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越的亲密关系及原因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越的亲密关系及原因探析
陈宏明
[内容提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有史以来中越两国关系最密切最友好的时期。
其主要原因是近代以来两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为了捍卫本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在反对共同的敌人——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侵略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密切配合,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友谊。
在当今国际局势和国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探索并实行新的对外战略。
[关键词]中国与越南亲密关系原因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
19世纪后期,越南和中国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反抗共同的敌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中,两国人民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越两国关系的新时代,从此中越两党两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一个亲密友好的健康发展时期。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越之间的亲密关系,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
当时两国的关系犹如越南主席胡志明说的“同志加兄弟”,既亲密无间,又牢不可破。
这段时期可谓中越友好关系史上的“黄金时代”。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越友好关系的历史回顾
1. 中越建交及其历史意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最重大事件。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使四亿多万中国人民获得解放,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中越关系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中越两党20年代以来建立的深厚革命情谊,在新的时代里得到全面、空前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祝贺。
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主席发表声明:“越南随时准备和所有尊重越南国家的平等权利、领土主权和国家主权的国家的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1次日,越南外长黄明鉴照会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21950年1月18日,中国外长周恩来照会越南外长黄明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认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是代表越南人民意志的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藉以巩固两国邦交,加强两国的友好和合作”。
3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鉴于中越建交对越南的重要意义,越南把1月18日定为“外交胜利纪念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是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的,但是在中越建交之前,没有其它任何国家与越南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越南迫切要
求同中同建立邦交,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在强大的法国侵略者面前,越南渴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新中国成立时越南与法国的战争已进行了四个年头,当时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处境十分困难,国内党派斗争激烈,武装冲突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当时越南积极寻求外国的援助。
但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成立后的多年间,得不到其它国家承认,更没有得到哪个国家的援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能够给予越南的支持和援助极为有限的。
其次,中越两国共产党领导人早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自本世纪20年代起,胡志明就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有过密切的往来和共事的经历,在中共的影响下胡志明等越南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探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两党都成为执政党,原中共和越共的领导人,多数成了各自国家的领导人,这一传统的革命情为两国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中越建交打开了大门。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4因此,新中国在外交上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增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中越两国的建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极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的抗法斗志,增强了他们战胜法国侵略者的信心。
中国人民革命的成功经验对越南人民完成民族解放事业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1951年2月,胡志明主席说:“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等条件的关系,中国革命对越南革命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越南革命应该学习,而且已经学到中国革命的许多经验”,报告还强调“依靠中国革命的经验,依靠毛泽东思想”,“取得了许多胜利”。
5正因为如此,中越建交时,越南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各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其次,中越建交使中越两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根据越共中央提出的要求,派高级军事干部和党代表赴越协助工作。
随后两国互派大使,政治交往频繁,加深了两党间的友谊。
两党关系的密切为中国支援越南夺取抗法斗争的胜利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中越建交使越南走出了外交困境。
中越建交l0多天后,苏联、朝鲜、东欧等各人民民主国家也先后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既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也使越南得到了更多的国际援助,从而加快了越南赶走法国侵略者的进程。
2. 援越抗法战争时期的中越友好政治交往
(1)在军事上中国帮助越南沉重打击法国侵略者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布成立不久,法国殖民者在英国军队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法军很快就占领了越南南部。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立即向中共求援。
中国政府接受了越南的要求,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
如边界战役。
1950年秋季开展的边界战役是新中国在政冶、经济、军
事方面援助越南抗法的第一个重要战役。
当时法国在越南北部部署了7.5万人的军队,目的是加强对中越边界的封锁和对越北根据地的围剿进攻。
为了使中国援越物资顺利入境,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下,中国政府先后派罗贵波将军、陈赓将军和韦国清将军率领军事顾问团等进入越南援越抗法。
6中共中央还派遣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李天佑为主任的支援委员会,赴越支援越南人民作战。
边界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法国侵略军对中越边界的封锁,为越南得到中国更多的援助铺平了道路。
胡志明主席在边界战役胜利后的一次越南军队干部会议上谈到:“边界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了我们原来规定的计划”。
7再如奠边府战役。
1953年5月7日,法国在美国的帮助下拟定了《纳瓦尔计划》,《纳瓦尔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出武器、出美元、出物资,由法国出人的大规模侵越战略计划,其目的是要完全控制北越。
奠边府是越南西北高原上的一个盆地,在法军看来,它是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陆、空军重要基地的战略据点。
法军在奠边府布置了重兵,构筑了坚固的军事设施,还储备了充分的弹药和粮食,法军对奠边府是志在必得。
为了挫败法国的阴谋,在越南的要求下,1954年春,中央派遣以韦国清将军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越南组织指挥了这一战役。
在中国的援助下,奠边府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一战役的胜利,大大激发了越南人民的斗志,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2)中国对《日内瓦协议》签订的贡献。
1954年在瑞士首都日内瓦召开的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俗称“日内瓦会议”。
会议的前阶段讨论朝鲜问题,会议的后阶段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在会议过程中,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积极主动工作,在每次开大会前,都先同苏联、越南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商讨对策,越南代表团在会议期间曾多次提出了一些棘手的意见,经中国代表团在多个关键国家中国斡旋,打破了会议的僵局,使会议顺利进行。
在日内瓦会议外,中国还为推动日内瓦会议的签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首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举行了盛大集会,热烈拥护周恩来外长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各种正确立场和主张。
在日内瓦会议的部长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接受印度政府和缅甸政府的邀请,访问了印度和缅甸,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和中缅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的艰辛努力为日内瓦协议的顺利达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越南政府和越南领导人也曾多次称赞中国对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贡献和对越南的巨大帮功。
l954年7月,胡志明主席曾说:“在日内瓦会议上,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
8黄文欢也表示:“自1950年至1954年的抗法时期,中国是唯一向越南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
9就连后来实行反华政策的越南领导人黎笋也说:“没有中国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战胜法国的”。
10
越南抗法战争时期,是中越两党和两国政治交往的“蜜月时期”,中国从各个方面无私地帮助越南的抗法战争,越南重视中国革命的经验,彼此之间全面友
好,亲密无间。
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处于困难的时候,中国既是最先承认越南,并同它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在法国控制越南的时候,中国毅然与越南建立贸易关系并不遗余力地支援越南的唯一国家。
中国对越南提供的援助不仅内容广泛,而且竭尽全力,中共把越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越南的敌人当作自己的敌人,同仇敌忾,无私奉献,发扬了无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3. 援越抗美时期的中越友好政治交往
(1)中国支持越南抗击美国侵略者
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结束了越法近9年的战争,按照日内瓦协议规定,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
然而,美国为了遏制亚洲共产主义力量的兴起,1954年6月,美国势力渗入到越南,支持吴庭艳在越南南方建立新政权。
越南人民被迫起来反抗。
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南越发动了一场美国出钱、出武器、出顾问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所谓“特种战争”。
当这一政策失败后,美国决定扩大对越南的侵略,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战火蔓延到越南北方,越南人民毅然开展了抗美救国战争。
抗美战争初期的越南本来已饱尝了长期战争的痛苦,渴望和平,热望安定地建设自己的国家。
法国豺狼刚走,美国虎豹又来,此时的越南面临多方面的严重困难: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物质匮乏、粮食短缺。
当时越南现代工业十分缺乏,武器落后,外汇极少,如果没有外援,越南北方很难赢得这场以弱抗强的战争。
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1962年夏,胡志明主席来到中国,与中共领导人共同分析研讨美国入侵南越的局势和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越方的要求,中国政府决定立即向越南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越南,同年9月,越南人民总参谋长文进勇率军事代表团访华,双方交流了中国如何援助越南和两国如何配合作战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表示对越南人民抗美斗争的声援,1963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对越南进行了友好访问。
他向胡志明主席等越南领导人表示:“我们同你们是站在一起的,打起仗来,你们可以把中国当成你们的后方”。
11由于越中两国的精诚团结、共同斗争,迫使美国于1968年11月宣布无条件停止对北越的轰炸和炮击。
(2)越南对中国的声援和配合
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在中国政府为越南人民提供全面、有效、慷慨无私的支持和援助的同时,越南在许多问题上也支持和声援了中国,表现了两国精诚团结的兄弟般情谊。
首先,越南支持中国在西藏进行的平息暴乱和民主改革。
其次,谴责美国侵占台湾,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越南政府在国内外多种场合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强烈谴责美国侵占台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
越南反对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坚决要求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地位。
第三,支持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正确立场。
在中国军队制服印度军队后不久,胡志明主席、范文同总理分别致函我国领导,越南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越南许多群众团体发表声明,一致支持我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主张。
第四,支持中国的和平
外交政策和睦邻友好政策,强烈谴责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对中国的主权侵犯和战争挑衅行为等等。
越南抗美战争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支持和帮助是全方位和竭尽全力的,越南对中国的友好主要体现在外交和道义方面,越南的声援和配合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增强了中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力量,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中越两国无产阶级政权,加深了两国的国际主义感情。
中越两国政府在密切友好的政治交往中,加强了团结和合作,树立了世界上无产阶级国家间友好交往的范例。
二、中越两国关系亲密友好的原因探析
20世纪五六年代中越之间的友好交往是一段令人难忘、值得称道的睦邻亲密关系,这种友谊备受当时两国人民的推崇和珍视。
中越两国间能够维系20多年的亲密友好关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对这一时期中越两国间亲密友好的原因进行简要的概述。
1,相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和一致的意识形态把中越两国两党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十九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不断向东方拓展。
它们来到东方,不是要让东方国家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把东方国家纳入它们的殖民主义体系,成为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成为他们奴役和压迫的对象。
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国和越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就鲜明地摆在中越两国人民面前。
两国独立后,又都面临着反对以美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势力的颠覆与破坏活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神圣使命。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际局势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对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并积极争取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特别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毛泽东主席公然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12”。
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
中国的国家安全主要来自美国的直接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帜下,从中国的东北到南方的边境外构建了一条弧形的反华包围圈。
这种形势使中国政府认识到,美国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敌人,只有努力争取与邻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才能打破美国的阴谋。
而此时的越南也正在遭受美国的干涉,美国极力扶持越南南方的吴庭艳建立傀儡政权,并不断扩大在越南的战争,不断向北越进犯。
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危害中国和越南独立和统一的共同敌人是美国,打败美国侵略者是中越两党两国人民共同的光荣使命。
另外,相同的意识形态是中越两党共同的思想武器,也是维系两党两国人民团结合作的精神纽带。
两党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
1848年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
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还指出:国际主义就是世界工人阶级“不分肤色、信仰和民族”,要为共同目标“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而努力。
13世界无产阶级只有整体上获得了解放,各国无产阶级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因此加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心声。
因此,中国采取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坚决与社会主义国家站在一起,奉行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
越南也是如此,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非常重视同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合作,1951年越南党的新党章仍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越南劳动党以马、恩、列、斯的学说和毛泽东思想与越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作为党的思想基础和一切行动的指南”。
14
2.早在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与越共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友谊。
在越南共产党成立之前,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等人就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联系,双方在合作共事、相互支持、共同战斗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国留学的胡志明,就结识了当时在巴黎的中国的进步青年,并介绍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肖三等人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4年底,胡志明以鲍罗廷的翻译的公开身份从莫斯科来到中国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革命活动。
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胡志明开展革命活动。
l925年6月,胡志明在广州正式成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它是越南共产党的前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员工会还帮助胡志明领导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创办进步刊物《青年》周刊,并秘密运回越南,这对在越南人民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l925年下半年起,胡志明又举办了特别政治训练班,培养越南革命的骨干,周恩来、张太雷、陈延年、彭湃等中国共产党领导骨干曾邀到特别政治训练班去讲课。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特别政治训练班在经济上遇到很多困难,在中共广东区委及其领导的各革命团体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大革命失败后,胡志明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安排下被送往莫斯科,继续寻求革命真理。
1930年2月,胡志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在香港九龙召开了越南共产党成立大会,它统一了越南工人阶级的各个政党,这次会议在越南党的历史上称为“统一会议”。
15越南共产党成立后,胡志明仍留香港进行革命活动,胡志明在被港英当局逮捕后,中国共产党积极营救并再次把胡志明送至莫斯科。
抗日战争时期,胡志明再次来到中国。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胡志明都在中越边境从事革命活动,一方面他积极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极力为中国人民的神圣抗战鼓与呼,另一方面,胡志明等越共党人也得到了中共党人及群众的热情帮助和掩护,使胡志明等越共党人在中国抗战时期度过了一个艰苦的光荣革命岁月,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在中越边境活动的中国共产党武装部队和基层组织也得到了越南党的热情帮助和支援。
194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广东南路原抗日游击队“老一团”六百余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一个师的围剿追击,被迫自广西防城进入越南分散隐蔽。
在越南期间,中国这批军队在住宿、粮食、生活用品和经费方面,都得到了越南党地方组织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
3.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中越两国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近代以来,中越两国都是西方列强侵略压迫的对象,中越两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越两党两国人民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战斗情谊。
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应越南的邀请,多次派军事顾问团进入越南协助越南党组织了许多重大战役,如边界战役、红河中游战役、18号公路战役、宁平战役、西北战役、上寮战役、1953年至1954年冬春作战等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为《日内瓦协议》的签订铺平了道路。
在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了慷慨无私的军事援助,共向越南党提供各种枪支11.6万支(挺)、火炮420门和大批配套的弹药,以及通讯和工兵器材等。
16在援越抗美战争期间,虽然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迅速医治战争的创伤,但是美帝国主义势力对越南的入侵和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迫使中国人民再次与越南人民联合抗敌。
应越南党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多次派出支援部队入越作战,先后派出了防空、工程、铁道、后勤等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修建和抢修铁路、公路、机场、通信工程等任务,协助越南北方军民参与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斗。
“从1962年到1966年,中国支援越南南方的各种枪,共27万支,各种火炮5400多门,各种枪弹2亿发,各种炮弹90多万发。
在抗美战争时期,中国先后向越南派出的各种志愿部队共计32万余人。
17在抗美战争时期,整个越南南方解放军的全部武器弹药,除少量是从敌军手中缴获之外,几乎都是中国共产党无偿提供的。
为了抢运军援物资到南越,中国共产党还拨出巨款,开辟了通过柬埔寨到达南越的运输线。
中国政府还帮助越南党组建和发展空军力量。
帮助越南党培训了大批空军战士,在中国境内为越南航空学校提供训练基地,还协助越南党组建了首批航空兵歼击机团。
4.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越南提供了巨大的支援和帮助
20世纪五六年代,中国对越南提供了不遗余力的经济援助。
中国政府不仅为越南军队和各个战役源源不断地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还同越南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满足越南的物资需求,确保越军的战争需要,并且负责把这些物质运到越南。
在越南抗美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数额巨大的经济援助,中国对越南提供的援助绝大部分是无偿援助,一小部分是无息或低息贷款,具体地说,中国对越援助中,无偿援助达l88.4多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93%,贷款为13.523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6.7%,中国援助越南的总值为200多亿美元,18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当时中国是个穷国,中间还经历了三年的“困难时期”,提供如此巨额的援助,对中国来说实属不易之举。
中国政府还竭尽全力地帮助越南党发展本国经济,以使其在经济上实现独立自主。
如1964年3月,中共中央派出以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秘密访问河内,此行的主要任务是“请越南考虑做一个长远的经济建设规划,使越南的经济基本上能够自给,特别是农业、轻工业这两方面能够自给”,“中央考虑用20亿元帮助越南打下自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