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本——分析论证特点四

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论述文论据分析的各种论证方法

2、学会分析论点与论据,论据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学会分析论点与论据,论据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储备

回顾常用的论证方法(预习提问)

1、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就是列举事例、数据来证明论点。其优点是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有利于增强说服力。

举例论证很少单用一个事例,往往是多个事例连用。这时要注意分析不同例子间的关系。如不同例子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例子有正反关系、递进关系等。

2、引用论证又叫理论论证,即引用别人的话,引用别人的观点、理论和有关论证来证明观点。其好处是增强权威性和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如果引用的是一些文化名言或富有文采的语言,则又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3、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寓言、故事来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其优点是使事理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4、正反对比论证也叫比较论证,就是将正确的事或理与错误的事或理进行正反对照,让两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从而达到论证目的。其优点是能使事与理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更鲜明地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正反对比论证有时与例证、引用综合运用。分析对比论证,关键在于找准对比点或对比的方向、角度。

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作者往往不是单一地使用哪种论证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达到论证效果。这一点在分析论证特色时应予以关注。

二、江苏卷命题特点

对论述类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考查,是江苏卷近几年命题的一大变化,或者说是一个鲜明的追求。虽然它未被明确列入《考试说明》中,但从2008、2011年两年的命题实践及2012年《考试说明》中对命题的简要说明来看,不能不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而且在阅读中要加强“文体”意识,应对因论述类文本的“文”之特征而命题立意的题目。

从论述类文体特征出发的命题,主要着眼于:①论点与论据的关系,②论据之间的关系,③论证方法的使用。

典型例题:(2011•江苏)《捧与挖》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三、真题演练

1、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要做到“百分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要有众多不同色彩的“花”在“放”,有众多不同声音的“家”在“鸣”,倘若千“花”一色,百“家”一声,只有“同”,没有“异”,也就不见什么“双百方针”了。

(节选自江曾培《多点“求异”思维》) 该段列举的四个理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它们是怎样避免雷同的?

考查方向: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小结本类题型:

2、中国没有左派,也没有右派,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中国的知识界只有解释派。由于中国的知识界缺乏改革的主导权,因此,对中国改革的解释往往不得要领。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盲目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改革政策提出批评或者建议,但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因而他们发表的观点往往会成为公众冷嘲热讽的话题。中国的社会学界希望扩展自己的研究思路,将当今西方社会学界关注的一些现象作为研究的课题,但由于水土不服,因此,他们发表的观点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政治学界希望对中国的改革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坐标,因此在发表观点的时候,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让人不得要领。

(节选自齐新生《中国知识界有左右派吗》) 文章节选部分运用了例证法,揭示了什么现象?这些例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考查方向

小结本类题型:

3、

“尽孝”先回“家”

说及尽孝,我们的思绪便好像“穿越”到遥远的古代。在那个时候,忤逆之子大概是很难立足于世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的山村野夫,也能恭恭敬敬地捧出一个又一个让你感激涕零铭刻在心的大孝子来;而居庙堂之高的“领导”,尽管深谙掌握大印的滋味实在要比憋在家“尽孝”美得多,但是绝对不敢违背朝廷的法度——“父母去世,官员必须离职回家守孝”。无尽孝之心,犹如攀缘无枝之树,刚一歇脚,身体就会下坠。

在新时代里,要尽孝,还是先得让社会回归“家本位”。“家本位”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为洪水猛兽。眼下,已经有不少地方出台了文件,规定拟提任的领导干部必须孝敬父母,诚实忠信;不孝敬父母的,一票否决。这是可喜的。我们并不指望像古代那样通过“举孝廉”让所有的孝子都走上仕途,而只是希冀大多数“公务员”能成为社会的榜样。

孔子有个弟子叫闵损。他自幼丧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给他做的棉衣用的是芦花。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芦花从“棉衣”里飞出。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着劝阻:“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两个弟弟衣单。”后母知道后深受感动,从此,视其如己出。一腔诚意,换来全家春风扑面。

人生最可怕最痛苦的便是没有一个家,或者说这个家彻底崩溃。闵损的所有考虑都是环绕着“弟弟”展开,环绕着“家庭和谐”展开。无论从哪个文化层面来考察,闵损所持有的待人宽厚的态度及责任伦理给社会带来的良性互动都是影响深远的。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可以从长计议的,而唯独对父母的爱,尽孝,是不能等待的。“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遗憾了。“家本位”思想真正回归之日,也可能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许多矛盾、冲突确实得以缓解之时。 (选自《讽刺与幽默》,有删改)

文中运用孔子的弟子闵损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

这类题常见问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