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另一方面,二手车市场上的车质量q的平均质量 是 卖主根据买主出价p而供车的行为来决定的,这就是说, q p p的给出实质上参与了 的决定过程。由于 的好 车会退出市场,所以,在每一次交易中,二手车的质 量均值 必然等于
3 p 2
(14.6)
1 p 2
如果关于质量q的信息是公开的,买主对q一目了然,就 不会发生u与p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任何一辆二手车i, 由于买主的购买的充要条件是
3 qi pi 2
(14.17) (14.12)
而卖主出手的充要条件是 qi pi 因此,只要 pi 满足
3 qi pi qi 2
(14.6)
二、卖主的决策
二手车的买主也要作决策:出手不出手二手车?他也要从自己 的效用函数出发作决策。设他的效用函数为
u1 M q n
(14.7) (14.8)
其预算约束为 或
y1 M p n
M y1 p n
(14.9)
这里,式(14.7)中的 u1 下标“1”表示卖主属于第1集团。但请注 意,在(14.7)式中,卖主对二手车的质量评价系数为1,而在 3 ,这说明,买 (14.1)式里,买主对二手车的质量评价系数为 2 主对二手车的需求更为迫切。
(6)在阿克莱夫模型里,市场失灵的根源在
于价格充当了双重功能:一方面,价格决定 了供货者的产品的平均质量;另一方面,价 格又决定了二手车质量在供求之间的均衡。 一旦需求方给出的价格会使质量优于该价格 条件的产品(商品)退出市场,则市场均衡 时(即无人进入也无人退出)的平均质量必 然已让价格这一门槛低了许多 .
每一个潜在的买者又面临以下预算约束
y2 M p n 或 M y2 p n
(14.2)
(14.3)
y2 表示集团2中单个成员的收入,p表示二手车的价格。 这里, y2 (14.2)式很清楚,潜在的买主的全部收入 不是用于买二手车, 就是用于购买别的消费品‘;式(14.3)告诉我们,他用于二手 车以外的其他消费M是随二手车的消费而反方向变化的。这里假 定,“其他商品”的价格为1。
请注意二手车价格p。这里,p是单一价格。二手车明 明有不同的质量q,为什么二手车的价格p是单一的呢? 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买主并不知道想买的二手车的 质量,在买下以前,买主并不能在不同的二手车中区分 出不同的质量,从而给出不同的价格。所以,二手车中 鱼龙混杂,质优的车与质次的车卖一样的价。这才会产 生“逆向选择”问题。 由于买主事先并不知道所买的二手车的质量,他的购 买决策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他的决策要依赖于期望 效用函数。由于(14.1)式是线性函数,这表明买主是 u E g “风险中立”的,于是,期望效用函数水平与 是一 样的,我们可得
量 q 0.75 的卖主又会退出市场,则q的分布会进一步退化为 2 3 (14.15) q U 0, 0.75 2 如此反复,好车会逐渐走光,二手车的平均质量会日益日益降低。 这就是逆向选择。
四、逆向选择背景下的市场均衡
上述逆向选择过程有止境吗?在我们举的这个例子 中,是有止境的。这个止境若存在,便可称为是逆向 选择下的市场均衡。 我们从上述讨论中不难推知,一方面,买者是根据公 式(14.6)来决定买入价的
3 E u2 y2 p n 2
(14.5)
买主就根据(14.5)来做决策,他决策的内容是:n=0或n=1.即:是不买二手 车,还是买下二手车? 显然,由(14.5式,当且仅当
潜在的购买者才会买下二手车。
3 p 2
第十四讲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模型1:次品问题与逆向选择 模型2:价格作为质量的信号 模型3:文凭的信号模型 模型4:保险政策的筛选模型 模型5:旧车市场的均衡解
第一节 模型1:次品问题与逆向选择
买主的决策 卖主的决策 逆向选择是如何发生的?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萎缩 若干评论
(5)也许有人会说,二手车市场上有不同种的二 手车,买主给出的也不只是一个价,对不同的车 型,对同型但驾驶里程不等的二手车,价钱并不 同。这是对的。阿克莱夫模型只是针对同一种车 型且假定里程、外表差不多的二手车的,把它看 作是一个市场,市场中产品之间的差别仅在于隐 蔽的质量q。实质上,阿克莱夫的模型的贡献之一 正在于,把人们以为难以量化的质量q模型化,这 为分析品牌、声誉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理论框架。
(14.18)
则买卖双方都会有净的收益,是双赢。但信息不对称, 就断送了这种增进双方利益的机会。
五、若干评论
(1)逆向选择的后果是整个市场萎缩。其原因 是信息不完全、信息是私人变量(不公开), 结果是市场失去了互利互惠的机会。
(2)这一节最后给出的在逆向选择条件下市场彻底萎 缩(p=0,q=u=0)的均衡结果是带特殊性的,其特殊 性是由特定的效用函数 2 与 1 的形式决定的。若 2 M 3qn ( 不变)则有“当且仅当 3 p ,买者才 1 买二手车”的结果;与卖主供车的平均质量u的公式 1 p 2 相结合,则会得出正值的p的均衡值,从而会 有正值的交易额。 均衡的最后结果也与q的分布区间有关。若 q U t,2 这里t>0是一个参数,则不难证明, 3 M 当 2 qn 时,市场均衡的最后仍会有正值的交 2 易,市场不会完全萎缩(见本讲习题中的第1题)。
(7)阿克莱夫模型实质上给出了解决“武 大郎开店“式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处方:买方 给出的价格是与市场产品的平均质量正相关 1 的,即2 p 。你需求者给出多大的p,则 供货者提供的平均质量在均匀分布条件下就 在价格的中位点上。若想打破逆向选择,需 求方的出价应该适当提高。当然,这里所谓 的出价不一定指金钱。
问题更在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逆向选择。我们 看第二次逆向选择的发生过程: 3 0, 上均匀分布的知识, 在第二个交易回合中,买主根据质量q在 2 2 马上推知 0.75,仍有公式(14.6),可知
3 3 p 2 0.75 2 2 3 0.75 而一旦买主给出了价格为 2 ,根据公式( 14.11)则二手车质 3
从公式(14.6)与公式(14.1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 买主与卖主在二手车的交易过程中之所以有问题,是由于 不等于q。 是质量的均值,q是真实的质量。现在,我们 来分析一下,由于 与q之间的不相等,会怎样引向逆向 选择? 这要对q的概率分布作一个假设。在阿克莱夫1970年的那 篇论文中,假定q是服从均匀分布的。这里,均匀分布的 经济含义是,买主在二手车市场上,挑到坏车的概率密度 与挑到好车的概率密度是一样大的。设q在 0, 2 上服从均 匀分布,则q=0(极端的坏车)与 q=2(质量最好的车)的 1 概率密度就都为 2
3
u1 y1 (q p)n
(14.10)
显然,当且仅当
q p
(14.11)
卖主应当不卖(n=1),这才会增加自己的效用。这也就 是说。当且仅当
q p
(14.12)
时,才有n=0,即“出手“二手车。 式(14.12)是卖主出卖二手车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逆向选择是如何发生的?
Fra Baidu bibliotek
3 3 E u2 M E q n M n 2 2
(14.4)
在式(14.4)里, =E(q)二手车的质量均值。我们假定,买主从统计与其他信 息渠道已知道二手车市场上的平均质量是 。 将(14.3)式代入(14.4)式,可得
先看买者能出多高的价?
遵从公式(14.6),当买者知道q在 0, 2服从均匀分布, 3 马上就知道 =1 ,因此,其最高的买入价为p= (请 2 读者按均匀分布,求出 =1 )。 3 一旦买主给出了二手车的最高买入价p= 2 ,卖主会怎 3 q 么反应呢?按公式(14.12),只有当质量 2 ,卖主 才会出手自己的车。于是,二手车的质量分布立即会从 q U 0,2 (14.13) 退化为
本来,如果q的信息是公开的,则若p在 1 p 2 之间, 二手车的交易会让买主与卖主“双赢”的。问题正在于, q的信息是隐蔽的、私人的,不对称的,这才会阻碍正常 交易的进行,妨碍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实现。 我们来看卖主的决策。从式(14.7)出发,由于q对于 他来说是确定的,所以无须取期望效用函数,(14.7)式 便是他决策的基础。将式(14.9)代入(14.7),便有
(14.16)
但是,把(14.16)式代入(14.6)去解p, 则p没有正解值,只有p=0才是均衡解。但 p=0,意味着q=0(按公式(14.12)), =0。这也就是说,逆向选择的过程是:在价 买主出价 格p给定后,好车逐渐退出市场 次好车又进一步退出市场 买 越来越低 二手车平均质量更低 p=0、 主出价更低 q=0。 这个均衡结果的含义很明白:最后没有交 易,市场彻底萎缩。
(4)阿克莱夫模型的一个结论是,二次车的价格比 新车价格低,这是有理由的,理由之一便是,这 可以阻止有车族“套利”。设想一下,如果一辆 新车开了几天以后仍可按原价出售,那么,新车 的所有者一旦发现该车有问题就以原价在二手车 市场上转手,再买进一辆新车。对第二辆新车, 如无问题,他会保持不转手,如有问题,还可以 按原价再转手,。。这样下去,这位新车族成员 就可以一直通过类似“套利”的办法来换车,从 而逐渐使自己的车的质量升级,而这显然是不正 常的。二手车调低价,就可以从价格上阻截这种 套利行为,你换车应该付出代价。
一、买主的决策
假定市场上有两群人,一群人是卖主,称为集团 1,集团1中每人都拥有一辆二手车;而另一群人为 潜在的买主,称为集团2。集团2中每一个潜在买主 的效用函数为
3 u2 M q.n 2
(14.1)
这里 u2 的下标“2”表示集团2的成员,q表示质量 (quality),n表示购买旧车的数量。但为简单起见, 我们设n是一个零一变量:或者买,n=1;或者不买, n=0。M表示旧车以外的消费。
3 q U 0, 2
(14.14)
这里,U表示均匀分布。
从(14.13)式到(14.14)式的转换,就叫“逆向选择”。 本来,二手车的概率分布式均匀的分布在 0, 2 之间,只是 质量的原始分布。但一旦买主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根据 3 3 u=1来决定买入价p,p= 2 ,那么,质量q大于 2 的卖主 就会退出市场,拥车不卖。于是,剩下的二手车的概率分 3 0, 布只能均匀的落在 2 之间了。这是第一次逆向选择。
(8)当然,还有另外的解决逆向选择的办法。在阿克莱 夫模型中,买方是由于不知道自己想买的二手车的真实 质量,才只好以二手车市上的平均质量 乘上自己的 偏好强度 3 来定价。这当然会排斥质优的产品。个中 2 的原由是买者对供货商的质量不信任。若通过合约与别 的法律形式对质量作出保证或承诺,或者,如通过仔细 鉴别对供货的质量仔细挑选,这便会大大降低质量的不 3 确定性,从而使价格与 2 q 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这才 能提高效率。可见“按质论价”,这虽然被我们讲了几 十年,但在质量不确定的条件下,是谈不上按质论价的。 实际生活中往往只能是买方“猜质给价”,卖方“按价 供质”。人心隔肚皮,买卖双方猫腻越多,则质量会越 来越次。开诚相见是上策。但要做到开诚相见,需要合 理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