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发展
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7546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3.png)
一、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市场乱象近年来,我国奶业市场存在着一些乱象,例如奶源不清晰、奶制品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奶制品的信任度和消费体验。
2. 供给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奶牛养殖和奶制品加工的供给量却未能跟上,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3.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奶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主要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规模效益低,科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4. 品牌建设滞后相比国际知名奶品品牌,我国奶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影响了我国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奶制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奶源追溯体系,加大对奶业市场乱象的查处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市场信任度。
2. 提高奶业科技水平加大对奶牛养殖和奶制品加工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奶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3.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奶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支持大中型奶业企业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4. 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对知名奶品品牌的支持力度,鼓励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奶制品品牌,提高我国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结语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随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奶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奶业领域的重要力量。
一、加强市场监管在加强市场监管方面,不仅需要加大对奶源追溯体系的建设和监管力度,还需要对奶业市场乱象进行严格查处。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奶制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奶产品质量的监测与检验,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还需要加强对奶业企业的信用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提升市场信任度和消费者满意度。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3c5d9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2.png)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奶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奶业资源和潜力。
本文将介绍新疆奶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市场竞争、产品品质以及面临的挑战。
产业规模新疆拥有广阔的草原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奶牛的饲养和奶业生产。
根据新疆奶业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新疆地区奶牛存栏量超过1000万头,奶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奶牛养殖业已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市场竞争目前,新疆奶业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到各个环节的企业众多。
国内外知名的乳制品企业都在争相进军新疆市场,如蒙牛、伊利等。
这些企业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品牌优势,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品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增加,对奶制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新疆奶业企业在产品品质方面积极调整,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一些新疆奶牛养殖基地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奶牛品种,提高了牛奶的品质。
面临的挑战尽管新疆奶业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全球范围的疫情爆发导致奶制品的需求下降,市场前景不确定。
其次是市场品牌竞争激烈,新疆本地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差距。
此外,奶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结论新疆奶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新疆奶业企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塑造的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形象。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奶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新疆奶业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
(注:此文档为模拟文档,仅供参考。
)。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67fc7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3.png)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奶业振兴工作,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我所在单位的奶业振兴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一、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我们深入调研市场,了解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和偏好,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通过调研,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为产品开发和营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我们加大了对奶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的奶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产业链整合和合作发展。
我们积极推动奶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养殖户、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条。
通过合作发展,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奶业的整体效益。
四、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
我们加大了对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的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产品包装和形象设计,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我们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
同时,我们还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奶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奶业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奶业振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为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220a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7.png)
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奶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奶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技术不够先进、品牌建设不够完善、市场竞争压力大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实现奶牛产奶量稳步增长;2. 增强奶制品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3. 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奶制品市场占有率;4. 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奶牛养殖效率。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良饲料配方、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奶牛产奶效率,实现产量稳步增长。
2. 推动奶制品加工技术升级。
加大对奶制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 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强与超市、餐饮企业等渠道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覆盖面和市场份额。
4.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加强奶农、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整个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加大对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相关奶业发展政策,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奶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3. 技术支持。
加强对奶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4. 市场监管。
加强对奶制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五、总结。
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实现奶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我国奶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国奶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奶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e34fe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e.png)
我国奶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奶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奶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奶业现状:目前,我国奶业产能逐年提升,生鲜牛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乳制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乳制品产品丰富多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奶业产业链也日益完善,从养殖、饲料、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国奶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养殖环境不够理想、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品牌影响力不强等。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奶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我国奶业将加大对养殖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关注。
在过去,养殖环境不够理想,给奶牛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养殖场将更加注重提高生态环境,保障奶牛的饮食和休息条件,以提高乳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技术创新将成为奶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奶牛养殖将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奶牛的精准管理和健康监测,以提高产能和质量。
品牌建设将成为奶业发展的关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奶业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认可度。
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奶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奶业企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奶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注重养殖环境和动物福利、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我国奶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c551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1.png)
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奶产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奶产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从奶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奶产业的现状1. 奶产业的规模与增长当前全球奶产业的规模巨大,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中国奶产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奶产品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奶牛养殖成本高、乳制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制约了奶业的发展。
2. 乳品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高品质、有机乳及奶制品的需求增加,传统加工乳产品的需求则相对下降。
此外,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安全性、质量、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 品牌竞争与市场细分奶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乳企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力图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同时,市场也开始细分,根据年龄、功能、特殊需求等因素进行定位和推广。
例如,儿童奶、老年奶、特殊病患奶等市场细分品类不断涌现。
第二部分:奶产业的未来趋势1. 健康与功能性产品的发展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崇,奶产业将加大对健康与功能性产品研发的投入。
例如,低脂、无乳糖、富含益生菌等产品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捧。
另外,奶制品与其他功能性食品的混合开发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供应链可追溯与品质保障消费者对奶制品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奶产业需要增强供应链的可追溯能力,并加强品质保障体系的建设。
通过提高养殖环节、加工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奶制品的质量与安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
3.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奶产业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冷链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产业的运作效率,改进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与品种的多样性。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奶业发展新闻发言稿范文
![奶业发展新闻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9022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e.png)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奶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共同探讨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奶业发展领导小组,向大家通报我国奶业发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介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奶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我国奶业持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消费市场日益扩大。
以下是几个亮点:一、奶业生产稳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类产量达到4281.3万吨,同比增长6.2%。
其中,生鲜乳产量达到4240.6万吨,同比增长6.3%。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奶业生产国。
二、奶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奶业已从过去以散户养殖为主,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转变。
目前,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5%,奶牛年单产达到9.4吨,生鲜乳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奶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我国乳制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四、奶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国奶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在育种、饲养、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然而,我国奶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奶业消费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奶业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仍需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实施奶业振兴战略,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奶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奶业科技创新,提高奶业生产效率。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奶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奶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加强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强化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
四、拓展奶业消费市场,提升奶业品牌影响力。
加大奶业品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奶制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推动奶业消费市场扩大。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中国奶业行业报告
![中国奶业行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7605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6.png)
中国奶业行业报告中国奶业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制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奶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本报告将对中国奶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特点、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奶制品消费市场之一。
据统计,中国奶制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0%。
奶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加,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奶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市场特点。
中国奶业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品质、营养丰富的奶制品受到青睐。
2. 品种丰富多样,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奶制品市场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等。
3. 品牌竞争激烈,国内外知名奶制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建设和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 供给结构优化,随着奶业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奶制品的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品种不断提升。
三、竞争格局。
中国奶业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1. 国内外品牌竞争,国内外知名奶制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奶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竞争力,国外奶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取市场份额。
2. 产业链整合,奶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联盟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了一批综合实力强大的大型奶业集团。
3. 区域市场竞争,中国奶业市场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市场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各地奶业企业通过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进行竞争。
四、发展趋势。
中国奶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 健康营养,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未来奶制品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高钙、低脂、有机等产品将受到青睐。
2023年新疆奶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新疆奶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b420d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1.png)
2023年新疆奶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新疆是我国奶业的重要产区之一,其丰富的牧草资源及良好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新疆奶业行业一直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奶制品消费市场也日益扩大,新疆奶业行业市场也逐步成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区域发展现状、行业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目前,新疆奶业行业市场规模逐步增大,产品结构也在逐步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疆拥有2000余个农牧民合作社和30个龙头企业,年产奶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
同时,新疆也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奶牛养殖基地之一,奶牛存栏量已经达到700万头以上。
这种庞大的规模量级,使得新疆奶业市场的地位倍受重视。
同时,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群体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这也为新疆奶业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二、区域发展现状1.生产优势新疆地区因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水源丰沛等因素,让其成为了奶牛养殖的优越区域。
同时,新疆奶业行业的发展主要以农牧民合作社为主导,以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饲料的种植和料草制作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质量优势新疆奶业行业的发展践行着“品质优先”的理念,其中依托本地丰富的天然草场,新鲜优质的牧草是新疆奶制品品质上乘的核心所在。
同时,新疆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标准,避免了使用添加剂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品牌建设新疆奶制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例如新疆伊利、新疆八一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同时,这些优秀的品牌也承担着质量保证和市场推广等重任,为新疆奶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行业特点1. 相对优势新疆地区的奶制品市场相对于全国而言,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同时,新疆地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奶源丰富,这为新疆奶制品领域的产业链集成、品牌建设等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77246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b.png)
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总结汇报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奶业振兴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推动奶业的健康发展。
现就我所在单位在奶业振兴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汇报如下:一、成绩。
1. 增加奶源地建设投入。
我们加大对奶源地建设的投入,通过改善牧场环境、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量。
2. 推进乳品加工技术改造。
我们引进先进的乳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
3. 拓展销售渠道。
我们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渠道,拓展了产品销售范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二、存在的问题。
1. 奶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奶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奶源不足、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
2. 产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奶源地和加工技术的限制,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 市场竞争激烈。
奶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奶源地建设。
继续加大对奶源地建设的投入,提高奶牛养殖水平,保证奶源的质量和数量。
2. 推进乳品加工技术改造。
引进更先进的乳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拓展市场销售渠道。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加强行业合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奶业振兴工作,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总之,奶业振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奶业的发展水平,为我国奶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乳业发展历程
![国内乳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7392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2.png)
国内乳业发展历程国内乳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以下是国内乳业的主要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1950年代-197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乳业起步较为困难。
由于资源紧张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乳制品供应短缺。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乳业,包括引进外国乳业技术、推广农村牛羊养殖、兴建乳品加工厂等。
2. 计划经济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重视乳业的发展,通过投资建设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和机械化奶牛养殖场。
同时,加强了乳制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制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市场经济时期(2000年代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开放,乳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乳制品市场逐渐开放,进口乳制品开始流入中国市场。
国内乳业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多样性,满足消费者需求。
4. 品牌崛起和国际竞争(2010年代至今):近年来,中国乳业开始崛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这些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国内外乳制品企业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加速了行业整合和升级。
5. 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增加,乳业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未来,乳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乳业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提供更优质、安全的乳制品产品。
总之,国内乳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取得了显著成就。
未来,乳业将继续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乳制品行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新疆2023年奶业总结
![新疆2023年奶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c7c9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c.png)
新疆2023年奶业总结引言2023年是新疆奶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新疆奶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积极成果。
本文将对新疆2023年奶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市场需求增长2023年,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奶制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奶业基地,逐渐成为奶制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地。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新疆奶制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以上,达到了历史新高。
二、产量稳步增长在2023年,新疆奶业的产量也取得了可喜的增长。
通过对奶牛养殖环境的改善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的应用,新疆奶牛养殖规模得到扩大。
同时,新疆还积极引进了一些优质奶牛品种,大大提高了产奶效益。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奶业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5%以上,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三、产品质量提升在新疆2023年奶业发展中,产品质量的提升成为了重要的目标。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奶制品的需求,新疆奶业注重提升产品的质量。
首先,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加强了饲养管理,提高了养殖的规范化程度,保证了奶牛的健康和奶制品的安全性。
其次,在奶制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了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通过这些举措,新疆奶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市场拓展2023年,新疆奶业积极拓展市场,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
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会和奶制品交流活动,新疆奶业与更多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建立了联系,并且成功进入了一些新的市场。
此外,新疆奶业还加大了对电商渠道的投入,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这些市场拓展举措使得新疆奶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五、可持续发展在新疆2023年奶业的总结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新疆奶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推行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新疆奶业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田的有机肥源。
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45f90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2.png)
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乳制品行业有着以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人口数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呈现出年复合增长率9.2%的态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之一。
2. 产业链不断完善中国的乳制品产业链不断完善,涉及到牧草种植、饲料生产、乳牛养殖、乳制品生产等各个环节。
当前,中国农村乳企、农民合作社、家庭牧场数量正在增加,同时,国内知名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整合、并购,加快了乳制品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3. 企业竞争加剧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到激烈竞争的时期,国内外企业普遍加强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争分夺秒地抢占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发展趋势1. 品牌化发展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乳制品企业已经开始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在特色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宣传上下足功夫。
在未来,品牌化的乳制品企业将会比起普通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 科技创新发展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乳制品行业将会更加注重对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基础研究和开发设计,加强技术引领能力,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3. 健康有机发展健康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乳制品作为健康食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需要更多地注重其健康有机发展。
未来,乳制品企业会更加注重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关注,推进乳制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未来将会更加注重品牌化、科技创新和健康有机发展的方向。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2f24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d.png)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我国乳制品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乳制品需求有限,行业发展缓慢。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工业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乳制品行业开始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乳制品企业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国内乳制品品牌逐渐崛起,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三、品质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研发和品质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国乳制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
如,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出适合中国婴儿需求的配方奶粉,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四、多元化产品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乳制品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
除了传统的液态奶、酸奶、奶酪外,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乳制品,如植物奶、蛋白粉、奶昔等。
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乳制品市场,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五、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乳制品行业开始加速国际化进程。
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国乳制品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奶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5提升行动方案
![奶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5提升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c82f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9.png)
奶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5提升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和《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工作措施,加快提升奶业竞争力,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成效及问题〃十三五〃期间,着力提升奶业规模档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力整顿奶业秩序,奶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20年,奶牛存栏20万头,奶类产量60万吨。
奶牛养殖场(户)总数6500户,其中百头以上的养殖场(户)220户,奶牛规模化比重为65%o奶类产值达45亿元,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0%,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2.生产水平大幅增长。
大力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奶牛养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生产中大范围推广应用TMR(全混合日粮)、全株玉米青贮、分阶段饲养、辅助鉴定、有计划选种选配等一批新技术。
已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泌乳牛8万头,占到成母牛的40%o3.乳品加工能力显著增强。
具备乳制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共10个,日加工生鲜乳近100O吨。
知名乳企均有合作收购站和养殖场,本域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日收购生鲜乳450吨,占到生鲜乳的32%。
(二)存在问题奶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L养殖场管理水平不高。
小规模养殖场占比仍达35%以上,部分存在生活与生产区不分、净污道不分、雨污不分离等设施布局问题,优质奶牛冻精覆盖率低等生产繁殖问题,乳房炎、蹄病高发等卫生防疫问题,饲料配方不精准等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奶牛遗传潜力发挥,造成奶牛健康状况不稳定、奶牛使用年限缩短、饲草饲料浪费,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乳品创新能力不足。
奶牛养殖龙头企业发展的乳企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多数由上游提供乳品添加剂或菌种的企业负责设计酸奶奶品系列,个别有研发团队的企业多处于模仿阶段,研发人员少、技术设备落后、研发经费投入较低。
乳制品以常温液态奶为主,产量占乳制品总量的90%以上。
甘肃奶产业发展趋势
![甘肃奶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ea4b9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1.png)
甘肃奶产业发展趋势甘肃奶产业发展趋势引言:甘肃是我国奶业资源富集的省区之一,具备良好的奶牛养殖条件和丰富的饲草资源。
随着国内奶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甘肃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甘肃奶业现状、发展动态、政策支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甘肃奶业现状(一)生产规模目前,甘肃省奶业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奶牛养殖规模。
全省奶牛存栏量为120万头,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
甘肃奶业总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占据重要地位。
(二)产品品质由于甘肃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牧场草本植物品种多样,味道鲜美,可供奶牛食用。
因此,甘肃的优质草地为奶牛提供了良好的饮食环境,有利于奶牛生长发育,使其产奶保持较高的品质。
(三)产业链发展甘肃奶业从奶牛养殖到乳制品加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一方面,随着奶业发展,养殖技术得到了提升,奶牛品种逐渐优化,奶源质量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随着冷链物流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甘肃的乳制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甘肃奶业发展动态(一)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省政府在奶业发展中,提出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牧民收入的目标。
通过淘汰一批小规模、落后设备的养殖场,引导农牧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升奶牛品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二)科技创新支持甘肃省在奶业发展中,注重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加大了科研投入。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牧民的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增加奶产量和奶质量。
(三)品牌建设推动甘肃省政府在奶业发展中,大力推动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提升甘肃奶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甘肃乳制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政策支持(一)财政补贴政策为了促进甘肃奶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制定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
其中包括对奶牛养殖场的基本设施建设和改造予以财政补贴;对农牧民养殖场的优化升级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牧民提高养殖效益。
奶业发展调研报告
![奶业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2ec2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9.png)
奶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奶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奶制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品,也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奶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奶业现状1. 奶牛养殖:奶牛养殖是奶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奶牛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加强养殖管理和改善饲养条件,提高了奶牛的健康水平。
2. 奶制品生产:我国奶制品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从传统的液态奶、奶粉到更加多样化的酸奶、乳酪、黄油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国内奶制品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了出口量。
3. 奶业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制品的消费量持续增长。
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增加,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三、奶业面临的挑战1.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奶业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例如,乳制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是奶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环境污染:奶牛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如何有效处理奶牛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3. 市场竞争:奶制品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投入到这个领域。
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品牌影响力,是奶业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四、奶业发展的机遇1. 农村市场潜力:我国农村地区奶制品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加强农村市场的开拓,奶业可以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
2. 个性化需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奶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多样化、专业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选择。
3. 技术创新:奶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研发新型奶制品加工技术,改进奶牛饲养管理模式等,可以帮助奶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e6fd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3.png)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奶业产地,拥有广阔的牧区和丰富的奶源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新疆奶业市场逐渐壮大。
本文旨在对新疆奶业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该市场的发展前景。
新疆奶业市场概述新疆奶业市场是指新疆地区的奶制品生产和销售活动。
该市场拥有丰富的牧场资源和发展潜力,是中国重要的奶业基地之一。
在新疆奶业市场中,主要的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乳制品等。
近年来,新疆奶业市场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
2024年新疆奶业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新疆奶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截至目前,新疆奶业市场年销售额超过XX亿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行业竞争格局在新疆奶业市场中,存在着多家知名奶制品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品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本地的小型奶制品企业也在市场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优质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疆奶业市场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因素,对有机奶制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市场前景新疆作为奶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奶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新疆拥有丰富的牧场资源和优质的奶源,为奶制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新疆奶制品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结论通过对新疆奶业市场的规模分析,可以发现该市场正在逐渐壮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奶制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营销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新疆奶业市场的支持力度,促进该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注意:该文档仅为示例,实际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数据和情况进行编写。
贵州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贵州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920d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8.png)
贵州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引言奶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贵州奶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贵州奶业的发展。
二、贵州奶业的现状1. 生产规模贵州奶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与国内一线奶业大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贵州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主要以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
2. 产品质量贵州奶业的产品质量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原料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规范等方面。
这导致贵州奶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国内一线品牌竞争。
3. 市场需求贵州奶制品的市场需求较大,但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消费者对贵州奶制品的信任度较低。
市场份额主要被外地品牌占据,贵州奶业的市场份额有限。
4. 产业链不完善贵州奶业的产业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奶牛饲养、乳制品加工、销售等环节上。
奶牛饲养技术落后、乳制品加工设备陈旧、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制约了贵州奶业的发展。
三、贵州奶业发展对策1. 提升生产规模为了提升贵州奶业的生产规模,可以鼓励农民合作社的成立,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销售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支持,帮助农民扩大养殖规模。
2. 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贵州奶制品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奶牛饲养和乳制品加工的技术培训,推广科学养殖和生产工艺。
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奶制品的抽检和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了增强贵州奶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消费者对贵州奶制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同时,加强与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合作,借助其品牌和渠道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4. 完善产业链为了完善贵州奶业的产业链,可以引进先进的奶牛饲养技术和乳制品加工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大对销售渠道的开发力度,拓展市场空间,增加产品销售额。
四、结论贵州奶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贵州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奶业形势与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奶业形势与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2e707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7.png)
当前我国奶业形势与发展前景提示: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以至于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奶业也是节粮、高效、行业关连度高的产业。
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4年初,中国奶业协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中国奶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
下面谈几点意见,供业界思考。
一、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和市场消费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2004年全国奶牛存栏1063万头,比1998年增长了149%,年均增长16.4%;奶类总产量2368万t,比1998年增长了217%,年均增长21.2%;生产干乳制品142.4万t,比1998年增长159.4%,年均增长17.2%;生产液态奶806.7万t,比2000年增长501.6%,年均增长56.6%。
2004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18.4kg,其中人均牛奶占有量17.3kg,比1998年分别增长208.2%和225.8%,年均增长分别为20.64%和21.76%。
但是,我国奶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新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奶牛养殖仍处于“小、散、低”的状况“小”是指奶牛饲养规模小,平均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散”是指奶牛饲养分布在千家万户,人牛混居,非常分散;“低”是指生产水平低。
我国奶牛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奶牛良种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
在全国1063万头奶牛存栏量中,真正属于优良品种的荷斯坦奶牛不到1/3,总数在300万头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良种覆盖率接近100%。
我国成年母牛平均单产为3500 kg,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成年母牛平均单产在8500kg以上,瑞典、丹麦、法国、日本等国平均也在6500kg以上。
有许多农牧区养殖的奶牛是荷斯坦与我国地方母牛的杂交改良牛,多年来没有对这些品种进行以乳用为目的的系统选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奶业回顾
阿里巴巴食品2013-03-14来源:中国食品饮料网专题:乳制品打印
2011 年是我国奶业在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后,由“恢复性增长”转入“平稳增长”的过渡之年,从此我国奶业告别了跌宕起伏的发展阶段,开始由传统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效益增长阶段。
2012 年我国奶业延续了2011 年“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并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特点。
1.1 生鲜乳生产“稳中有升”,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继续升高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对全国250 个奶牛养殖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10 月我国奶牛存栏量为18.3 万头,同比下降3.5%;1―10 月生鲜乳累计产量达41.9 万t,同比增长1.1%。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14 个省(市、区)监测的300 多个规模化奶牛场的数据显示,2012 年12 月规模化牛场奶牛存栏量为27.49 万头,同比增加8.14%;1―12月生鲜乳累计产量达79.65 万t,同比增长12.68%。
另据农业部畜牧业司预计,2012 年奶产量将达到3 870 万t,比上年增长1.5%。
几项统计数据均显示我国奶牛生鲜乳产量呈现增加趋势,同时散养户的比例持续下降,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程度继续升高,说明我国奶牛养殖的综合水平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由于养殖成本上升的压力,小养殖户将继续退出奶牛养殖行业,导致散养户及其所养奶牛数量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拉动,规模牧场新建扩建的速度也在加快,优质奶源基地的数量和牛奶产量也在增加。
综合这2 方面的因素,我国生鲜乳未来供给形势将保持稳步增长,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将继续升高。
1.2 奶业贸易增长强劲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1―11 月中国奶业贸易表现活跃。
在进口方面,1―11 月干乳制品进口95.03 万t,同比增长23.42%,其中,1―11 月奶粉进口51.85 万t,同比增长25.54%,进口额17.55 亿美元,进口均价为3 384.15 美元/ t,同比下降7.65%。
11 月进口奶粉4.45 万t,同比增长30.63%,进口平均价格为2 956.48 美元/ t,同比下降19.81%(图1);液态奶1―11 月进口8.78 万t,同比增长157.48%。
1―11 月我国进口苜蓿40.91 万t,同比增长71.05%,进口额累计1.61 亿美元,同比增长90.2%。
1―11 月进口苜蓿平均到岸价394.6 美元/ t,同比增长10%,其中11月进口苜蓿3.97 万t,同比下降13%,11 月进口苜蓿平均到岸价373.1 美元/t,同比下降6.73%;1―11月我国进口燕麦草总量达1.62 万t,全部来源于澳洲。
1―11 月我国进口奶牛65 571 头(11 月全国没有进口奶牛),较上年有所减少,同比下降14.47%。
在出口方面,1―11 月干乳制品出口1.58 万t,同比增长1.71%,其中,1―11 月奶粉出口0.89 万t,同比增长6.06%;1―11 月液态奶出口2.61 万t,同比增长9.90%。
1.3 生鲜乳价格走势平稳,全年维持在较高水平
农业部畜牧业司对全国250 个奶牛养殖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1―10 月生鲜乳价格保持平稳,平均价格保持在3.30 元/ kg,并且连续15 个月保持在3.00 元/ kg 以上。
另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14 个省(市、区)监测的300 多个规模化奶牛场(存栏奶牛27.49 万头)的数据显示,2012 年1―12月我国规模化牛场的生鲜乳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冬春季价格高,春节后到8 月份的5 个月是明显的淡季。
但总体平均价格均高于2011 年和2010 年。
2012 年我国规模化牛场生鲜乳价格在3.54~3.74 元/ kg 之间,没有形成大起大落,价格相对平稳(图2)。
而价格走势平稳正是我国奶业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 生鲜乳总成本继续升高,奶牛养殖综合效益下降
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的300 多个规模化牛场的数据显示,与2011 年相比,2012 年全年我国规模化牛场生鲜乳总成本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1 年全年我国规模化牛场生鲜乳平均总成本为3.04 元/ kg,2012 年全年我国规模化牛场生鲜乳平均总成本为3.15 元/ kg,同比增长3.62%,其中2012年11 月生鲜乳的总成本最高,为3.24 元/ kg,1 月生鲜乳的总成本最低,为3.07 元/ kg。
2012 年我国规模化牛场生鲜乳总成本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图3)。
尽管我国生鲜乳价格达到历史新高,但由于奶牛养殖成本迅速上升,从全年来看,仍然改变不了奶牛养殖效益下降的事实。
1.4.1 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是推动奶牛养殖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11 月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43 元/ kg,比上月下降3.2%,同比上涨1.7%。
2012 年1―9 月我国玉米价格连续上升,9 月达到历史最高点2.57 元/kg,随着10 月、11月华北、东北等中国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相继投入市场,玉米价格上涨的势头得以抑制,玉米价格甚至出现轻微下降,尽管10 月、11 月玉米价格已经连续2个月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表1,图4)。
目前,奶牛养殖业对玉米饲料的依赖性较强,玉米饲料的价格与奶牛养殖的收益紧密相关,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势必导致总成本的升高,减少奶牛养殖的效益。
1.4.2 2012 年下半年豆粕价格的上涨也直接推动了奶牛养殖成本的增加
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11 月全国豆粕平均价格为4.17 元/ kg,同比上涨18.8%,环比下降5.0%(表2,图5)。
2012 年下半年,受美国旱灾影响,我国大豆价格上升明显,尤其是8、9 月,平均增长率超过8%。
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报告,2012 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比2011 年下降14.1%。
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持续提高,自给率从2000 年前的55%猛降到2010 年的21%,大豆的进口量占世界总贸易量的60%,其中1/2 以上是来自美国。
因此,我国目前对世界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反应高度敏感,特别是大豆,成为中国在本轮粮食涨价潮中首当其冲的短板。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锐减,产业快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进口大豆的大规模进入,迅速控制了国内大豆市场。
大豆价格上涨,必然会推高以豆粕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畜牧业生产成本,降低畜牧业的综合收益。
1.5 奶业扶持政策力度继续加大
2012 年,国家对奶业扶持的力度继续加大。
主要表现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然而2012 年,一些长期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融资贷款难、用地难、粪污缺乏综合利用、合理的价格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奶牛疫病防控和净化难度大,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将会长期困扰着我国奶业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自《世纪乳业周刊》
我国生鲜奶发展现状
2013-03-22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生鲜奶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中国奶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中国奶牛存栏数已超过1440万头,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的总产奶量约为7.49亿吨,人年均占奶量约为107公斤,虽然中国全年生鲜奶生产总量约达3825万吨,总奶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年均占奶量仅约为27.3公斤,只有全球水平的25.5%。
特别是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国内乳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生鲜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
而自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的四年多以来,中国奶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生鲜奶总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29%。
其中2008年生鲜奶总产量增长率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1.56%,2011年为2.1%,2012年为1.5%。
由于中国的奶牛养殖规模程度偏低,一些大型牧场的年单产水平虽已突破8吨,但饲养成本偏重,实际利润偏低,中国的奶牛养殖成本优势已不存在,收奶价格已大大高出全球平均价格。
因而导致约两成的乳品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导致还原奶粉越来越依赖进口,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同时,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收紧了法规并迫使奶制品加工企业加大对自有牧场的投资以保证他们的原奶供应(40%的产能来自控制奶源),提升了乳制品企业生产经营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