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呈现正相关。建议要加强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标签: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特征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重视,现今的初、高中教育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很难得到保证,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从中学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减小,在校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但现实的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并不能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并认为体育锻炼对在校期间和工作以后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可见,在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中,还有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不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
由此可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态度、认知、兴趣、行为意向等体育锻炼行为特点洞察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而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确立和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为研究对象。(包括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院校)。
2、研究方法与工具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对一线体育教师和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访谈。
(3)問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7份,其中有效问卷915份。
(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算。
二、结果与分析
1、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现状
男生处于前意向期阶段锻炼人数为24人,意向期阶段人数为48人,准备期阶段人数为216人,行动期阶段人数为60人,持续期阶段人数为60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12%、52%、15%、15%;女生处于前意向期阶段锻炼的人数为26人,意向期阶段人数为56人,准备期阶段人数为309人,行动期阶段人数为80人,持续期阶段人数为36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1%、61%、16%、7%。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说明高职大学生在锻炼阶段1、2、4、5的学生比较少,有部分学生基本上不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较少,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的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锻炼行为从整体上讲,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地锻炼习惯上,存在明显不足。
2、男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和年级特征
通过观察“持续期”阶段的数据发现,二年级男生的人数比例(22%)高于一年级的人数比例(16%),原因可能是经过一年的学校体育教育,部分男生养成了较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三年级男生在“持续期”阶段的人数比例却急剧下降(10%),远远低于一、二年级数据。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可以得知,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就基本修完了必修课,三年级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学生都离开学校去单位工作实习,而男生大多数都就读于理工科范畴内的实用性专业,离开校园后大三学生没有了良好的锻炼场地和充足的锻炼时间,加上工作压力变大,学生们丢掉了在校期间养成的锻炼习惯。所以,如何通过2年这不长的在校时间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巩固,将是高职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3、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和年级特征
通过观察“持续期”阶段的数据发现,女生一、二、三年级在“持续期”阶段的人数比例分别是5%、4%、18%,人数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三年级达到最高。同样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可以发现,文科类大多数女生就读的专业在大三并没有设置大块的工作实习时间,而是将实习工作分散到了高职教育的整个三年中,而且三年级的课程还相对较少,女生们经过两年的高职体育教育,有一部分学生养成了较好的锻炼习惯,到了三年级后课程压力相对减轻,也不用承担校外的社会压力,有了更多的自主锻炼时间。
4、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和年级特征比较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男生在“持续期”阶段的人数百分比,要高于女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在相对应阶段的比例。男生在“持续期”即有锻炼习惯人数共有60人,占男生人数的15%,高于女生的7%,反映出男生形成锻炼习惯的群体要大于女生。
处于意向前期的男女生比例接近,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男生在“意向
期”阶段的人数百分比,要高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女生在相对应阶段的比例。男生在“意向期”共有48人,占男生人数的12%,高于女生的11%。结合男生“行动期”、“持续期”的数据,可见,男生的总体锻炼情况存在两极分化问题。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女生在“准备期”阶段的人数百分比,要高于男生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在相对应阶段的比例。女生在“准备期”共有309人,占女生人数的61%,高于男生的52%。可见大多数女生都处于锻炼不定期这个阶段,锻炼不定时,体育锻炼还没有形成规律性,大部分女生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意向前期”即不锻炼阶段中,男、女生一年级人数比例(5%、5%)都高于二年级的人数比例(4%、3%),其原因或可以这样认为,大一新生在初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并没有使他们养成良好地锻炼习惯,而经过大一一年的高校体育教育使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得到了提高,从现今社会的初等教育特点来看,多数中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学生们的基本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三年级男女学生在“意向前期”即不参加锻炼阶段的人数比例均为6%,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人数比例。究其原因,或是由于大三实习和面临毕业、就业等压力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5、不同锻炼阶段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变化处于意向前期学生的自我效能得分均数是42.3,处于意向期的均数是44.7,处于准备期的均数是46.2,处于行动期的均数是48.5,处于持续期的均数是50.2,可见随着锻炼阶段的逐步提高和学生锻炼习惯的逐渐养成,自我效能感也逐渐提高,处于锻炼阶段的层次越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好;同时锻炼行为处于意向前期学生自我效能得分均数为83.1,处于意向期的均数是86.7,处于准备期的均数是90.2,处于行动期的均数是97.7,处于持续期的均数是105.5,可见锻炼学生处于锻炼阶段的层次越高,锻炼行为越好。
三、结论
第一,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
第二,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年级差异,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最好。
第三,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锻炼行为状况好于女生。
第四,处于锻炼阶段的层次越高,自我效能感和体育锻炼行为得分越高,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呈现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