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之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达夫之死
“郁达夫之死”之谜
2006年5月8日东京出版的《日本新华侨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用大字标题刊登了“本报记者”的长篇报道:《郁达夫之死再起波澜——日本学者怒告中国学术堕落》。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尤其是从事郁达夫研究人士的关注。也许有人会说:郁达夫死了还让我们不得安宁;倘若郁达夫地下有知,也许会抱怨:你们怎么搞的?本文围绕“郁达夫之死”的若干谜团及曲曲折折作一些介绍,也许对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裨益。
消失于南洋的郁达夫
1945年8月29日夜晚,天上下着霏霏细雨。蛰居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巴耶公务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在家里和几个侨界朋友商量他们共同投资兴办的农场结束一事,朋友们都劝郁达夫暂时躲避躲避,或者干脆回到国内去,因为日本虽然投降了,但在联军(同盟国军队)未到之前仍由日军负
责维持当地治安,郁达夫仍处于危险的境地。郁达夫此时正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思想上未免放松了警惕;他的妻子何丽有又正待分娩,所以即使想走事实上也走不开。晚8时许,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位印尼青年,郁达夫就从藤椅上站起来,走到门口和那个人讲了几句话,又回到客厅里,向大家说道:“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请诸位少候,我就回来。”
郁达夫穿着睡衣,踏一双木屐,跟着那个印尼青年走了。从此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霏霏细雨中一个颀长的身子撑着一张伞渐行渐远融入浓浓夜色,是他留给朋友和家人的最后的影像。
郁达夫在南洋消失了……
有几种传言:一是他出于同情并支持印尼人民而参加了印尼的独立军,或是因为替日本人作“通译”而被视为“亲日派”,被印尼独立军杀害了。二是他回到了国内,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罪名逮捕并秘密处死。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郁达夫生前曾对友人讲过:“国民党会杀我的。夺去了我的老婆(指郁王婚变),正好没有借口,这会有借口了(指他为日本宪兵充当翻译),还不会杀我。”三是被中共方面杀害了。王任叔20世纪
50年代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大使期间,对“郁达夫神秘失踪”这件事本可以调查清楚而未做调查,甚或消灭了有关证据。这几种流言后来证实都属无稽之谈,后一种说法更是荒谬之至。郁达夫的下落究竟怎样了呢?
胡愈之的报告
郁达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于1942年2月4日同胡愈之、邵宗汉、王任叔、张楚琨、汪金丁等一批文化人从新加坡撤退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为了便于长期隐蔽,他蓄起了胡子,并化名“赵廉”,开了一家酒厂谋生,身份是一个“商人”。日军南下攻占了印尼苏门答腊岛,郁达夫由于精通日语,被驻武吉丁宜的日本宪兵分队强征为“通译”。郁达夫在担任“通译”期间,虽然自己身陷虎口,但暗中保护了不少当地印尼人、华侨和进步文化人士,博得了“赵胡子是一个大好人”的口碑。
有一个叫洪根培的人,过去在新加坡曾听过郁达夫的抗日演讲,后来也到了武吉丁宜为日本宪兵队做翻译。日本战败投降以前不久,“赵廉”的
真实身份——“一个爱国的著名的中国作家郁达夫”——由于洪根培的告密终于暴露了。为防日本宪兵搜捕,胡愈之当即用隐语“达夫的梅毒发作了!”电告各地友人分散躲避。郁达夫本人虽被日本宪兵严密监视,但敌人并未马上对他下毒手。郁达夫在虎口里得以逃生,这也是造成他战后思想放松警惕的一个原因。
然而,日本投降不久郁达夫却神秘地失踪了! 年纪较长的胡愈之是他们那一批文化人的领导者。郁达夫失踪之后,胡愈之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立即从棉兰赶到巴耶公务展开调查,并发现了诸多疑点:
那天晚上郁达夫和印尼青年走进了一家咖啡店,两人用马来语交涉着。女招待没有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从语气和手势上猜测,似乎是年轻人托中年人办一件事情,被中年人拒绝了。
离开咖啡店不远是一条小路,相当偏僻、荒凉,只有一间当地农民的茅屋孤零零地卧在路旁。晚9时左右,一位农民看到有一辆小汽车驶到这里,停了许久。里面坐着两个日本人。
过了一些时候,又有两个人(郁达夫和印尼青年)走来,一前一后相跟着进了汽车。小汽车旋即开
足马力开走了……
郁达夫没有再回家,但武吉丁宜日本宪兵分队却派了许多侦探到巴耶公务,挨家挨户搜查他的踪迹。宪兵队长还亲自到他家中向何丽有表示慰问。这是不是狐哭老鼠呢?
对日本人心存怀疑的胡愈之,紧紧皱起了眉头,由以上种种疑点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从我在巴耶公务调查所得的事实看来,我最初的判断依然是正确的,巴耶公务是一个小市镇,没有人能够把达夫隐匿起来,而且在那里也只有日本人才有小汽车。当时日本虽投降了,而武吉丁宜与巴耶公务依然在日军和日本宪兵的严密管治之下。要说达夫不是被日本宪兵绑架失踪,是没有人能相信的。”
流亡巴耶公务的文化人和当地侨领,共同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办理有关善后事宜。联军接管以后,胡愈之等将郁达夫失踪一事分别报告给了主持救治工作的一位英国军官、英军政府华民事务顾问官巴素博士、新加坡政治部丁尼少校,还以书面报告形式致送东南亚联军总部,要求查究郁达夫失踪的真相。
上述要求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因为日本虽然投降
了,印尼独立军又乘机活跃起来,一些不甘心投降的日本兵加入了印尼独立军与联军作对,在苏门答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些印度尼西亚候补士兵(日军因为兵力不足征用当地人作候补士兵)受到日本兵的挑唆,袭击并杀害前来调查战犯的联军官员,因此不少证据被消灭,有些战犯得以逃脱。郁达夫出事的那个地方联军未能接管,自然更难以对事实真相调查清楚。
“郁达夫失踪”有如泥牛入海。好像是要冤沉大海了。
一直到了1946年8月,即郁达夫失踪一年之后,才从棉兰苏门答腊联军总部情报处获得一个消息:联军当局在审讯日本战犯时录取口供,证实郁达夫是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枪杀,同时被害者尚有几名欧洲人,他们的遗骨埋在丹戎革岱,那个地方距离武吉丁宜大约有7公里。
棉兰的《民主日报》和《巴城新报》发表了这一消息,中央社记者也从巴城传出了报道。胡愈之1946年9月9日在写给全国文艺界协会的报告书中,正式报告了这一调查结果。“虽然这个消息不够完全,而且郁先生的尸体至今依然无法发掘,不过无论如何,郁先生遭日本宪兵杀害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