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属于概念型选择题:特别注意选项的用词是否准确。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时期中国的应对
阶段
对应中国的 新航路开辟 中国政府应
时期
后对中国的 对当时趋势
影响
的政策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时期中国的应对
阶段
对应中国的 新航路开辟 中国政府应
时期
后对中国的 对当时趋势
影响
的政策
开始形成 1492-1765
明朝中后期 ①时期殖民 闭关锁国 和清朝前期 搔扰和侵略;
(2)原因:①清政府腐朽愚昧;自然经济占主体;“
天朝上国”思想。 ②今天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法 制发展;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推动;科学理论的指 导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时期
阶段
对应中国的 世界市场对 中国政府政
Baidu Nhomakorabea时期
中国的影响 策的变化
初步形成
19世纪六七 十年代:略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 世纪初:略
誓文》作为施政纲领。即: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摘自选修一
《明治维新》)
材料三: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我国实现未来经
济发展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引进
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有关。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晚清 政府与明治新政府、今天中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全球化 时态度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和今天中国政府 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垃圾场”:全球七成电子洋垃圾 流入中国。处理手段极原始,只能通过焚烧、破碎、倾倒。 材料四:珠三角上千家鞋厂破产,万余台资、港资工厂 关门。山东青岛,07年上百家韩资企业卷款裸逃。08年 企业破产潮正波及全国···
请分析每则材料各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方法:认识=结论+经验教训+努力方向,结合全球观等
考点二:09 欧盟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综合考点:08 经济全球化有关史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 东盟成立背景并与欧盟比较(材料) 09 由反全球化浪潮考察全球化影响 世界银行成立初衷
10年复习建议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本质,美国目的和对 布雷顿森里体系和《关贸总协定》认识
• 考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全球化是一把双 刃剑
知识回顾: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雏形(萌芽)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 资本新一轮扩张
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
1、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明成祖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
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
学法指导:评价=史实(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结论
解析:(1)禁民间船只出海,海禁闭关。 (2) 曾起民族自卫作用,但失去开辟海外市场、刺激 资本扩张、推进工业文明契机,逐渐落后于世界。
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 组合型选择题考察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掌握程度
复习建议
1、内容上要抓两条线索:经济全球化形成 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对的态度、政策措施、影 响;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方法上,要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从纵 向看,要注意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中不同阶 段的中国应对态度、政策措施、影响的差异 性;从横向看,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不同阶 段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等影响,注意与典型国家的横向比较。 3、观点上,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分析相关的历史现象。
学法指导:
1、影响、意义=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经济 +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2、原因=主观(内因)(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客 观(外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经济、政治、思想) +直接→根本原因。
(1)①晚清政府有分歧:部分被迫学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使近代化起步;绝大多数抵制,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明治新政府:主 动参与。独立,农业国变工业国,亚洲第一个立 宪国家,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强国。③ 今天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综合国力增强,生活 丰富,国际地位提高。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时期
阶段
对应中国的 世界市场对 中国政府政
时期
中国的影响 策的变化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清朝中后期 19世纪六七 被迫开放, 十年代:略 被迫顺应近 代化进程
19世纪末20 世纪初:略
4、阅读图片资料: 材料一: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GDP增长率02年8%,03年 9.1%,04年9.5%。04年外贸额115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下的生活
②物质文化 的交流:西 学东渐和高 产农作物新 品种引入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1
《统筹全局折》中强调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们把“师法夷人”说成是国耻,大呼“天下之耻,莫耻
于不若人”。但他要驳倒的不只是几个守旧官僚,而
是整个士大夫阶级。
材料二: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五条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 对话。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小结:《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知识结构表
阶段 关键因素 中国时期 态度措施 影响 认识
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 明中后、海禁闭关 失去发 必然
1492-1765 辟
清前期 严格限制 展契机 性、
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1765-1870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 1870-20C初 业革命
3、应对:在机遇和挑战的外部形势下,中国的出路是: 坚持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加 入区域合作和世贸组织,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挥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优势,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 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科教兴国,加大科教投入,抢先发展高新产业, 创造知识资源。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
图为美国纽约道琼斯指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要求: 掌握不同时期中国应对经济全球
化的态度措施、影响;科学认识经济 全球化。
考纲要求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世界贸易组织 和中国的加入
高考考察内容
• 考点一:08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 09 布雷顿体系出现危机时美国表现
2、挑战: ①政治: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西方大国的 强权政治与“和平演变”战略的压力使中国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面临新的考验。
②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导致保护主义盛行,影响 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③科技:当前国家之间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 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科技特别是 高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 位。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 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 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清中、 晚期
海禁闭关 到被迫开 放、洋务 运动等
双刃 消极性:剑、 客观进 积极 步性: 应对、
趋利
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 (20世纪 革命 90年代以 来)
现代化 建设新 时期
积极主动 国力增 避害、
改革开放 强,地 努力
入世、市 位提高 建新
场经济等
秩序
勇
我
敢
们
的
的
迎
明
接
天
机
会
遇
更
和
加
挑
美
战
好
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
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
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 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相似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评价。
知识迁移 在新旧格局转换和经济全球化之际,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1、机遇: ①国际政治环境:世界形势走向缓和,亚太地区相对稳 定,为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外部条件.
②国际政治地位: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的国际地 位和作用得到提高,增强了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
具体表现: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与第三世界保持密切的关系;中国是推动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向着更加健康发展的主干力量. ③国际经济环境:多极化经济结构和国际间的竞争,使 中国的对外经济有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