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

但是,随着近几年杂交稻种子数量供大于求,制种比较效益的逐年减少,制种基地面积迅速下降,传统水稻制种优势受到新的挑战,我省制种基地发展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1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问题
1.1基地面积稳定困难据省种子站统计,我省制种基地面积2006年曾达到近3.7hm2,以后开始逐年下降,2007年1.9万hm2,2008年不到1.71万hm2。

2009年基地制种和企业制种计划面积分别为1.95万hm2、
2.09万hm2,制种面积虽然略有恢复,但也难于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特别是2009年种子销售较好、库存不多的情况下,制种面积增加不多。

分析农民不愿制种,基地落实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制种成本快速增加影响了制种基地农户生产积极性据省种子站组织巴州区、东坡区及梓潼县种子站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户生产成本的抽样调查:每667m2制种成本由1995年的30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23元,增加了397.7%,其中尤以劳动力价格上涨最快;制种产值由1413元增加到1898元,只增加了34.3%,而制种收益却由899元下降到375元,下降了58.3%。

表明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农户呈制种成本迅速上升、收益逐年下降的趋势。

制种风险限制种子生产稳定发展目前,种子生产很大程度受气候影响,巴州区得阳村2007年因灾害造成全村每667m2平均收益减少270元。

当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时,无论企业还是农户都不能独立承担其造成的损失,这不但使企业、农户经济上陷入困境,而且还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

在没有建立应对种子生产风险机制时,限制了制种基地生产的稳定发展。

基地基础设施落后,限制生产能力发挥德阳、绵阳是我省杂交水稻种子主产区,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其生产能力占全省的70%左右。

2008年特大地震对制种基地水库、排灌设施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很大破坏,同时,我省杂交制种基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潜能的提升,迫切需要项目支撑改造以提高生产能力。

农村劳动力缺乏,制约制种基地扩大从东坡区、巴州区及梓潼县3个制种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中发现,本地从业劳动力2009年比1995年减少一半,劳动力年龄构成到2009年已经主要以50~60岁居多,60岁以上更是接近1/3。

据省种子站在游仙区忠兴镇安乐村基地的调查,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制种大户普遍由于担心无法雇到人工而减少了近一半的制种面积。

农村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主要原因之一。

1.2制种基地管理困难近年,由于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落实困难,不但基地面积下降,同时也增加了基地管理的难度:一是由于在种子生产环节中行政措施的弱化和农民制种积极性的下降,导致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隔离条件比过去有一定下降,一些地方存在不服从统一规划的“钉子户”,不时有“插花田”出现,给种子质量埋下了隐患。

二是非法制种现象开始抬头,基地承包户或其他组织私制、滥制的现象屡有发生。

三是制种基地套购、串换种子的不法行为有所增加。

四是基地规划布局不合理,一些没有制种优势的地方仍在制种,而制种适宜区则出现村、镇竞相抬价,个别企业互相抢夺基地的现象,扰乱了基地的正常管理。

1.3企业收储融资困难种子企业每年种子收储期间需要大量资金兑现农户,资金收回却要到下年5、6月份经营季度结束。

而各类银行认为种子行业风险大,一般对种子企业很少发放贷款,少数贷上款的企业其费用支出也很大。

企业融资难不但限制种子行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制种农户的种款及时兑现,近年因不及时兑现种款而影响农村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争取金融支持已成为种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2对策与建议
2.1实行制种生产补贴国家为鼓励粮食生产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种子生产补贴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种子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进而建立稳定
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罗林明章锐周志军吴开均
(四川省种子站,成都610041)
的种子生产基地,有效地对基地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种子生产安全。

2.2建立种子生产保险制度建议将种子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保险金额按2000元/667m2产值计算,保险费用由财政、企业、农户共同分担,以财政负担为主体,解除农户后顾之忧,保证制种生产基地稳定发展。

2.3完善基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种子法律、法规对种子生产管理的规定有待明确、细化,增强其对基地布局、管理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做到依法管理和有效治理基地。

2.4加强种子储备要严格按照《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增加种子储备金的数量并及时到位,储备企业要做到储备品种、数量、质量三落实,确保储备种子储得住、调得出、不出问题。

2.5加大对制种基地基本建设投资杂交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没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限制了生产潜力发挥,建议按照安全用种需要规划基本制种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

2.6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多年来,种子企业组织种子生产大多是委托农村集体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很多种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自己控制且稳定的生产基地;要制定相关政策及办法,鼓励制种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要加强制种高产技术攻关,积极探索母本直播技术、机械化制种等技术,降低制种生产成本,提高制种收益。

(收稿日期:2009-04-13)
在种子的收购、调运、安全贮藏过程中和销售前,各种子企业通过发芽试验来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估测其田间播种价值,使栽培的优良品种获得优质、高产,避免不合格的种子用于生产所带来的损失。

但在发芽试验中,由于环节较多、重复性强,检验者常常感到枯燥,机械性操作、生搬硬套、不注重细节,这样就会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给科研和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因此,减少发芽试验误差,提高发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

1发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1.1样品数种在试验中,数种时挑选饱满、外形匀称、色泽好的的种子,忽略了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的随机选择性。

1.2发芽床的选择和准备发芽试验中,是否能够合理选用发芽床,对样品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关键作用。

但部分检验者对发芽床的选择和准备却很随意,忽略了品种的发芽特性,更有贪图便宜和便捷的人员,选用的发芽床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质地、吸水性、保水性或通气性较差,致使正常种子在试验中发生霉变、呼吸受阻,进而中毒死亡,降低了正常种子的发芽能力。

1.3样品置床样品置床时没有将样品较为分散地排在发芽床上,最常见的是种子间紧贴着或出现扎堆现象,这样就致使种子因部分接触不到水分、部分接触水分过多造成发芽速率减缓和生长不良;有病菌、霉菌的种子又会使种子间交叉感染,导致正常种子不能发芽,发芽势和发芽率下降。

1.4样品休眠很多种类种子由于存在休眠,直接置床发芽往往致使样品不能整齐、良好、快速的发芽。

这就需要检验者熟悉休眠的种子,一般来讲小麦粒色深、冬性强的品种、刚收获的种子休眠深,反之则浅;杂交籼稻中协优系列、刚收获的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牧草类、果树类部分有休眠等等。

种子休眠的时间长短因作物种类和品种不同差异很大,不同种子破除休眠的常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1.5试验样品的重复有些企业为图方便、省事,在发芽试验中少做重复甚至不做重复,导致试验结果无法进行重复间的比较,故而不能得到准确结果。

1.6发芽过程监管在种子发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温度、水分的控制不一致,发芽床忽干忽湿,温度变化幅度大,使正常发芽的幼苗生长不良甚至畸形,往往会造成错判或误判;通透性差,通常由于间隔好几天没检查致使发芽盒通气不良或水分过多,使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缺氧而使正常发芽受影响;发霉种子没能及时洗
种子发芽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俊杰1刘桂超2职占锋1
(1南京市种子站,南京210036;2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3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