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
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体,而是过程的**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
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
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8、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9、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模式,如逻辑格式等。
10、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
是分工掘成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11、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启膀上。
解析:牛顿的这句话表明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1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1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14、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
界本身。
---解析:这句话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这句话里的“基础”指的就是实践。
15、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
是不同的。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16、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说明了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7、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8、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解析: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非理性因素的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
19、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
约。
20、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
---解析:这种命题的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又如,“有用即真理”、“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等都是主观真理论。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21、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的标准。
2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