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歌及其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学思想:此诗题为《观书有感》(亦为《咏方塘诗》),其实这首诗正是朱熹治学之道的一个生动的阐释。作者之意不在“景”而在“理”,朱熹其实是要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池塘之所以能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进来;同样,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学问高深纯正,使自己思想不僵化,不陈腐,永远保持活力,就得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读书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有所发展的“源头活水”,就是读书人有所创见的“源头活水”。这首

诗以“源头活水”喻圣贤之书,以“方塘”喻人的心灵,以塘水清澈喻在圣贤之书中吸纳新知后心灵获得的净化效果。此诗大意是说,人们必须经常读圣贤之书,让书中之理源源流入心田,才能荡除心中的污垢,使心灵纯洁明净。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学思想:借泛舟喻学,写久读圣贤书的感受。朱熹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格物主要包括读书和应物,他特别强调读圣贤之书。前两句看似写景,昨夜江边春水涨起来了,巨大的战船犹如羽毛浮起。后两句由物感悟,在江水干涸之时,用再大的力气,也不可能推动庞大的战船,而一旦春水涨潮,巨舰也能操纵自如地航行在江水中流。一如为学之理,经过不断格物致知,学问不断积累充满,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豁然贯通。这一感悟,与其讲论说教一致。《朱子语类》中说:“一事一物,莫不皆有一定之理,今日明日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如此则心即理,理即心,动容周旋,无不中理矣。”

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哲学思想:经过人的艰苦的修炼工夫最终消除私欲,达到至纯至善境界的历程。经过修炼,人欲是能够消除的。消除了人欲,人就恢复到与天理通合为一,即至纯至善的本然境界。“依旧青山绿树多”象喻的正是这种本然境界。

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地底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仙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悟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从标题看,便知这三首诗并非纯粹的写景状物之作,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第一首写诗人终日面对门外紫翠成堆的巍峨青山,总是看见山间飘浮的云彩,这云彩有时忽起变化成霖作雨。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人们却不知这云彩虽在山上,却是从地底来的。诗人借以说明的道理是观察事物不要只注意现象,一定要穷究本原。出,一泻千里的情状;三、四句描写的是泉水注入平原地带后,扫荡一切枯枝断梗之类的垃圾后,成为一川清流的情状。在此诗中,诗人要说明的道理是:认识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获得真知后,心中的污垢就会彻底消除,我们就会进入明洁纯善的人格境界。

第二首展示给我们的是认识的过程。一、二句描写的是泉水冲破面前的障碍,从山间奔涌而出, 一泻千里的情状; 三、四句描写的是泉水注入平原地带后, 扫荡一切枯枝断梗之类的垃圾后,成为一川清流的情状。在此诗中, 诗人要说明的道理是 : 认识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 获得真知后, 心中的污垢就会彻底消除 , 我们就会进入明洁纯善的人格境界。

第三首讲的是认识的方法问题。一、二句表面意思是说,沿着流水逆流而上,寻找他的源头,

走到了源头处,却让人感到一片迷茫。三、四句紧承前二句,说诗人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源头往往是千流万派的,执于一端,是无法发现的。寻源的正确途径应是“倚筇随处弄潺湲”,即不辞劳苦,从无数山间小涧随处寻求。《朱子语类》卷十八指出穷理当“零零碎碎凑合将来,不知不觉,自

然醒悟。”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是:要获得真知,必须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去探讨,不可偏执于一端。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哲学思想:一、二两句言在“无边光景”中“寻芳”即是在万事万物中不断地追寻探索,是

“格物”的过程;三、四两句写追寻探索,即“寻芳”的收获,经过“寻芳”即追寻探索这样一个过程,你会在无意中“识得东风面”即获得对于“理”的了悟。东风“会带来自然界的万紫千红”,正如“一理”会派生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说,一、二句说的是“理一分殊”,三、四句说的是“万物一理”。从认识的过程来说,一、二句说的是局部积累,三、四句说的是豁然贯通。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诗、词、文皆工,并在文学理论上颇有建树的文学家。

朱熹的诗作,以吟咏山水、诗友唱和以及表达其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在他的笔下,八闽风光、武夷山水、云谷奇观、师友情谊等一一入诗。其中又以山水诗成就最高。朱熹的山水诗,讲究“以理入诗”。他在描写锦山绣水的同时,往往把哲学的思考融入诗中,把深邃的哲理通过大自然的美好现象透露出来,读罢使人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得到某种理性的感悟和升华。《观书有感》二首是其脍炙人口的名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人们在“徘徊”“天光云影”之际,得到更深一层的思考。

在朱熹的师友门人中,由于经常互相唱酬吟咏,逐渐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他们都是理学家,因大多“以理入诗”——用诗歌阐发他们的哲学主张,故被后人称为“理学诗派”。理学诗派中,艺术成就以朱熹为最高。宋方回《桐江续集·送罗寿可诗序》中说:“道学宗师于书无所不通,于文无所不能。诗,其余事;而高古清劲,尽扫诸子,又有一朱文公。”对朱熹诗歌的艺术成就评价极高。

朱熹不仅工诗,而且善词。今存《晦庵词》一卷,有江氏灵鹣阁汇刻名家词本。宋代的理学名家,多视“诗余”(词)为“小道”,不屑为之,朱熹则是一个例外。他的词作,气势豪迈,清畅淡远,音韵和谐。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沧洲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九日齐州诗》等,隐括是古代矫正弯曲木材的工具,由此引申为把其他的文学作品加以再创作,使之成为一首新词。这是宋词所特有的一种形式,称为“隐括体”。朱熹把唐代杜牧的诗改写为一首新词,在内容上则表达了作者“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的思想感情,可谓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水调歌头·沧洲歌》写于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朱熹所在建阳考亭的“竹林精舍”得以扩建,改名为“沧洲精舍”,并自号“沧洲病叟”。此之前,朱熹在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和在漳州知府任上,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了社仓法、减赋税、行经界、惩治贪官污吏等措施,因触犯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受到抑制和挫折,使其感到在政治上救国救民的抱负难以施展。在这首词中,朱熹通过对李斯、陆机、范蠡等人的历史悲剧的反思,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