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问答(整理)
(完整word版)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 “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务首页→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背景:阅读内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字体:大中小] [日期:06-05]来源:作者:1.当前为什么要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建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这一重要使命。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很晚,还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上来,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内涵为:实行开放办学,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坚持、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干部、教师、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院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
3.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些(1)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
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战略思想、创新能力、管理执行力、决策能力、人格魅力等。
(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并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总结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
(5)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科研水平。
(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地结合好,完善和全面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
职高校长面试题目及答案

职高校长面试题目及答案一、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1. 请谈谈你的教育理念。
我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并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2. 如何看待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的关系?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优秀的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只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 在校办学中,你是如何组织并管理师资队伍的?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我将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我会注重师资的选拔与培养,通过严格的面试与考核程序,选拔合格的教师。
其次,我会持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另外,我会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团队合作。
4. 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会以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
首先,我会听取双方的意见,了解问题的本质。
然后,我会积极沟通,协调双方的利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处理过程中,我会注重保护学生与教师的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
二、办学策略和学校文化1. 请谈谈你对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解。
学校办学特色应该是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鲜明标识和独特优势。
通过特色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能够引领学生走出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新精神。
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愿景,并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来实现。
2. 如何塑造学校的良好学风和校风?塑造学校的良好学风和校风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会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推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方面,我会强调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榜样作用,引领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办学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高职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专门面向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1、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课程建设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
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姜大源)2、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原则。
(注:职业资格标准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
)4、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如果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人才”目标定位在前几年已经基本解决了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以高职课程融入“五要素”为例
栾学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高职院校机械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会主任
二○一五年七月四日•成都
1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 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 长成才需要(任务)
院校之间的纽带。 • 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环保、
储运、销售等行为,受到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的严格规范。 • 行业讲求同舟共济,同业自律。
28
29
30
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名单
• 7.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商务专业) • 主任委员:张会生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正局级) • 秘书长:支芬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院长、教授 • 9.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 主任委员: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 秘书长:朱 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人才工作处处长 • 15.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 名誉主任:于清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 主任委员:孙长庆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 • 秘 书 长:郑丽梅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 17.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航空物流专业) • 主任委员:袁 鹏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 • 秘 书 长:屠群峰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工 • 3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师学院各专业) • 主任委员:冯 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学校管理处处长 • 秘书长:张红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高级编辑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四个问题
1、培养哪些人? 2、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生源基础和特点 培养目标
学生基本不适应已经历的学科性教育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基层和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 技能专门人才。 首先有能力会“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同时 知道必要的 “是什么”,“为什么”。 3、如何培养?学习何种课程? 4、培养保障条件? 培养过程 师资 设施 环境 经费
二、高职教育学生的基础和特点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学科教育中不够成功的过来者, 他们的特点是: 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知识的学习不太适应; 大多数学生希望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职业); 他们面对分散孤立的一门门课程知识,不知道有多少是有 用的,以及如何应用,因此学科性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都不够高。 我们的学生是具有适应形象思维的特点,相对来说,适于 “在做中学”。
能力本位模块课程模式(北美CBE) 技能模块组合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MES)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三段式学科 课程模式 核心阶梯式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 英国BTEC课程模式 澳大利亚TAFE培训包课程模式 美国生涯技术教育职业群课程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 整合课程模式 90年代我国 职业集群模块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 目前推广 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
必须全面重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 模式。 必须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茅以升先生:
学的对象是理论,习的对象是实践,因此在学习里应 求其统一。一个阶段里不能不有一定的次序,于是发生学 和习的先后问题。 这里主张的,是先习实践课程,后学理论课程,由“知 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是“学而时习之”的大翻身。 ……理论课程是重要的,是必须修学的,但切不可空,亦 不可泛。欲避免此种空而且泛的毛病,惟一方法即是先习 而后学。所学的以所习的为依据,所习的既是无法空泛, 因此所学的理论,也就不会空泛。
高职办学理念集锦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高职办学理念集锦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高职办学理念集锦: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引领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一、引领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科技创新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适应性强、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即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实践教学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
三、促进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使命。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主创业、自主创新。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和推进,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机会提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必考简答题整理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问答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10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是:教育部2006年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 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18、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和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4)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涌现,高职院校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办学理念转变。
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具体应对措施。
一、重塑办学目标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办学理念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能力培养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注重产教融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重视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办学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推动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需要推动课程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办学理念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办学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办学理念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具备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高职院校,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加强学生就业服务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学生就业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探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

探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是对整体教育观的高度概括,是教育精神的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
它反映的是长期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维活动中积累的办学思想和文化底蕴。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搞好教学工作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作一解析。
1 把特色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目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逐步形成优质的、独特的、稳定的教育风格,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有力筹码。
特色教育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的体现。
高职院校的特色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校总体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2)育人特色,主要包括教育模式、人才特色、特色专业;(3)教学特色,包括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4)管理特色。
特色教育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综合把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内容。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实训环节教学,落实一人一岗培训,使毕业生在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一并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在学生教育上,学校要注意抓好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入校后就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努力将学生培养为生产、工作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可与企业、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学院的教育规划应按市场需求规律运作,将与经济建设有关的专业设置为主要专业,使其带动其它专业发展。
同时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补充专业设备,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职业能力基本功训练。
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学院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把企业的制造生产线引进学院,使学生在校内上岗训练,这样不仅学生能够直接地掌握生产技能与管理经验,而且也给学校带来了经济利益。
2 重视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2.1 正确定位学校在建立品牌前应确定自身的核心价值,考虑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规律,正确定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务首页→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背景:阅读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日期:06-05]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1.当前为什么要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建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这一重要使命。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很晚,还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上来,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涵是什么?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涵为:实行开放办学,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坚持、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干部、教师、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院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
3.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涵建设的主要容有些?(1)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
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战略思想、创新能力、管理执行力、决策能力、人格魅力等。
(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并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总结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容,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
(5)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科研水平。
(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地结合好,完善和全面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
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求异存同错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向建设现代化社会过渡,作为基础的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已在举国上下形成共识。
由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谓异军突起,至今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逐步形成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作用。
可以预见,我国独特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将作为亮点贡献于国际现代教育。
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中前进。
既然是全新的,探索者们就可以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我们既应该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学习发达国家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的经验,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传统的观念和发展老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的新路。
为此,我们认为,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上,求异存同的办学理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所谓求异,就是要解放思想。
高职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应该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分类与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上有“异”于传统的高等本、专科教育,其核心是敢于创新,答案是从市场需求中寻找。
所谓存同,就是仍要遵循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在高职人才培养上认同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体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
但在办学理念上应适度领先于现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期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异,最鲜明的是它的职业性、平民性和社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它不应按学科分类,而应以职业和职业群分类来决定其专业名称和分类,它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工学结合的,它培养的标准应以行业的标准来衡量。
高素质技能型是它的总体要求,因此,它培养的学生应以素质立身,以技能立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平民性,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范畴,今后将属于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探讨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探讨作者:李常应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6期摘要:人们把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称为理念。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成才及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推进学校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多项指标的协调发展和优化。
关键词:民办教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理念”一词在各个层面上广泛地流传着,仿佛一时间什么事物、现象都与“理念”牵得起连得上。
那到底什么是理念呢?在阐述理念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搞清容易与理念造成混淆的几个概念。
观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理性认识;观点:是从某一角度和立场出发形成的看法;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含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对事物的主观映象。
而所谓的理念,是一个哲学名词,事实上是把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而得的普遍概念加以绝对化,并把它说成是事物的原型。
它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象。
在行业文化盛行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定理念,理念是一个单位、组织和团体的精神魂魄、精神和力量。
一、什么是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理念一词,尽管目前尚未对其有一个清晰明确权威的概念定义,却并未妨碍人们对“教育理念”一词的频繁使用,由此说明“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内外广泛认同。
于是,关于教育理念的解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迄今为止,韩延明教授对教育理念的研究是专门的也是很下功夫的,笔者颇为赞同他在《大学理念探析》的博士论文中对“教育理念”所作的结论: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答案及评分标准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XXX,标志着我国企业办学的开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个公民在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XXX代表XXX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包括: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他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XXX”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XXX发起成立XXX,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从纵向层次看,职业教育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
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办学理念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与传统的学术性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迅速适应职业环境并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和高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
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职业能力培养:教育要追求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养培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3.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和改革的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
其中,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是学生在特定职业领域中具备的操作技能,而职业素养则包括学生对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遵守。
1. 学科基础知识: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对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掌握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2. 职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职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形象。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关于高职教育的几问题(06.8)

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1.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 1.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 2.根据生源设置专业 2.根据生源设置专业 3.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 3.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 4.产学结合设置专业 4.产学结合设置专业 5.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 5.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
面对篷勃发展的职业教育
二、有关高 等职业教育 的理念
1.按照不同人 的特点,进行 不同的教育, 就是因材施教
人才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人 才成长的道路也是多样化的
过去对人才的理解过于单一化、 过去对人才的理解过于单一化、 简单化。 简单化。 有的人适合搞理论, 有的人适合搞理论,有的人适 合搞工程或管理, 合搞工程或管理,应该说都是 人才,都是国家需要。 人才,都是国家需要。
高等教育从社会本位的发展 观逐渐转向平衡发展观, 从关心人才数量转变到注意:
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就业市场的需求 间的平衡。 间的平衡。 培养英才与满足大多数青年接受高 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平衡。 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平衡。 理论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的平衡。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职业性 社会性、人民性。 社会性、人民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要有长, 要解决理论问题,也要解决实 际问题。 际问题。 要解决大环境问题, 要解决大环境问题,也要做好 学校自身的改革。 学校自身的改革。 要解决宏观领域的问题, 要解决宏观领域的问题,也要 微观环节的问题。 微观环节的问题。 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 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 确定目标,实现“三级跳” 确定目标,实现“三级跳”。
3.是促进社会就业,有利于建 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全国城镇每年要求安排就业的劳动力 2400万 2400万人 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 每年有1000 1000万 每年有1000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 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 上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上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就业压力很大, 就业压力很大,影响社会稳定和构建和 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问答1、高等职业教育应如何科学定位?(1)人才定位:把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淡化学科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2)方式定位:人才培养方式科学化,特别鼓励订单培养;(3)层次定位: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本地高等教育中的层次和类型;(4)特色定位: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校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是要高度重视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3、高职教育要发展、要改革,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
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4、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经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
5、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积极配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把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培养拥有“双证书”的学生,使之成为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6、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意见?一、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三、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四、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六、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七、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八、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九、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7、如何理解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用途工作的人才。
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
此外,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也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近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他们以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招生报到率说明,他们正是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
8、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点?(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9、什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具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
10、如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11、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为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具体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诸如制作电子课件、为学生布置电子作业、编写校园网络教材等。
12、何谓“双证书”制度?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13、高职高专院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是什么?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14、进行专业改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是要考虑专业设置要与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纠正不考虑社会需求,而按照现有教师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和只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的做法;二是专业建设要体现高职特色,可以对口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也可以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对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方向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可以与其他专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15、何谓“订单式”培养?即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
要在企业订“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人才资源与物质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让企业参与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估标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订单式”培养需要抓住几个环节:(1)要抓订单;(2)还必须进行专业改革;(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从区域间和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好机遇,从国内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创造机遇,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拓展发展空间。
16、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理念是什么?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应用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国内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还有少数院校通过了国外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
在高职教育的质量管理中,实施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变行政指令式的管理为目标管理,强化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化,使各项工作都形成策划——实施——落实——检查等几个环节,整个工作过程都留有必要的质量记录,以便考核及质量的责任追踪,从而强化教职工的责任心,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开创性,提高工作效率。
17、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是什么?重点在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与精神。
18、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加强思想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是要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二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19、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20、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是什么?人文素质是以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为核心的内在素质,其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
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历史。
21、加强素质教育可探索的路子有哪些方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在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方面把素质教育作为养成教育贯彻在学校教育的始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将素质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开出必修课或选修课。
22、怎样理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动力”,社会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不能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尊重、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哪些可取的做法?(1)采用学分制管理;(2)优化培养方案,增加选修课;(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4)实施因村施教,如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分类区别培养。
24、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三是要高度重视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25、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6、学校特色是指什么?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秀风貌。
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特色专业、人才特色等;(3)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4)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