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知青大返城风潮解析(原作者:周公正)
2010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知青网作者:周公正编辑:楼曙光
保护视力色:
值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对那个年代、那一代人作一个学术理论上的探讨是一次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相会相知。我作为一个云南知青在四十年前的12月21
日这一天踏上了"知青"的人生道路,去回匆匆、是刻骨铭心的,借此研讨会将我们云南知青又是如何大返城的最后一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供诸位了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和青年学生深入实际,深入民众的需要举措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的发表。标志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突发为一场运动不可理喻地席卷了中国大地。
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为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由此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扭曲了一代人的命运。历经十年,终于在1978年秋冬云南知青高举义旗,集体抗争,掀起了时为震惊全国的知青"返城风"。
一:云南知青解读
云南知青主体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来自于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青年学生,197 0年3月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下辖4个师,22个团,94个营,805个连,兵员共计20万人。其中知青11万人,约占兵团总人数的55%。据1973年10月统计共有在册知青95128人,其中北京知青5035人,上海知青35052人,四川知青41712人,昆明知青7229人。1974年6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消,成立了云南省农垦总局,各师改为农垦分局,各团改为农场,实行企业管理。至1978年冬知青大返城时,还留有京、沪、渝、蓉、昆等城市知青7万余人。
由于云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气候及民族的特殊性,十年上山下乡运动将京、沪、川三地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融汇成了云南知青区别于其他地区知青的特质和价值观。
(一)京、沪、川三大地域文化对云南知青的浸润:
來自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和昆明五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聚集在云南西南边疆一线,由于这些城市的文化差异,各地知青有着鲜明的性格风貌,对蕴成1978年底的返城风潮有着极大的影响。仅从当时农场知青的基本队伍川、沪、京三省市知青的性格特征看:(昆明知青已大部返回)
1.北京知青的深厚文化功底,好独立思考的政治见解,敏锐活跃的思维理念,有主见,爱议论,能"侃"善辨,第一批自愿来到云南边疆(周恩來总理亲批的北京五十五名知青)。其后,也是北京知青成为回城的先行者。
2.上海知青的见多识广,勤劳克俭,敬业务实,宽厚谨慎,组成了农场连、排、班第一线干部的基本骨干。
3.四川知青(渝、蓉)豪爽耿直,吃苦耐劳,敢作敢为,那种天地不怕的好斗气概,涵养了云南知青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基本质地。
京、沪、巴蜀三地文化造就了云南知青性格的鲜明独特,理念的差异、丰富、生活习性的不同交融在云滇这块土地上,经过十年的碰撞、摩擦、浸润、融汇逐渐铸就了云南知青的性格特征:思想敏锐、刻苦耐劳、敬业务实、善谋果敢、勇于抗争和能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
(二)云南知青心路历程中的四种"社会形态"
当知青们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来到祖国西南边疆的深山老林,其经历的心理感受,不仅是路途的几千公里,而是整个中国社会文明史的全过程,据当时知青心目中的中国社会文明阶梯可分为: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昆明--思茅、景洪--农场连队和民族村寨。其历史跨度是中国社会最先进文明的京、沪大城市到历史教科书上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社会,其对于知青生活方式的倒退,对于知青文明心理的震颤不是身历其境是无法感受的,
而由此促使云南知青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和思索及其成长和成熟,勇挑重担,忍辱负重,是其他年轻人所无法比拟的。
(三)多元民族风情的熏陶
云南土地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生活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知青身居其间,生息与共,特别是傣、哈尼、拉祜、佤、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温顺、质朴、诚厚,极大影响了知青的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和沉淀,引领着这些远离亲人的知青们对于自身人格的塑造,对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文明社会的渴求,对于真、善、美的追寻。
(四)在严密的"革命传统"组织体系中陶冶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隶属昆明军区建制,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陈赓部队的官兵为保卫,建设南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地转业创建的各国营农场,这一支诞生于大别山红军时代的英勇部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山西转战千里,解放了大西南,为保卫,稳定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特殊功勋。这支部队的优良传统随着部分官兵转业农垦战线及其以后同知识青年的朝夕相处,血肉与共,而传承于广大知青,铸就了云南知青敢于抗争,勇于献身的风骨。
(五)垦建祖国第二个橡胶基地是云南知青的共同目标。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帝反修"国策的感召下,云南知青都有"种出争气胶、气死帝修反"的雄心壮志,相对于其他省市知青为生活安命劳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更有一份神圣的使命感:以无私的奉献、青春的活力,屯垦戍边、拓植胶林。所以云南知青拥有博大胸怀和深邃目光是不无道理的,实践证明:我国农垦事业五十年,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并能有效转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概也就是云南橡胶农场了。
(六)"乌托邦"英雄主义的影响
当我们解析云南知青特质时,不得不提到一个也多少影响了云南知青思想脉络的事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云南知青中的一些血性年轻人,随着缅共武装斗争的兴起、发展,自愿投身域外,艰苦卓绝地战斗在深山老林中,不管这些人最后是回归祖国、流落海外或消失于
缅北原始密林中,这些传奇一直是流传于云南知青中的神秘话题和"格瓦拉"式英雄膜拜的困惑。所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云南知青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特质。pager
二:返城风潮始末
上山下乡十年,对于历史说是瞬间,但对一代知青人说是整整一生的青春年华,一九七八年秋冬,随着"四人帮"垮台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了云南知青对于正义的伸张,人性的觉醒和自己命运把握的渴求,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要回家。
1978年10月,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上海知青丁惠民等接连三封《致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信》,6000多名知青联名上书,说出了广大知青深埋心底的声音。由于时任领导的冷漠、官僚、偏见,根本无视知青的合理要求,使事态迅速升温并蔓延席卷整个农垦系统。
1978年12月10日,西双版纳各农场知青纷纷罢工。
1978年12月16日、18日,云南版纳地区知青赴京请愿代表团分二批离开景洪北上。
1978年12月24日,第一批请愿团代表抵达昆明后,发生了卧轨事件。
1978年12月25日,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垦总局局长赵凡同志率领国务院调查组抵昆。
1978年12月27日,丁惠民同志率领的赴京请愿团抵京。
1978年12月28日,云南省委成立调查和处理国营农场知青问题领导小组,由赵凡、刘明辉(云南省长、省委副书记)、薛韬(省委副书记)、張云(省委副书记)、许法(国务院知青办副主任)等五人组成。
1979年1月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接见丁惠民等十名代表,听取汇报,作了重要讲话。
1978年1月6日,临沧勐定农场发生211名知青集体绝食静坐,赵凡同志火速赶赴现场,1500余名知青跪哭会场,恳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