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挤土效应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体育运动学校(二期)静压桩挤土效应预防

专项技术措施

苏州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7月21日

目录

一、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二、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2.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

三、控制点布设

四、监测方法

五、监测测点的埋设

六、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6.1监测精度

6.2技术措施

七、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

7.1.监测频率

7.2.预警值

八、挤土效应应急措施

九、监测人员安排及数据传递方式

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苏州体育运动学校(二期)

2. 工程地点:苏州相城区苏虞张公路旁

3. 建设单位:苏州体育运动学校

4. 场地情况:场地原为学校的绿化地,现已平整为施工用地,地势较平坦,场外道路环绕,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0.00相当黄海高程3.00m。

5. 工程内容及规模:本工程桩基管桩型号采用江苏省结构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具体桩型、桩顶标高、单桩承载力及桩数等详见下表;

勘察表明:场地自然地面以下来40.45m以内的土层按其沉积环境、成因类型以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自上而下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4)层分为2个亚层,并包含一个透镜体层,第(3)层分为3个亚层,分层描述如下:

第(1)层:素填土,灰褐色,软塑,很湿~饱和,高压缩性。成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为淤质土,含有机质,有臭味。层厚0.8~3.50m,层底标高-1.03~1.62m.。

第(2)层:淤泥层粉质粘土夹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干强度低,低韧性,含有机质及腐植物,摇震反应无,切面无光泽,夹软塑状粉质粘土,本层层厚变化大。工程性质差。游泳馆位置该层埋深相对较浅,射击馆、运动员公寓位置埋深大,层厚0.50~17.90m,层底标高-18.00~-0.64m.。

第(3-1)层:粘土,可塑,含铁锰结絯,夹灰色条纹,干强度高,韧性高,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滑,土质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1.90~3.10m,层底标高-4.08~2.98m.。该层仅在游泳馆南侧及射击馆的东南角有分布。

第(3-2)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松散,夹可塑状粉质粘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2.40~4.00m,层底标高-8.20~-5.71m.。该层仅在游泳馆南侧及射击馆的东南角有分布。

第(3-3)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夹青灰色条纹,干强度中等~低,韧性中等,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土质不均,中等压缩性。层厚1.40~5.20m,层底标高-16.62~-7.75m.。该层在射击馆及运动员公寓有分布。

第(4-1)层:粉砂夹粘土,黄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由石英、长石组成,扁圆状,粒度较均匀,含少量云母片,土质尚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1.40~7.70m,层底标高-14.75~-10.18m.。本层在第(2)层埋深较深位置缺失。

第(4-2)层:粉砂夹粘土,黄灰色,饱和,松散~中密状态,由石英、长石组成,扁圆状,局部夹透镜体(4-2a)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含少量云母片,土质欠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0.90~10.50m,层底标高-24.22~-14.67m.。

第(4-2a)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黄灰色,可塑,夹稍密状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本层为(4-2)粉质粘土夹粉土的透镜体夹层,层厚0.00~2.70m,层底标高-18.88~-17.53m.。

第(5)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层厚 1.30~3.00m,层底标高-18.16~-17.53m.。本层仅在游泳馆位置有分布。

第(6)层:粘土,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含结絯及锈斑,结构致密,中等压缩性。

工程特性良好。层厚 1.60~5.60m,层底标高-24.38~-21.82m.。本层在第(4-2)层埋深较深位缺失。

7.已建建筑与待建建筑尺寸一览表

1.江苏省纺织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相关结构图纸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79-2003)

二、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2.1监测目的:

拟建建筑距已见建筑距离较近,拟建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较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桩数较多,拟建建筑四周水、电等管线较为复杂,雨水、污水管道较多,根据上述因素,为防止静压管桩施工时因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现场布置水平点、及控制点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已达到及时准确的保护已有建筑、管线及管道。

2.2监测项目:

1.建筑物周围控制点位移量监测

2.建筑物周围控制点沉降量监测

三、控制点布设

1.沿靠近已建建筑物一侧约10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27个;

2.周围建筑物一侧共布设11个沉降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

四、监测方法

1.表面变形观测:

包括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使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水平位移采用测小角法,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按1/2000的精度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