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摘要:教育的中介是课程,课程的一个中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是否能够良性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和不满越来越多,素质教育的兴起让人们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感兴趣。
在教学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够使学生觉得有用,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成为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
本文就课程内容的选择加以简单的分析,列出了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内容;遵循原则;存在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简称”课程选择”(curriculum selection),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等。
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命题。
可以说,是斯宾塞在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1949年,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的问题,选择学习经验成为”泰勒原理”的基本构成。
自此以后,课程选择问题成为课程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都包括什么,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
课程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
的手段,它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对不同方面的侧重就形成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当前主要有一下三种取向。
(一)教材取向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的知识,而知识体系就是教材,其代表首推夸美纽斯。
从他的”把一切事务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论出发,提出了百科全书式课程的观点。
课程内容的教材取向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
在这种取向下,师生的教和学都很明确,容易把握和评价,所以这种取向在在教学实践中最为盛行。
但是对学科系统性的强调易导致对新知识的排斥和对学生要求的忽略。
(二)学习活动取向
学习活动取向的代表是杜威。
他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学习活动,认为”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数学,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里,杜威实践了自己的信念。
实验学校的学生不是学习传统的学科,而是要完成包括纺纱、织布、烹饪、木工等在内的”作业”。
学习活动取向主张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习得知识,要求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学习才有现实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将课程内容看作学习活动,往往使人们过于关注外显的活动,注意不到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
另外,由于对系统学科知识的鄙视,活动容易流于形式,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三)学习经验取向
学习经验取向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与活动取向相比,经验取向更强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要求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
这样虽能使课程关注到学生的兴趣、认知特征、已有认知水平等心理因素,但也加剧了内容选择的困难。
实践证明,过于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于教育质量提高并无太大益处。
二、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颇有争议性的问题。
其中一些争议就是针对某一类具体教学内容的,如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是否应该削弱;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否应该删掉;有关德育的课程是否应该增加或完善一些?这些争议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依据什么标准选择课程内容的问题,因而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必然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
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过程,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某种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就存在争议。
形式教育说认为选择某种知识,是因为它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聪明,即具有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而实质教育说认为选择该种知识,是因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标。
我们认为坚持任何一种都会有失偏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兼顾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一方面,塔巴(h.taba)提出课程选择的原则中,包括了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当选择内容考虑社会现实、社会需求时就蕴涵了选择者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课程论专家布劳迪
(h.s.broudy)认为,普通教育课程的作用,不是因为我们记住了学习过的任何东西,也不是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而是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感觉和想象。
可见,课程的核心功能就在于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价值,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考虑选择那些对学生智力训练价值较大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
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发展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价值,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方面相统一的原则。
诚然,有的知识兼备这两种功能,毫无疑问是课程内容应该首当其冲选择的知识;但较多的知识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如果某种知识在某一方面的功能特别突出、有效,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削弱和淡化,忽略了其特有的作用与价值。
(二)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就是学科课程,受学科课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总是以学科结构的需要为依据,我们称其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学科化。
而本次课程改革中,从课程改革纲要到课程标准,均强调课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社会”的课程理念。
我们认为,过于关注学科结构的课程,易远离学生的生活;而过于生活化的课程,易淹没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依据学科结构选择的课程内容,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因为某一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是由于学科自身具有的逻辑体系,学科化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均具有好处。
但是,课程内容学科化容易导致过分注重学科严格的逻辑体系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课程系统,这就使得各学科间隔膜较厚,学科间的联系缺乏,长期学习这样课程的学生,容易导致学术视域窄化,难以用整体的、联系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程内容的更新。
可见课程内容学科化有利有弊,要想改善,就要在课程中增加联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即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内容生活化要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入课程。
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认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学科知识的出发点和源泉,通过归纳的思维方式,从现实生活特例和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是把学生获得的抽象的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通过演绎的思维方式,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获得直观、感性的整体意义。
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
责任感。
(三)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在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上,出现了争议,如有人认为目前存在轻视基础知识的教育思潮,我们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过去我们把基础知识看作学科主干知识以及形成的学科基本结构,有的学者表述为”保证知识得以展开的主要构架”,强调基础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的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要求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即要从终身学习的要求来选择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现代化主要是指将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在课程中及时地得到反映。
它最根本的要求是居于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时代,社会对课程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时代发展了,必然提出了对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要求。
例如,信息时代,社会对人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课程内容的选择就会有相应的变化。
但是,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非常丰富,这就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出现了困难,如现代性内容的增加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矛盾、经典内容的压缩与学科课程完整性的矛盾、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取舍和组织与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走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道路。
三、我国的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有关课程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来有关课程的研究起步就比较晚,因此,有关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该加以改进。
(一)对知识真理性的质疑与创新课程
创新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关于创新教育的言论很多,就课程方面而言,大多是开展兴趣小组之类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是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是潜在能力的迸发,就其实质而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几节活动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整个教育过程一点一滴的熏陶渗透和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配合。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对”标准答案”的绝对化要求,正是由于不允许一个”出格”的想法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沉重打击。
而今天,创新教育已提上了日程,但如果没有意识到彻底转变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又如何能搞好呢?
(二)加强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减少隐蔽课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易受一定价值观念的支配,社会舆论、文化传统和政治因素对其影响更为显著。
如性别歧视方面,虽然课程内容并没有明确表明男尊女卑的观点,但教科书中女性多为娇柔弱小,男生多为勇敢能干的形象无形中已将这种观念传输给了学生。
再如,本来要向学生传输职业无贵贱的观念,但课程中却总出现以考上大学,成为科学家之类来评判个人是否成功的内容。
这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这种课程有时会比显性课程还要大。
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
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无偏见性、全面性。
总之,在课程改革这条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课程内容的相关原则,选择出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并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内容。
作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对此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红珍.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术语之辨[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 h.taba: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practice.hbw.1962.
[3]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评论.2005(5).
[4] h.s.broudy: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educational leadership.may.1982.
[5]鲁志鲲,申继亮.结构不良问题解决及其教学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4(9).
[6]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4(3).
[7] 郭思乐.数学教材的思想性原则[j].学科教育.1991(2).
[8]刘电芝.教材的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
法.1996(4).
[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0]刘电芝,阳泽.论新课程实施的辩证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11]张国强.试论课程内容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12]钟启全.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麦克尼尔著,施良方译:课程导论[m].辽宁教育出版
社,1992.
作者简介:张艳(1985.9-),女,河南永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