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赏析

合集下载

《华氏9/11》

《华氏9/11》

《华氏9/11》
摩尔先生不喜欢布什总统几乎不是什么新闻了,他的《华氏9/11》是―次支持党派利益的战斗口号,是―场愤怒而又激烈的控诉,更是一次针对布什个人滥用职权的调查审讯。

不同于大多数纪录片,这个故事本身就涉及了一个敏感的主题,而所牵扯的伊拉克战争也比以往更具争议,赋予了电影―种附加的生命力。

影片以2000年的美国大选为开端,揭示了这届美国
政府的一些内幕,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恐怖活动的标靶,美国是如何卷入到这场对伊拉克的战争之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扯出了石油贸易在恐怖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布什家族和沙特拉伯皇族、本?拉登之间的关系。

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

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

2502019年22期总第462期文艺研究ENGLISH ON CAMPUS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文/曲 杨在由其短篇小说《消防员》改写而成的《华氏451》中,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钳制个人自由思想的集权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消防员的工作不再是灭火而是焚烧书籍。

尽管科幻小说很多时候不被认为是主流文学作品,但《华氏451》却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谴责美国五十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对文化界的实施审查制度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普列汉诺夫认为:文学作品并非神秘产物,也不能仅仅通过作家自身的心理状态来解释… 存在着把文学语言转译成社会学语言可能,也就是能找到文学作品中各个要素的“社会对等物”。

在《华氏451》中,作者给出了上世纪五十年美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

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正是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生动写照。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24世纪,作者在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盖·蒙塔格在自己的工作—焚烧书籍中所得到的愉悦感。

在书中设定的未来,房屋都是防火的,作为一名消防员,蒙塔格需要做的不再是救火,而是焚烧书籍和藏匿这些书籍的房屋。

因为书籍被认为会让人产生异端思想,危害社会的稳定。

做了十年的消防员,蒙塔格从没质疑过自己在午夜出任务,看着书【摘要】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的长篇科幻小说《华氏451》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谴责麦卡锡时代对文化界实施审查制度,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焚毁书籍、禁锢个人思想的集权社会。

通过把文学语言转译成社会学语言,我们可以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从而了解上世纪五十年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华氏451》;社会隐喻【作者简介】曲杨,女,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英语第二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动,在充分的表达原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修辞方法达到高雅的风格。

华氏911英文简评

华氏911英文简评

简评电影《华氏911》本片获得了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然而,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应该是客观与公正的展现和评价事件,很遗憾,在这方面《华氏911》不合格。

尽管电影叫“911”,实际上影片中描述911事件的部分仅在开头,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伊拉克战争的。

但影片也没有从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对事件进行客观叙述和深刻分析,有的只是对布什个人的攻击。

影片一开始就强调布什总统是通过不公正选举上台的,并且嘲弄地指出,在很多美国人心中布什“有点傻”。

此外,他还是个懒惰的、不负责任的总统, 911事件后还“抽空度假”,等等。

不论布什本人的品质是否真如影片所言,在讨论911这件重大的世界性事件上,对布什个人品质的丑化给人很不严肃的感觉。

实际上,本·拉登是沙特王室成员,拉登家族基本上代表了沙特王国,沙特王国与美国在外交、经济等诸方面有着很多联系,而影片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一问题。

影片给人的印象更像是:布什是本· 拉登的同谋。

影片展现了无穷无尽的反战示威,记者对各种反战人士的采访,美国人和伊拉克人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悲痛,等等。

渲染了战争的苦难。

然而这更像在赚取观众的眼泪,对说明战争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多大意义。

影片总结了战争的原因,除了毫无新意的重复“为了石油”这一论调,还暗示战争原因是布什父子与萨达姆之间的个人恩怨。

显然这种看法是很浅薄的,影片偏颇的观点是电影失去了更高的鉴赏价值。

A Brief Comment on Fahrenheit 911This documentary won the Golden Palm at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in 2004. However, to my way of thinking, to describe and comment an event objectively and fairly should be the primary standard which can define a documentary success or failure. Unfortunately, Fahrenheit 911 is failed in this regard.In spite of its name, the event of Fahrenheit 911 is only describ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documentary. The Iraq War is the main content. However, the movie doesn’t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event from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etc. Instead there is only the personal attack to President Bush.The movie emphasizes that President Bush came to power through the unfair election. And note that Bush is “a bit silly” in many American’s heart. In addition, he is a lazy, irresponsible president, even makes time to travel after Fahrenheit 911. No matter whether the comment is true, to uglify the president is not very serious.As a matter of fact, Bin Laden is a member of the Saudi royal family. The Laden family can mainly represent the kingdom of Saudi. They have a lot of connections with America in various areas. But the movie avoids this issue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I t seems to give audience an impression that Bush is the accomplice of Laden.The movie shows the endless antiwar protest, interviews to many sorts of anti-war activist, the grief that so many American and Iraqi losing their families. But it seems like the movie is making the audience cry intentionally. It doesn’t make much sense on 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the war. The film summarizes the cause of the war. Besides to repeat the canned assertion “for oil”, it indicates that the cause is related to personal grievances between the Bushs and Saddam. Obviously, this opinion is so flimsiness. It seems that President Bush waged the war pushily. The biased views make the movie lose a higher value to appreciate.。

赏析《九十九度中》,看不一样的

赏析《九十九度中》,看不一样的

赏析《九十九度中》,看不一样的摘要: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林徽因小说中最负盛名的一篇。

小说运用极具现代风格的写作手法,描写了华氏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各阶层人民生活的片段。

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现代创作手法的分析,洞察故事背后作者不为人了解的另一面,以期为读者理解小说、理解作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九十九度中》人生横断面蒙太奇意识流林徽因引言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林徽因女士小说创作中最负盛名的一篇,于1934年发表于《学文》的创刊号上。

小说截取了华氏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各阶层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描写了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百态人生。

被认为是最富有现代性的一篇小说。

小说中,作者通过运用“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手法、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和意识流式的描写,理智冷静地将生活的众生相摊于阳光之下,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本文将从以上几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上对《九十九度中》进行分析,以求为读者品读小说、理解作者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手法作为京派小说的范本,李健吾曾这样评价《九十九度中》:“只有这一篇,最富有现代性;惟其这里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看法,把人生看作一根合抱不来的木料,《九十九度中》正是一个人生的横断面。

”[1]小说在张府寿宴的情节中,穿插描写了在华氏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之中,有人在欢乐,有人在失恋,有人在庆寿,有人在成亲,有人在死亡。

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在世风日下的都市生活中迷失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作者通过对普通人城市生活的描绘,展示了现代人生活的错厄和怪诞。

一天之内,随着场景的转换,各色人物悉数登场:饭店的挑夫肩上各挑着有“美丰楼”字号的大圆篓,走在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上;张宅里,为庆祝老太太的七十大寿,“簇新的喜棚支出瓦檐丈余尺高,两旁红喜字玻璃方窗由胡同的东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2],仆役们忙里忙外,张罗着喜宴;喜燕堂内,屈从父母之命的新娘阿淑正在机械地举行着婚礼,“一鞠躬,一鞠躬地和幸福作别”[2];机关职员老卢、老孟和摩登少年逸九在点心铺里边聊边吃,同时还专注着眼前两个情人模样的男女;打着油纸伞的刘太太,端坐在洋车上去参加张府的寿宴,要车夫猛冲猛闯以显威风,因为她的“老爷”是局长;得到赏钱的挑夫因为渴得难受,买了冰凉的酸梅汤,回去后中暑发病,因得不到救治而数小时毙命;高级西医丁大夫置中暑穷车夫的生命于不顾,依然喝酒打牌;卢二爷的车夫杨三因为十四吊钱的债务与欠他钱的王康扭打在一起,被巡警弹压后双双入狱……所有人都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忙着自己的事情,貌似人物、事件的简单罗列,实则对生活横断面的真实截取。

从《华氏911》看纪录电影的叙事手法

从《华氏911》看纪录电影的叙事手法
:
·
·


,
首 部 纪录 片

关 键 词 纪 录 电 影 ; 叙 事手 法 : 中 图 分 类 号 J9 5 2
: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6 7 4一 8 8 8 3
(
2 0 16
)
19

02 0 3

0 1
一 讽 刺 的 手 法将 事 实再 现 《 华 氏 9 1 1 》 大 体 上 按 照 时 间顺 序进行 叙述 其 中包括大量 的事实 内容 例 如曾经 的节 目 片段 视频 资料 和 大量 的人 物采 0 分 钟时间 讲 述 了小 布什 访 影片的开 头 部分 导 演 用短短 的 1

,
,
1 16 0 3
要 《华 氏 9 1 1 》 是 由 迈 克 尔 摩 尔 自编 自导 的 纪 录 电 影 它 讲 述 了 9 1 事件 以 及伊拉 克 战 争对 美 国 民 众 的 深 刻 7 届 戛 纳 电 影 节 金 棕桐 奖 是 获得 该 奖 项 的 影 响 揭 露 了 布什 政 府 与 沙特 人 包 括 本 拉 登 家族 的 利 益 往 来 该 片 获 得 第 5
9 期 第 7 卷第 1 0 1 6 年 21 0 月
新 闻 研究 导 刊
o
、厂0 1夕 N
.
o
19
t6b 01
m u
l a
o
Jf N w s R
e
ese a
r c
h
O
e
o
e r
2
从 《 华 氏 9 1 1 》 看 纪 录 电 影 的 叙事 手 法
王 一迪

《华氏911观后感》

《华氏911观后感》

《华氏911观后感》
《华氏911》是由美国著名导演迈克尔·摩尔执导的一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的“9·11”事件为背景,对美国政府及其外交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质疑。

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了解到“9·11”事件的背景和发生过程,以及美国政府在事件后所采取的种种行动。

同时,该片还深入探讨了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包括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和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冲突。

对于那些对美国政治、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关系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深入了解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力,同时还可以看到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危机时所遵循的客观性原则。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国政府的不断背叛和欺骗。

在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不但没有果断采取行动,却看似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发动战争。

而且,美国政府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也没有遵循国际法律的规定,而是采取了强权政策,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和悲剧。

此外,我也认为这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的不对称。

在信息的扭曲和误导下,人们容易受到误导和反思,使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产生困难。

《华氏911》:纪录电影真实性的局限

《华氏911》:纪录电影真实性的局限

《华氏911》:纪录电影真实性的局限
孔朝蓬
【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3
【摘要】《华氏911》以尖锐、直白的影像语言和叙事风格,将真实的影像纪录演绎为政治宣传,这种真实性的局限将复杂而多变的生活简单化、集约化,从而偏离了真实生活的轨迹,淡化了其应具有的思想深度,削弱了观众的思辨力.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孔朝蓬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浅析纪录电影《华氏911》的创作特点 [J], 陈永红
2.纪录片电影《华氏911》视听语言剖析 [J], 韩淑俊
3.记录片的倾向性——以《华氏911》和《美国国难日》为参考 [J], 汪一帆
4.从《华氏911》看纪录电影的叙事手法 [J], 王一迪;李文瑄;刘钰源;欧阳锐
5.从《华氏911》看纪录电影的创作内涵 [J], 王一迪;王尧伟;赵鸿迪;张艺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氏911

华氏911

《华氏911》影评片名:华氏911 英文名:Fahrenheit 9/11主演:乔治·沃克·布什斯蒂夫·旺达本·阿弗莱克导演: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上映日期:2004年片长:122 min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

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

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

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关于导演导演迈克尔·摩尔1954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并在当地大学里完成新闻学的学业,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射击等爱好,还赢得过一次射击竞赛。

在大学时,迈克尔进入校报并成为一名编辑,由此开始他的新闻职业,并靠玩宾戈游戏攒够了他第一部电影《大亨与我》(1989年)的预算。

《大亨与我》的背景是通用汽车公司大幅裁员而全面衰败,同时还造成四万人失业。

迈克尔以此片质问大企业,用事实撕开他们的正人君子的假象。

他是一名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以犀利的批判现实的风格著称,他一向关注政治,年轻时面对选举权并不如他人一般简单视之,而是倍加珍惜的组织竞选。

从处女作《罗杰与我》开始他便一直用摄影机和笔忠实地记录着美国社会的现状。

无论是电视节目《可怕的真相》、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还是他写的《愚蠢的白人》、《另类借口》。

虽然他的书也都登上了销量排行榜的榜首,但是他的天才更多的表现在电影上,他的上一部影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不仅荣获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55年特别奖。

浅析纪录电影《华氏911》的创作特点

浅析纪录电影《华氏911》的创作特点

无能 , 为后面作铺垫。影片以 9 1 事件 的现场声 音配合长 .1 达一分钟 的黑场镜头为正式开篇 , 通过声画 的强烈反 差, 让 观众 回到 9 1 事 件当天 , .1 感受伤痛 。
() 2 布什政府在 9 1 事件后 的执政策 略 .1 通过对 9 1 事件 官方调查人 员 、 员等 的采访 , .1 议 讲述 布什政府对 9 1 事件 的调查 和处理不 及 时的原 因。首先 .1
攻打伊拉克前 , 美国政府职 能部 门的官方发 言。导演将 这 些影像剪开 , 分别 放在影 片开端 、 中间 ( 音 ) 声 和结尾 , 现 将
实时空进行重组 , 表现了美 国政府 在谈话 之 间已经改变 了 伊拉克人 民的命运 , 并使世界都在为之震惊。
影片利用大量证据阐述 9 1 . 1事件与 阿富 汗政府 以及拉登

确 定选 题
家族有关系 , 布什政府却 迟迟不 采取行 动 , 而在 9 1 . 1事件
发 生 两 个 月 后对 阿 富 汗 发 动 的 战 争 也 只 是 表 面 功 夫 , 些 这
在 9 1 事件发生之后 , . 1 作为反应极 为敏锐 的美国影视 界有众多作品出现 。如 格迪安劳 迪特 、 祖斯 劳迪 特兄弟 在 20 0 2年出品了纪 实为 主的纪 录片( 1 》 由探索 频道制 作 91;
的微观纪录片( 1 9 1事件 一勇气航班 》 …… 媒体以各种形式对 9 1 . 1事件进 行解 读 , 因此要想使 自 己的作 品 脱 颖 而 出 , 定 影 片 选 题 就 显 得 尤 为 关 键。 确 迈克 ・ 摩尔仅将 9 1 件作为一 个契 机 , 特殊 的角 度 , . 1事 用
筒, 进行 出镜前 的检查 , 这些人 没有 说话镜 头就切换 了 , 该 组镜头给观众 留下悬念 ; 影片 6 8分钟后出现的是伊拉克人 民在午后 的休 闲时 间, 有结婚 的、 小孩 玩耍 等镜头 , 画外音 却是乔治 ・ ・ w 布什 电视讲话的 内容 , 美军进攻伊 拉克 ; 在

记录片的倾向性——以《华氏911》和《美国国难日》为参考

记录片的倾向性——以《华氏911》和《美国国难日》为参考

视听2018.08|一、《华氏911》的政治倾向摩尔的《华氏911》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纪录片,该片将矛头直指布什政府,暗指遭受战火屠戮的无辜平民是布什家族与沙特人以及本·拉登家族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纠纷下的牺牲品。

导演摩尔试图在影片中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真相,以一种真诚的事实去说服观众相信他所要传达的东西。

尽管摩尔试图以事实去打动观众,但那些事实何尝不是他想让观众看到呢?不难发现,摩尔的政治倾向性和主观性在影片中表现得很明显。

(一)政治倾向性的表现1.丑化布什政府的形象影片的开头,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布什总统形象。

布什在任职当天遭到民众向其扔鸡蛋,最后落荒而逃。

影片中的布什形象无异于小丑,很明显,拍摄者并不支持布什政府。

其次,摩尔在影片中先是揭露布什在选举中的舞弊行为,紧接着讽刺了布什执政时的玩忽职守,对“9·11”事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揭露了他和沙特人的特殊利益关系以及为何要发动伊拉克战争等内幕。

影片中还加入了一些幽默风趣的解说词,对于布什的动作、表情、形态等做了很多细节的拍摄,比如布什在听到“9·11”事件发生时的表情显得呆滞且无助,此时给他的内心独白所配的幽默解说词带有讽刺的意味。

2.利用大量负面素材这部纪录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在影片里调用了大量资料,包括大量的新闻录像、实地拍摄、资料取证、当事人采访以及从未披露过的真实影像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对布什不利的,主要是关于布什与本·拉登以及沙特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以此展开对布什政府强烈的抨击。

另外,摩尔还花了两年时间在伊拉克拍摄大量素材,包括伊拉克平民对美国政府的控诉,满地被炸掉的尸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普通民众,等等。

向观众展示这些素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控诉布什政府,让观众认识到布什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平民百姓,不仅给伊拉克的平民带去灾难,还给美国以及普通民众造成了伤害。

3.运用说服技巧摩尔的《华氏911》以一种戏谑的手法来丑化小布什的形象,将深受伤害的民众形象放大,这种形象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华氏911》中电影语言的话语分析

《华氏911》中电影语言的话语分析

《华氏911》中电影语言的话语分析作者:戴欣欣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23期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影视作品,语言都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拍摄纪录片来说,语言方面的处理尤为重要。

影视作品对于语言性的新要求可以说是电影事业发展的成果,从影视业的发展来看,语言性并不是在电影事业发展之初就有的,最早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语言性是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影作品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慢慢发展到今天的。

在今天的电影作品来看,语言性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影因素。

从今天电影中的语言发展来看,已经是一门成熟的电影技术,电影语言也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化,现在的电影语言已经包含了音乐语言、日常语言、喜剧语言、文学语言等多个方面,各种语言的结合使得电影更加出彩。

一、电影语言话语特性的分析电影语言话语既有其他语言话语的共性,同时作为一门艺术语言,电影语言话语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这一点与我们经常用到的文学语言、日常用语有明显的差别,这种自身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作用、社会功能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语言话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于交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而对于文学语言来说,它更突出的作用是帮助文学家将作家们的思想通过文学语言表达出来。

[1]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日常用语相比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完全不同,电影语言话语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电影的主题、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一部电影中导演所要表达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语言话语的表达上,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语言表达,而是通过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是一种巧妙的、诗意的语言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将导演的艺术意图表达得更加清晰。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影语言话语已经超越了语言所具备的最基本功能,那就是它的交际功能。

从具体的方面来说,电影语言话语与日常用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电影语言更侧重于创新,而日常语言侧重于保守。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所用到的日常语言必须保守应用,因为固定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交流,这里的保守应用包含了常用词汇的应用、常用语气的应用、常用语法的应用等。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意 • 里芬斯塔尔(1902-2003)
德 • 阿仑·雷乃(1922-)法 • 伊文思(1898-1989)荷兰
• Dziga Vertov
• 1924电影眼睛 • 1926在世界六分之一
的土地上 • 1929带摄影机的人 • 1934关于列宁的三支

世界纪录电影大师
• 弗拉哈迪(1884-1965)美 • Sergei M Eisenstein • 维尔托夫(1896-1954)俄 • 1925战舰波将金号
• Robert Flaherty
• 1922北方的纳努克 • 1926摩阿拿,格里尔
逊在评论此片时第一 次用了“纪录片”这 一词 • 1934亚兰岛人 • 1948路易斯安娜州的 故事
世界纪录电影大师
• 弗拉哈迪(1884-1965)美 • 维尔托夫(1896-1954)俄 • 爱森斯坦(1893-1948)俄 • 格里尔逊(1898-1972)英 • 安东尼奥尼(1912-2007)
片大奖) • 雾谷(2002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一等奖) • 三节草、龙脊、生于七十年代、沙与海、德兴坊
第一讲
世界纪录电影大师介绍
关于纪录片
纪录片不仅是一种真实发生的事件的 记录,也是创作者与观众的一种沟通和交 流,是创作者的智慧、人格、创造力和美 学追求的集中体现。
纪录片创始人: 罗伯特.J.弗拉哈迪(美国人)
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纪录电影的起源
纪录片创始人:罗伯特.J.弗拉哈迪(美 国人)
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 Lumiere • Arrive of Express At Lyone • 电影的两大类别 • 1896年,上海,西洋影戏 • 1905年,北京,定军山 • 1922年,纽约,弗拉哈迪( Flaherty ),

初探《华氏911》的样式特征

初探《华氏911》的样式特征

初探《华氏911》的样式特征[摘要]随着《华氏911》摘取了金棕榈奖,迈克?摩尔的纪录片受到了观影者广泛的讨论,并由此带来了一股故事化纪录片的创作热潮。

本文试图通过镜头中的世界、剪辑技巧和声音的主观化表达,来分析《华氏911》的纪录片样式,探析迈克?摩尔纪录片的故事化特征。

[关键词]《华氏911》;交叉剪辑;主观化;故事化昆汀?瓦伦蒂洛把象征戛纳影展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大奖授予迈克?摩尔导演的《华氏911》,宣告了一个新纪录片时代的来临:过亿的票房,在剧场中鼓掌的人群和席卷全美的“倒布”浪潮。

《华氏911》也因此成为了另一个影响美国人生活方式的911,黑色幽默加上匠心独具的剪辑,让美国民众对于伊战的怨恨达到极致,也认识到纪录片也可以像剧情片那样悬念丛生,精彩无比。

本文通过对迈克?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的画面、剪辑手法以及同期声和音乐分析,来探求迈克?摩尔纪录片的影像建构方法,并抽取片中具体的段落来分析其纪录片故事化的运用手法。

一、镜头里的世界迈克?摩尔的纪录片秉承了好莱坞电影的特点,人们总是可以在他的纪录片中读到刺激的爆炸、煽情的配乐、快速的剪辑以及层层推进的情节线。

与其说这是在看一部纯粹的纪录电影不如说是在欣赏一部好莱坞大片。

他不仅仅是追求一般纪录片的外在形式。

更重要的是他致力于纪录片技巧的探索和对纪录片观念的表达。

我们在他的镜头中看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值得我们去玩味和解读。

迈克?摩尔的《华氏911》等纪录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物访谈,每个人在镜头中表露自己对事件的真实想法,通过对这些想法的组接,产生迈克?摩尔需要的话语段落。

如《华氏911》中,对莱拉的采访,近景的组接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我们从她的面部表情读到她内心的感情变化由强忍着悲伤到最后眼泪的夺眶而出,使得人们理解了作为一名阵亡士兵母亲的那种无法言语的悲痛。

在处理一些重要场景时,迈克?摩尔常常别出心裁的用一些只有在先锋实验片中才用的技法。

华氏911纪录片分析

华氏911纪录片分析

华氏911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政府如何忽悠美国人民的故事,指出了美国政府911后对石油的贪婪在疯狂的反恐战争中所起的绝对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家族之间的利益瓜葛。

该片为何喜剧?其在于该片采用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对列手法来完成纪录,大量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利益的群体进行对列表现,如:布什总统悠闲的打高尔夫与他在一所小学中视察,得知911事件时的“呆滞”表情,加上画外音中稍带反讽的提问。

再如,布什在国会演说中幽默诙谐的口吻引发的哄堂大笑与伊拉克战争中血腥的场面和平民恐惧的表情。

这种稍带表现主义的电影手法,被导演迈克尔•摩尔运用得淋漓尽致。

于是,我们除了在强烈痛斥恐怖主义与侵略战争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美国上层建筑滑稽表演的啼笑皆非,而恰巧主演者不是别人,却是美国国会与总统本人。

试看影片结尾处,导演本人在国会前询问议员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伊拉克战场时,身边还陪同了一名伊战归来的士兵,光看议员们的表情,就已经足够滑稽。

在表现911事件本身时,导演没有直接用飞机撞大楼画面再次刺激观众的情感,而是用配音的黑画面来展现当时发生的状况,将镜头更多的对准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各异神情,让观众在一种静默的氛围中,体会着事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停地运用转场镜头进行切换对比,甚至拿他们前后不同的论调进行对比,令政治家们伪善而矛盾的面目显露无遗,也同样在不停煽动着观众的情绪。

从这点看,虽略带主观色彩,但却据有强烈的证据感,真实而可靠。

纵观全片,导演运用了一种真实的纪录手法,却在一种喜剧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当今美国政府作为的批判。

影片中的某些事实本身只能算是相对事实。

因为有些事实本身是没有什么颜色的,而我们的导演,却又一次给它们上了色。

片中那个片断,持续不断地记录了布什在一次发表讲话前一分钟的坐姿,表情。

常人相信都会那样,但是导演把它强调出来,不就是要告诉人们布什是个没内涵,缺教养的人吗?而影片中剪接出来的数句布什说的“伊拉克”、“杀伤性武器”也是一种虚夸。

华氏911观后感

华氏911观后感

华氏911观后感《华氏911》观后感《华氏911》是一部由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执导的纪录片,于2004年上映。

这部纪录片以批判的口吻揭露了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并对美国政治、军事以及媒体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观看完《华氏911》后,我深受触动,对美国政府的行为和媒体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该片的观后感。

首先,《华氏911》通过大量的真实录像和纪实报道展现了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

这些决策和行动不仅未能有效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战争和暴力。

例如,美国政府借911事件之机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指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事实上并未发现相关证据。

这种基于虚假理由而发动战争的行为,不仅造成了伊拉克的混乱和动荡,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这一系列的决策与行动引发了我对美国政府的质疑,令我深感愤怒和失望。

其次,《华氏911》还揭露了媒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媒体起到了传递信息和塑造舆论的重要角色,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媒体却被揭示出了种种偏见和丑恶行径。

美国主流媒体的自我审查和政府控制被放大,传达出的信息被选择性地呈现给公众。

例如,摩尔指出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家族的密切关系,以及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的影响力,而这些信息在主流媒体中却鲜有报道。

这一点令我深思媒体的权力与责任,以及对信息真实性的追求。

再者,《华氏911》还对美国政府的利益集团进行了犀利的揭露。

摩尔通过类比手法将布什家族与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集团联系起来,以此揭示了财团对政治的影响与控制。

例如,2000年总统选举时,布什一家与多个石油企业的关系,让我想起了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操控。

这种将利益置于国家和民众利益之上的行为,让我对政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产生了更多的质疑。

观看《华氏911》让我对美国政府的行为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也令我对国际政治与媒体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什在教室中不同角度的镜头
9:07am 9:09am 9:11am 9:12am
播音语言
抽 象 语 言 系 统 抽象音响语言 现场语言 屏幕文字 文 字 画内文字 造型语言 客观性具象语言
具 象 语 言 系 统
影 视 语 言 符 号 构 成 系 统
形体语言 表情语言
服饰语言
空间语言 色彩语言 图表语言

斯科特-马特尔 30年来,运用经典的蒙太 奇技术创造了一个属于自 己的独特世界,一个近乎 完美的世界。那些非同凡 响的照片把各种图像剪接 到一起,有的结合甚至违 反了某些物理学原则。马 特尔自己将其称之为“超 理性照片”,它们充满诗 意而发人遐思,具有很强 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我是一个边缘的朝圣者 流浪在自我情感的边缘 每个人都在边缘中旅行 徘徊又徘徊 下面的电梯是否通向地狱? 上面的电梯是否通向天堂? 我不知道,甚至不相信是否有天堂 与地狱的存在 我只知道,我现在是在波涛汹涌间 看看我们自己,有哪个不是在挣扎 着?
一个镜头自身不一定要有完整的意义,可以通过 与其他镜头的组接来加以修饰,并产生意义。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含三层意思:
作为电影电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 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思维。
作为电影电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 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 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作为电影的剪辑或电视的编辑的具体技 巧和技法。


心理蒙太奇: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 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 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 思索等精神活动。 抒情蒙太奇: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 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 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 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 染事物的特征。

通往朝圣的路? 通向成功的路? 仅有一条

树从地板中生长而出的,意味着在野 生和秩序之间一种内在的联系。


形成不同的节奏。将画面内部节奏和画面间的外 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组合起来,以 体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脉律,使片子的节奏丰富多 变、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

组织、综合各种语言符号。将影视整体各种语言 符号融合为运动的、连续不断的、统一完整的、 声画结合的屏幕形象。
表达寓意、创造意境。通过镜头的分切和组合, 相互作用,以产生新的含意,表达特定的寓意, 或者创造出特定的意境。

蒙太奇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镜头间的组接效果,它也是 整个片子的场面、段落和结构的艺术构思手段。
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 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 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 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 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 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也就是将摄影机 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 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1、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百货大楼附近) 2、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纪念碑附近) 3、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近
景)
4、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白宫镜头) 5、两个人走向台阶。(某教堂的台阶)

利用蒙太奇的分解组合功能,把不同时空拍摄的 片断连接起来从而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错觉,形成 一个整体。通过蒙太奇进行情节的虚构。





选题:从911事件引发对布什政府 以及伊战的反思,与政治相关, 说明导演有十分明显的创作意图。摩尔的纪录片多与政治 与社会问题相关,称为“刺头导演”,比如抨击美国枪械 制度的《科伦拜恩的保龄》等。 采访:采访了大量相关人物,如政府官员、美国士兵、伊 拉克平民、海关人员、能源部门人员等。用这些当事人的 同期声来说明事实的真相。 镜头剪辑:运用了大量蒙太奇画面组接技巧,如一些叙事 型的组接、对比型的组接、时空交错式的组接等。交运用 了一些电视台新闻和电影及报纸报道等相关的镜头。 音效:运用了大量现场声,在适当的地方配上合的音乐。 字幕与解说:用字幕的形式交待时间、人物身份等,用解 说来表明导演对事件的分析或者用解说进行过渡。
镜头
(一段黑屏,人们的声音)事件发生 时一组世贸周围人们的各种表情 人们奔跑的双腿 地面和空中四处飞扬的废弃物 布什驱车到佛罗里达小学校 布什在教室视察 助理告诉布什国家正受袭击 布什惊吓和不知所措的表情
字幕
画外音
(配音乐)
9:05am
布什只是坐在那 里,听孩子们继 续读“我的宠物 山羊” 差不多7分钟过 去了,没有人做 出任何反应

交叉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 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 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 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易引起 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 性。
例:妻子坐着竞赛用的摩托车,在火车后拼命地追赶;(因为有权 下令停止行刑的州长坐在火车上) 监狱里,她的丈夫正接受教会的临终涂油礼; 摩托车几乎快赶上那列火车; 行刑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毕; 最后一分钟,当绞索已经套在她丈夫脖子上的时候,赦免令终于 及时送到。
蒙 太 奇
叙 事 蒙 太 奇
平行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
表 现 蒙 太 奇
心理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 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例:日本的军马践踏着中国的大地; 日本侵略军进犯中国; 射击、轰炸。滥杀无辜; 火焰吞噬的乡居民宅; 孤儿寡母呼天抢地; 寻欢作乐的商人; 卖唱乞讨的盲女; 抗日的宣传标语……
具象音响语言
现场音响 音乐语言
线条 主观性具象语言 光线 角度 蒙太奇
色彩 景别 影调 特技

1、一个躺着的病人,脸色惨白,气喘嘘嘘。
2、医生给该病人注射、治疗。 3、病人康复,在院中散步。

1-2-3:表示病人康复的过程 3-2-1:表示发生了医疗事故

1、鸟在天上飞。 2、猎人举枪、射击。 3、飞鸟掉入草丛里。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 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这种手 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 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 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 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 失败等)或形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 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 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 内容和思想。



重复蒙太奇:它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 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 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 题的目的。 例:《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多次出现那件订婚 的绒线衣;《巴山夜雨》里多次出现有关蒲公英 的内容。


连续蒙太奇: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 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 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这种方式非常普遍,是一种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但由于缺乏时间、地点和场面的变化,无法处理 多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不利于省略多余过程, 容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



导演:迈克尔·摩尔 主角:小布什、切尼、赖斯等 该纪录片获得第57届戛纳电视节金棕榈奖 简介:拍摄历时3年,从2000年大选到伊战。导演 在影片中直接批评布什政府在反恐怖主义上的态度, 表明布什取得的所谓“成就”不过是符合了他的自 身利益。同时,他还揭露了布什家族与拉登家族之 间不同寻常的政治和金融关系。影片一半是在伊拉 克实地拍摄的,叙述了美国士兵因为错误的战争理 由而混淆了自己在伊拉克所扮演的角色,表现了在 伊战中美军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真实生存状况。
1、紧急刹车。 2、躺在地上的自行车和人。 俄国谚语:乌鸦飞上了天,狗却坐在它的 尾巴上。

பைடு நூலகம்


montage , 法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按照一定的 构思、方案和计划,把建筑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 一个完整的建筑物。现在它成了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 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取其组接、构成之意。

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通过镜头、场面、段 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 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 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 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 考。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 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 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