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一、鸿雁
1.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 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 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于言外。
现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 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 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 虚 设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更与何人说?
手
衬托 或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 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2.碧云天,黄花
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
定的内容来。
.
3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疏通字面意思
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 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 略等。
.
4
2.挖掘深层情感
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 而把握其意境。
.
5
(三)分析艺术手法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
1. 表
描 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 绘和刻画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 2.方宅十余亩,草屋 八九间
达 方
议 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示的意见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式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抒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
情 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
巧 法 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
蓄。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夸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
张 的描述。有更突出、. 更鲜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羁鸟念旧林,池鱼思 故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8
类概 别念
说明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设 问
法 托 衬两种
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渲染 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
效果。
.
鸟飞回。
10
类 别
概念
说明
例句
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 淮直抒 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 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 有哲理性的思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接抒情。
.
7
类概 别念
说明
例句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
比 喻
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 为明喻、暗喻、借喻。有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
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表 修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
达 技
辞 手
借 代
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 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 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
.
13
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 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 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 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 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 从意境洞察心胸
.
14
依考点、据命题逐一突破
第二讲:
明常识,找意象,感画面,体悟意境
.
15
附录: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 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 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 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 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 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 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
法
托物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
言志 心志。
.
陆游《卜算子·咏梅》
11
类 别
概念
说明
表
叠字
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 殊的效果
现
以古 讽今
借古事讽现实
怀 古 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
手 伤今 天的不得志
法
.
例句
12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
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
回味。
反 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 烈感情
起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兴辞
例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1.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与何人说?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
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 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 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 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 抒发感情的。
.
6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概 别念
说明
例句
记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叙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 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鞍少驻初程。
1.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春水向东流。 2. 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 , 与 尔 同 销万古愁。
借 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手
抒情 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 融 情 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 于景 感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
1
第一讲:
考点巡视;总述怎样鉴赏诗歌
.
2
二.诗歌鉴赏步骤:
(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
者、注释等)
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
(怀古、送别诗)
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
风格。
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
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
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
2.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 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 生。 ——李煜《清平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
9
类 别
概念
说明
例句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表
用典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杜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 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