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生活
“让教育回归生活”顾名思义,指的是教育原本应是生活世界的一种形式或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脱离了生活世界,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或活动形态,因而需要回归。当前我国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脱离状况是相当普遍而严重的。这种脱离一方面影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诸多负面现象的出现。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界才提出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强烈要求。
首先,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生活是其存在的基础。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学校教育,都必须满足那个阶级、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否则,学校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合理地借鉴、整合生活世界,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的建构性,建构出一个基于“教育生活”的独特的“生活世界”。
其次,教育中的知识或学习内容,从本源上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无论是科学的、人文的,还是艺术的都是如此。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往往是现成的知识成果或结论,学习过程成了简单地机械背诵和消极复制,学习的乐趣无处生发,学生也就成为了知识的奴隶。在当今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给予学习者的不能只是固定不变的知识,而应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上,在以人的方式发展和成长的基础上,在走出学校之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
生活,创造自己与社会美好的未来。
再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要为学生幸福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最终是要为人的生活服务的,要培养能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让学校教育回归生活,就要把生活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拥有生活。现代教育应该把学校教育生活化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不仅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还应该注重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让学生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绝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孤立地存在;相反,应该积极地同社会生活相融合,使从社会生活中走出来的学校教育,再回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让教育回归本性,让课堂回归生活》,靳西强
《教育要回归生活》,张世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09期《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述评》,刘娜娜
《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蔡宝来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