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平面构成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用元素
是指射精所表达的内容、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等,如指定的文字、图案、标 志等。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形势美法则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
二、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之间的组合规 律,或构成规律
一、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 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 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 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 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 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 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起源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1919年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 服装,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中国艺术教育 界被统称为“三大构成”课程,它们起源于1919年德国 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 1919年4月德国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工艺美术学 校合并创建的“国立魏玛建筑学院”,即“包豪斯姆 (Bauhaus)”。它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是现代设 计教育的发源地。由当时建筑设计家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 任院长,他提出的教育口号是“艺术与教育的新统一”, 即工业时代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去运用所有科学、技术、 知识和美学的资源,来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 双重需要的新环境。
四、联想与意境
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 某种意境。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 另外一种事物上。例如图形的色彩:红色使人感到温 暖、热情、喜庆等;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命、 春天,从而使人产生平静感、生机感、春意等等。各 种视觉形象及其要素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意境,由 此而产生的图形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视觉语义的表达 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平面设计构图中。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元素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 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 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 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 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 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 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 案。
二、对称和均衡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 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 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 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 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点对称 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发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 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 等等。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 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 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 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 判断的平衡。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中 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度平衡(如图。 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野兽的 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 动态 。
二、平面构成的元素
1.概念元素
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 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
2.视觉元素
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 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3.关系元素
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 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 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 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 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原指音乐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 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 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 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 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 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 线。
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 18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 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世界设计的发 展,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从目前的设计基础教育 来看,包豪斯的影响仍然非常明显。包豪斯对后世最广泛 且最有持续性的影响之一,是它的基础教育体系, 时至今 日,几经修正而具备了适合现代的形式,在目前所有关于 现代艺术的学校或研究所里几乎都在实施。 构成课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最初以讲座的形式出现,基本处于模仿状态;到80年代中 期以后,业界人士开始大量引用国外的资料,但也仅仅处 于解说状态;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立 的平面构成观点迄今为止构成课程体系已在我国经历了 20多年的发展历史。构成课的引入对提高我国艺术设计 的理论和开拓设计思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已成为 各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