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楼何亚农古墨收藏文物鉴定与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木楼何亚农古墨收藏文物鉴定与鉴赏

何亚农(1880-1946年),别号真山,文物鉴赏收藏家。早年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员。1917年解甲归田,移居苏州南园灌木楼,与其来往者皆文人雅士。何亚农的收藏,一方面是得其曾祖何道生之旧物传承,一方面是不惜重金多方搜集,另一方面,还得益于与张大千、张善孖、吴湖帆、叶恭绰、陈半丁、彭恭甫等书画名家的交往情笃,互有交流及馈赠。1946年,何亚农因脑溢血客死北京,而其生前的藏品却无下落,成为中国收藏界的一大秘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州南园宾馆在整修灌木楼时发现,楼内浴室的阁楼有一间密室,移开板壁,內藏有书画、铜器、瓷玩、古墨、名砚及诸多古籍,宛如打开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宝库,特别是两箱保存完好的古墨。苏州市政府及时通知何亚农的女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妻子何泽慧,最终何泽慧携何家后人共同做出决定,将其父所有藏品悉数捐赠给苏州博物馆。

何亚农十分爱墨,吴湖帆知道这两箱古墨的来龙去脉:一部分是何氏家藏,后来又买进了宝山楼主人潘博山和近代书画家陈子清的收藏,遂集大成,共180号541件,几乎囊括了明三家(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和清四家(胡开文、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等人的精品。如今,苏州博物馆的古

墨收藏在江苏堪称第一,在全国也不多见。现将何亚农所藏古墨择其精品介绍如下:

方于鲁夔龙尊墨(图1),长13.3厘米,宽6.1厘米,厚1.45厘米,长方形,有边框。墨面半浮雕夔龙纹古尊一只,尊上阳文隶书“夔龙尊”。左下角阳文楷书“画一墨”。墨顶阳文楷书“妙品”。背面有朱多炡1584年写给制墨大师方于鲁的离合诗。朱多炡是朱元璋儿子朱权后裔,也是清代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祖父,他的诗作给墨品增添了一段佳话。何亚农在此墨的盒盖内题写了跋语(图2):“真明墨,一望而知,朱多炡尤不多见。十九年得自北平美古斋,价八十元,今则二倍矣。真山记,庚辰冬日。”方于鲁,本籍新安(今安徽歙县),活跃于万历年间,世人颂其墨“妙入神品,前无李廷硅,后无罗秘书(小华),词林宝之,不啻圭璧。”

图1 方于鲁夔龙尊墨

图2

何亚农方于鲁夔龙尊墨题跋

汪鸿渐桑林里制墨(图3),长8.5厘米,宽2.3厘米,厚1厘米,长方形。通体漱金,凸雕双盘龙纹。两侧阳文楷书“桑林里制”、“季子鸿渐墨”。汪鸿渐是明代休宁墨派的后起者,精制墨,首创琴形墨,为休宁墨工所仿效。其墨传世较多,质色俱佳,被后世藏墨家所珍重。汪元一墨肆名桑林里,汪鸿渐自称“桑林季子”,应为汪元一后裔。图3 汪鸿渐桑林里制墨

程凤池千岁芝墨(图4),长6.25厘米,宽1.25厘米,厚0.7厘米,扁长方形。面隶书阴文“千岁芝”三字,填金;背阳文楷书诗四句:“膠漆相投历岁华,临池常助笔生花。绿烟浮处楼台现,十二龙宾护绛纱。”一侧“康熙乙亥”四字,一侧“程凤池监制”五字,顶上一“吉”字,楷书阳识。程凤池是明末清初制墨家,别署“经文斋”,当时文人毕懋康、董玄宰、姚思孝、吴国仕等对他所制的墨品都有题识,极盛一时。图4 程凤池千岁芝墨

吴天章仿戴嵩墨(图5),长10.3厘米,宽3.7厘米,厚0.9厘米。四角凹凸长方形,阔边框,框内缠枝莲花填错金银。墨面浮雕松树夹叶树三棵,池边有一牛,左上端阴文篆书填金

“仿戴嵩”。背面阳文楷书“度崤圅之百二载道德之五千临苏东坡”。一侧阳文楷书“吴天章”监制。吴淖,安徽休宁人,字天章,号开泰,与曹素功、吴守默等齐名,独树一帜,为休宁派之佼佼者。图5 吴天章仿戴嵩墨

程公望此君墨(图6),长14.4厘米,宽1厘米,厚1厘米,长方竹节形,共三节。墨面上部阴文草书填金“何可一日无此君”,下阳文草书“清芬斋”。墨背阴文篆书“程公望氏墨”。程公望生卒年不详,署号清芬斋。制墨精巧,别具特色,有“琴书友”、“此君”墨传世。图6 程公望此君墨

叶靖公青云路墨(图7),长9.95厘米,宽2.85厘米,厚0.7厘米。圆角长方形,通刻填金卷云纹。墨面上端阴文楷书填金“鹏博”,下端浮雕一只飞鹏。墨背阴文楷书“青云路”。下署“叶靖公氏制”。叶靖公,名拱晖,斋名文瑞斋,清康熙时徽州休宁派墨家,传世墨品甚少。图7 叶靖公青云路墨

王俊卿法云慧日墨(图8),长9.52厘米,宽1.1厘米,厚0.9厘米,方柱形。墨的四周是阴文蟠虺螭龙二条,蓝绿相间。

一面是有阳文填绿“王”字圆印,阳文填蓝“俊卿”方印,一面开框内阳文行书填金“法云慧日”。王俊卿,明末安徽休宁制墨家。署号浣香斋,制墨形式新颖,颇显文人情趣,墨品传世较多。图8 王俊卿法云慧日墨

汪节菴懋斋清玩墨(图9),长9.15厘米,宽1.9厘米,厚0.85厘米,琴式,墨面雕填金琴身、琴弦等。墨背隶书填金“懋斋清玩”,楷书填金“其德愔愔”、“函璞垒造”。汪节庵,清代四大墨家之一。制墨精美,香气馥郁,颇得当时名士的偏爱。图9 汪节菴斋清玩墨

宋荦黄海群芳图集锦墨(图10),长8.3厘米,宽2.6厘米,厚0.95厘米。此墨一套二十锭,各墨形制不同。每锭墨正面刻绘折枝山花图案,上题花名,线条细腻,均填金。另一面应花各各题五言绝句一首。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周绍良撰《清代名墨丛谈》载《宋荦墨品》三卷,认为“鉴赏之精,收藏之富,不惟冠绝一时,后来者也难伦比。”图10 宋荦黄海群芳图集锦墨

汪近圣鉴古斋制墨(图11),最长5.2厘米,宽1.11厘米,厚0.7厘米。五锭,墨面分别阴文隶书填金,“海藤花蕊”、“朱厓积翠”、“鹅管山霜”、“桂岭储精”、“昆石苔文”等。墨背皆阴文行书“鉴古斋制”。汪近圣是安徽绩溪人,时人对其所制之墨给予很高评价:“能鉴古法,而更为调变,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粟。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一时购求之家,咸以汪氏为最”。图11 汪近圣鉴古斋制墨

詹大有三十树梅花书屋墨(图12),长7.85厘米,宽2厘米,厚0.72厘米。扁长方形,满身金皮,墨面阴文楷书填青“五百斤油”。五百斤油墨为金农首创,后各肆纷纷效仿。墨背阳文楷书“三十树梅花书屋藏烟”。墨侧有“徽州詹大有乾行氏珍藏”阳文款识。古徽州造墨业以休宁、歙县、婺源三足鼎立,休宁墨以造型华丽著称,歙县墨典雅大方闻名于世,婺源墨则以产品大众化为特色。詹大有墨肆以制松烟墨见长,制墨题材、用料和配方不求奢华,价廉物美。图12 詹大有三十树梅花书屋墨

清代制墨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御墨”。御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