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萧萧》与《湘女萧萧》的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影像与中国文学

影像与中国文学

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原著《萧萧》与电影《湘女潇潇》观后感田园牧歌背后的爱与美——电影《湘女潇潇》与原著《萧萧》观后感《萧萧》是沈从文于一九二九年著的一篇小说,描绘的是在美丽的湘西为背景下的少女的命运。

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历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萧萧从小失去父母。

在她12岁时就坐上了花轿,伴着出嫁的唢呐,在村民的簇拥下嫁给了一个只有三岁的男童。

拜堂的场面看上去实在有点滑稽,还没有完全断奶的新郎明显被眼前热闹的场景吓慌了神,哭喊着要妈妈,而豆蔻年华的新娘看着眼前自己未来的丈夫的形状不禁失笑。

最后婆家无奈,只好绑了一只鸡代替哭闹不止的新郎才勉强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荒唐的婚礼下展开的。

在观众们开始为年轻的媳妇的未来而感到悲哀时,情节却又向着一个缓和,宁静的方向发展。

萧萧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孩子,也恰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她不懂得为自己的身世感到悲哀。

她懂得只是一个孩童般的快乐,唯一和平常女孩儿不同的是就是身边多了个‚弟弟‛。

‚她每天应作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玩,到溪边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摘南瓜花或狗尾草戴到小丈夫头上,或者亲嘴,一面说,‚弟弟,哪,再来。

‛在那肮脏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孩子于是便笑了。

‛——小说《萧萧》这是小说中对萧萧出嫁后的一段描写,没有怨言,没有感伤,有的只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这一切在电影中,被一幅幅美丽的湘西的画卷所展现。

少数名族别致的小寨子错落地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朴实的村民驮着木柴行走在回家的田垄上。

种田的庄子里闻得到草料的香,听得到山歌在唱,农人们的生活是勤苦而狭隘的,但却又有质朴的生机。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使人无尽向往。

作为小说,《萧萧》是与众不同的。

它的着重点不在于冲突、矛盾以及应之而生的蒙昧的村民的批判,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这里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种固有的藩篱,带给人新的启示。

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研究

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研究
倾注着 当代意识与情感 。影片在呈现 出小说 中对原始人性赞美 的同时 , 将文化批评和道德批判有 机结合 在一起 , 用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道德关怀去审视人 性与封建 传统 文化习俗 , 产生 了与小 说文本
不 同的语义效果 。
[ 关键词 ] 电影《 湘女萧萧 》 ; 小说《 萧萧》 ; 改编; 对 比研究
第 l 4 卷第 6 期 2 0 1 4年 1 1 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 o L N 1 4 N O . 6 O V 2 O 1 4
电影 《 湘女萧萧 》 与小说《 萧萧 》 的对 比研究
鲍静旗 岳凯华
( 1 , 2 .湖南 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在 电影《 湘女萧萧》 中, 导演谢飞对小说《 萧萧》 的改编是一次个性化解读 , 既解读 过去又
期 。这一 时期 , 以谢 飞 为 代表 的 中 国第 四代 导
演, “ 在主体的苏醒 , 感性 的张扬 与历史 的诗化 中, 将中国电影的道德处境 , 民族形象和家国梦
想整 合起 来 ” 。 - z 导 演 谢 飞 立 足 于 当 时 的 时 代 语境 , 根据 自己的创 作 意 图 , 在主题的表达、 表 现 手 法 的运 用 等方 面 进行 了合 理 取舍 与创 作 ,
影 不仅仅 是娱 乐 , 也并非 与社 会进 程无 关 , 它正 是再 现社 会进 程 的变化 和反 复指 引这 种变 化 的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具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

本文以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为例,探讨在抒情性意境下,小说与电影在还原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萧萧》是由作家魏晋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湖南大约近代历史背景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湘女家族兴衰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细腻的叙述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抒情的意境之中。

小说中代表湘女家族的萧萧一家,他们秉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以独特的方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湘女家族抒情性意境的美好。

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在保留小说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影视手法对故事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呈现。

电影中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将小说中丰富的抒情意境转化为了影像的形式。

电影将湘女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银幕,通过对画面的渲染和音乐的配乐,进一步强调了抒情性意境的表现。

电影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加浓郁的情感氛围中。

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对事件和情节的描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小说以文字的力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抒情性意境的独特理解。

而电影则更注重影像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

通过对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电影将抒情性意境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尽管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小说作为改编电影的原著,为电影提供了故事的骨架和情感的灵魂。

电影则通过影像的形式,将小说中的抒情性意境延伸和发展。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观后感国产故事片《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萧萧》,讲述发生在20年代的旧中国,一个充满温情和苦涩的中国农村的童养媳故事。

该片导演:谢飞、乌兰,编剧:沈从文、张弦,主演:娜仁花、邓晓光、张愚等,1986年上映。

湘女潇潇观后感故事发生在湘西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在河流静静流淌的清晨,12岁的懵懂女孩潇潇被花轿抬进了她的婆婆家,开始了自己前途未卜却又被时代注定了的人生旅程。

这部影片虽然拍摄于1986年,却让人感觉不出丝毫时代的疏离感。

每一帧风景都让人感觉到自由、纯净、远离尘嚣,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分到位,甚至很多细节中也蕴含着深意。

观看本片的感受,和以往观影体会很不同。

以前看的都市片比较多,像这样洋溢着乡土气息的影片算是第一次看到。

纯朴的乡土人情,一切都是自然流泻,没有过多的矫饰,没有做作的对白,没有华丽的道具,有的,只是电影背后的内涵和精神指向。

以前看过一句话,“影像的躯壳,声色的装修,不足以支撑起电影这门思考的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湘女潇潇》的成功不是在于高超的拍摄手法和美丽精致的取景,而是在于导演通过它寄予的人文情怀。

大概三年前,我看过沈从文先生的原著《萧萧》,不得不提,虽说大体的故事情节相差不多,但是电影和小说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毫无疑问,电影通过导演对于细节的精准把握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和内容。

原著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安详的,符合沈从文的一贯描写湘西生活的风格,纵然那些人们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不开化的、愚昧的,他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很难理解并接受的,我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份远离都市玷染的原生态人性的美好;在小说里,很难判定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因为一切都被淡化了,像一幅烟雨蒙蒙的山水画,你不想去深究,在乎的只是它给予你的一种整体的感觉。

当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时,花狗逃跑后,我曾担心过萧萧的命运会不会很悲惨,可是最后的结局却让我感到几分温暖,萧萧生下的孩子和她的小丈夫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生活没有因为那些波澜而停滞而是继续向前,一如往常得平淡和谐安详,即使背后是生活的无奈和残酷。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逃不出的人生桎梏——《湘女潇潇》与原著的赏析及观后感在学年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我们在《影响与中国文学》课上已经观摩了不少的中国电影和他们各自的原著。

我看到过“林家铺子”的兴衰荣辱,感叹旧社会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阶级压迫;我也在“早春二月”和萧剑秋一起在石桥上徘徊、踌躇与痛苦、迷茫;我还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体味浪漫爱情中的冷峻现实。

但是如果说,这八周中令我的心灵震撼的还要说是沈从文的《萧萧》以及由它改编而来的谢飞导演的处女作《湘女潇潇》。

在高中就学习过沈从文的《边城》,对他笔下那民风淳朴,却又封建礼教的湘西小城印象极为深刻。

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小镇,人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陷害,可能使我们感到唯一残酷的只是那祖宗礼法。

正像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写到的那样,他所描写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的‘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萧萧》的写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文化寻根的乡土悲情。

年仅12岁的小姑娘潇潇被嫁到了这个湘西小镇,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可是森严的礼教没给这个小姑娘反抗的机会,甚至是适应的时间。

不过当了妻子的潇潇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人总是会长大的,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思想成熟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赶不上了身体发育的速度,“萧萧十五岁时已高如成人,心却还是糊胡涂涂的心”。

已经被婆婆缠上胸布的萧萧对家中劳力花狗产生了一种不能称为爱情的爱慕。

两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终究“干了坏事”。

可是现实总是比浪漫的来得慢,但却来得那么汹涌澎湃。

怀孕的萧萧不知所措,她痛苦,她挣扎,花狗不负责任的出走更是让这道德谴责全部都附加在柔弱的小小肩上。

“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

”不读“子曰”的伯父终究还是不愿将她沉潭,但也残酷的选择了第二天解决方法“嫁人做‘二路亲’了”。

沈从文小说萧萧与影片对比

沈从文小说萧萧与影片对比

沈从文小说《萧萧》与电影《湘女萧萧》对比赏析看到影片《湘女萧萧》开头那段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自然想及沈从文先生的宣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然而,这一座供着人性的理想小庙,在著名导演谢飞的摄影机下,少了一份意境的纯粹和空灵,却多了一份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萧萧》所写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

萧萧作为童养媳出嫁时才十二岁,可她的“丈夫”还是个没有断奶的孩子,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抱着自己的“丈夫”到村前椰树下去玩,到溪边去耍,晚上哄着“丈夫”睡觉。

她就这样在平淡的日子中渐渐发育成长,十二岁时萧萧被比她大十多岁的长工花狗用山歌唱开了心扉,胡里糊涂地受引诱而失身怀孕,犯下了伤风败俗的过错,面临着被“沉潭”或“出卖”的严厉惩罚。

萧萧曾向花狗建议双双到城里“去自由”,可胆小的花狗却逃避了,他把所有的痛苦煎熬留给萧萧一个人承受。

萧萧并没有受到家族“规矩”的严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凭借着她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将来的好的劳动力,萧萧终于有了自由,这就是湘西人实实在在的活法。

在封建礼教与自然人性之间,湘西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存在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负,萧萧母子被劳动者的善良本性和功利主义接受了下来,但是这种接受是不自觉的。

时间可以抚慰伤口的创痛,却无法改变生活中的病“规矩”。

未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小说最后写到: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十岁了,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看牛、割草,成为家里的一个劳动者了,这儿子名叫牛儿。

牛儿十二岁时也结了亲,媳妇年长他六岁,唤呐吹到村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这就是萧萧所生活着的那个很有特色也很现实的乡村,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卑微地活着,一代又一代。

浅谈沈从文《萧萧》和阿蕾《嫂子》的遭遇比较

浅谈沈从文《萧萧》和阿蕾《嫂子》的遭遇比较

浅谈沈从文《萧萧》和阿蕾《嫂子》的遭遇比较作者简介:热夫木切(1987-),男,彝族,文学硕士,2010年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和文学人类学研究。

摘要:“萧萧”和“嫂子”中都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思考了旧社会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对彝族或者别的有包办婚姻旧习的民族进行有力的批评。

不管是沈从文的“萧萧”还是阿蕾《嫂子》中的“尔果”都是传统旧习恶俗压迫下千千万万悲剧女性的缩影。

本文试着从“萧萧”和嫂子“吉姆莫尔果”的命运异同的比较和现代社会文学观念对“萧萧”和“嫂子”的影响差异等方面分析《萧萧》和阿蕾《嫂子》的文化遭遇异同。

关键词:萧萧;嫂子;婚姻制度;悲剧;遭遇异同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萧萧》是沈从文创作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是沈从文对湘西小说中很具有代表的一篇,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关于童养媳的故事,它没有传奇的叙事,而更多的是阐述旧式传统的婚姻给千千万万悲剧女性的缩影。

“萧萧”童养媳的命运,又受到二狗子的诱惑,珠胎暗结,最后也只能守着她的小丈夫一起呆在乡下里,过着封闭又落后的日子另一方面,同时,她又是幸运的,他丈夫家人并没有嫌弃她,愿意收留她,对于在乡下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是很难得的。

其实沈从文的小说里,也没多大讽刺的意思,他只是用他自己的笔调去怀念自己的湘西世界,或许会写到它的落后,或许是写它的封闭,但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温情,在《边城》中尤其看得出来。

他笔下的女性或多或少带着一丝丝的悲凉味道。

而阿蕾小说《嫂子》是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思考了彝族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对彝族包办婚姻等旧习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阿蕾小说《嫂子》中的“嫂子”和沙玛拉惹因受彝族传统伦理规范的制约,不能终成眷属而双双殉情,他们悲惨的故事后面,是社会伦理急剧变迁时期个人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严酷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冲突。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首先,女性在《萧萧》中的表现多为被动。

女性角色大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无法主动改变自己的命运。

比如篇章的开头就是屈原在离宫中回首楚国记忆,第一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的离离,即为“离宫”的离、别、离别,而宫中乐舞之声则显然是离去的美好的回忆,与离去后残忍现实的对立,这中间其实是有很多女性的命运。

另外,在文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多为沉默、忍受,她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甚至在众多文化形态中被大量包围。

比如文中提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以及“心之忧矣,其如后何?”就体现出女性不顾安危的守候和忧伤,与强壮的体魄相比,女性的内心却是如此脆弱和苦闷。

其次,女性在《萧萧》中的形象多为被牺牲。

女性角色多是因为各种女性观念的深度发制而被牺牲掉的,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而是被迫随着父辈、男性亲属走向死亡。

比如,篇章中涉及到的瑶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东方文化中一部分的“姬妾”形象代表,瑶姬一方面是对于美貌以及韵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贵族结婚观念和家族后代的考虑。

这种长期的“不顾及个人自由”的奴役关系、人们的畏惧情结,在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现代中已经难以证明存在,而在《萧萧》中,这种奴役的现实却被深刻描摹出来,让人惴惴不安。

再者,女性在《萧萧》中的形象多为被剥夺。

女性形象多处于被剥夺的境地,无法享受自由和权利。

比如篇中提到的江南树“谷风吹林昏,鸟雀归巢散”。

这里的谷风虽然美好,阳光温暖,但是文中的“林昏”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沉默和无力的样子。

而“鸟雀归巢散”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人生中无极限的苦,一种永远无法逃避的孤独与无望。

此外,篇章中出现的“铜雀春冢”、“轻薄无人之邻”等描绘,也不仅仅是描绘对于世俗的厌倦,还对于女性的公民权受限有深刻反映。

女性在家庭、社会权利平等的要求早已经提出,但是实际情况仍然是非常不平等、受限的。

沈从文《萧萧》的读后感

沈从文《萧萧》的读后感

沈从文《萧萧》的读后感第一篇:沈从文《萧萧》的读后感浅析《萧萧》沈从文在《萧萧》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萧萧的女孩的故事。

萧萧,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啊,可是,在读完《萧萧》之后,我有感觉到了这个名字中所带有的那一丝丝忧伤。

怎么来说《萧萧》这篇小说呢,它给我的感觉是十分的平淡,就连那种悲惨也是一种很小、很细的一种悲伤,不与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那么悲痛。

《萧萧》全文是以一种平淡的直述来讲述萧萧的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不同于祥林嫂,对于祥林嫂,感觉很悲惨,可是总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觉得她是活在小说里的人物,而对于萧萧,她更像真实的人物,没有用小说的那种夸大、巧合手法,她更符合我对以前生活的想象。

萧萧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有着生活中的不幸,也有他人的关怀与关爱。

萧萧的身世是不幸的,她没有母亲,从小就寄养在伯父家,在还不明白事理的时候,就出嫁给一个3岁的小男孩,因为没有母亲,加上又是寄养在伯父家里,萧萧出嫁时并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哭来哭去。

关于萧萧的这段身世,沈从文老先生并没有刻意从这里突出萧萧的悲惨,反而是不加任何感情去描述这一事实,这就让读者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

也正是这种不加感情的叙述让我觉得萧萧更加真实,仿佛就在我身旁。

在写萧萧做了小男孩的媳妇后,沈老描述了萧萧的日常生活,就好像一个保姆在带一个孩子,平淡。

后来又写到了关于女学生的事情,把农村里的人对这场思想启蒙的态度写出,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在说思想启蒙还是没有改变农村的固化思想,农村里的人对这种生活方式不能接受。

再接下来,就是萧萧在花狗的诱惑下尝了禁果,并且怀孕了。

而且在萧萧告诉花狗之后,花狗就跑了,留下萧萧一人独自面对。

在那个时代,一个本应为小男孩继香火的女孩,却坏了别人的孩子,这可是一件大事,萧萧一个女孩怎么能独自承受。

这里让人十分揪心,心痛这个无知、被骗去身子的女孩。

只是后来的结局让我意想不到,但又是在情理之中。

影像与中国文学作业

影像与中国文学作业

电影《湘女潇潇》与小说《萧萧》的对比鉴赏——运输学院商务1001 庞洪10254018 谢飞导演的《湘女潇潇》改编自沈从文的《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大片的乡间绿色隐喻自然生命,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的人生命运。

我在看了电影《湘女潇潇》之后又忍不住看了原著《萧萧》,这是在我看了电影和小说之后对两者的对比以及一些感想。

《湘女潇潇》中一位尚还懵懂无知的少女竟然即将成为人妻,让人吃惊。

出嫁当天,由于路途遥远,途中坐在轿子中的萧萧不禁要求停轿就地方便,惹得众多轿夫大笑不已也让她的伯父甚为难堪。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笑,看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这一幕,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萧萧的未经世事,为后面揭露当时社会丑陋的婚姻恶习等做好了铺垫!《萧萧》称不上沈从文的抗鼎之作,却依然震撼人心。

剧中女主人萧萧苦难多劫的遭遇和《边城》中的翠翠虽不尽相同,却都是20世纪初湘西妇女悲苦命运的人生写照。

萧萧爱生活、爱自由、追求自己喜欢的男人。

为此,她用逃跑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但最终没逃出魔掌,被族人抓回。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个人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特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人,自从萧萧嫁到小丈夫家时就注定了她作为童养媳的悲惨命运。

1.萧萧,小小年纪就被卖做童养媳,成人之后压抑着的天性在男丁花狗那里找到喷涌的出口。

沈从文的短片小说对此情节只是一笔带过“终于有一天,萧萧被家里的长工花狗唱山歌唱开了心窍,成为了妇人”,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

但是电影不同,不能太过含蓄,需强化矛盾冲突。

影片中婆婆给萧萧缠上裹胸布,被花狗窥见,产生爱慕,在水磨坊里,花狗和萧萧赤裸相对,哗哗的水声既是花狗为了掩饰而特意选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主人公内心中激扬澎湃却又负疚自责的矛盾情感。

湘女萧萧的诗意

湘女萧萧的诗意

湘女萧萧的诗意
湘女萧萧,眉如新月,唇若樱桃。

轻袅的身姿,仿佛舞动着恬静的湖水。

她的眼神幽深,如同江南的水墨画,清澈而深邃。

她喜欢诗词,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她的诗意,如同一阵清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

湘女萧萧,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她喜欢走在小路上,听着鸟儿的鸣叫,看着花儿的绽放。

她相信,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才能写出真正动人的诗篇。

湘女萧萧,也喜欢写情诗。

她认为,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值得我们用文字来记录的。

她的情诗,温柔而真挚,如同花儿绽放的美丽,让人陶醉其中。

湘女萧萧,用她的诗意,向世界展示了湖南女子的温婉与坚韧,向读者传递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她的诗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途。

- 1 -。

民俗及人情――论沈从文《萧萧》

民俗及人情――论沈从文《萧萧》

民俗及人情――论沈从文《萧萧》摘要: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扎根于湘西这片独特而神秘的土地,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向读者展示了湘西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引导读者不断探寻传统民俗中文化特征。

《萧萧》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湘女萧萧人生命运起伏的描写,既赞美了湘西的人情与人性之美,又揭露了民俗文化中不堪的一面。

本文从《萧萧》中的民俗与人情事象出发,着重阐述了湘西的婚姻风俗、独特的山歌文化,从而表达了在现代理念下的文化反思�P键词:沈从文;《萧萧》;民俗与人情1 前言提起沈从文,大家都会想到他文学作品中独特的湘西元素,用小说与散文描绘的湘西世界,刻画了不同人物在相应民俗社会下的命运和人生轨迹,表达了对传统民俗与人情的赞美和讴歌[1]。

如果说湘西是山美、水美的自然环境,那翠翠、萧萧等女性就是这种自然环境孕育出的善良与美的精灵《萧萧》通过对少女萧萧的人生经历的描写,详细地刻画了湘西社会的风俗与人情文化,充分展现了“湘西世界”的典型民俗特征。

少女萧萧父母相继离世,在十二岁时成为了一个三岁孩子的童养媳。

虽然从此命运被别人左右,但是萧萧把丈夫照顾的很周到,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了不错的农田收成,所以倒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

后来萧萧遇到了花狗,情窦初开的她和花狗发生了私情并怀孕了。

这在当时的湘西社会是应该被沉谭的,但是后来萧萧生了个儿子才免于这种命运。

后来儿子逐渐长到六岁,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下也娶了媳妇,萧萧最终成为了婆婆[2]2 《萧萧》中的民俗与人情事象2.1 婚姻风俗在《萧萧》中沈从文描绘了湘西当地的童养媳婚姻风俗。

主人公萧萧十二岁时,她的丈夫才是三岁稚子。

童养媳是指由在传统父母包办婚姻的情况下,把女孩从小嫁给婆家当做媳妇。

一般的童养媳大多家境贫困,父母无力抚养女孩,所以为了获得婆家的聘礼而变相把女儿卖给婆家,作为童养媳在婆家生活。

通常来说,童养媳的结局都十分悲惨,由于和丈夫年龄差距过大,无法得到圆满的婚姻生活。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一.关于萧萧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不论《边城》,还是《萧萧》。

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于是在这样基调下我们得以看到《萧萧》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故事。

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

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

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

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

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

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

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

此后,他们常常幽会。

不久,萧萧怀孕了。

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

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

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

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

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

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

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

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

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

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而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正是改编自沈从文的这篇《萧萧》,并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的流传和发展,中国女性在传统文化中始终扮演着被动和次要的角色,她们的生活和命运往往掌握于男性之手。

近代文学一直试图反映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塑造一些有魄力、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悲剧的命运。

《萧萧》是现代文学中一部集中反映女性命运的作品。

本文将分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萧萧》由张爱玲创作,是一篇以女主角萧萧命运为主线的小说。

萧萧年轻美丽,博学多才,有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心灵。

然而,她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庭,没有嫁得出嫁门好的机会。

终于,她在严厉反对的情况下,嫁给了一个名叫张未谷的精灵般的男子。

她的婚姻生活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而是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她的丈夫深爱她,但他也极为占有欲,无法忍受自己的妻子接近其他男性。

在一个聚会上,萧萧与朱德庸结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萧萧并没有想到这段友谊会引起丈夫的妒忌,事实证明,丈夫的嫉妒之情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他发现萧萧与朱德庸通信,就凶残地打了萧萧。

之后,张未谷发现了萧萧留在信封里的一封情书,这使他的嫉妒和疑虑达到了顶峰。

他在一场冷静的争吵中扼住了萧萧的喉咙,她惨叫着,但是谁也听不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暴风雪后的夜幕中。

最终,萧萧的悲剧与无助、绝望和磨难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同样地,她的悲剧也反映了当时女性面临的巨大压力与困境。

首先,萧萧代表着中国现代女性在传统价值观面前的挣扎和叹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不仅被视为男性的附庸,而且在情感上的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被教育和束缚成为以男人为中心的生命体。

然而,萧萧渴望拥有自由和平等的爱情和人生,这使得她身处于一个固执的男性领导下时变得无助。

尽管她拥有出类拔萃的个人素质,但她却始终无法摆脱传统观念对于女性自主和独立的束缚。

在丈夫对待她的嫉妒中,她终于丧失了自由和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萧萧的命运代表了中国现代女性面对传统经验的挣扎,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中的困境。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萧萧》是中国现代作家郑愁予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女主角萧萧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传统观念束缚下所面临的困境和悲剧。

本文将从萧萧的婚姻、职业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分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婚姻是女性生活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萧萧》中,萧萧的婚姻经历却是悲剧的。

小说中描绘了萧萧年少时的相思,然而她出嫁后,却被丈夫瞧不起、冷落甚至打骂,使得她备受折磨。

这种婚姻的不幸并非个案,而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轻视和歧视。

女性在家庭中被视为附属品,缺乏权力和地位的支配。

《萧萧》中揭示的是传统家庭对女性的压制和剥夺,对于当代女性来说,这个形象尽管较为古老,但却依然具有普遍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心理状态是悲剧意义的重要一环。

在《萧萧》中,萧萧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这使得她内心逐渐失去了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她变得绝望和消沉,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勇气。

这种心理状态的悲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女性在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下,心灵逐渐失去自由和光明的过程。

这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更是一种警示和鉴戒,提醒她们坚持自己的价值,不被外界消极因素所左右。

《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在婚姻、职业和心理状态等方面。

小说通过反映萧萧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女性地位的压制和剥夺,呼唤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和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它也警示着女性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价值,不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这使得《萧萧》的女性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给当代社会的女性以启示和反思。

浅谈沈从文《萧萧》的叙事策略

浅谈沈从文《萧萧》的叙事策略

浅谈沈从文《萧萧》的叙事策略作者:姜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6期摘要:五四时期,女性自身的解放也提到日程上来,《萧萧》便是上个世纪初期写童养媳萧萧的命运历程,本文主要以《萧萧》中主体性的缺失、不平衡的复调结构以及戏剧化的结局设置与局限分析沈从文先生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女性;规矩;解放作者简介:姜洋,女(1988-),汉族,黑龙江绥棱县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西方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6-00-02萧萧的命运,是亚细亚式生产方式、是封建的自然经济强加给妇女的一种特殊现象。

[1]主人公萧萧就像一件活的物品,被送来当媳妇、被花狗抛弃、在婆家等待发卖、生养儿子成为完整的规矩的实施者、传递者和静观的看客。

一、叙事中主人公主体性的缺失“萧萧做媳妇就不哭。

这女人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在伯父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

”[2]萧萧母亲的缺席,缺少母亲的教导,使萧萧没有人可以倾诉少女心事,在萧萧的成长中作者并没有让萧萧闲着,“作为小媳妇的萧萧,一个夏天中,一面照料丈夫,一面还绩了细麻四斤”, [3]在面对花狗的“山歌”的吸引,既有怀春的懵懂,也懂得“花狗大,这个不行,这是骂人的歌!”[4] “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拦得住”。

[5]萧萧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夫家,与花狗的亲密关系,显然是不合礼法,有悖人伦;在人性的角度来看,又情有可原,作者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最后决定给萧萧有一个好的结果。

与以往作品中的媳妇受虐不太一样。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才是二十世纪初“媳妇的典型”,用这样的作品申诉女性的不幸,以作品中女性的塑造来记录女性的苦难。

显然沈从文作品中,想把媳妇当成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在做着努力,但这远远不够,萧萧仍然没有真实的发现自己应该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把主体“人”的概念从自身剥离,悬浮一个肉体漂浮于人世间,最终萧萧被花狗引诱,知道做母亲时萧萧并没有思想准备,除了害怕、担心之外,慌乱之中看出急迫的心情,花狗独自一人离开,为什么花狗不能带走萧萧,生存方面的问题暂且不提,就说如果花狗带走萧萧,不管作者在写作时是否有意图,相当男性站出来同意女性,站在女性一边,这是一个“违规”行为。

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沈从文的《萧萧》,在清丽淡雅的湘西山村背景下,以平淡舒缓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童养媳女孩萧萧苍白愚昧的生命状态,作品在淡淡的悲喜交织中,展示了一类人生命底蕴上的苍凉无奈,引人回味深思。

20世纪20年代的湘西山村还流行着古老的大媳妇小丈夫的习俗。

小说主人公萧萧正是这样背景下的一个童养媳。

萧萧“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没有母亲的关爱照顾,她出嫁的时候并没有向其他女孩那样都哭,萧萧不哭,“又不害羞,又不怕”认为“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这就显示出萧萧的生命状态是愚昧懵懂的,没有人生阅历,没有受过教育开化,所以不懂得珍惜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幸福与价值,就连自己的身体和命运是被别人摆布的,也不知道悲伤。

到了婆家,除了带丈夫外,还要渍麻,纺车,洗衣,浆纱织布,打猪草等繁重的劳动,但受到的待遇却只是“喝冷水,吃粗粒饭”,“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这表面看上去虽是喜人的场景,实则内里蕴藏了深深的悲哀——生命对苦难的麻木。

然而萧萧又是善良可爱的,文中描写萧萧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写尽了她人性的善和美,使萧萧更显得可爱可怜,惹人关注。

我看来文中有三处萧萧生命的觉醒,虽然对于这种觉醒她本人是无知的。

第一次,梦到“捡到大把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自己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溜。

或一时仿佛身子很小很轻,飞到天上众星中。

”这些平时被压抑的生命的渴望只有在梦中才得以满足,她吓醒来心还只是跳。

她的梦是如此的质朴单纯,对快乐的定义还停留在如此原始的状态,让人看到萧萧的单纯,也看到她的愚昧和混沌,叫人心酸。

萧萧

萧萧

萧萧一、沈从文《萧萧》作于1929年,原载《小说月报》21卷1号。

当时沈从文由湘西来到上海,失望于现代物质文明浸染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异化失落,试图用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的“湘西世界”来抵御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生命异化和人性扭曲。

二、《萧萧》写湘西农村小丈夫娶大老婆的陋俗,但沈从文把这种本来十分痛苦的不合理的关系写得非常谐和而亲善。

萧萧十二岁时嫁给三岁的小丈夫,每天哄他睡觉,帮他洗尿布。

她逐渐发育成熟后,就难免感到寂寞。

家中长王花狗的情歌挑逗起她青春的欲望并使她糊里糊涂地怀孕,而花狗则逃之天天了。

照当地规矩等待萧萧的命运或被发卖,或是被沉潭淹死。

但沈从文却对这种习俗以回避的方式进行了粉饰:对于没有读过"子曰”的善良的乡下人来说,一切都从现实出发,采取的是恬静、不计较儒家贞节伦理的态度。

因此,萧萧既没有被沉潭,又没有被发卖,而是被留下来了。

在萧萧生下一个团头大眼的男孩后,一家人都欢喜,"大家把母女二人照料得妖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再后来同丈夫圆子房,又生下了子毛毛,过着一种恬然自是的生活。

这种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湘西社会观念作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与都市文明乃至传统道德对人肉体欲求的极端压抑,和那虚伪的贞洁观相比,他们无疑是健全人性的代表。

沈从文在这里以性爱为焦点透视社会人生,并旨在与都市世界人性压抑与扭曲的虚伪的两性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获取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

三、课文解析《萧萧》这篇小说的背景是湘西山村古老而落后的小丈夫、大媳妇的社会风俗。

这是一种落后畸形的婚俗,但沈从文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揭露或者抨击这种婚姻制度,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现湘西底层人民生命的"自在状态”及其纯朴坚韧的生命力。

小说以散文化的笔法通过对人物几个生活片段的描述,刻画形象,以喜剧的形式谱写了一曲命运的悲歌,语言清新质朴。

四、小说按情节发展分为三个部分:五、第一部分萧萧嫁作童养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萧萧》与《湘女萧萧》
——明朗又沉痛的湘西牧歌我是先看的改编自《萧萧》的电影《湘女萧萧》,后看的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力。

那唯美的湘西风景,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韵,无时无刻不在涤荡着我的心灵。

以美写悲,这或许就是沈老这篇小说吧。

因而这份美更加衬托出萧萧的悲剧色彩。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以各自独有的特点给观众/读者解说内涵。

具体而言,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从声、光、图各个方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而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湘女萧萧》在改编过程中也没有完全依照原著,这就使得电影与原著在表达意义与内涵上也有了较大的区别。

无论是看原著还是电影,都很是为萧萧惋惜。

出场就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然而在后续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萧萧她不为这婚姻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几次降霜落雪,几次清明谷雨,萧萧长大了。

这些电影原著没有太大差别。

只瞥见——好一副纯美的湘西生活图,好一曲明朗的湘西牧歌。

电影与小说的主要不同在于主题内涵上。

《湘女萧萧》诞生于80世纪文化热潮中,有强烈的批评封建的意味,暗含对乡土中国的愚昧和古老文明的哀败和哀叹。

而沈老的小说,它的着重点不在于矛盾冲突以及随之产生的高潮,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善良,笔致从容,情节舒缓,细节丰富而微妙,对人物充满同情之心,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

在情节上,电影以磨坊为线索,第一个镜头就是磨坊,它承载着湘西的风土人情,也是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

而在小说中则没有磨坊。

萧萧随在同村做工的年轻人花狗、哑巴和祖父一起上城的情节小说中没有。

在小说中“女学生”是虚写,并没有正式出场。

而在电影中表现了萧萧上城时看到“女学生”。

花狗在前几次引诱萧萧没成功时,为自己的做工身份,及因此而找不到媳妇的愤怒在小说中没有表现。

但在电影中有一段花狗在晚上气愤的游水这一幕。

小说中一句话“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

”揭示后续悲剧的缘由。

而电影中却是一天下大雨萧萧与弟弟在磨坊躲雨换衣服时花狗也恰好进来躲雨,花狗把喂猪草给弟弟去喂牛以支开他,再把萧萧变成了妇人。

此段对花狗的贪婪从眼神、动作等各方面进行了描写。

而后的夜里,萧萧偷跑出来,她拉着花狗前来的芦苇地,又顺应了人性呼唤。

电影中巧秀娘通奸被抓沉谭,奸夫被打断双腿。

这一事件加大了萧萧与花狗对怀孕的恐惧。

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没有,实际上该情节是出自沈老另一作品《巧秀与冬生》。

有关萧萧逃走时,小说中一句“萧萧步花狗后尘,也想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

但没有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

”但电影中萧萧走了山路,来到河边,推了很久也推不动船。

最后在芦苇的映照下绝望的大哭。

被发现睡在船上,等萧萧醒来时已被锁在家中,不给饭吃。

后来弟弟给送了点吃的。

萧萧的儿子牛儿接童养媳时,弟弟的反应在小说并没有描写。

但在电影中有他与女学生的对话(此时他也是一名学生)及他在屋后扔掉了伞,没有去参加成亲大礼。

总之,将一篇短篇小说改成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在情节、表现手法上有诸多差异;加之内涵也有变化,所以改动更甚。

以上只是主要差异。

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

“女学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小说一个时代的背景,她们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与反抗的力量,但萧萧不会成为“女学生”,这就是悲剧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