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上《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五上《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与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 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感受透视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PPT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情况,组织纪律
二、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 (学生手量回答)
师: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老师介绍透视现象
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找一找
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根据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图片找一找)
师:同学们从画中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透视现象呢?
(预)生:近的宽一些,远的越来越来窄了。
生:离我们近的清晰,离我们远的很模糊。
生:从大变到越来越小了……根据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师生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视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
师:我们从画面上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没有发现是什么?
(预)生:都变得越来越小了。生:……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画上的景物都在慢慢延伸最后消失到一个点上了?
(预)生:是的
师:我们称消失的点为消失点。以消失点为点的一条线为视平线。生:……
师:视平线就是当我们眼睛平视前方时,与我们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的线为视平线。小结:板示讲解:视平线,视点。视平线:就是与画者视线平行的水平线视点:视点一定在视平线上,当人眼看物体的视角缩小为0度时,形体就缩小为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视点。
2.欣赏
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再找出话中的视平线,视点。
3.游戏
请同学们在名画《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中找到视平线,视点。师:请一名同学上台找出消失点与视平线。
4.应用表现
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所讲解的,到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道路图,具有透视效果的画。根据学生所画,找出错误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加深透视线的作用再老师根据学生所画回顾知识点,加深记忆。
三、学生作业
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
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
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
d.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
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教学延伸: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