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之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之启示

来源:陕西民政时间: 2011-01-04 08:16

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国际合作司与德国经济合作和发展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的为期两天的“中德慈善立法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的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相聚一起,共同探讨跨越国界的慈善立法。

民政部国际司司长康鹏、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德国联邦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社会福利和社会处局长麦尼可、艾森大学医学基金会总经理及德国募捐协会董事长孟特浩、汉堡地方法院法官西贝尔博士、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法律咨询项目主任施吉,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周明定、副厅长何耀光、纪检组长游炜,大同市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世杰等出席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山西、陕西、河北、江苏、湖南等13个省市的民政部门负责同志,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参加了立法研讨会。

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慈善事业及地方慈善立法实践、德国慈善事业发展及慈善事业立法情况进行了研讨。通过这次立法研讨会,了解了德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情况。

德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已经历了260多年的历史。1848年开始,相继成立了“德国基督教内部使命中央委员会”、“慈善协会”、“红十字祖国妇女协会”、“均等慈善协会”等各种慈善协会60多万家。1881年11月17日,德国皇帝颁布了御旨:“在工人健康时,给予其以工作权利;在工人生病时,给予其以关怀;在工人年迈时,给予其以生活保障。”德国帝国议会根据御旨从1883年至1927年,相继推出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雇员养老保险、矿工保险、事业保险等,完善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这被历史学家称为德国社会保障的诞生时刻。随着社会的发展,慈善机构的工作领域由于德国社会福利形势的发展得到了大大的推进。2008年,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德国自由慈善会”对下属的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统计。

1、在保健领域,建立了8462个机构,其中包括1450个医院,剩余的机构为咨询机构、门诊部和急救站。共有床位数217030张,员工375000人。

2、有38000个青少年救助机构,其中3万个是青少年日间托管所、托儿所、幼儿园和避难所,每天有170万个儿童能得到照顾。其余为儿童家园、生理缺陷儿童家园、学徒家园、寄宿学校、青年旅馆和疗养院。该领域包括咨询机构、配备有青少年咨询机构的门诊部、青少年休闲所、失业青少年咨询机构和教育机构。

3、家庭救助机构。有1700个针对婚姻、家庭、教育和生活问题家庭假日、妇幼保健所、妇女避难所等机构,有1100个计划生育咨询机构,有600个家庭保健和乡村救济站。

4、老年机构。有16524个机构帮助老人,其中有1896个带有老年住所的机构和4400个固定养老机构。在固定养老中共有近50万张床位,包括日间老年住所、交际场所、托老所等。门诊服务包括为老年人开设的咨询机构、固定和移动餐厅和可移动式护理服务。

5、残疾人和精神病人救助机构。有6000个固定服务机构,共有181000个岗位,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残疾青少年的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还有700个残疾人驾驶服务公司、380个残疾人交际场所和近1200个移动护理所为残疾人服务。

6、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的机构。这些人群包括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家庭关系而无助的人群,比如服刑后被释放的人、流浪无居所的人和无所依靠的移民。慈善会为这些人群提供过夜居所和紧急避难所。另外,还提供临时、长期住所及吸纳其进入职业工厂。慈善会还为陷入资金困难的家庭提供理财咨询,其中包括电话心灵辅导,共有7800个机构和27000个服务人员。

7、“其它救济”机构,包括学生和学徒公寓、社区中心、免费厨房和午餐桌。共有7300个这样的机构和48000个服务人员。

8、成立培训学校。慈善会资助成立各种类型的学校来培养人才。共有1600个福利专科学校、医疗卫生学校、家政学校、老人护理学校、儿童疾病护理学校等等。

9、自助互助机构。为了使陷入生活困境的人能得到帮助,慈善会建立了35000多个自助互助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德国有人口8200万,有45%的德国人参加各种各类协会组织,42%的人担任协会领导。另外,德国的慈善基金会发展迅速,从1991年的5933个发展到2009年17372个,每10万居民拥有21家基金会。德国慈善基金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推动基金会的发展,成立基金会政府免收遗产税,可以长期保留资金,避免资产分割。

德国慈善协会和基金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稳定,为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性工作,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德国相比,有许多不足,一是政策法规不完善,存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操作性与落实的难点;二是慈善捐赠总量不足,捐赠不规范、资源开发和保护不够。2009年,美国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为17.4%,我国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为0.1%,人均年度捐赠为25元,德国人均捐赠167.37欧元;三是现代慈善意识严重缺乏,从决策层、学术界和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作用和角色认识不到位,人们对慈善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很多,对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了解不够、不透;四是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业发展不足,专业能力不强。慈善组织少,慈善事业涉入的社会面不广泛,官办性质的慈善组织比例较高,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滞后;五是慈善专业队伍严重不足。专业人员少、专业能力不强、缺乏系统的培训、专业人员能参与的渠道不畅等。德国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一,加快慈善行业建设。把慈善作为一个行业促进发展,建立一整套行业发展的具体标准和技术指标,特别是在慈善信息公开透明、人员培养、项目管理、社会募捐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是保障慈善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启示二,加快慈善组织的联合。采取行业管理的方式,加强慈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在强调竞争机制的同时,重点是加强联合,发挥慈善作为整体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认同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

启示三,加快完善慈善指导体系建设。在发挥民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同时,推进跨部门重大慈善政策的研究出台,制定慈善事业发展规划,并协调重大慈善活动的实施。开展国际慈善合作、交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