·朗格所说:“在悲剧中,命运是被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作为完成的整体的虚构的未来。
它根本就不是对一种信仰的表达。
”[2]正是俄狄浦斯与命运这种困兽犹斗的抗争意识,体现了个体生命的无穷追求与“命运”的不断惩罚之间的矛盾构成的希腊式悲剧精神,其中高扬着人的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索福克勒斯不仅要让观众同情怜悯俄狄浦斯的命运,更要让观众对俄狄浦斯的命运产生恐惧,为此,他为俄狄浦斯安排了邪恶的命运。
索福克勒斯首先把俄狄浦斯塑造成一个英雄,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继而,他破解了女妖的谜语,为民除害。
最后,为了拯救城邦和人民,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真相大白之后,他敢于面对,勇于承担,自我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在邪恶的命运面前,英雄的主人
公不是退缩屈服,而是选择了抗争。
当俄狄浦斯从神谕中得知他将杀父娶母后,为了避免这种邪恶的命运,他决定离开自认为是亲生父母的养父母;当灾祸降临的时候,俄狄浦斯决定追查凶手,消除灾难,拯救忒拜,即使查到自己的头上;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俄狄浦斯勇于承担,自残双眼,自我放逐!这是何等的坦荡,何等的勇气!虽然俄狄浦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最终败下阵来,但他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敢于面对,勇于承担,与命运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正是在这种抗争中凸显了人的伟大勇气和坚强意志,表现了人类的自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