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受重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重视,信息技术老师也越来越受重视,信息技术老师更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上课环境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暴露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加突出,课堂管理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管理,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
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它和数学、英语、美术的关系绝对是密不可分的。在计算机课中,老师同样应该渗透其他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计算机学科中也不例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个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也使他们获益不少。
二、任务教学的设计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
趣呢?
方法有很多:(1)用经典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信息及其特征”时,给学生讲述兰德公司与朝鲜战争的故事,引出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2)用精彩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算法”时,我播放小品《钟点工》的精彩片段,宋丹丹问“要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还没等赵本山反应过来,宋丹丹在观众笑声中回答:“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在愉悦的气氛中引出算法的概念。(3)用it业界名人的创业经历激发学生持久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讲授“搜索引擎”时,讲述张朝阳“搜狐”传奇、李彦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理想。
四、合理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要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所谓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要让学生接受学会、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就是好法。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信息及其特征”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也是不错的,但要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时效性、比喻的生动性,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直观有趣的体验,如交通灯的信息、心理测试的画像,不同的人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奥运会开幕式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载体来体现等。又如在讲解一些操作性的知识内容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其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展开
教学,设计任务时要符合教学要求,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要有层次以满足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认为花最少的时间来教更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所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五、科学运筹课堂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会要求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的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同一练习内容,每个学生完成的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做得快的学生很快就有了空闲时间,而这就给了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可能导致课堂混乱。比如,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熟练的学生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为了等待稍慢一点的学生,就用游戏等形式来消磨时光,而其他同学看到后也纷纷效仿。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一位哲学家曾经启发他的学生说“除去地上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绿油油的庄稼来占领这片土地”。所以,我在做教学设计时注意在每个环节设置选做内容,为高材生提供深造的机会,避免空闲时间的出现,从而使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新课改有声有色的展开,如火如荼的前进,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为有效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