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

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

定程度的缓解。据此回答1〜2题。

1 •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 .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 •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2. 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 .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 .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 •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1. A

2. 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川气东送项目主要向上海、南京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川气东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川气东送并不能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也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第2题,江苏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江苏本身常规能源相对缺乏,故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

3. 2010年2月24日,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工程竣工验收会议,这

意味着历经4年建设、投入运行5年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下列关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工程的建设对黄土高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能够缓解当地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可减少当地农民对薪柴的砍伐,从而减少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

C.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中将破坏大量地表植被,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危险

D .西气东输工程将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强力拉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D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有效地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典型的“双赢”工程。我国在建设之初就非常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

工程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也使其能源结构得到了优化,减少了农民对薪柴的砍伐,从

而减少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F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w 110*

4 •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 .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5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

A •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 •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6. ③资源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 .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4・D 5. C 6. A解析: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阶梯,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水质较好。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三角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2013年7月31日10时许,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站和中国瑞丽站同时开启阀门,两个小时后天然气完成置换,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瑞丽至禄丰段进气投产,至此,我国四大能源战略中的最后一条通道被打通。据此回答7〜8题。

7•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天气多变

B •人烟稀少C.经济落后D.地形复杂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A.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B.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优势发展

C. 推动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D. 利于我国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7. D & A解析: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山河相间、纵裂分布,地形条件复杂,是修

建管道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是该工程建设

对缅甸的影响;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促进我国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关系不大。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为世界首条土66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

的重要能源通道。它西起银川灵武,东至青岛胶州,输电距离总长1333千米,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据此回答9〜11题。

9•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A •太阳能发电

B •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 D •地热能发电

10.该输电线路被称为“不能停电的线路”的原因是()

A •宁夏的能源资源丰富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电力缺乏且需求量大

C •保障国防安全

D •沿线各省能源都短缺

11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宁夏地区的影响表现为()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D .对宁夏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9. C 10. B 11. A解析:宁夏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资源以火电为主。东部地区电力缺乏且需求量大,若是停电会给东部地区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所以称之为“不能停电的线路”。该输电工程的建设可将宁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燃煤发电对宁夏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一一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

全长1 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17年将建成投入使用。据此回答12〜13题。

12.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A .地质地形B.河流分布C.人口数量增加 D .国民经济发展

13•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A •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

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D •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

12. D 13. B解析:第12题,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第13题,华中地区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若大力发展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必然要增加对煤炭等能源

的需求量,进而加剧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