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就在于培养和建立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课堂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让孩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思考问题和学习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主探究,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提高渗透的自觉性、必要性认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中。同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教学要求。

二、通过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

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概率统计思想、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联想与猜想等方法。数学史本身蕴涵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可适当介绍数学的有关历史,例如向学生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由来,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探索史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知道来龙去脉,把握了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钻研教材时深度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无论是概念的引入、应用,还是问题的设计、解答,或是知识的复习、整理,随处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呈现隐蔽形式,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体会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高屋建瓴,归纳和揭示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用符号语言表示为v=sh,用普通语言表示为“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同时课本上配有图形语言。由于小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课本上以图形语言和普通语言为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符号语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命题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审题和探求解题思路的能力,使学生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与“符号化意识”。

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提升思维品质

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重视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才能成竹在胸,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

(一)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和盘托出。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渗透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思想,使所掌握的知识可迁移,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质的飞跃。

如果教师片面地强调“结论”,要学生死背概念、公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为知识的思维价值往往是隐含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之中。忽视推导过程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教学。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在预习中知道公式ν=sh是用长方体公式推导出来,教师先用教具演示,并提出“为什么用长方体的公式推导?”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联系圆面积公式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两者是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恍然大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碰到困难时要联系相关知识。这样渗透了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二)在探索解题方法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也不例外。数学例题的解答过程,是亲身体验和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通过运用加深理解的过程。例如,“鸡兔同笼”问题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小数量”代替例题中的“大数量”让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函数”思想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假设”思想方法;在总结梳理方法时,出示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算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这样,知识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加强数学应用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解决“一条船最多坐4人,1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画图,用长方形表示船,每船坐4人,帮助学生列出算式,理解算式的含义,并求出结果。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

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在学生理解后,将例子扩展,将“15人”扩大为“102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好地完善知识的建构。

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意识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完善,有助于学生完成从图形到数字、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升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