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 周明芝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案例1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1L 、2L ,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 、b ,由力矩平衡原理,得1
LG =2L a ,2L G =1L b ,两式相乘,得2G ab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ab 与2
a b +的大小,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再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个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 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
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
1
10
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 直线2y x m =+与抛物线2y x =相交于A 、B 两点,________ ,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例如: ①|AB |=;
②若O 为原点,∠AOB =90°;
③AB 中点的纵坐标为6;
④AB 过抛物线的焦点F .
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四)创设新奇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4 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很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2y x =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 x y 到定点00(,)F x y 的距离等于动点(,)P x y 到定直线l 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2x y =
222x y y y +=+ 2221122
x y y y y +-=+ 22211()()44
x y y +-=+
14
y =+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 x y 到定点1(0,)4F 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14
y =-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五)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的错误思路充分地展示,然后再把思路引导、集中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甚至还常编出一些错题让学生做,并让学生来分析其正误,最后才发现题目原来是错误的,一来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二来让学生知道别迷信现存的一些东西,要有自己的思辩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活跃,使整个课堂活动也活了起来。
案例5 双曲线22
125144
x y -=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
是( )
A .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 .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 .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 .这样的点P不存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 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1PF -2PF =±10.
∵2PF =5,
∴1PF =2PF +10=15,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解2.设00(,)P x y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2PF 0ex a -,由a =5,2PF =5,得0ex =10,
∴1PF =0ex a +=15,故正确结论为B.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2PF =5,1PF =15,则1PF +2PF =20,而12F F =2c =26,即有1PF +2PF <12F F ,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1PF -2PF |=2a ,还要注意条件a c <和1PF +2PF ≥12F F .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六)利用变式教学,层层递进创设情境,可把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引入纵深。
变式训练能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使知识得到拓展,方法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升华。这样的训练具有思维挑战性,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