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人体解剖学之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护理课件

人体解剖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护理课件

合理饮食
孕期和哺乳期应保证营养均衡,多吃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心理调适
孕期和哺乳期应适度运动,保持合理 的体重增长。
06
女性生殖系统护理实践
妇科检查与护理操作
妇科检查
0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 子宫及附件的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02
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早 期宫颈癌。
05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与护理
日常保健
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
洁剂。
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 适的棉质内衣,避免穿 着紧身或化纤类衣物。
避免过度清洁
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 ,过度清洁会破坏阴道
菌群平衡。
性生活与避孕
使用避孕套
正确使用避孕套是有效的避孕方 法,同时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护
$number
理课件
{01}
目录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功能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与护理 •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与护理 • 女性生殖系统护理实践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1 2
3
外生殖器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 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 剂,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乳腺癌筛查与预防
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定期进行乳腺B超、乳腺X 线和乳腺MRI等检查,以早
期发现乳腺癌。
01
02
对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 腺疾病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三、生殖管道 (一)输卵管 10~12cm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子宫口
(二)子宫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子宫体腔 峡管
子宫颈管
子宫颈阴道部
(二)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 卵巢系膜
女性生殖系统微细结构01源自卵巢目02
子宫

03
04
05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二、生殖腺
卵巢
卵巢窝 内、外侧面 前、后缘 卵巢门 上、下端
输卵管端 子宫端 卵巢悬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一般结构: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一)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1. 原始卵泡 数量多,体积小,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 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
附二、会阴
狭义会阴 产科会阴
广义会阴
尿生殖区 肛区
肛门三角
盆膈肌 盆膈裂孔
尾骨肌 坐骨肛门窝
肛门外括约肌
盆膈筋膜 盆膈下筋膜 盆膈上筋膜
尿生殖三角
会阴浅横肌 球海绵体肌
阴道括约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膜部括约肌
尿生殖三角的筋膜
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深筋膜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 增生,称月经周期。
月经期
增生期
分泌期
功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黄体局部光镜图(※ 膜黄体细胞 颗粒黄体细胞)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ppt课件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ppt课件
阴道前庭是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 阴道口。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女乳房
1.位置:胸前部,在胸大肌的表面,上起第2、3肋,下至第6、7肋,成年 未妊娠妇女的乳头平对第4肋间隙或第5肋。 2.形态:成年未哺乳女子的乳房呈半球形,紧张而富有弹性。中央有乳头 ,其表面有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有一颜色较深的环行区域,称为乳晕。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三) 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在膀胱 和直肠之间。 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方位是前 倾和前屈位。 前倾是整个子宫向前倾倒,子 宫颈与阴道之间近乎直角。 前屈是指子宫底、体比颈更向 前倾斜,子宫颈与体之间形成 钝角。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1. 子宫阔韧带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
输卵管
内生殖器 输送管道


附属腺: 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一、卵巢 成对,实质性器 官。
1.位置 在盆腔 内,位于髂内、 外动脉起始部之 间的夹角处(卵巢 窝)。
2. 形态 呈扁卵 圆形。卵巢的形 态同睾丸。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仅隔有
前部
阴道壁和一层腹膜。当直肠子宫陷凹有积液时, 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
分 后部 部
两个侧部
阴道穹侧部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三、女性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和阴道前庭。 1.小阴唇
小阴唇位于大阴唇的内侧,为一对较薄的皮肤皱劈,表面光滑无毛。 2.阴道前庭
子 宫 颈
人体解剖之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PPT课件

第五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
(一) 动 脉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 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1.卵巢动脉 2.子宫动脉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卵巢动脉
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 可来自左肾动脉)。在 腹膜后沿腰大肌前下行 至骨盆腔,跨过输尿管 与髂总动脉下段,经骨 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 再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 门。卵巢动脉并在输卵 管系膜进入卵巢门分出 若干支供应输卵管,其 末梢在宫角附近与子宫 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 合。
骶尾关节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为何骨盆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骶坐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为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官及其相关的组织与临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 分娩有密切关系。
(B)
2. 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中有两对重要的 韧带,一对是 与坐骨结节之间 的 ,另一对是骶、尾骨与 之间 的___ . 答案:骶尾骨、骶结节韧带、 坐骨棘、骶棘韧带
3. 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有_____和____两 种。
(骨盆内测量、外测量)
4.骨盆最小平面的范围,前面是耻骨联合下 缘,两侧为坐骨棘后面为:(D) A.第4~5骶椎间 B.第3~4骶椎间 C.骶岬 D.骶骨下端 E.骶尾关节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 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 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 25~28cm
骶耻外径:

人体解剖学之内脏学-第七章-女性生殖系统-课件-PPT

人体解剖学之内脏学-第七章-女性生殖系统-课件-PPT
阴蒂海绵体2个 六、前庭球
附:乳房
1.位置 乳腺后间隙
2.形态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3.结构 乳腺叶 乳腺小叶 输乳管 输乳管窦 乳房悬韧带
或Cooper韧带
乳头
输乳管窦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后间隙 胸大肌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附:会阴 尿生殖区
容纳外生殖器和尿道
5.子宫的年龄变化
四、阴道
子宫 膀胱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前穹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五、前庭大腺 又称Bartholin腺 相当于男性的尿道球腺
直肠子宫陷凹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一、阴阜 二、大阴唇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灰 红色,被子宫阔韧带后 层所包绕。可分为内、 外侧两面,前、后两缘 和上、下两端。
白体 黄体
卵巢固有韧带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
二、输卵管
输卵管子宫口
开口于子宫腔
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
由内侧向外侧分为四部: ①输卵管子宫部
阴道
输卵管峡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未产妇:光滑圆形 经产妇:横形裂口
(二)子宫壁的结构
三层:
• 外层为浆膜
子宫腔
—腹膜的脏层
• 中层为强厚的肌层 —由平滑肌组成
• 内层为粘膜,称子宫内膜

人体解剖学之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课件
注意事项:更年期不是疾病,而是自然过程,不必过于担心;如有不适症 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07
女性生殖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原理:利用X射线对人体 内部进行成像,了解女性生殖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
X线检查图像解读:通过观察X线 图像,可以判断女性生殖系统的 正常与异常情况,如子宫大小、 形态、位置、输卵管通畅度等。
黄体期:黄体形 成,分泌孕激素 和雌激素
月经期:子宫内 膜脱落,月经来 潮
03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外阴
阴道
阴道的解剖位置
阴道的生理功能
阴道的形态结构
阴道的疾病与治疗
子宫
子宫的形态和位置
子宫的解剖结构
子宫的功能和作用
子宫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输卵管
位置:位于女性 盆腔内,连接卵 巢和子宫
结构:由内向外 分为子宫部、峡 部、壶腹部和漏 斗部
功能:输送卵子、 受精和早期胚胎 发育
临床意义:输卵 管阻塞或损伤可 导致不孕、异位 妊娠等问题
卵巢
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卵巢的发育和周期变化
卵巢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04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
月经周期
定义:月经周期是指女性从月经来潮 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之 间的时间
子宫疾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引起疼痛、不孕等症状 子宫腺肌病: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增大、疼痛等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HPV感染有关

《女性生殖器系》课件

《女性生殖器系》课件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 病,主要症状为尿道炎、宫颈炎等。
尖锐湿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症 状为生殖器周围疣状突起。
乳腺癌
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发 生在乳腺上皮组织。
02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 乳房肿块、乳房疼痛、 乳头溢液等。
03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 手术、化疗、放疗等综 合治疗手段。
《女性生殖器系》PPT课 件
• 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 •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 女性生殖健康与保健 • 女性生殖系统研究进展
01
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
位于耻骨联合前面,青 春期时阴阜皮肤上长出 阴毛,呈尖三角形分布

大阴唇
为一对纵形皮肤皱襞, 富含脂肪组织,表面有
生育梦想。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 出现,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和出生
缺陷提供了新的可能。
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研究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
卵巢早衰、子宫肌瘤等。
女性健康研究进展
乳腺癌研究
随着对乳腺癌发病机制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的早期 筛查、诊断和治疗手段也 在不断进步。

卵巢囊肿
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 构,多因炎症、子宫内膜异位
等引起。
宫颈炎
宫颈受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以外的部 位生长,可引起疼痛和生育障
碍。
性传播疾病
淋病
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为尿 道炎、宫颈炎等。

内脏 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内脏 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外 膜:为一层浆膜。 子宫壁 肌 层:很厚,分层排列,血管丰富。
内 层:子宫内膜 内膜: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子宫腺。 固有层:具有较强的分化增生能力,血管丰富,
动脉弯曲呈螺旋状(螺旋动脉)。
4、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功能分层: 浅层:功能层,自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的影 响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 增生、肥厚、剥脱与出血(月经周期),妊娠期 是胚泡植入和发育的部位。 深层:基底层,不发生周期性变化,但具有增 生、修复功能层的能力。
卵巢内黄体形成,在孕酮和雌激素的作用 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子宫动脉增长 变得弯曲,子宫腺腔内分泌物增多,内膜出现 生理性水肿。
若卵子受精(妊娠):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若未受精:雌激素水平下降,转入月经期。
(四)阴道 阴道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连接子宫和阴道
前庭之间,位于盆腔中央。 阴道穹的概念(前、后和两侧部)
呈条索状。起自输卵管子 宫口下方,在子宫阔韧带两层 之间向前外下走行,通过腹股 沟管止于大阴唇两侧。
3、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主韧带: 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连于子宫颈与盆腔
侧壁之间。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脱垂。 骶子宫韧带:
起自子宫颈的后面,绕过 直肠止于骶骨前面。维持子 宫前屈位。
4、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3、排卵
排卵后次级卵母C的命运 • 在24h内, 若不受精则退化消失 • 若受精,则继续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
单倍体的卵细胞。 4、黄体 排卵后,卵巢残留的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 卵泡膜的CT和血管也伸入颗粒层,逐渐演化成具有 内分泌功能的C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4、黄体 黄体可分泌孕酮和雌激素。 孕酮: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促子宫腺分泌和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界为尾骨尖 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 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一、会阴的肌 (一)肛区的肌 1.肛提肌
盆膈裂孔男性有尿道通过, 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作用:托起盆底,承托盆 腔器官,并对肛管和阴道有括约 作用。
尾骨肌
肛提肌
2.尾骨肌
作用:协助封闭骨盆下口,承 托盆腔脏器及 固定骶、尾骨
3.肛门外括约肌
臀大肌
二、会阴的筋膜 (一)浅筋膜 坐骨肛门窝
腹膜
髋骨 盆膈上筋膜 肛提肌 盆膈下筋膜 坐骨肛门窝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 肛外内括约肌
输尿管 直肠
(二)深筋膜 尿生殖膈
肛门三角的深筋膜覆盖于坐骨肛 门窝的各壁。 尿生殖膈上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和 尿道括约肌
膀胱
腹膜
尿生殖膈上筋膜 盆膈上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膜部括约肌(男) 尿道阴道括约肌(女) 尿生殖膈下筋膜
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附:乳房 附:会阴
女性内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卵巢)、输送管道(输卵管、 子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阴道 女尿道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生成女性激素。 借卵巢悬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固定于盆腔内。 卵巢是以破溃方式排卵,排入腹膜腔。每个月经周期(28天)只有一个 卵巢排出一枚卵子。
会阴浅隙 会阴深隙
肛提肌 前列腺 男尿道 坐骨肛门窝 尿道球 尿生殖膈上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生殖膈下筋膜
练习题
1 试述精子和卵子产生和排除途径。 2 试述前列腺的位置和分布。 3 试述男性尿道的狭窄、扩大和弯曲。 4 试述输卵管与输精管结扎的部位。 5 试述卵巢与子宫的固定装置。 6 名词解释: 精索、会阴、Cooper韧带、盆膈、子宫峡、 坐骨肛门窝、Bartholin腺、卵巢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2 输精管的分部。 3 前列腺的位置与分部。 4 子宫的固定装置。 5 卵巢的位置、形态与固定装置。 6 输卵管的分部及系膜。 难点: 1 会阴肌 2 盆膈与尿生殖膈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进入并浅 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两侧缘到盆壁 又称子宫旁组织
作用: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
4.子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上外侧,绕直肠止于2、3骶椎前 直肠子宫襞
输卵管峡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阴道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未产妇:光滑圆形 经产妇:横形裂口 (二)子宫壁的结构 三层:
未产妇
经产妇
子宫底

子宫腔 外层为浆膜 —腹膜的脏层 • 中层为强厚的肌层 —由平滑肌组成 • 内层为粘膜,称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 肌层 浆膜 子宫颈管 纳外生殖器和尿道 含有肛门
尿生殖膈下筋膜
阴蒂头 小阴唇 阴道口 会阴深 横肌 会阴中 心腱 肛提肌 肛门外括约肌 尾骨
狭义的会阴
—产科会阴
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 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 撕裂,助产时应注意保护。 肛门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臀大肌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 灰红色,被子宫阔韧带 后层所包绕。可分为内、 外侧两面,前、后两缘 和上、下两端。
白体 黄体 卵巢固有韧带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
二、输卵管
输卵管子宫口
开口于子宫腔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5.子宫的年龄变化
四、阴道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直肠子宫陷凹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前穹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五、前庭大腺 又称Bartholin腺 相当于男性的尿道球腺
第二节 即女阴
女性外生殖器
一、阴阜
二、大阴唇
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
由内侧向外侧分为四部: ①输卵管子宫部 ②输卵管峡
是输卵管结扎术的常选部位
③输卵管壶腹 ④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卵巢伞
卵巢伞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子宫口
三、子宫 (一)子宫的形态 子宫底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体 子宫角 子宫峡
剖宫产的位置
子宫角
子宫底
(三)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前 有膀胱,后邻直肠。 膀胱空虚时,呈前倾、 子宫的长轴 前屈位
子宫颈
前倾: 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 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 o o 稍大于 90 约 170 角,稍大于900 前屈: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 成的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约为 1700
阴道的长轴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肛门外括约肌
(二)尿生殖区的肌 1.浅层肌 (l)会阴浅横肌 (2)球海绵体肌 会阴中心腱 又称会阴体 2.深层肌 (l)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
肛门
作用:固定会阴中心腱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阴蒂头
小阴唇
阴道口 会阴深 横肌
(3)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会阴中 心腱
肛提肌 肛门外括约肌 尾骨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阴蒂海绵体2个 六、前庭球
附:乳房
乳头
输乳管窦
1.位置 乳腺后间隙
2.形态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3.结构 乳腺叶 乳腺小叶 输乳管 输乳管窦 乳房悬韧带 或Cooper韧带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乳腺后间隙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胸大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