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济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文言文 (共4题;共46分)
1. (7分)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3) 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4) ________,意与日去,________,多不接世,________,将复何及!
2. (12分) (2018八上·德州开学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请想象颔联所描绘的景象并将画面写下来,有人说此联炼字精妙,请赏析。
3.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 ________
③汲汲不于富贵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
(3)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4.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下列句中的“以”与“重赏以令死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B . 扶苏以数谏故
C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 . 以啮人,无御之者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文段记述了一位县令的妻子,在叛军兵临城下,举县不知所措之时,挺身而出,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
以弱胜强,击退叛军,保住了城池。
B . 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能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
C . 文段选取了人物的典型言行来塑造人物性格。
杨氏与夫君李侃的对话,显示其“忠”;对智吏百姓的激厉,显出其“智”。
D . 本文着力刻画了一个深明大义、有勇有谋、恭敬孝顺、热爱国家的烈妇形象。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则人谁肯固矣②其必济③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④侃率之以乘城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二、现代文 (共2题;共42分)
5. (20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题目。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
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1)选文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2)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中提到的几类人的理解(举例说明)。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 10 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 相当于 1.2 万吨石油。
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 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
现在, 无能耗的“雪能源” 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入冬以后, 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 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
来年夏天, 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据报道, 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 6 层空调住宅楼, 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 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 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 2 米。
一间雪库可积存 100 吨, 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 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 即使攥成雪团, 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
的空间, 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 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 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 可滤除 90% 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成为冰状水。
它是一种超软水。
它不含钾、钠等矿物。
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因此, 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 尤其对于轻患者, 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 可不用其他药物, 45 天就能痊愈。
常用雪水洗澡, 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疾病。
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
研究表明, 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 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 每天饮 12 杯雪水, 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 能防治动脉硬化症。
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 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 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户外 4 米高的雪堆, 盖上 30 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 8 月份仍可保持2.5 米高度。
同样方法, 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 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本文介绍了“雪”的哪些功能?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分别有什么作用?
(4)请围绕“雪水”, 用一句话对第④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以整合。
(5)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雪内部的微孔结构可保持足够空间, 甲醛等有害成分可滤除 90% 左右。
B . 雪水对人体有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所有患者都有很好效果。
C . 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D . 随着年龄增长, 人体内冰结构水日益不足, 加速人的衰老。
俄罗斯医学专家认为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有好处,可延年益寿。
三、综合运用 (共1题;共9分)
7. (9分)(2020·荆门)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
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方篇。
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节选自《中国字》歌词)
材料二:
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
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
“目前的汉字教育存在某些缺憾,大家往往是听其音、知其意,但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
”该节目总导演童中尉如是说。
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材料三: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
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
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
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敲”和鼠标上的“点”。
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
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________,一折如同________,一弯就像________,一点恰似________。
①龙摆尾②峰回转③凤抖冠④剑出鞘
(2)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
(至少答出两点)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6八上·简阳期末) 请以“那天,阳光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能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②字数600左右。
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④文体不限,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力求新颖。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共4题;共46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二、现代文 (共2题;共42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三、综合运用 (共1题;共9分)
7-1、
7-2、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