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学案《古都、荷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州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进一步培养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
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 3.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课堂导学】
一、作者微传
郁达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 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 的四季》。

郁达夫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

1913 年留学日本, 1921 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 造社。

1928年加入“太阳社”。

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45年 9 月在苏门答腊
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 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 成一家,散文创作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从 1921— 1933 年郁达夫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
怖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派遣现实带给 的苦闷,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年 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 2
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 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 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
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 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情景引入】
、预习任务:
1、请认真阅读文本后,将不理解的字词摘抄下来,并自行查字典解决;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2019 年 12 月 23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
勤于思,敏于行,世无不成之事
2、划分层次,明确层次内容;
3、认真圈画要点,并在你欣赏的文句或文段旁边写好旁批(要求:①赏析好的地方;②谈出自己的感悟)
二、探究
1. 故都的秋的总体是什么特点?通过哪些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故都的秋味?
2. 彼时,人们惯称“北京”为“北平”,但是作者却命名“故都的秋”,为什么?你认为故都的秋与北平的秋相比,哪个更好?
3. 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4. 结合中国文人“悲秋”的浓重情结探究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鉴赏品味语言。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领悟其情调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堂导学】
一、作者微传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
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48 年8 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创作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

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

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

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三、知识积累
1、语言积累
煤屑
.踱.着弥.望颤.动霎.时酣.眠敛裾.媛.女

.郁脉脉

袅.娜.独处.妙处.峭楞.楞倩.影船棹.鷁.首徐回
2、文体知识
(1)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A 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B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C 按时间推移的
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2)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三种:①总分结构,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②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换了,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

这类文章,文中一般都有明确的“提示语”,提示读者作者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

③按照时间的推移安排顺序,如《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来安排文章的顺序。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景的文章,作者并非仅仅写景,而是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喜、好、厌、恶的思想感情。

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回顾学过的写景的手法:
【情景引入】
、初读文本
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找出文眼、找出线索、理清脉络
勤于思,敏于行,世无不成之事
二、探究
1. 阅读4—6 段,给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从选取景物、形声色态、氛围意境的特点来赏析画面,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力求全面。

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 反复诵读课文,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内心是“颇不宁静”的,可文中“月下荷塘” 塘月色”等景都表现出了一种难有的宁静,你如何理解?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阅读《我与地坛》,品味文本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 感悟其朴实语言中所释放出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极大热情。

3.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课堂导学】
、作者微传
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 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 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 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 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散文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 分
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 岁。

二、创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

“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

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官、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祝活动废止。

1925 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 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 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
勤于思,敏于行,世无不成之事
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 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

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情景引入】
一、诵读体悟:
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边读边想, 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
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二、探究
1. 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集中的景物描写。

请找出这三处进行批注赏析,并谈
谈这三处景物描写对于作者获得生命启迪,分别有什么作用?
②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内在处)?
/ 外在/ 相似之
2.第二部分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

这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 的爱。

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

①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的段落或语句,归纳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②他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母亲给“我”的感悟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