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同志: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浅谈文言文的学习》。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简要汇报:一、文言文概述;二、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三、怎样学习文言文。
一、文言文概述
1、文言文情缘
中国的文言文有悠久的历史。她承载着中国文化的重负,几千年来长盛不衰、薪火相传,具有恒久不灭的无量光辉。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虽然比较喜欢语文,但对文言文却并不怎么感兴趣。参加工作后,由于业务原因。工作之余,便翻开了案头上厚厚的书本。先是读了一些现当代作家的书,自己觉得都没什么意思,因为读这些书,就像看电影、电视一样,读过了也就撂手了。后来读唐诗、宋词、《论语》、《孟子》、《老子》等书,读着读着,便慢慢喜欢上了古典文化,与文言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如此,但我读书的目的:只是把它作为个人平时的兴趣、爱好,从没想过要在人前卖弄,更没想过今天会在各位同志们面前班门弄斧。所以,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真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既然和大家交流,我就拿自己平时喜欢看的一些书和一些浅显看法与大家共勉。由于自己知识有限,阅历浅薄,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所以敬请大家多多包涵。
2、古代的语文教育
文言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古代的语文教育。现在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言文。由于这种教育在传统的教育地位非常重要,被称为国学。国学者,关乎一国兴衰之学也。文言文教育在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直到五四运动时期,以鲁迅、胡适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白话文运动,他们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教育部长蔡元培一纸公文、号令天下,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文言文教育。此后90年来,白话文大行天下。而传承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主要工具的文言文,也因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凭吊的遗迹。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经典分为经、史、子、集,这些书大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古人为什么要用文言文来写呢?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我们看世界的文字,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读、就会写,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所以说,文言文只是一种工具,只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想保留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的工具。
二、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1、国学之复兴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的生活极大提高,在物质生活不断增长的同时,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却变得日渐荒芜。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撑的,而且年龄越大、财富越多,越需要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一些有志之士便回归传统,想从传统文化中来汲取智慧。在反思传统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所以蔓延至今,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功不可没。于是中断了近一个世纪的文言文教育身穿国学这一并非新鲜的外衣,逐渐被社会所认同、被政府所重视。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就提出: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百家讲坛》举办国学讲座、各地举办祭祀黄帝、祭祀孔子、祭祀关帝、祭祀吕祖等活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但是,当许多人在为国学这一浪潮推波助澜的时候,当他们兴致勃勃的走近国学,来到这一殿堂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钥匙,国学大门的殿堂半开半掩。由于没有掌握文言文这一钥匙,却对国学望而生畏。只能靠那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师硕儒的翻译来慰藉心灵。我们知道,读翻译过的,那是二手材料,很难直达古人心灵,体味个中妙趣。一个人如果想真正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人的思想,就必须掌握文言文这个工具。
2、思考文言文经典的价值
我喜欢读书,尤其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当我在阅读《论语》、阅读《大学》、阅读《史记》这些文言文经典的时候,我有时常常在想,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邦国消失了,有多少城市湮没了,有多少庙宇和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多少曾经风流倜傥、荣耀一时的人和事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灰飞烟灭。然而,一部《老子》五千言,一部《大学》朱熹统计是1751个字,一部《论语》也不过一万五千余字。这几部文言文经典却能经受住岁月的磨蚀,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毅然决然的走到今天,并且还将传承下去,经久历世。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伟大的思想能够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几千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也依然鲜美如玉,熠熠生辉。
说起中国的古典文化,在这里我要说说芮城。
3、说说芮城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主要有三条河流,这三条河流就是指儒佛道三家。芮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北依中条山,南邻黄河水。山就是龙,水也是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山为阴,水为阳,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芮城山清水秀,负阴抱阳。这里是最早被称为中国的地方,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中华,中华的中就是中山,华就是华山,中山和华山简称中华。中山和华山之间就是以芮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这里是人类最早用火的地方;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故事就发生我们在这里。女娲,古代不读女娲,读女我,女我女我合读就是nvo,是芮城典型的方言,女娲就是人类的始祖,人类的nvo。所以当一些专家学者、商贾政要一踏上芮城这块神奇的土地,就立刻能感受到远古文明开天辟地的古老和厚重。在芮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芮城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无论是儒教、道教、佛教都曾盛极一时。由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加之天灾人祸、战火兵焚。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佛教文化遗址仅有风雨摇曳中的圣寿塔、清凉寺;说起芮城的儒家文化,我们不能不提起卜子夏。卜子夏,名商,字子夏。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相传孔子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人都是异能之士。卜子夏非常精通古代文献,《论语》就是他主笔编纂的。孔子逝世以后,他在南卫乡书院村创建子夏书院,设坛讲学,史称西河设教(也有另外的说法)。书院是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它不同于私塾、学堂。私塾学堂,这些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小学。到书院来的都是些饱读经书、学业有成的人,他们来书院传道、讲学、研究、切磋、交流学问。从书院走出去的有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文化名流,直接辅助当时的诸侯国国君。所以说当年南卫的子夏书院,就是先秦时期中国的一个文化教育中心。遗憾的是,子夏书院,我们已看不到了。道教文化遗址有永乐宫和道教祖山九峰山,山上原有纯阳上宫,1942年被日本人付之一炬,为传承中华根祖文化,弘扬光大吕祖精神,目前,县政府正在按照道教修身文化瑰宝《无极内经图》结构特征筹备修复纯阳上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人们将来要休闲、要娱乐、要养生、要健康长寿。道家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精华就是在研究人的养生问题。所以学习文言文就是在共建和谐芮城,就是对芮城的热爱,就是对曾经创造这些灿烂文化的古圣先贤们的最好感念。回溯历史,作为一名芮城人,我很骄傲。
三、怎样阅读文言文
学习阅读文言文方法很多,俗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看法是:
1、读文言文,首贵择书
古代的经史子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人毕其一生也不能尽读。况且,我们知道,古人教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既然这样,书读那么多有什么意思呢。更何况食古不化,会让人撑得慌。那么,面对博大精深的文言文经典,我们首先该读什么书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看一看当代一些国学家的建议:
七子一策对于这个问题,当代权威国学家给我们推荐了最为经典的国学读本:七子一策,按重要性排序为:《论语》、《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战国策》。
文化代表还有一些国学家认为,中国文化里边,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这四个人,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国魂的代表人物,如果我们要向世界来宣扬中国文化,这四个人的智慧就足足让全世界的人来看齐。所以应该先读《论语》、《老子》、《孟子》、《庄子》。
读经教育全球儿童读经发起人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认为,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的心灵。一个人如果学了高度的表达,对于低度的表达不用学自己就会。他甚至认为白话文是不用教的,会读文言文的孩子,没有一个不会读白话文。一个人要提升语文能力最好方法是学习文言文。所以他强调孩子从小要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读书经验告诉大家。如果想让孩子诵读经典,与其学唐诗,不如学古文,古文会了,唐诗自己就会。与其学古文不如学诸子百家,因为古文作家,都是这诸子百家来的,学古文是浪费时间。与其学诸子百家,不如学四书五经,因为四书五经学会了,诸子百家没有不会的。四书五经里边以四书为标准。四书又以《论语》为开头,所以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