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采集与血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的采集
1、采血用物
无菌治疗盘、血气针。
2、部位选择及穿刺角度
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一般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
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决定选择其一。我们通常选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
动脉不常用。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桡侧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穿
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进针角度一般选择20°~30°为宜。股动脉直径相对较粗,动脉搏动
感强,虽位置较深但直刺易刺入,且周围组织可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故股动脉穿刺取90°角进针。
3、穿刺的方法和步骤
(1)了解病情,并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取得配合。备好所有物品和器具。
(2)通过患者情况及动脉搏动强弱选择穿刺部位,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体位。
(3)常规消毒患者的穿刺部位及操作人员的左手中、食指。必要时用0.5%的利多卡
因0.25ml做穿刺部位的局部麻醉。
(4)右手握注射器,左手摸动脉搏动感最强处,找准穿刺点,两指分开,目的是绷
紧皮肤固定血管。若穿刺桡动脉,让患者的手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空针保持20~30°角,针头
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血管。若穿刺股动脉,患者取平卧位,
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空针保持90°角,穿刺针垂直刺入动脉,皮肤进针部位应在脉搏搏动感最强处。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进入针芯。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针到皮下(不要完全拔出),根据动脉搏动重
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见鲜血,利用动脉压力将血
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获取足够血量
后迅速拔针,盖无菌棉签并压迫穿部位10~15min,排出针管内的气泡,穿刺针套上橡皮套,以隔绝空气。
(5)标本在两手间滚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立即送检。
六、注意事项
1、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
好保护措施。
2、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休息15~
20min,避免因患者紧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4、选择桡动脉应保证侧支血运好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刺因动
静脉位置靠的近,外侧有股神经,斜刺易深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入过深(如儿童),易损伤膀胱造成感染出血。
5、采血完毕后立即排出针管内空气,针头套橡皮塞。并用无菌纱布或棉签重压穿刺部
位10~15min,勿揉。如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
无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6、吸氧方式浓度改变后、呼吸机模式参数改变后、吸痰后20min方可采集血气标本,
这时体内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
7、采血完毕后血标本应在30min内送检。
动脉血气分析
一、概念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主要包括pH、PaO2、PaCO2、BE、SaO2几项值的测定。这几项
指标反映的是患者采血时刻的呼吸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状况。血气分析对了解病情,决
定治疗和观察治疗反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
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心脏手术及危重患者的酸碱
平衡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二、临床应用价值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
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然而,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
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
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也是继低氧血症之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1、氧合状况的指标
(1)PaO2(动脉血氧分压):是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波动范围较大,与年龄有关,一般为80—100mmHg
临床意义: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aO2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aO2〈60mmHg时,才引起组织缺氧,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即氧合
Hb占Hb的百分比。
正常值:90—100%
临床意义:SaO2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
血症的客观指标,但与PaO2不同的是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尤其当合并
贫血或Hb减低时,此时虽然SaO2正常,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3)CaO2(动脉血氧含量):是指每100ml血液中实际带氧量的毫升数,包括物理溶解在血液
中的氧和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的氧。
正常值:18—21ml/dl
临床意义:CaO2能真实地反映动脉血液中氧的含量,是较可靠的诊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
客观指标。
2、酸碱平衡指标
(1)PH(动脉血酸碱度):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7.35—7.45
临床意义:PH基本代表细胞外液的情况,是主要的酸碱失衡的诊断指标,对机
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内环境的稳定性。PH直接反映机体的酸碱状况,〉7.45为碱血症,〈7.35为酸血症。但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还需
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2)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指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分子
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35—45mmHg
临床意义:PaCO2是主要的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常可反映肺泡通气情
况。一般情况下,〉45mmHg是呼吸性酸中毒,而〈35mmHg是呼吸性碱中毒。
(3)SB和AB(动脉血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
在37摄示度,PaCO2为40mmHg,Hb完全氧合的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而AB 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所测得的人体血浆HCO3含-量。正常情况下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