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摆手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酉阳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是以摆手为基本动律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主要分布在酉水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的说法。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主要表现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族民族发展史。
广泛流传在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内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均属于“小摆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古朴。其中一套是以表现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岩鹰展翅、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以粑粑、豆腐、团撒、刀头为祭品,在土老司或长者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摆手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在跳摆手舞时,还要伴以摆手歌,歌词的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祭祀祖先和生产耕作等等。至今仍矗立在我县后溪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宫”(小摆手堂),见证了昔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
摆手舞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内涵。对于摆手舞的起源说法甚多,目前最主要的有“巴渝舞”起源说。但通过我们对摆手舞的具体形态、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今之摆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更不是“巴渝舞”的翻版。“巴渝舞”对以表现古代战争为主题的这类摆手舞影响很大,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承性。但在流传范围更为广泛,以表现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的“小摆手”中,却很难看到“巴渝舞”的痕迹。这表明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很难用一种文化现象将其囊括。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体的劳动和智慧,战胜并改造自然,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歌舞最初的由来。土家摆手舞是土家先民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抒发,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艺术体现,摆手舞自
产生以来就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积极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文化功能,在土家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原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十分明显。
原生性、民族性是土家摆手舞产生的地域特征的原始特性,是区别于“引入文化”和其他民间舞蹈的重要依据。《后汉书•南蛮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而《华阳国志•巴志》中所载:(巴国)“其地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等记载都把古代巴人最早的活动区域锁定在清江、酉水流域的武陵山区。因此,无论是古代巴人最先创造的“巴渝舞”、“军前舞”,还是土家先民创造和发展的“大摆手”、“小摆手”,都是武陵山区特定的产物,具有“土生土长”的特性。《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这说明古代巴人所居之地多有江河。纵观今土家族聚居地亦不例外。渝东南有乌江和酉水;鄂西南有清江和酉水;湘西北有酉水和沅江;黔东北有乌江等。古老的文化河流承载着古老的民族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我县境内的酉水河是一条古老的文化河流,被誉为“土家文化的摇篮”。酉水为古代九江之一,早在秦汉时期,酉水就以酉溪之名著称于史,正是有了这条著名的文化河流才将地处酉水河中游地带的酉阳与上游的鄂西和下游的湘西连成一片,形成了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的格局。世居在酉水河畔的土家人,背靠武陵山,面向酉水河,出门是山、开门见山、开口唱山,挥之不去的是山与水的千千情结。原始摆手舞中所展现的“围山狩猎”、“捕鱼捞虾”的场景,不正是反映了土家先民对山与水的依恋和崇敬之情吗。
通过对摆手舞的具体形态及表现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土家摆手舞产生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延续性。
第一,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在“改土归流”以前土家语一直是土家人的主要交际工具,在语言的传承上还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某些细小的差异。由于土家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是依靠口传心授,而这种传承方式又是极为有限的,那么,要更好地延续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就必须创造或者依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作为庞大的土家文化载体的摆手舞便自然地成了这种方式的承担者,用歌舞的特殊形式向后人讲述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让土家人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中,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获得某种生产生活技能知识,因此摆手舞才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不衰。
第二,翻开中国的版图,一目了然,你会惊奇地发现,摆手舞这一文化现象无一例外地产生和流传在武陵山地区的酉水河、清江流域。由于武陵山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适应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家山民均把农历的冬月、腊月和正月视为农闲季节,这就为祭祀和摆手舞活动的举行提供了必要的参与者和时间上的保障,因而年年举行,以致逐渐形成
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是摆手舞文化现象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