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垠教授治疗肺癌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医2012年8月第44卷第8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August 2012Vol.44No.8
[收稿日期]2012-05-12[作者简介]龙顺钦(1975-),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吴万垠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着深厚的中、西医学背景。

吴教授从事中医内科肿瘤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尤以治疗肺癌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师从吴教授,收获颇多,现将其治疗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认为肺癌的病机以肺脾气虚,痰瘀互结为主,其证型以气虚痰瘀型较多见
对于肺癌的病机及辨证分型,中医学肿瘤界尚未完全统一。

吴教授通过对国内著名中医肿瘤专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经过其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肺癌的病机以肺脾气虚,痰瘀互结为主,其证型以气虚痰瘀型较多见。

认为肺癌多因肺脾气虚,邪毒乘虚入肺,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郁闭,宣降失司;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气机不利,从而使血行受阻而成瘀;痰瘀阻络,邪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

吴教授等通过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发现约80%~90%的患者为本虚标实,以肺脾气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

这一结果与吴教授提出的肺癌病机观点相吻合。

2
处方以辨证、辨病联合对症治疗为原则,其比例灵活调整传统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证型来处方治疗。

这一治疗原则有可能会出现“异病同治”的情况,如治疗肺癌的处方与治疗支气管炎的处方相同,但对这两种病的疗效显然大不一样。

现代中医肿瘤专家均认识到肺癌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其病因病机较单纯内科疾病复杂得多,如仅仅根据辨证治疗,其疗效显然将大大降低。

故现代中医肿瘤专家在治疗肺癌的时候多主张辨证联合辨病进行治疗。

吴教授临床治疗肺癌时,除辨证联合辨病外,同时强调对症治疗。

因为患者在起病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便秘等,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而通过对症治疗使症状减轻或消失,将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信心。

如患者出现咳嗽可加用桑白皮、黄芩、紫菀或款冬花等;咯血加用白及、仙鹤草、紫珠草或三七末等;胸痛可加延胡索、制川乌或五灵脂等;食欲不振加用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或神曲等;便秘加用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或番泻叶等;腹泻加用石榴皮、山药、扁豆、五味子、诃子或罂粟壳等;失眠加用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或磁石等。

故吴教授治疗肺癌的处方遵循辨证、辨病加对症治疗的原则,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辨病抗癌,同时治疗患者急需解决的症状。

吴教授在遣方用药时,注重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在符合辨证论治规律的前提下,选用具有确凿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以使处方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一张处方中辨证的药物约占50%,辨病的药物约占30%,对症治疗的药物约占20%。

但这一比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

如患者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过程中,已有放射线或化学药物针对“癌(病)”了,此时,仅需要“辨证加对症”即可,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和减轻症状。

对于分期早的术后患者或身体状态差的老年患者,予单纯中医药治疗,按照“辨病、辨证加对症”论治。

在术后早期(前3月
),考虑手术易损伤人体正气,治疗上主要以扶正为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重益气扶正类中药比例,如人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等;术后3月后,可加重辨病类药物的比例,如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半枝莲、山慈姑、莪术、半夏、龙葵、蛇泡簕、望江南等,以防止肿瘤复发。

3
专病专方,以“抗癌扶正方”加减治疗肺癌
吴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摸索,针对肺癌患者以气虚痰瘀型多见这一情况,总结出治疗肺癌的专方“抗癌扶正方”(由黄芪、太子参、白术、白花蛇舌草、龙葵、石见穿、山慈姑、炒薏苡仁、八月札、蛇泡簕、莪术、甘草组成)。

该方以益气健脾、补益脾肺为基础,配合化痰祛瘀、散结抑瘤之法。

方中太子参补气养阴生津,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白术健脾燥湿化痰,炒薏苡仁健脾渗湿,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五药同用
吴万垠教授治疗肺癌经验介绍
龙顺钦,欧阳育树,杨小兵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370
[关键词]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气虚痰瘀;辨证论治;吴万垠[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7415(2012)08-0223-02
223··
新中医2012年8月第44卷第8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August2012Vol.44No.8
有健脾益气、补肺化痰之效。

山慈姑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花蛇舌草、龙葵清热解毒,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散结,八月札活血理气,蛇泡簕清热散瘀,莪术破血行气消积,七药同用有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抑瘤之效。

该方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以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炒薏苡仁、莪术健脾益气、化湿祛瘀,意在补益后天之本,有培土生金之效,以扶正抗癌。

辨病以山慈姑、白花蛇舌草、龙葵、石见穿、八月札、蛇泡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抗瘤。

全方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则重视补益脾肺之气,祛邪则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上药合用,共奏扶正抗癌之功。

吴教授在临证治疗肺癌之时,多以抗癌扶正方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4中西医结合,不囿于一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替代与补充作用
吴教授认为西医在病理诊断、分期、基因检测等方面具有严谨、客观等优势,其治疗手段亦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过于僵化、治疗手段毒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足。

而中医具有个性化治疗、灵活多变、疗效持久、毒副反应较小等优势。

但中医又存在疗效不确切、起效较慢、概念模糊、难以重复等缺点。

吴教授临床治疗肺癌时充分发挥中、西医学的优势,取长补短,实事求是,不囿于一端。

如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对肺癌的TNM分期、病理诊断和基因检测结果来指导治疗,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又利用中医药对西医治疗手段进行增效减毒、增敏和维持疗效。

通过分析现代医学及中医学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结合全球及中国治疗肺癌的现状,吴教授提出中医药在肺癌的治疗中主要发挥替代与补充的作用。

中医药的替代治疗主要有:对不能从放、化疗获益的晚期患者可以单纯应用中医药替代治疗;老年人、体力状态(Ps)差的患者应用中医药替代治疗;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予中医药维持治疗;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或“无瘤”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预防。

中医药的补充治疗主要有: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减轻症状或减毒、增效;中医药与新技术(体外高频热疗、粒子植入和射频消融等)结合的补充治疗;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以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

5善用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问世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分子靶向药物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疗效显著,同时具有使用方便、疗效不受化疗先后及化疗疗程的限制、副作用小,可作为维持性治疗等优势。

但其仍有许多的不足,如:NSCLC患者中EGFR基因非突变型患者占有很大比例,而分子靶向药物对于EGFR基因非突变型患者的疗效较差;大部分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在服药10月后出现耐药现象。

此外,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原因,能同时进行穿刺活检及EGFR 基因检测的患者人数偏少,在国际前瞻性临床研究中,最终能获得组织标本进行有效检测的几率亦仅为30%~40%,如I-PASS研究(易瑞沙泛亚太临床研究)。

而目前基因检测的方法亦未十分成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

基于以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NSCLC的优势及缺点,吴教授应用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收到较好疗效。

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减毒作用。

可以减轻分子靶向药物的皮疹、腹泻等副反应;②增效作用。

与分子靶向药物协同抗肿瘤、延长患者出现耐药的时间;③增敏作用。

对于EGFR基因非突变型患者,通过中医药的介入,分子靶向药物亦有一定的疗效;④在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失败时,中药仍可继续起到维持治疗的作用。

6病案举例
李某,女,77岁,住院号:6020649。

2010年1月外院胸部CT示右肺占位,患者未予诊治。

2010年3月中旬因咳嗽咯血丝痰入住本科,3月24日本院胸部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大小约5.5cm×4.5cm)伴肺内多发转移,右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右侧第4、5后肋多发骨转移。

3月31日本院右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高分化腺癌,EGFR基因检测(FISH 法):未见扩增。

患者情绪低落,拒绝治疗,要求出院。

时请吴教授查房,症见:形体消瘦,精神疲倦,咳嗽,咯血丝痰,左髋部、腰骶部隐痛,纳寐差,小便调,大便质干,2~3天一解,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TNM分期:IV期(T2bN2M1b,多发骨转移)。

吴教授辨证为气虚痰瘀型,治疗以抗癌扶正方加减。

患者咳嗽减轻,咯血丝痰消失,体力状态好转,信心大增,出院后继续于门诊予抗癌扶正方加减治疗。

家属于2010年5月7日开始自行购买吉非替尼(每次口服250mg,每天1次)配合中药抗癌扶正方口服治疗。

2010年5月24日复查胸部CT示:对比3月24日片,右上肺肿块及右肺门淋巴结较前缩小(大小3.6cm×2.6cm),右第5肋骨骨质破坏区钙化较前增多,余大致同前。

患者一直予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

2010年12月10日复查胸部CT:对比5月24日片,右肺上叶后段癌肿(大小约3.6cm×2.0cm)及右肺门淋巴结较前略缩小,原片内所见小结节状阴影现显示不清。

维持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至2011年11月10日,患者因左髋部疼痛入住本科,查胸部CT示:对比2010年12月10日片,右肺上叶肿块较前增大(大小6.3cm×6.3cm),向后直接侵犯胸壁。

于2011年11月~2012年1月行4周期培美曲塞单药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

2周期化疗后曾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变化。

4周期化疗后,患者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复查CT评估疗效,继续口服抗癌扶正方汤剂治疗。

2012年3月患者出现头晕,复查病情进展,出现多发脑转移。

但患者拒绝放、化疗,继续予口服抗癌扶正方汤剂治疗,至今仍存活。

(编辑:吴凌)
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