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新店中心小学谢阿贞

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原来平淡的课堂变得热闹了,活跃了,但在热闹活跃的背后,我们会发现数学的课堂似乎缺失了什么,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在一次数学研讨活动课中,有一位老师上三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出示周一,周三,周五菜谱,让学生按一荤一素自由搭配起来,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数学。但在实际听课中发现,学生为了在纸上写出这些菜名,老师为了把学生的搭配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用符号来替代菜名);整堂课黑板上写满了菜名,大家说的也全是菜名,而且当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尽管孩子们在挑选和搭配时显出了极其的可爱,教室里也不时有一阵阵笑声。但真实的生活不能等同于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其实只要出示一个方案,让学生自主用符号,用数字,用连线法,等等,就可以了。既节省时间,又学会了搭配组合。

现今很多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一线的普通教师都已经改变了教学方法,前段时间听了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和倍数”两

而不是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大筐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致使数学课堂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当然,在数学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节约水电、爱心奉献等教育是必要的,但必须是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与数学紧密联系的,而不是游离的、牵强附会的。

二、不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

课改以后的数学教学为了解决传统数学教学的这种弊端,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把课程标准中的“提倡”的做法变成了“唯一的、非它不可的”方法,于是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单纯地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研究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过分淡化了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研究,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不能把生活现象上升到数学理论的高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阻碍了学生在数学上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生活味过浓的数学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吗?显然不是!完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有三个:第一是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储备能量,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的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的;第二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第三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数学教学只研究数学的概念、意义、法则、定理等理论知识,不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不行的,相反只注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更是不可取的,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问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源于外部——实际生活,另一种来源于内部——数学本身,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分清问题的来源,来自数学外部的问题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就必须从实际生活引入数学问题;来自数学内部的问题就得与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就坚决从数学内部引入数学问题,不要为创设生活情景而创设生活情境,更不能把创设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去追求、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一般情况下越是低级的数学知识越是靠近生活,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所以就要从生活引入、从生活去理解和掌握;越是高级的数学知识越是远离简单的现实的实际生活,这样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建筑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就是要从数学内部引入,要用数学的智慧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去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调味剂,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和好数学味与生活味之间的比例,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生活味道,也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生、相得益彰。

三、让“思考味”充实“数学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课的三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含量的数学课,一节缺乏智力挑战的数学课,

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算不得一节好课。有些数学课之所以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就是因为缺乏思维含量。整节课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启发、示范在前,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在教师的“精心铺垫”与“积极引导”下,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学生发现结论轻轻松松,探索规律顺顺当当,几乎无需智慧努力就可唾手而得。而另一些数学课,虽然并不缺少问题的数量,但是问题缺乏挑战性。整个教学过程被一个个小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是“对答如流”,但就是激不起思考的热情,感悟不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得不到发展。这样的课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如同一杯白开水。

因此,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适当增加问题的挑战性,是增加“数学味”的要诀之一。具体地说,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学生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的过程,从中品味思考的乐趣,发展思维的能力,获得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其次,数学课程不再只强调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学生会解多少道数学题,而是更关注他们能否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否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勇于探索是数学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为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为渔”。再次,教师应给学生静静地思考时间和空间,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静静地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它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个孩子收获甚丰。思考是在耕耘,耕耘之后必然是丰收的喜悦。耕耘与收获都是学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能思考而觉得不苦,有味道,回味无穷,在静静的思考中突然顿悟数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