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j技术宣传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施肥知识宣传手册
咸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二〇一三年
都夸庄稼一枝花
花艳全靠肥当家
当家俺们来做主
摈弃旧习讲科学
取土分析测含量
查明家底心有数
专家一起来会诊
施肥建议手中拿
庄家缺啥咱补啥
从此施肥科学化节本增收美家园配方施肥人人夸
前言
目前,我市农业生产中施肥环节仍然存在着: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重视大量元素,轻视中微量元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不但不能很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还会造成耕地地力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等不良后果,所以科学施肥势在必行。

为宣传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我站特编印此《宣传手册》。

因我站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此《宣传手册》难免有不足和不详备之处,固此《宣传手册》仅供参考,并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和同志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不断充实完善,谨此致谢!
此《宣传手册》为免费公益性读物,不参与市场流通,特此声明!
咸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技术咨询电话:8056281。

马坤伟
2013年7月
目录
前言 (4)
1、测土配方施肥 (10)
2、测土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 (10)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 (10)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点 (11)
5、测土配方施应遵循原则 (11)
6、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11)
7、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12)
8、目前测土配方施肥现状 (12)
9、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义 (12)
1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测、配、产、供、施” (13)
11、如何按测土配方计算施肥量? (13)
12、测土配方施肥如何实现增产和增效? (14)
13、配方肥料 (14)
14、配方肥基础肥的配伍方式 (14)
15、配方肥原料配伍应注意的问题 (15)
16、肥效试验的实施准备 (15)
17、测土配方施肥之取样测土 (16)
18、土壤取样应在什么时期进行? (16)
19、采集土样应注意哪些问题? (17)
20、填写土样标签应包括哪些内容? (17)
21、新鲜的土样样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备? (17)
22、土壤供肥性能? (18)
23、土壤全磷和速效磷? (18)
24、土壤全钾和速效钾? (18)
25、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18)
26、土壤有机质,及对于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19)
27、有机质在配方施肥技术中的作用 (19)
28、沃土工程 (20)
29、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20)
30、肥料利用率 (21)
31、肥料后效 (21)
32、农家肥为什么要腐熟后才能施用? (21)
33、农家肥为什么秋施比春施好? (22)
34、钾肥的作用 (22)
35、科学施用磷酸二氢钾 (23)
36、正确施用钾肥 (24)
37、提高磷肥利用率 (25)
38、磷肥主要品种和作用 (26)
39、氮肥及作用 (27)
40、常用的氮肥品种 (27)
41、提高氮肥肥效及利用率 (27)
42、硫酸铵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7)
43、硝酸铵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8)
44、碳酸氢铵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8)
45、长效氮肥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8)
46、尿素的施用方法 (29)
47、施用尿素应注意事项 (29)
48、作物营养缺素症 (31)
49、作物营养缺乏时的不同症状 (31)
50、作物缺乏营养元素的形态特征 (31)
51、作物营养元素缺乏时的症状 (32)
52、养分缺乏的指示作物 (33)
53、作物营养元素过多时的症状 (33)
54、BB肥 (35)
55、识别真假化肥“五字经” (35)
56、识别真假复混肥 (36)
57、复合(混)肥料 (37)
58、复合(混)肥料的优缺点 (37)
59、叶面施肥要领 (38)
60、常用叶面肥的喷施浓度 (38)
61、肥害的防止及其补救措施 (39)
62、安全使用含氯化肥 (39)
63、哪些化肥不宜作种肥? (40)
64、控释肥料 (41)
65、控释肥料与普通肥料相比优缺点 (41)
66、如何初看土壤肥瘦? (42)
67、化肥深施技术 (43)
68、商品有机肥 (44)
69、我国商品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 (45)
70、商品有机肥的使用效果 (45)
71、商品有机肥的施用 (47)
72、合理保管肥料 (47)
73、常见不合理施肥 (48)
74、水稻需肥特性 (49)
75、水稻配方施肥 (49)
76、水稻缺肥和养分过多症状 (52)
77、水稻氮、磷、钾化肥适宜用量 (53)
78、水稻缺氮症状 (53)
79、水稻缺磷症状诊断 (54)
80、水稻缺钾症状诊断 (55)
81、水稻的硅素营养特点 (55)
82、水稻缺锌症状 (56)
83、小麦需肥特性 (56)
84、小麦配方施肥 (56)
85、油菜合理施肥 (57)
86、油菜缺硼诊断 (57)
87、油菜缺硼症状 (58)
88、油菜缺硼补硼措施 (58)
89、玉米需肥特性 (58)
90、玉米配方施肥 (59)
91、黄瓜配方施肥 (60)
92、番茄配方施肥 (60)
93、辣椒配方施肥 (61)
94、西瓜配方施肥 (62)
95、花生施钾增产效果 (63)
96、花生增施钾肥方法 (63)
97、红薯的对土、肥的要求 (63)
98、大白菜、甘蓝施肥技术 (64)
99、无公害食品生产为什么可以施用化肥? (64)
100、正确施用化学肥料 (65)
附件:1、各种肥料混合施用情况查对表 (67)
附件:2、常用化肥的简易识别方法 (68)
附件:3、肥料中常用的术语及单位中英文对照 (70)
科学施肥技术常识
1、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测土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最基本的特征是因土因作物施肥;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做到产前定肥,产中微调,技物结合。

而习惯施肥则是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消除盲目施肥,减少肥料的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益。

二是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有利于改土配肥,提高耕地质量,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四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有利于增产增收,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促进作物稳产高产,当季作物增产在8%以上,一般亩平节本增收50元以上。

5、测土配方施应遵循原则
测土配方施肥主要遵循三条原则:
一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强调“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与无机相结合,这不仅起到缓急相济、互为补充、提高肥效的作用,而且还能培肥改土,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

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结合。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必须进一步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

三是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破坏或消耗了土壤肥力,就意味着土地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6、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基于田块的肥料配方设计,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料或发放配
肥通知单,推荐指导农民使用。

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

7、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宜方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

8、目前测土配方施肥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来,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形成了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测土一配方一生产一供肥一技术指导”全方位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但由于在施肥上普遍存在地区与作物之间分配不平衡、盲目过量施肥、表施撒施及“三重三轻”现象,肥料结构不合理,在肥料品种选择上重无机轻有机、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

导致化肥利用率和贡献率逐年降低。

9、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不同于一般的“项目”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稳定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一项“日常”性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工作,它是由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推广模式等组成的体系,只有社会各有关方面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真正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单位要负责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核心等环节,建立技术推广平台;测土配肥试验站、肥料
生产企业、肥料销售商等搞好配方肥料生产和供应服务,建立良好的生产和营销机制;科研教学单位要重点解决限制性技术或难题,不断提升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测、配、产、供、施”
测:就是测土,是按有关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属性,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和有效锌等项目。

配:是根据土壤的测试结果,按照农业生产的实际,即目标产量,品质要求等提出合理的施肥方案,即各种肥料的配比及用量。

产:是根据不同肥料的配比及用量,生产出不同的“测土配方专用肥”
供:把生产的“测土配方专用肥”,供应给相应的区域。

施:指导农民按照《测土配肥通知单》的要求合理选择,使用“测土配方专用肥”。

11、如何按测土配方计算施肥量?
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表采用的推荐施肥量是纯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用量。

但由于各种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所以农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易准确地把握用肥量。

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

假设该地块推荐用肥量为每亩施纯氮(N)8.5kg、P2O54.5kg、K2O6.5kg,单项施肥其计算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应施肥数量。

可得结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6%)为8.5÷46%=18.5kg,施入硫酸钾(硫酸钾含K2O量一般为50%)为6.5÷50%=13.0kg,施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含P2O5量一般为12%)为4.5÷12%=37.5kg。

如果施用复混肥,用量应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荐施肥量最少的那种肥计算,然后
添加其他两种肥。

如某种复混(合)肥袋上标明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该地块应施这种复混肥:4.5÷15%=30.0kg,这样土壤中的磷元素已经满足了作物需要的营养。

12、测土配方施肥如何实现增产和增效?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的作用。

(1)通过调肥增产增效。

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前提下,调整化肥氮∶磷∶钾的比例,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

(2)减肥增产增效。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高产区,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往往以高肥换取高产,经济效益很低。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减少某一肥料的用量,以取得增产或平产的效果,实现增效的目的。

(3)增肥增产增效。

对化肥用量水平很低的或单一施用某种养分肥料的地区和田块,合理增加肥料的用量或配施某一种养分肥料,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从而实现增效。

13、配方肥料
配方肥料全称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用肥,简称“配方肥”,是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和肥料效应以及对产量及品质的要求,以各种单质化肥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的适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其符合精准施肥的要求。

14、配方肥基础肥的配伍方式
目前,配方肥国内配伍系列有5种形式。

第一种是硝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低浓度BB肥,提倡把过磷酸钙与有机质、微量元素加工成颗粒,与硝酸铵、氯化钾颗粒肥混配;第二种是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低浓度BB 肥,用颗粒氯化铵代替硝酸铵,可降低成本,由于是双氯化肥,一般用于水田;第三种是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
低、中、高浓度BB肥;第四种是硝酸磷肥—氯化钾:适于生产中、高浓度BB肥,硝酸磷肥是颗粒肥料,含N、P2O5各20%,混合后理化性状较好,但硝酸磷肥原料少;第五种是尿素-磷铵—氯化钾:适于生产高浓度BB肥,粒度好,耐贮存,国外广泛采用这种配伍方式。

15、配方肥原料配伍应注意的问题
在配方肥的生产中,一定要注意粉粒掺混肥和颗粒掺混肥生产中的原料配伍问题。

基础原料肥选用不当,在配伍中出现吸潮、盐分解析、结块、养分损失转化等,不仅影响商品效果,而且会使有效性降低。

配方肥生产、配料应主义的问题如下:尿素—磷铵—氯化钾配伍是目前的最佳配伍选择,惟一缺点是养分浓度太高,微肥无法加入。

尿素—过磷酸钙(或重钙)—氯化钾配伍带来的问题是:过磷酸钙(或重钙)的主要成分磷酸一钙水合物与尿素反映生成化合物,释放出水,使肥料变湿结块。

解决办法:一是要严格控制过磷酸钙(或重钙)的含水量,含水量必须控制在3.4%以内;二是要进行氨化处理,处理后的含水量必须小于4%,可用碳酸氢铵对过磷酸钙进行氨化处理。

碳酸氢铵的加入量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氨化处理完毕可同氮肥粒、钾肥粒掺混、装袋。

另外,配方肥配伍时,硝酸铵和尿素不能同时作为氮源掺混;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同时使用,会发生肥料变湿结块。

16、肥效试验的实施准备
肥效试验的实施需要以下准备:
(1)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均匀,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田间试验应明确所用的作物品种,一般应选择当地主
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的品种。

(3)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

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混合土样。

(4)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个重复(或区组)。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

(5)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20m2~50m2,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

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3m,中耕作物不小于4m,设施蔬菜作物一般为20m2~30m2,至少5行以上。

多年生果树类选择土壤肥力差异小的地块和树龄相同、株形和产量相对一致的单株成年果树进行试验,每个处理不少于4株。

17、测土配方施肥之取样测土
土壤肥力是决定产量的基础。

据估算,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40~80%来自于土壤。

我市土壤受气候、成土母质、地形、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十分复杂,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之间养分差异比较大,肥料的增产效果及肥料品种搭配也就不同。

因此必须通过取样分析化验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才能判断各种土壤类型、不同生产区域土壤中不同养分的供应能力,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

18、土壤取样应在什么时期进行?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

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采集。

如要在作物生育期内取样,应在当季作物底肥施用1~2个月后或生长
后期、收割前期取样。

对穴施、条施田块,应尽量避免在施肥沟、穴取样。

19、采集土样应注意哪些问题?
(1)必须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按照不同的地形部位、土壤类型、作物栽培轮作情况、肥力水平等划出采样单元,确定采样点,使所采的土样能准确反映土壤实际的性状。

(2)必须采集混合样本,多点混合,以充分反映地块的养分状况。

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取样密度;二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采集到的样品和分析化验结果能代表一定面积的耕地。

三要注意采样方法,根据地块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等采用对角线采样法、棋盘式采样法、S 形采样法,采集7~20个样点,混合后用四分法多次淘汰。

(3)一个土壤样品只能代表一种土壤条件。

由两个差异极大的土样混合而成的混合样品,所得分析结果不能代表两种情况下土壤性质的“平均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别取样。

(4)采集土样时,在采土深度内要上下均匀等量;采土前必须将工具清理干净,并将取样点表面的植物残体或其他杂物全部去掉。

不能在靠近路边、地头、渠道附近、沟边、局部特殊地形及堆放过肥料的地方采样。

20、填写土样标签应包括哪些内容?
群众自己取样送检,主要注意有如下内容:样本编号、土壤名称、代表面积、采样日期、采样人、地块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方法、前茬作物、农户姓名等。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放一张。

21、新鲜的土样样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备?
某些土壤的成分如二价铁、硝态氮、铵态氮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须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

为了能真实地
反映土壤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要及时送回室内进行处理分析,用粗玻璃棒或塑料棒将样品混匀后迅速称样测定。

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要暂时贮存,可将新鲜样品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进行速冻保存。

22、土壤供肥性能
测土的供肥性能是批土壤供应农作物所必须的各种速效养分的能,主要包括土壤供应种速效养分的数量,各种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的速率以及各种速效养分持续供应的时间。

23、土壤全磷和速效磷
磷在土壤中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有水溶性磷盐和不溶性磷酸盐。

不溶性磷酸能溶于水被吸收利用,叫速效磷。

不溶性磷酸盐不溶于水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速效磷和不溶性磷的总和称为土壤全磷。

速效磷含量的高低标志着目前供磷能力,而全磷标志着土壤供磷的潜在能力。

24、土壤全钾和速效钾
土壤中的全钾是指矿物性钾、代换性钾和不溶性钾的总含量。

而速效钾则指土壤中能直接被作物能收利用的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代换性钾。

25、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生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利用。

土壤中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的总和称土壤全氮。

土壤氮素绝大部分来自有机质,故有机质的含量与全氮含量成正相关。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贮量和供氮的潜力。

因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一样是土壤肥力的
主要指示之一。

碱解氮又叫水解氮,它把括无机态氮和结构简单能为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故又称速效氮。

26、土壤有机质,及对于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包括:(1)新鲜有机质(指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2)半分解有机质;(3)简单的有机化合物;(4)土壤腐殖质,呈黑色、黑褐色胶体,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再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说土壤有机质主要指的是腐殖质,其在土壤有机质中占70-90%,它对土壤的肥力有很大的影响。

尽管土壤有机质只占土壤总重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是体现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土壤有机质中含有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

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分解,这些养分可不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生长所需。

此外,有机质还可通过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保肥性和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

27、有机质在配方施肥技术中的作用
从农业生产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物的产量愈高,从土壤中获得的养分愈多,需要以施肥形式,特别是以化肥补偿土壤中的养分。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日益增加,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比重相对下降,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

在一定条件下,施用化肥的当季增产作用确实很大,但随着单一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消耗量也增大,造成土壤团粒结构分解,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下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变差,将会出现新的低产田。

配方施肥要同时达到发挥土壤
供肥力和培肥土壤两个目的,仅仅依靠化肥是做不到的,必须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的作用,除了供给作物多种养分外,更重要的是更新和积累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高产优质创造条件。

所以配方施肥不是几种化肥的简单配比,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化肥以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既获得作物优质高产,又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28、沃土工程
沃土工程是指通过对土、肥、水三个资源的优化配置, 综合开发利用, 实现农用土、水、肥的精准调控,从而使农业投入和产出达到最佳效果,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包括土壤肥料测试体系建设,土壤肥料信息体系建设,土壤肥料新技术研发、示范等。

29、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6种。

它们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铝、氯。

植物对前9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对后7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称为微量元素。

植物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有多少之分,但它们对植物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彼此间相互不可替代。

在植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元素的需要量最大,而土壤中可供给的速效养分含量却较低,一般必须季季或年年施用肥料,来满足植物的需要。

因此,人们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植物虽然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大,可缺乏这些营养元素,植物往往有明显的缺素症,导致大面积减产。

因此,施肥时要综合考虑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