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质量模型的对比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与衡量模型简介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与衡量模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abc62ac58fb770bf68a557e.png)
常见评价模型简介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
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
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层C,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图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步骤2构造比较矩阵元素之间两两对比,对比采用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 教授提出的1~9比率标度法(表1)对不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空气质量模型
![空气质量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98bfa432cc58bd63086bd6c.png)
空气质量模型是用数学方法来模拟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反应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基于输入的气象数据和污染源信息如排放率,烟囱高度等,这些模型可以模拟直接排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和由于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这些模型对空气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被许多机构用来测算源分担率,同时帮助制定有效的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政策。
例如空气质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一个新的污染源会不会达标排放,如果超标的话,还可以给出适当的控制措施。
此外,空气质量模型还可以预测未来新的政策法规实施后的污染物的浓度。
可以估计政策法规的有效性以及减少人类和环境暴露。
最常用的控制质量模型包括以下3类:一。
扩散模型。
这些模型主要用来模拟污染源附近接收点的污染物浓度。
扩散模型运用数学公式可描绘污染物扩散过程,基于源强和气象数据,扩散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下风向接收点的浓度。
这些模型用来评估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 and other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uch as New Source Review (NSR) and Prevention of Significant Deterioration (PSD) regulations的有效性。
扩散模型主要包括:1.Aermod 模型系统是稳态大气扩散模式,适用于地面源和抬升源,简单和复杂地形。
2.Calpuff模型系统是非稳态大气扩散模式,适用于大范围传输和复杂地形。
3.BLPBLp是一个高斯烟流模型,适用于处理烟气抬升和下洗来自于固定线源4.CALINE3CALINE3 是一个稳定的高斯扩散模型,用来预测不是很复杂地形的区域的高速路下风向接收点的浓度5.CAL3QHC/CAL3QHCRCAL3QHC基于CALINE3 开发,适用于十字路口的延误和排队等待。
CAL3QHCR 是CAL3QHC 的精简版本6.CTDMPLUSComplex Terrain Dispersion Model Plus Algorithms for Unstable Situations (CTDMPLUS) 是一个精简的点源高斯空气质量模型,适用于稳定气象条件和复杂地形,这个模型完全涵盖了稳定和中性气象条件。
三种常见质量模型的对比
![三种常见质量模型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123fc4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0.png)
常见软件质量模型的对比J. A. McCall等人将质量模型分为三层:因素、衡量准则、度量,并对软件质量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软件质量是正确性、可靠性、效率等构成的函数,而正确性、可靠性、效率等被称为软件质量因素,或软件质量特征,它表现了系统可见的行为化特征。
每一因素又由一些准则来衡量,而准则是跟软件产品和设计相关的质量特征的属性。
例如,正确性由可跟踪性、完全性、相容性来判断;每一准则又有一些定量化指标来计量,指标是捕获质量准则属性的度量。
McCall认为软件质量可从两个层次去分析,其上层是外部观察的特性,下层是软件内在的特性。
McCall定义了11个软件外部质量特性,称为软件的质量要素,它们是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完整性、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可移植性、重复使用性和连接性。
同时,还定义了23个软件的内部质量特征,称之为软件的质量属性,它们是完备性、一致性、准确性、容错性、简单性、模块性、通用性、可扩充性、工具性、自描述性、执行效率、存储效率、存取控制、存取审查、可操作性、培训性、通信性、软件系统独立性、机独立性、通信通用性、数据通用性和简明性,软件的内部质量属性通过外部的质量要素反映出来。
然而,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结果会有一些问题。
例如,本质上并不相同的一些问题有可能会被当成同样的问题来对待,导致通过模型获得的反馈也基本相同。
这就使得指标的制定及其定量的结果变得难以评价。
Boehm模型是由Boehm等在1978年提出来的质量模型,在表达质量特征的层次性上它与McCall模型是非常类似的。
不过,它是基于更为广泛的一系列质量特征,它将这些特征最终合并成19个标准。
Boehm提出的概念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包含了硬件性能的特征,这在McCall模型中是没有的。
但是,其中与McCall模型类似的问题依然存在。
ISO9126质量模型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即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这三者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品质管控的几种管理模型简述
![品质管控的几种管理模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3b15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7.png)
品管中常用的管理工具模型简述
1.PEC(培训考核契合):PEC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对其进行培训和考
核,以确保其能够持续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PEC工具模型通常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培训和改进等步骤。
2.DoCE(目标与关键结果):DoCE是一种基于目标管理的工具模型,旨在通
过关键结果的实现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在味千拉面的品管中,DoCE工具模型通常用于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制定目标和计划、监控进展和评估结果等步骤。
3.QCD(质量关键度):QCD是一种基于质量管理的工具模型,用于确定影
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XXX的品管中,QCD工具模型通常用于识别产品质量相关的重要过程、参与者和影响因素,以及确定改进措施。
4.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是一种基于循环管理的工具模
型,用于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果。
在xxxx的品管中,PDCA工具模型通常用于制定计划、执行工作、检查结果、采取行动和持续改进等步骤。
5.ISO质量管理体系: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国际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旨在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来确保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标
准。
在xxxxx的品管中,ISO质量管理体系通常用于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larrykelly提出的三品质概念模型
![larrykelly提出的三品质概念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f36ab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b.png)
larrykelly提出的三品质概念模型一、引言larrykelly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家,他在质量管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三品质概念模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企业如何管理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模型。
二、三品质概念模型1.第一品质第一品质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属性,也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这个品质是最基本的,如果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那么其他所有努力都没有用。
例如,一家餐厅必须提供美味的食物和良好的服务才能吸引客户。
2.第二品质第二品质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个品质关注的是产品或服务是否可以持续地满足客户需求。
例如,在医疗设备制造业中,可靠性非常重要,因为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3.第三品质第三品质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
这个品质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为客户提供额外价值,并超越竞争对手。
例如,一家酒店可以提供免费的早餐、健身房和游泳池,以吸引客户。
三、三品质概念模型的应用1.确定客户需求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需求,以便提供第一品质。
这可以通过市场研究和客户调查来实现。
2.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企业必须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使用统计工具来实现。
3.提供附加价值企业必须提供附加价值,以吸引客户并超越竞争对手。
这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并提供额外的服务来实现。
四、三品质概念模型的优点1.简单易懂三品质概念模型非常简单易懂,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理解和应用。
2.全面覆盖三品质概念模型涵盖了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的所有方面,包括基本属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附加价值。
3.适用于各种行业三品质概念模型适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等。
五、三品质概念模型的局限性1.缺乏细节三品质概念模型缺乏细节,不能提供具体的实施指南。
2.难以衡量第一品质很容易量化,但第二品质和第三品质很难衡量。
3.不适用于高科技行业在高科技行业中,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但附加价值可能不那么重要。
大质量与三种质量管理模式
![大质量与三种质量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b1b1c781711cc7931b7160b.png)
能源消耗 资源综合利用 安全(生产或服务的安全 产品安全 安全 生产或服务的安全,产品安全 生产或服务的安全 产品安全) 公共卫生 环境保护 诚信 社会道德责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领导 战略 顾客与市场 资源 过程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 经营结果
波多里奇评价标准 领导作用 战略策划 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 测量、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 以人为本 过程管理 经营结果
当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是 主攻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 劣,国家就没有希望。 ----朱镕基, 1999 We are facing the critical point in tuning up our economic structur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is our major task. The nation will be hopeless if we ignore the quality foundation ----Prior Prime Minister Zhu, rongji, 1999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 五个统筹” 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大质量概念 与三种质量管理模式
The Extended Quality Concept & Three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s
国务院参事
Counselor of State Council
软件工程的各种模型的比较
![软件工程的各种模型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deff3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a.png)
软件工程的各种模型的比较软件工程的各种模型的比较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中最传统的模型之一。
它按照线性顺序的方式进行,各个阶段相互依赖。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优点是开发过程清晰简单,易于控制和管理。
缺点是无法适应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不利于迭代开发。
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通过构建原型,以获得对系统需求的更好理解,并与用户进行交互和反馈。
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出最终系统。
优点是能够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缺点是在需求未完全明确时开发的原型可能会被抛弃。
3.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将开发过程分解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每个迭代周期都能产出可用的软件产品。
优点是可以快速响应变化,减少风险。
缺点是需要更多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有可能出现迭代周期过长的情况。
4.螺旋模型螺旋模型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的特点,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它通过识别和解决风险来推动开发过程。
每个迭代周期都会重复四个阶段:________计划、风险分析、工程开发和评估。
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
缺点是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5.敏捷模型敏捷模型是一种迭代增量开发方法,强调合作、自组织和快速适应变化。
它鼓励团队通过短期冲刺和持续交付来不断提高软件质量。
敏捷模型包括Scrum、XP、Kanban等等。
优点是能够及时响应变化,高度适应需求的变化。
缺点是需要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对项目管理要求较高。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________1.瀑布模型详细图解2.原型模型示例原型图3.迭代模型迭代周期规划表4.螺旋模型风险分析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软件工程:________指将系统化、规范化和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2.瀑布模型:________软件生命周期的经典模型,按顺序进行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模型与评价方法综述
![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模型与评价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c0cf1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2.png)
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模型与评价方法综述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模型与评价方法综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用户体验质量(QoE)的关注日益增加。
用户体验质量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意度和愉悦感,它关乎到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可用性、鲁棒性、响应时间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综述用户体验质量的模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用户体验质量模型用户体验质量的模型旨在描述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并将其与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指标相结合。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户体验质量模型:1. 情感参数模型:该模型将用户的体验分为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
情感维度包括用户的快乐、满意度和兴奋度等;认知维度包括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估、理解程度和认可度等。
这种模型将用户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结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用户体验质量。
2. Kano模型:该模型将用户体验质量分为期望质量、基本质量和魅力质量三个维度。
期望质量是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要求,没有满足期望质量,用户会感到不满意;基本质量是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基本保障;魅力质量则是超出用户期望的创新和惊喜。
这种模型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期望,从而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3. 客户感知价值模型:该模型将用户体验质量分为任务价值和非任务价值两个维度。
任务价值是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效果和便捷性;非任务价值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非功能性需求,如情感满足、社交性和美观度等。
这种模型有助于理解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感知价值。
二、用户体验质量评价方法用户体验质量评价方法旨在量化和分析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户体验质量评价方法:1. 主观评价法:该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直接收集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法可以获取用户的真实感受和意见,但其结果受到用户主观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2. 客观评价法:该方法通过采集用户的实际行为数据来评估用户体验质量。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c134fbae53a580216fcfe4f.png)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型有McCall模型、Boehm模型、FURPS模型、Dromey模型和ISO9126模型。
∙Jim McCall软件质量模型(1977年)∙Barry W.Boehm软件质量模型(1978年)∙FURPS/FURPS+软件质量模型∙R.Geoff Dromey软件质量模型∙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1993年)∙ISO/IEC25010软件质量模型(2011年)Jim McCall软件质量模型(1977年)Jim 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GE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
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
McCall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质量模型使用3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1.Product revision(ability to change).2.Product transition(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3.Product operations(bas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McCall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3个视角定义(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Factors(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
∙23Criterias(To build):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Metrics(To control):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下图中,左侧为11个质量要素,右侧为23个质量标准。
Barry W.Boehm软件质量模型(1978年)Boehm软件质量模型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属性的指标来量化软件质量。
Boehm 的质量模型包含了McCall模型中没有的硬件属性。
质量评估模型
![质量评估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18277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4.png)
质量评估模型质量评估模型是指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对产品、服务或流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方法或工具。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评估所关注的对象的质量水平,并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本文将从质量评估模型的定义、应用领域、评估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质量评估模型是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
在制造业中,质量评估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包括产品的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在服务业中,质量评估模型可以用于评估服务的质量,包括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友好性等方面;在流程管理中,质量评估模型可以用于评估流程的质量,包括流程的效率、透明度、可持续性等方面。
质量评估模型通常包括一系列的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调整和定制。
例如,在制造业中,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产品的缺陷率、退货率、客户满意度等;在服务业中,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服务质量调查结果、客户投诉率、服务响应时间等;在流程管理中,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流程的周期时间、资源利用率、流程改进效果等。
通过对这些评估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出对质量的评估结果,从而为决策和改进提供依据。
质量评估模型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组织和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对质量评估模型的应用,可以定期对产品、服务或流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可以帮助组织和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在实际应用中,质量评估模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质量评估模型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质量评估模型的应用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而导致评估结果的误差。
此外,质量评估模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决策和改进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质量评估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和判断产品、服务或流程质量的方法或工具。
它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可以帮助组织和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比较分析.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af55bddaef5ef7ba0d3c8f.png)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比较分析内容摘要:服务产品本身具有无形性的特征,较之实体产品的评价更为复杂,这就增加了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风险性。
因此,如何选取科学手段评价企业的服务质量,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介绍了两种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期能够对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服务质量 Kano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如何选取科学手段评价企业的服务质量,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介绍了两种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评价及比较分析。
Kano模型介绍及其理论评价(一)Kano模型介绍1984年狩野纪昭引申双因素理论,对质量的认知也采用二维模式,即使用者主观感受与产品/服务客观表现,提出了着名的Kano模型(见图1)。
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狩野纪昭将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5 类:无差异质量。
即质量中既不好也不坏的方面,它们不会导致顾客满意或不满意。
例如航空公司为乘客提供的没有实用价值的赠品。
逆向质量。
指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和导致低水平满意的质量特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有相似的喜好。
例如一些顾客喜欢高科技产品而另一些人更喜欢普通产品,过多的额外功能会引起顾客不满。
一维质量。
一维质量特性充分时会导致满意,不充分时会引起不满,它们是被公司宣传或用于公司间竞争的质量特性。
例如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新景点、新线路服务,但是当游客发现所谓的新景点不过是旅游产品加工厂时,会感到上当受骗。
必备质量。
必备质量特性充分时产品才能合格,不充分时会引起不满。
例如食品安全是餐饮业服务质量的底线,环境再优美、价格再优惠也无法平息因食物不洁引起的愤怒。
魅力质量。
魅力质量特性可以被描述为惊奇或惊喜的特性,其充分时能够引起顾客满意,不充分时也不会引起不满。
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具有魅力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更加吸引顾客,更易培养顾客忠诚,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卡诺模型-魅力质量介绍
![卡诺模型-魅力质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8ca5e41c850ad02de804173.png)
内部流转受控信息
B、期望型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元质量)
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丌是“必须”的产品属性 或服务行为, 有些期望型需求连顾客都丌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
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
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当没有满足这些需求时, 顾客就丌满意。也就是说一元质量的充足程度不顾客的满意程度呈
们就越满意,说明还是物有所值的。 试想,如果一台空调推出手机进程遥感功能,还没到家就能用手机进程启劢空
调,提前享受清凉,这些都是令人意想丌到的新功能。如果
空调没有这项功能,我们丌会丌满意,因为在购买乀前并没 有将这点列入这台空调期望中;相反,如果提供了这项新鲜 的功能,我们肯定会非常喜欢,有物超所值的感觉。
忙处理家务的时候,约翰就觉得很幸福,当玛丽丌在或丌愿帮忙处
理家务的时候,约翰就显得丌高兴了(这是爱情的“一元质量”)。 当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约翰已经渐渐习惯亍玛丽的存在,玛丽表现
得再好,约翰感觉这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没什举稀奇,但当玛
丽表现丌好时,约翰的大男子主丿作祟,他会感觉非常光火(这是 爱情的“理所当然质量”)。
玛丽与约翰的爱情故事
狩野教授最常丼的一个例子:
玛丽不约翰比邻而居,两小无猜,小时候没有爱情意识,因而 彼此乀间仅是玩伴而已,没有什举特殊的感觉(这是爱情的“无价
值质量”)。光阴似箭,二人已到了十七、八岁的青春期了,忽然
彼此相悦,迸发出爱的火花,只要看到对方就非常高兴(这是爱情 的“魅力质量”)。终亍,玛丽不约翰结婚了,在有玛丽陪同并帮
如果是期望质量,企业关心的就丌是符合丌符合规格(标准)问题,而是怎样提高规格(标准)本
身。丌断提高质量特性,提供顾客喜爱的额外服务或产品功能,使其产品和服务优亍竞争对手并有所丌 同,促迚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如果是魅力质量,则需要通过满足顾客潜在需求,使产品或服务达到意想丌到的新质量。企业应关 注的是如何在维持前两个质量的基础上,探究顾客需求,创造新产品和增加意想丌到的新质量,为企业 建立最忠实地客户群。
最新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教学教材
![最新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aeeae3725c52cc58bd6bef4.png)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型有McCall 模型、Boehm 模型、FURPS 模型、Dromey 模型和 ISO9126 模型。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Barry W. Boehm 软件质量模型(1978 年)•FURPS/FURPS+ 软件质量模型•R. Geoff Dromey 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9126 软件质量模型(1993 年)•ISO/IEC 25010 软件质量模型(2011 年)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Jim McCall 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 GE 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
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
McCall 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 质量模型使用 3 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1.Product revision (ability to change).2.Product transition (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3.Product operations (bas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McCall 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 3 个视角定义(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 Factors (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
•23 Criterias (To build):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Metrics (To control):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下图中,左侧为 11 个质量要素,右侧为 23 个质量标准。
Barry W. Boehm 软件质量模型(1978 年)Boehm 软件质量模型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属性的指标来量化软件质量。
比较三款产品满意度的建模方法
![比较三款产品满意度的建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a03f1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7.png)
比较三款产品满意度的建模方法
1、四分图
四分图,又称为四象限图,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满意度评价模型。
通过四分图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出问题关键,区分出各需求指标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执行方案。
优点:理论简单,容易理解。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不会涉及很多理论和统计工具。
缺点:只参考顾客满意度,没有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没有对顾客的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可能有顾客重视的绩效指标,而研究使用的绩效指标没有列出。
2、KANO模型
KANO模型是一种辅助顾客满意度评价的理论模型。
KANO模型是根据客户满意度和功能具备程度两方面,对功能进行分类,找出各类需求的排名偏好情况。
3、AHP层次分析法
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辅助判断顾客满意度评价的研究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优点:简单灵活,可操作性强。
适用范围广泛。
缺点:评价体系各层指标不宜过多;如果出现一致性检验未通过的情况,需要重新修正。
4、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以ACSI(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例,该模型能够反映出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综合反映出顾客的满意程度。
模型由6个结构变量组成:感知质量、用户期望、感知价值、用户满意、用户忠诚、用户抱怨。
日本质量专家Kano3种模型
![日本质量专家Kano3种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9d0671eeff9aef8941e06fa.png)
日本质量专家Kano3种模型:理所当然质量,一元质量,魅力质量日本质量专家Kano(狩野)把质量依照顾客的感受及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分成三种质量:理所当然质量、一元质量、魅力质量。
一、概念A.理所当然质量:当其质量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要求)时,顾客肯定很不满意;当其质量特性充足(满足顾客要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
B.一元质量:当其质量特性不充足时,顾客不满意;当其质量特性充足时,顾客满意。
并且,越不充足越不满意,越充足就越满意。
C.魅力质量:当其质量特性不充足时,无关紧要顾客无所谓;当其质量特性充足时,顾客就十分满意。
二、特征A.理所当然质量是基线质量,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
B.一元质量是质量的常见形式,一般这是明示的、普遍的需求。
1有全新的功能,以前从未出现过;2能极大提高顾客满意;3引进一种没有见过甚至没考虑过的新机制,顾客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4一种非常新颖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当魅力质量失去其固有特点的话,将开始变为一元质量最后变成理所当然质量(基本质量)。
三、举例说明(如电冰箱)A.理所当然质量:冰箱制冷这一特性就是理所当然质量。
不制冷,顾客肯定不满意,制冷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最基本要求;同样,安全特性也是理所当然质量,一台冰箱具有的基本质量是安全操作,不存在(无所谓)什么满意或不满意问题,这是必须履行或隐含的需求,然而如果出现短路或电击,顾客肯定不满意。
B.一元质量:“耗电量”是电冰箱的一元质量之一。
如果耗电量小,顾客就满意;相反,如果耗电量大,顾客就会不满意。
而且耗电量越小越满意,耗电量越大越不满意。
C.魅力质量:在电冰箱门上有电脑显示或声音提示冷藏食物的保鲜期等就是魅力质量。
假如没有这一功能,无关紧要,(部分)顾客无所谓;但有此功能,顾客就很欣赏,十分满意,就会产生购买拥有的欲望。
四、组织要求如果是理所当然质量,就要保证基本质量特性符合规格(标准)实现顾客的基本要求,组织(或项目团队)应集中在怎样降低故障出现率上。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软件质量模型的对比
J. A. McCall等人将质量模型分为三层:因素、衡量准则、度量,并对软件质量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软件质量是正确性、可靠性、效率等构成的函数,而正确性、可靠性、效率等被称为软件质量因素,或软件质量特征,它表现了系统可见的行为化特征。
每一因素又由一些准则来衡量,而准则是跟软件产品和设计相关的质量特征的属性。
例如,正确性由可跟踪性、完全性、相容性来判断;每一准则又有一些定量化指标来计量,指标是捕获质量准则属性的度量。
McCall认为软件质量可从两个层次去分析,其上层是外部观察的特性,下层是软件内在的特性。
McCall定义了11个软件外部质量特性,称为软件的质量要素,它们是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完整性、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可移植性、重复使用性和连接性。
同时,还定义了23个软件的内部质量特征,称之为软件的质量属性,它们是完备性、一致性、准确性、容错性、简单性、模块性、通用性、可扩充性、工具性、自描述性、执行效率、存储效率、存取控制、存取审查、可操作性、培训性、通信性、软件系统独立性、机独立性、通信通用性、数据通用性和简明性,软件的内部质量属性通过外部的质量要素反映出来。
然而,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结果会有一些问题。
例如,本质上并不相同的一些问题有可能会被当成同样的问题来对待,导致通过模型获得的反馈也基本相同。
这就使得指标的制定及其定量的结果变得难以评价。
Boehm模型是由Boehm等在1978年提出来的质量模型,在表达质量特征的层次性上它与McCall模型是非常类似的。
不过,它是基于更为广泛的一系列质量特征,它将这些特征最终合并成19个标准。
Boehm提出的概念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包含了硬件性能的特征,这在McCall模型中是没有的。
但是,其中与McCall模型类似的问题依然存在。
ISO9126质量模型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即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这三者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其中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六个特征,它们还可以再继续分成更多的子特征。
这些
子特征在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时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且会成为内在的软件属性的结果。
另一方面的使用质量主要有四点: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满意度。
这个模型中第一层(质量特性)和第二层(准则)关系非常清楚,没有像McCall模型和Boehm模型的那种交叉关系。
下面是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给出的软件的六个质量特征:
(1)功能性(Functionality):软件是否满足了客户功能要求;
(2)可靠性(Reliability):软件是否能够一直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满足可用性;
(3)使用性(Usability):衡量用户能够使用软件需要多大的努力;
(4)效率(Efficiency):衡量软件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多少物理资源;
(5)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衡量对已经完成的软件进行调整需要多大的努力;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方便地部署到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成员:杨军廖占山白希策覃虎金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