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诗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九叶”诗派

(1)“九叶诗派”的形成

一.称谓的来由:《九叶集》(1981).其他称谓:“新现代派”、“学院派”、“新生代”、“中国新诗派”等等。

二.主要人物:上海——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和唐湜:西南联大——穆旦、杜运燮、郑敏和袁可嘉等,莫洛、王佐良、李白凤、马逢华、李瑛、方宇晨、杨禾、吕亮耕、孙落等也是其成员。分别展开现代主义运动:刊物:北方——天津《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北平《经世日报》文学副刊和商务印书馆的《文学杂志》。南方——《诗创造》的分离,《中国新诗》的创办(森林出版社)。南北汇合。

选择现代主义的原因:

A.学术背景:外国文学影响:辛笛——清华外文系,爱丁堡大学,与现代诗人交往;郑敏——联大哲学系,布朗大学研究玄学诗人约翰·邓恩;穆旦、杜运燮、袁可嘉——联大外文系;唐湜——浙大外文系。联大的现代主义氛围:教师冯至、卞之琳、李广田、叶公超等;闻一多、朱自清等,外籍教授燕卜逊(William Empson)。英国现代诗人、新批评诗论家。专著《七类晦涩》。课程《当代英国诗歌》,细读方法讲诗。重英国现代派诗人及玄学派诗。文学风尚的形成:浪漫主义受冷落,艾略特和奥登受追捧。

B.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传统:现代主义成为新诗传统的组成部分,前辈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袁可嘉曾以卞之琳、冯至的作品为九叶诗派的“先例”①。

C,对文坛“浮滑虚空”的不满。唐湜:“以结合千篇一律的文字技巧与浮薄表象的社会现实,甚至新闻主义式的革命故事为能事”②,王佐良:“不满足于‘新月派’那样的缺乏灵魂上大起大落的后浪漫主义”③。生存的旋涡,与现实磨擦的切肤之痛,现实感悟,变成寻求变革的愿望。艾略特等人创作带来的共鸣。

(2).诗学主张

唐湜:“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④,

自觉表现:a现代人的困境、挣扎,矛盾及其对自我的承担,b以解决现代诗歌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系统诗学主张。

综合论:强调现代人生的复杂性要求诗人主体意识结构的复杂化,只有表现现代人“最大量意识状态”,才有能是“现代”的。因此,须将现实人生的心理玄思纳入视域。“接受以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西洋诗的影响”⑤,因为后者代表了“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⑥。“新诗现代化”就是这种综合:“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⑦。

“协调论”。——主张“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政治都重新建立平行的密切联系,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王圣思选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②唐湜:《论〈中国新诗〉》,王圣思选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5页。

③王佐良:《谈穆旦的诗》,王佐良:《中楼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④唐湜《诗的九叶诗派》,同上,第29页。

⑤同上。

⑥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同上,第15页。

⑦同上,第17—18页。

而否定任何主奴的隶属关系及相对而不相成的旧有观念”①。即“在现实与艺术之间求得平衡,不让艺术逃避现实,也不让现实扼死艺术”②。两方面含义,一,强调诗歌与其他人类活动、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反对把艺术与现实人生和其他人类活动对立起来。主张现代诗歌与现代政治建立密切的联系;二,反对将艺术视为政治和其他意识形态附庸和宣传工具,强调艺术与上层建筑的平行关系,以此维护诗歌艺术的独立性。

抒情的间接性。反对赤裸裸的陈述和抽象的结论,要求对现实进行客观、间接的表现,吸收了“诗是经验”③、“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④等观念,并对“生活经验”与“文学经验”做了区分。强调“生活经验”进入诗歌须转化为“文学经验”。唐湜:“只有在生活经验沉入潜意识的底层,受了潜移默化的风化作用,去芜存精,而以自然意象或比喻的化装姿态,浮现于意识流中时,浮浅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有深厚的暗示力的文学经验”⑤。袁可嘉:“新诗戏剧化”。:“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情感”,间接抒情一方面要求个人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要求诗人具有“清明的智慧”。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同上,第14页。

②袁可嘉:《诗的新方向》,王圣思选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③里尔克:《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摘译),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附录二》(冯至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3页。

④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页。

⑤唐湜:《论〈手掌集〉》,王圣思选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