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总复习总结-中央财经大学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复习提纲
一、货币
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如:金属货币制度下的本位币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货币的职能
1.交换媒介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计价标准:用(观念中或者想象中的)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成为交易的前提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2.资产职能
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货币的作用
1.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提高交换效率。。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
2.克服了价值衡量与交换比率确定等交易困难,便利了商品交换
3.支付抵消以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
4.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和资产保存形式
5.通过发挥支付手段和资产职能形成的存款)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
货币面纱论:古典主义二分法
理性预期学派:理性的预期会使得货币的影响消失
货币非中性:
凯恩斯学派:人们注重名义价值而忽视实际价值
货币学派:现代货币数量出发,“货币最重要”
货币制度
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动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目的: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
内容:(规定或确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名称、值);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其规格);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限法偿);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流通中去的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劣币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内容: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外汇行市的稳定;国际收支不平衡则采用多种方式调节。
牙买加体系: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完全非货币化,各国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二、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信用风险
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归还偿还债务而引发的违约风险
银行信用的特点
1.吸收社会各部门的闲置资金,聚集为巨额的可贷资金,资金贷放规模大
2.独立于商品买卖,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3.存贷款在数量和期限的灵活满足了存贷款人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出现在银行信用之前,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银行信用在资金提供规
模、资金流向和范围、借贷期限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银行信用不排斥商业信用
消费信用的作用及负面影响
作用:
1.宏观: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
2.微观:平滑生命周期内的财富,提高生活质量
负面影响:
1.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导致虚假需求
2.信用膨胀:信贷投放规模过大,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
3.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对未来预期收入的错误判断,会使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
三、利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
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原因:占用货币的机会成本、对通货膨胀损失的补偿、对投资风险的补偿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的实质
1.非货币因素角度
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利息来源于由资本生产的费时性所决定的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差额。
西尼尔:等待论,利息和利润都是“节欲”的报酬。
马歇尔:第一次区分利息与利润,利息为纯息,利润为毛利息,资本是一种生财之源,资本出借及其形成的资本的等待都是一种牺牲,因此是节欲和等待的报酬,而作为毛利息的利润则不具有这种该特质。
2.货币因素角度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息论:利息是对人们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
3.现代经济学的观点
利息是投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取的补偿或报酬,这种报酬包括对放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机会成本(无风险利率)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风险溢价)。
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复利的合理性:最初凭借本金而获得的利息应该享有与本金同样的进一步获得额外报酬的权利
复利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和经济规律
单期终值和现值
FV=C0(1+r)=PV(1+r)
多期终值和现值
FV=C0(1+r)t=PV(1+r)t
终值复利因子:(1+r)t
现值复利因子亦称贴现因子:(1+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