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价值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潮剧的价值
[摘要]潮剧是演变而来的,经过几百年演变、改革、创新流传至今有着不可估量的存在价值,一直受观从宋元南戏众的喜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潮剧存在的价值,对弘扬潮汕文化有一定的发展作用。
[关键词] 历史欣赏教育海外交流
一、潮剧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
潮剧是地方剧种,用潮汕方言演唱。明清时已有潮腔、潮调、泉潮雅调、潮州戏之称;以后又有潮音戏、白字戏等称谓。潮剧的称谓,最初在清末出现。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称为潮剧。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戏曲行列,同老艺人携手合作,把旧戏班改造成新型剧团。特别是1956年成立了省级建制的“广东潮剧团”,努力发扬潮剧的优良传统,发掘、整理、创作了一批剧目,并在艺术上精雕细刻,因而获誉艺坛。其中有被京华戏曲大师称誉为“三块宝石”的折子戏《杨令婆辩本》、《扫窗会》、《闹钗》;还有新编历史剧《辞郎洲》,现代戏《松柏长青》等等。这就把潮剧艺术推上一个新台阶,潮剧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自1956年至1965年,潮剧事业兴盛了十年。曾两次得到进京汇报演出的机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亲临观看。外在东南海隅的潮剧,从前很少与国内艺术团体进行交流,文化艺术界对潮剧是陌生的,通过进京汇报演出,却得到梅
兰芳、欧阳予倩、老舍、田汉等专家、名流的赏识和高度评价。正如田汉所概括的:“潮音今已动宫墙”。
二、潮剧的艺术欣赏价值
潮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音乐和表演形式兼收并蓄、博取众长而融为一体,程式严而不僵。潮剧唱腔轻婉低回,抒情优美;语言注重本土特色,有特殊的方言文学风味;生、旦表演轻歌曼舞,柔美俏丽;丑行分工细密,程式丰富,机巧灵活;舞台美术使用潮绣等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特点。潮剧自古以来就有两种表现形式:木偶剧和人剧,但两者都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木偶剧更加可爱,能吸引儿童观看;而人剧则更加形象生动,能充分表达各个人物的特点和剧情的跌宕起伏。
潮剧唱腔是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的综合体制,并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帮声形式,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曲调以地方化的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小调融和而成。潮州方言语音具有八个声调,演唱出字行腔讲究“含、咬、吞、吐”,形成潮剧唱腔的地方风格。
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潮剧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唱词典雅,曲牌完整,唱腔缠绵,音乐多用重六、活五调;善于表现低沉气氛及悲怨情绪;小锣戏的剧目多是生
活小戏,词语生动,采用地方舞蹈,生活气息浓厚,音乐多用轻六、反线调;苏锣戏气氛庄严、热烈,剧目多为公堂诉讼、征战打斗戏。
三、潮剧的教育价值
新中国的诞生,预示着潮剧艺术教育将出现一个灿烂的明天。潮汕刚解放,地方党政领导就把扶植、改进潮剧的工作紧抓起来。1950年成立潮剧改进会,“剧改”的任务是“改人、改戏、改制”,班主制、童伶制随之被废除。1959年汕头专区戏曲学校的诞生则是潮剧艺术教育的第二次飞跃。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绿了潮剧艺术教育,汕头戏曲学校再度获得生机,艺术空气空前活跃,潮剧艺术教育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金秋时节。
潮剧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汕头戏校充分发挥特区、侨乡优势,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频繁的国际交流成为汕头戏校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地方文化——潮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起先后7次出访了香港、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对外交流不但有助于世界对中国潮剧的了解,也为潮剧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潮剧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潮剧艺人和广泛潮剧爱好者,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保留和创作了许多剧本,有背景不同、不同题材,大量题材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如《桃花过渡》、《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等。
四、情系海外潮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
潮剧是潮人钟爱的乡土文化,对生活和奋博在海外的潮人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海外潮人虽远离故乡,依然认为自己与中华民族是同祖同根。因此潮剧对于海外潮人来说,始终是与潮语、潮菜等等一样,成为他们“生命故园”的一种符号,是他们维系与故土血脉相通的一条精神纽带。
潮剧对海外潮人所起的亲和、凝聚作用,集中体现在长期与潮人密切不可分的节庆民俗活动中。潮人在节日敬神、祭祖期间,筹资演戏已成为一种习惯,人们既借祭神灵、祖宗,唤起相应的仪式感情,又与演出进行面对面、心对心的沟通,一方面接受潮汕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文化的认同心理。另一方面,通过直接的群体性参与,同各方的乡亲族友共乐交流,不断加深亲情和增强亲和力,因此直到现在,潮剧这种于节日期间配合潮人俚俗活动的演出,依然在海外许多地方继续保存着。
潮剧长期流播海外,还不断与当地文化艺术进行交融和交流,通过互补吸收,使各自的艺术神采更加丰润。据了解,泰国有些戏剧品种的形成和发展,就与潮剧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例如泰戏“洛坤隆”便是20世纪30年代,吸收潮剧的艺术形式,与当地传统的“洛坤”戏相结合而产生的剧种。由于“洛坤隆”吸收融汇了潮剧演唱艺术的某些特点特色,对原有“洛坤”戏的表演作大幅度的改进,使其赋有“歌声清亮,表演之姿态即有可观”的特点,因此形成以后,很快便受到泰人的认同和赞赏。在柬埔寨,戏剧艺术同样受到潮剧的影响和渗透,特别是作为戏剧主要部分的“巴塞戏”,
据说就是当地土人早年买下演出于柬埔寨而后解散的潮剧班的戏服、乐器和道具,再改用高棉语演唱柬埔寨民间神话故事和中国历史人物故事演化而成,戏中至今仍保留着潮剧小生、花旦、青衣、丑等一些行当的角色形象,演唱时唱念结合,还溶进一些潮剧音乐的旋律,这些显见也都是源于潮剧的传统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潮剧在东南亚一带长期生存传播,又难免在维护潮剧原先的内容取向、形式定势、审美构架的同时,不断受到当地社会、民情和语言、风尚、习俗等文化基因的影响,渐渐呈现出一些“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微妙变化,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多了一些直接反映海外生活的剧目,这些剧目在题材、人物、意念和展示的环境等方面,都不同程度溶入了东南亚地区的风土人情、奇风异俗,使其带上浓郁的“南洋色彩”,语言运用上也受到异国异地语言的影响,借用和掺杂了不少当地的民族语言,如泰语、马来语等。这些还随着当时戏班的往返被逐渐带回国内,出现于国内的舞台,不断丰富了潮剧的适应力和表现力。
半个世纪以来,潮剧到国外演出,规格更高,受到各国政府及民间文化团体的礼遇。1960年11月,中国潮剧团应邀访问柬埔寨王国,由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任团长,首场在王宫演出,哥苏玛王后莅临观看并给团长和表演艺术家授勋。此后直至1999年,仅广东潮剧院各个团体及潮汕各市、县潮剧团,前往泰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港、澳、台等地演出,共达80次以上。
1993年和1999年10月,在潮剧的故乡汕头市先后举办了两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