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

摘要:花园口事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一直以来,人们多关注豫东地区黄泛情况及其影响,而对皖北地区黄泛情况研究较少【3】。本文侧重于花园口事件对皖北黄泛区的影响,介绍黄水入淮后的概况,并分别从对灾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花园口事件;皖北;黄泛区;影响;

一、引言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夺堤而出,循小河、经过淮河最后汇入长江,洪水前锋流经豫东、皖北和苏北地区,在黄淮平原肆意狂荡,在之后的数年间,黄水奔腾,淤塞淮河河道,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回流倒灌,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区,人们将其简称为“黄泛区”。

决堤所造成的惨绝人圜的灾难给豫皖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黄泛给这三省的生态、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据国民政府事后统计共死亡38万人,时间为1938至1947年,其中包括9年之间因水灾、旱灾、蝗灾和风灾直接、间接死亡和失踪人数。而此统计不仅包括了黄泛区中日拉锯战中受害而死的中国平民,还有个统计项目的问题,可能是政府将1939年水灾和1942年蝗灾也算作是黄水罹难人口,但1943年旱灾他们认为和洪水无关,因此没有计入“38万人”之中。日本的资料也显示死亡人数为三十几万。但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影响的有1200万人,日军因决堤而亡者约有7千4百多人89万死亡者的姓名,随着1938年那次花园口决堤,刻满了黄河两岸【7】。

二、黄水夺淮概况

黄河决口之初,河南省境内洪水分东西两股,汹涌同奔。西股为主流,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至周口东折入颍河,波及淮阳,分注芡、沙二河,7月2日抵达安徽省太和、阜阳、颍上及正阳关,经茨河进入颍河,

每天推进10公里【8】,最后汇归淮河。此股黄水势大而猛,所经小河均难容纳,故常泛及耕地。因受黄水倒灌的影响,安徽省霍丘之东、西湖,淠河,寿县的城西湖及瓦埠湖一带,皆因漫溢时受泛灾。

东股黄水进入安徽境内后,分两股分别流入颍河。一股占全部水量的十分之四,另一股经南北八丈河经茨河入颍河,约占十分之六。其中泛滥最严重的是沿淮河和周围湖泊地区。

在正阳关,黄河入淮。淮河暴涨,正阳关多处决口,淮河一带一片汪洋。黄水进入安徽太和县境内,一分为二,从万沟和茨河分别进入颍河,其他诸河之水,也分别汇入这两道洪水之中。

13日,冲断蚌埠淮河大铁桥。

在淮河以上,黄河的主要泄道是贾鲁河、颍河、茨河、濉河、涡河等,流入贾鲁河的水在周口入颍河,流入颍河之水至颍上入淮河。黄河入涡河者,至安徽亳县以下分流至怀远注入淮河。流入西淝河、北淝河者,分别于安徽蚌埠、凤台进入淮河。颍河和涡河是黄水入淮的主要通道【8】。

此股黄水后因日伪在豫东修筑堤坝及自然淤塞等关系,不久即告阻绝。后期黄水即全由颍河水道而下,泛区形势为之一变【2】。

三、皖北黄泛区人民的受灾情况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颍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

黄泛区内的饥馑从1938年夏天,就正式降临在黄泛区灾民的头上,尽管灾民们早已预见到漫无尽头的饥荒,他们极尽可能地节省存粮,三顿变两顿,两顿变一顿,馍改成粥,粥改成稀汤,但千俭万省的粮食终究还是会吃完,他们开始吃谷糠麸皮等平常来喂牲口的东西,然后他们又将目光转向动物界,猫、狗、蛇、鼠、青蛙,小动物被吃光后,传统常识认为可以吃的野菜,也早已作为辅料和粮食一道吃光。灾民们开始打破常规,吃那些以往无人吃过的植物,尽管可能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他们要以那些畜生都不吃,以往只能当做肥料的东西,来填入他们饥饿之极的肠胃,梦想以此来维持生命,度过灾荒【6】。

近乎十年的黄泛区给豫皖苏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持久的痛苦。据受灾44县说,安徽共计受灾18县,颍河流域太和、阜阳、颍上和临泉4县(今统归为阜

阳市),涡河流域亳县、涡阳、蒙城和怀远4县,淮河流域及其湖区凤台、寿县、霍丘、凤阳、灵璧、泗县、五河、盯眙、天长和蚌埠市10县市。灾区人民大量伤亡和逃离,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耕地和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黄泛区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以受灾最重的阜阳县为例,据国民党阜阳县政府统计,“全县120个乡镇,80个乡镇埋于黄涛之中,最深达6米以上,淹没了268万亩土地,漂走了17万间房屋,淹死3053人,有57万人无家可归,僵卧街头,惨不忍睹”【6】。

然而,不少于500万的灾民,却在漫长的流浪途中遭受着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九年黄泛还有一个直接后果:黄河把每年十几亿吨泥沙淤积在平原和河道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淮河两岸人民和专业工作者仍然在为消化和排解这些遗留物质而艰辛地努力着。专家们甚至将淮河形象地比喻为“没有屁股的河”,差不多快要到了“谈黄色变”的地步。他们说,淮河干流从蚌埠开始,要爬两米多高的坡才能进入洪泽湖,而洪泽湖早就是危机四伏的悬湖了【7】。

四、灾民的救济问题

花园口决口后,国民政府立即开始了善后活动,前后持续九年,几乎伴随了整个黄泛的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决口初期(从决口到黄水入淮入江时期,或曰黄水泛滥的初潮时期),初潮过后黄水较为稳定的时期(止于1947年3月花园口堵复合龙)和合龙之后至1949年。因为立论基点的缘故,本文仅论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黄泛区善后活动。

黄泛灾情发生后,国民政府本着“功在国家,害在地方”的认识,一方面高度评价豫皖苏人民为抗战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对灾区人民实施救济和救助。第一,进行赈济和救助;第二,疏散人口;第三,迁移垦殖;第四,收养保育;第五,减免赋税;第六,筑堤防水,以工代赈。同时,社会各界也对灾区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助。

同时,国民政府令经济部转饬黄委会迅速设法堵口。同时电令河南省主席程潜督促办理。派振委员会副委员长屈映光携带特拨款200万元赴豫主持办理急赈。令关系各省注意水势防范,对于受灾地方人民,立即设法救济。另以十万万元交朱庆澜办理豫境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县,安抚急赈事宜。之后,组织民众以工代赈修筑防泛大堤和民埝,防止黄水无限漫延。在全国范围内募集分发衣物、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