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学术成果奖励政策

合集下载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1 (1)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1 (1)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和职责第二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由9--25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书1名。

按照陕教位[2012]13号文件要求,主任聘请母体学校学术造诣高、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教授担任;委员三分之一来自母体学校,其它委员应由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院领导,教务处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等专家组成;秘书由教务处处长兼任。

二级学院成立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设主任1名,应由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委员应由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职称的相关学科专业教师5—7人组成。

第三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是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最高决策机构,日常管理工作授权由主任、副主任、秘书等组成的主任委员会负责。

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四年。

第四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1.审定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2.审批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3.审核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学生名单和不授予学生名单;4.研究和处理学院有关学士学位授予的争议及其它事项。

第五条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1.按照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对所属专业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理论课程、综合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成绩等进行审查,提出拟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和不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2.向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学位授予工作有关争议性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3.处理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办理的有关学位事宜。

第三章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第六条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经审核准予毕业;3.非英语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学院规定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国家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学院规定要求;4.对于英语水平达不到第六条第3款要求者,可用下列条件之一进行抵充:(1)在校期间平均成绩75分及以上,且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者(计算平均成绩时,重修、补考通过的科目一律以60分计算);(2)毕业前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科技竞赛奖(以我院确定的省级及以上学科、科技竞赛项目目录为准,并随着新增省级项目而补充);或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实用新型、发明授权专利;或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性期刊正刊(北图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被知网收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报、CSCD源刊、CSSCI源刊)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三篇)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三篇)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力和贡献度,为了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科技成果奖励是对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给予的一种荣誉和奖励。

第三条科技成果奖励的目的是鼓励和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条科技成果奖励分为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和企事业单位奖励三个层次。

第五条科技成果奖励的评选参考下列准则:(一)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二)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科技成果的学术影响和推广应用情况。

第二章国家级奖励第六条国家级奖励是对在科技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的最高荣誉和奖励。

第七条国家级奖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级。

第八条国家级奖励的评选依据以下准则:(一)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水平;(二)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科技成果的学术影响和推广应用情况。

第九条国家级奖励的评选程序:(一)申报:科技工作者或科技团队以自主申报的方式参与评选,填写相关申报表格,提交申报材料。

(二)初评:由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初步候选名单。

(三)复评:对初步候选名单进行复审,由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分确定获奖名单。

(四)公示: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颁奖:根据获奖名单进行颁奖仪式。

第三章省部级奖励第十条省部级奖励是对在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的重要荣誉和奖励。

第十一条省部级奖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级。

第十二条省部级奖励的评选依据以下准则:(一)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二)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科技成果的学术影响和推广应用情况。

第十三条省部级奖励的评选程序:(一)申报:科技工作者或科技团队以自主申报的方式参与评选,填写相关申报表格,提交申报材料。

(二)初评:由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初步候选名单。

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

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

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一、引言学术研究成果的奖励方案是为了激励和表彰在各个学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研究人员。

通过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评选机制,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

二、奖励对象和类别1. 奖励对象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的奖励对象为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包括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

2. 奖励类别根据研究成果的不同类型和价值,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将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科学研究奖:表彰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2)技术创新奖:表彰在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个人或团队;(3)学术论文奖:表彰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4)学术成果转化奖:表彰将学术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个人或团队。

三、评选标准和程序1. 评选标准(1)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2)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3)学术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2. 评选程序(1)申请阶段:研究人员根据奖励类别,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研究成果的详细介绍、发表论文的论文摘要、专利证书等。

(2)初步评审: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符合评选标准的候选人。

(3)复审评审:评审委员会对初步评选出的候选人进行深入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4)公示和颁奖:公示获奖名单,并在学术界范围内进行颁奖仪式,表彰获奖人员的杰出贡献。

四、奖励措施和权益1. 奖励措施(1)奖金:对获奖人员给予一定金额的奖金,以资助其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工作。

(2)荣誉称号: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表彰获奖人员的学术成就。

(3)学术交流平台:为获奖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2. 权益保障学术研究成果奖励方案将保障获奖人员的权益,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学术成果归属等方面的保障。

学校科研成果与荣誉称号奖励办法

学校科研成果与荣誉称号奖励办法

学校科研成果与荣誉称号奖励办法背景介绍随着学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鼓励和表彰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成果,我校制定了本奖励办法,旨在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不断取得更多有益的成果,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所有科研工作者,包括教学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

奖励内容一、科研成果奖励1.首次发表在SCI、EI、ISTP等国际知名期刊上的论文,奖励500元人民币/篇;2.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或高水平学术会议上的论文,奖励300元人民币/篇;3.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教职工,可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奖励;4.取得国际专利权或发表国际专利申请,奖励5000元人民币;5.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指导老师分别获得5000元人民币、3000元人民币奖励。

二、荣誉称号奖励1.科技创新优秀个人(教职工),奖励3000元人民币;2.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奖励5000元人民币;3.专家、学者(顾问)聘任或续聘超过三年且验收合格的,奖励2000元人民币;4.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贡献的专家或学者,可授予“荣誉教授”称号,荣誉教授每年可获得20000元人民币奖励,并获得终身荣誉,可参加学校科研项目评审等相关事务。

申请办法科研成果和荣誉称号均需主持人或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并提供相应材料和论文原件等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学院科研办公室进行审核、评审和验收等程序后,由学校财务部门核发奖励金额。

其他注意事项1.奖励资金来源主要由学校自筹,也可以适量结合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等资金进行奖励;2.本奖励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由学校科研办公室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并报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审批后方可实施;3.处于离职状态的教职工,不得享受本奖励办法;4.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材料和证明文件,一经发现弄虚作假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取消申请资格并依法进行追责;5.对于本奖励办法未涉及的其他情形,由学校科研办公室进行具体审核和判定。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模版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模版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激励科研人员取得杰出成果,特制定本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科技成果奖励事项。

二、奖励对象本制度所指的奖励对象为在本单位从事科技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果的科研人员。

包括专职科研工作人员、合同工、实习生等。

三、奖励类别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类型和水平,将奖励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一等奖:对于具有重大意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予以表彰。

2. 二等奖:对于具有一定创新性且产生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予以表彰。

3. 三等奖:对于具有一定创新性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予以表彰。

4. 骨干奖:对于在科技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显著贡献的科研人员予以表彰。

5. 新进奖:对于初步具备创新能力、表现突出的青年科研人员予以表彰。

6. 论文奖:对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予以表彰。

四、奖励条件1. 一等奖:对于取得突出成果的科研项目,必须经过评审,成果应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2. 二等奖:对于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和创新程度等因素。

3. 三等奖:对于初步具备创新性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其创新程度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4. 骨干奖:对于在科技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其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情况、科研经费的获得等因素。

5. 新进奖:对于初步具备创新能力、表现突出的青年科研人员,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其承担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情况等因素。

6. 论文奖:对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科技论文,评选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其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等因素。

五、评审与公示1. 奖励评审委员会由具备相应学术背景和研究水平的专家组成,由本单位领导任命。

2. 奖励评审委员会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类别和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和公示,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奖励名额。

3. 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必须公示,以确保评审程序的公开透明和公正性。

西安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

西安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

西安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为了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在校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学[2009]16号)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1. 在校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条件:(1)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限于本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2)本科阶段已获得学士学位,硕士阶段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开题的本校全日制在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综合素质良好,具备较强的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4)学位课成绩优良(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且无重修记录;(5)对于取得突出学术成果,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受学习成绩限制。

①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或CSSCI刊源)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1篇论文,或1篇论文被SCI、EI、SSCI、AHCI等收录;②出版专著1部(前3名);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前3位);④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持有证书)。

(6)身心健康。

2. 符合基本条件的在校硕士研究生于每年3月份向申请学科(专业)所在学院(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1)西安科技大学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表;(2)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3)发表的论文、论文收录证明、专著、专利证书、获奖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3. 委托培养的在校硕士研究生,报名时须经原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并提供单位同意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证明。

4. 学院(部)对申请表和有关材料原件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资格审批通过者方可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考试与考核。

5. 申请者不参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但须参加当年博士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

综合考核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中进行,由学院(部)组织专家重点考核申请人的综合素质、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

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
科技成果奖励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激励和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杰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具体的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奖励对象:科技成果奖励的对象可以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个人,以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团队。

2. 奖励类别:科技成果奖励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科学研究创新奖、技术发明创造奖、科技进步奖等。

3. 申报条件:设定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条件,如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等。

4. 评选程序:制定科技成果奖励的评选程序,包括申报、初审、专家评审、复审等环节。

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透明。

5. 奖励标准:科技成果奖励的标准可以根据成果的贡献程度和影响力进行设定,例如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级。

6. 奖励形式:科技成果奖励可以以奖金、证书、荣誉称号等形式给予获奖者,以表彰其杰出贡献。

7. 奖励权威机构:确定负责科技成果奖励的权威机构,如科技部、学会、科研院所等。

8. 发布和宣传:科技成果奖励的结果应当及时发布和宣传,以激励更多人投身到科研创新中来。

上述是科技成果奖励规章制度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规定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情况和政策需求进行制定并适时调整。

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西科教办发〔2013〕3号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资助项目附件3: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及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校长办公室2013年1月25日附件一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我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有效促进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切实提高科技竞赛成绩和创新创业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一系列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条学校鼓励开展或承办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省级重大赛事或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级竞赛。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全力支持,积极为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

第二章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及分类第四条本办法中的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各类学科竞赛、科技作品竞赛、艺术作品竞赛、实践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其它创新创业活动。

第五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分为四个等级。

(一)国际级: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政策解读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政策解读
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政策解读
研究生院
奖励对象

在学在籍的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
本校教职工攻读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学术
成果不在此奖励范围。奖励范围ຫໍສະໝຸດ 学术论文;
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国家发明专利。
成果要求

学术论文成果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术论文成果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本人或导师 (研究生本人须为第二作者);

学术论文成果须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成果要求

学术论文: 国外核心期刊论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国内重要期刊论文、CSSCI刊 源期刊论文、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CD刊源期刊论文和列届国际
学术会议论文。

科学技术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国家、省(部)、副省级城市和厅局级单位(含高校)所评选的科学技 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个人分配分值按学校完成人(含教职工)单独排序计算。
计分分配
有关说明

学术论文被多种收录时,按最高收录分值奖励,不重复计算,收
录证明原则上由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煤炭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
咨询站”提供;

成果奖励金额按分值计算,分值奖励额度原则上为100元/分; 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如存在有学术不端或违规舞弊行为, 学校将追回全额奖金,并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 给予处分。

国家发明专利: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奖励计分(论文类)
奖励计分(奖项类)
奖励计分(专利类)
计分办法

由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获奖、发明专利,学校署名第一的,总分
值按100%计分,学校署名第二的,总分值按60%计分,学校署 名第三的,总分值按30%计分,学校署名第四及以后的,总分值 按10%计分。

西安工程大学科研奖金制度

西安工程大学科研奖金制度

西安工程大学科研奖金制度一、总则为促进科研人员积极投入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西安工程大学特制定科研奖金制度,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二、奖金设置1.科研奖金设立临时奖、年度奖、项目奖和评优奖等多种奖项形式,具体奖金金额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临时奖: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金金额为5000元/篇。

3.年度奖:评选出年度科研成果突出的科研人员,奖金金额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同时颁发荣誉证书。

4.项目奖: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金金额根据项目规模和科研成果确定。

5.评优奖:评选出在科研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科研人员,奖金金额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同时颁发荣誉证书。

三、评选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在职科研教师或研究生导师,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2.申请人所提交的科研成果必须是在当年或前一年取得的,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3.申请人必须是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并参与了重要的科研活动。

4.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并经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获得奖金。

四、评选程序1.科研人员在当年或前一年取得的科研成果需提前申报,提交相关材料。

2.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对申报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和打分。

3.评审结果将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公布,并将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列入获奖名单。

4.获奖科研人员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并被公布在学校科研官网和学术报告会上。

五、奖金管理1.奖金将以个人名义发放到申请人的个人工资卡中,不得代他人领取。

2.获奖人员如发生违纪违规行为,奖金将被取消并追回。

3.学校将定期对获奖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科研成果进行取消奖金的处理。

六、奖金来源1.奖金资金由学校专门设立科研奖金基金来支持,资金来源主要为校内科研经费和外部科研项目收入。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奖励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我校教职工(校级科研成果奖包括分校、工作站教职工)取得的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均按本办法实施奖励。

第三条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第四条按本办法实施的科研成果奖励为学校年度综合性奖励,每一年举行一次,由学校科研处组织实施。

第二章奖励范围与标准第五条自然科学成果奖(一)国家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按1:1 配套奖励。

(二)省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按1:1 配套奖励。

第六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特等奖按1:1 配套奖励;(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特等奖按1:1 配套奖励。

第七条中央电大科研成果奖中央电大科研成果奖按1:1 配套奖励。

第八条校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000 元,二等奖600 元,三等奖400 元。

第九条学术论文奖(一)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二)在《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2 万元;(三)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 )、《科学评论索引》(ISR)收录的外文学术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四)被《科学引文索引》(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 )、《科学评论索引》(ISR)收录的中文学术论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6000 元;(五)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摘录的学术论文,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种报纸的理论版上发表的,每篇奖励元;5000 (六)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5000 元;(七)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3000 元;(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摘要的或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摘卡转摘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九)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十)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300元。

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奖励办法

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奖励办法

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动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创新潜能,提高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和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所有职工参与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的成果奖励及分配。

第三条学院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采取证书、奖金和荣誉称号的方式对取得重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的教职工进行奖励,旨在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院整体科研与技术开发水平。

第二章奖励范围与条件第四条学院对以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予以奖励:1.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的实施与结题情况、重要成果的论文发表等;2.重要技术开发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专利获批、软著获得等;3.取得国家级、省级及以上各类科研与技术开发奖项的成果。

第五条被奖励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技术开发成果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知识产权;2.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对学院或社会具有显著贡献;3.经过评审组织的评审并得到认可。

第三章奖励方式与内容第六条获奖者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并根据科研成果的重要程度和贡献给予奖金和荣誉称号的奖励。

第七条奖金将根据科研成果的特点和贡献度进行分配,涵盖以下方面:1.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质性;2.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转化应用能力;4.科研成果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影响力。

第八条荣誉称号将根据科研成果的重要程度和贡献度授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称号:1.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突出贡献奖;2.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优秀奖;3.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进步奖。

第四章申报与评审第九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的申报由教职工个人或团队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成果材料和证明文件。

第十条学院将根据申报材料的内容和质量,成立科研成果评审组进行评审,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评审意见。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22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第二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在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

第三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设立下列奖项:(一)自然科学奖;(二)技术发明奖;(三)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青年科学奖。

第四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实行提名制,每年提名、评审一次。

第六条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奖励管理、评审组织等工作。

奖励工作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第七条奖励工作办公室根据每年提名项目的学科分布等具体情况,聘请相关学科领域学术造诣高、学风端正的专家组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责:(一)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项目和候选人进行评审,提出一等奖、二等奖候选项目和青年科学奖候选人建议;(二)根据一等奖候选项目成果水平,提出特等奖候选项目建议;(三)对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第八条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委员由相关领域、行业及部门专家担任。

奖励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聘任制,每届20?30人,任期3年,任期届满进行换届,每次换届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1/3,原则上不得连任3届以上。

西安科技大学免试推荐学生附加分认定标准

西安科技大学免试推荐学生附加分认定标准

西安科技大学免试推荐学生附加分认定标准1.获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团干)等)称号者分别加1.5分、0.8分、0.2分,所获荣誉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

2在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电子商务“三创”大赛等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全国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6.0分、4.0分、2.0分;省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0分、2.0分、1.0分;校级一、二等奖者,分别加1.0分,0.5分。

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单科竞赛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者,分别加2.0分、1.5分、1.0分、0.5分。

3. 由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学科行业协会(学术组织)联合举办的实验操作与设计类、语言文字类、演讲辩论类、体育竞技类等比赛中获奖的,全国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加2.0分、1.5分、1.0分;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加1.0分、0.8分、0.5分。

4.在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篇文章加6.0分;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篇文章加3.0分。

5.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取得显著进展或优秀研究成果,校级项目限前三名参加者,负责人和其他成员分别加1.0分、0.5分,被评为校级优秀项目的,分别加1.5分、1.0分。

6.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500分以上(含500分)或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含425分)者,加 0.5分;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560分以上(含560分)者,加1.0分。

7.修读辅修专业,成绩合格并取得毕业证书者,加1.0分。

8.在全国计算机专业软件水平考试中获得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程序员等证书者,加1.0分;文科专业获得全国计算机三级(或三级以上)证书、理科专业获全国计算机四级考试证书者,加1.0分。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评优细则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评优细则

电控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计分细则一、课程成绩(S1)计分该课程成绩以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课程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分。

二、学术成果(S2)计分说明:以下成果第一单位必须为西安科技大学1. 科研成果获奖得分:依据国家级和省部级奖的层次、等级、排名次序进行计分,得分=加分×(1/排名顺序)。

获国家级奖一、二等奖分别加160分、100分;获省部级奖一、二、三等奖分别加80分、40分、20分;(特指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等奖项)2. 论文得分:依据发表论文的层次、等级、排名次序进行计分,得分=加分×(1/排名顺序)。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SCI一区刊物收录80分、二区刊物收录60分、三区刊物收录40分、四区刊物收录20分,EI期刊收录10分;在一级期刊(重要期刊)发表的8分,中文核心期刊、被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4分,普通专业期刊1分,会议论文1分,增刊降一级计分。

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生论坛发表论文分别计3、2、1分。

(论文级别以西安科技大学学术成果统计认定标准为准,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两种情况在计分时学生都以第一作者计分。

被收录论文以提供的检索报告为准,同一篇论文被不同的检索源收录,以最高加分计。

)3. 专利得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20分,实用新型专利10分。

教师为授权第一人时,学生得分=加分×(1/实际排名顺序)。

学生为授权第一人时,学生得分=加分×[1-1/(5-学生人数)]×(1/学生排名顺序)。

(学生前3名为有效排名)4. 科研项目得分:国家、省、市、校级科研项目立项分别加20分、10分、5分、3分;依据立项层次、等级、排名次序进行计分(只限学生个人身份申请的纵向课题,层次、级别由研究生院认定),得分=加分×[1-1/(7-总人数)])×(1/排名顺序)。

(前5名为有效排名)4、其它个人表彰加分:国家级4分,省部级2分,市级1分,校级0.5分,院级0.3。

西安科技大学学术成果奖励政策实施办法

西安科技大学学术成果奖励政策实施办法

教材获奖
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5分、10分、5分
注:①国内重要期刊目录指一级学会会刊及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学报,国内外核心期刊目 录以北京图书馆出版的最新目录为准,CSSCI刊源期刊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 定的最新目录为准。
②再版著作及教材只对增加的字数给予认定。 ③光盘出版物打印成册后按字数审定。 ④专著、教材应为省级及以上出版社出版。
国内核心期刊和CSSCI刊
200
200
80 20 15 20
分值 (分/篇、
部) 500 50 30 12 12
论文
4
源期刊
4
专著
0.5万字1分,第一作者加2分,第二作者加1分
国家计划统编教材 1万字1分,第一编者加2分,第二编者加1分
编著、译著、一般 教材
2万字1分,第一编者加2分,第二编者加1分
第三章 审核程序
第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的学术成果认定按年度进行。各学院 (部)应在规定时间内对照本办法,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公示,向学 科建设办公室提交成果奖励申请及相关成果材料,由学科建设办公室进
行程序性审查,逾期不予受理。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 审核结果向各学院(部)公布,对有异议者,由校学科
表3 论文、著作、教材及收录奖励计分
类别 Science 或Nature
分值 (分/篇、
部)
1000
类别
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SCI、SSCI、AHCI 收录
40
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EI收录
20 国外核心期刊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 国外一般期刊
ISTP收录
10 国内重要期刊

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为鼓励广大教职工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我校建立高质量的科研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术论文奖励(一)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文章(2500字以上),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36000元;(二)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15000元;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8000 元;在南大版(CSSCI来源期刊)一般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3000元;在北图版一般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1200元;(以《大学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为准)(三) 被SCI(核心版)、SSCI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10000元;被SCI(扩展版)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3000元;(四)被EI、A&HCI全文收录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5000元;虽被EI、CPCI-S(原ISTP)、CPCI-SSH(原ISSHP)、A&HCI全文收录,但来源于会议论文集上的学术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每篇论文奖励1500元;(五)公开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署名第一单位为“大学”,转载论文每篇奖励800元;(六)我校教师在《》上发表省部级(含)以上课题成果的论文,每篇论文奖励500元;我校教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并将《》作为引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200元。

(七)以上奖励如为多人合作所得,分配方式参照《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合作成果分值分配参考比例’执行;一篇论文同为北图版与南大版核心期刊论文,按较高奖励执行,不重复计算;被SCI、SSCI、EI、CPCI-S(原ISTP)、CPCI-SSH (原ISSHP)、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均由区内具有查新检索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索证明为准。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习和创造性成果积分办法(控制科学与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习和创造性成果积分办法(控制科学与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习和创造性成果积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倡科学探索精神,建立不拘一格的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研究生。

研究生学习和创造性成果积分实行累加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培养费交纳、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和优秀毕业生评选,也可作为培养环节考核的参考依据或者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考核使用。

一、学习成绩积分第四条研究生参加的入学考试、课程考试、学位英语考试、国家竞赛和国际公认的专业考试成绩可参加积分。

第五条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积分分为课程学习积分和加分两项,课程学习积分按附件一执行,加分按附件二执行。

二、创造性成果积分第六条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学术或者专门技术上的创造性成果,计为创造性成果积分。

第七条研究生为表明其在学术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而其提交的证明文件应当是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并在其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学术论文。

专著、获得奖励、专利列为加分因素。

第八条研究生应当是创造性成果的直接完成者。

创造性成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核:(一)作为第一作者并且署有导师姓名,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作为发明人之一,并属有导师姓名,获得的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专利授权。

第九条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授权等成果必须是公认为属于研究生攻读学位学科内的研究成果。

第十条一项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只能用于一名研究生作为直接完成该创造性成果的依据。

第十一条创造性成果积分包括基本成果分和加分两项。

第十二条基本成果分按附件三执行,加分按附件四执行。

第十三条研究生创造性成果积分按学科专业分类确定。

第十四条本规定从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

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研究生入学考试及课程学习积分办法一、入学考试积分办法二、课程学习积分办法1、课程综合成绩=第一外国语综合×30%+学位课和专业主干课(除第一外国语)加权平均分×45%+非学位课加权平均分×25%2、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Σ课程成绩×课程学分Σ课程学分3、课程学习积分=3070F F F M minmax min+⨯-- (依据线性差值法,最高积分100,最低30)其中,M 为课程综合成绩,F max 为本班最高课程综合成绩, F min 为本班最低课程综合成绩。

科技成果(论文)奖励制度

科技成果(论文)奖励制度

科技成果(论文)奖励制度
科技成果(论文)奖励制度
1、发表学术论文的,每篇奖励100元,发表其他类论文的,每篇奖励50元;
2、发表1000字以内文章的,每篇奖励50元;
3、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每篇奖励200元,发表其他类论文的,每篇奖励100元;
4、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每篇奖励300元,发表其他类论文的,每篇奖励200元;
5、所有通讯稿件经发表的,每篇奖励50元;
6、所有学术论文一经发表,由单位报销其发表版权费用;
7、学术论文获奖的,按以下标准奖励:
获得郑煤集团奖项的:一等奖奖励500元,二等奖奖励300元,三等奖奖励200元,鼓励奖、优秀奖奖励100元;
获得省市级奖项的:一等奖奖励1000元,二等奖奖励800元,三等奖奖励500元,鼓励奖、优秀奖奖励300元;
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一等奖奖励2000元,二等奖奖励1500元,三等奖奖励1000元,鼓励奖、优秀奖奖励500元;
8、发表的学术论文由国外期刊收录的,每篇奖励2000元;
9、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奖项的,每次奖励5000元。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