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育思想7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的教育思想
生平
•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 ),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 (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 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一书传世。 • 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 过一些政治活动。他曾仕于宋,为大夫,又到过卫、齐、 楚、越诸国。楚惠王时,公输般作攻战之具,打算为楚攻 宋。墨子闻讯,行走十昼夜,到楚加以阻止。楚惠王晚年, 墨子曾向惠王上书。他和楚贵族鲁阳文君相友善。目前所 知墨子事迹仅此。
一、教育作用
•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 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 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 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以素丝和染丝为喻, 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 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 “染不可不慎也”。
• 有一次老师带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让墨翟观测布 匹是怎样染成的。墨翟对工匠们的劳作很感兴趣, 当他看的聚精会神时,他的老师说: • “看到了吧,这些丝绢本来都是雪白雪白的, 把它们放进黑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黑的;把它 们放在了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黄色的。” • 墨翟说:“丝会跟着染料的颜色来变化,是 这样的吗?” • 老师说:“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丝一模一 样,所不同的是,丝是被人放进染料的,如何做 人则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选择。”
•
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 辑、军事防御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 (季羡林)
源自文库
评价
• 兼爱 尚贤 非攻 节用和 宽 惠”等,都反映 了进步阶级的时代要求。《墨子》中的墨 辩独具一格,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占有很 高的地位。《墨子》提出的“三表法”,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 上有重要的地位。
• • •
假使今日中国有墨子,则中国可救。(梁启超) 墨子是“中国的脊梁”,传奇式的伟大英雄。(鲁迅) 先秦唯子墨子颇治科学。(蔡元培)
墨子救宋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 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 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 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 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 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鲁班引荐墨子见楚王。墨子说: “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 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 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 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 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 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
三、教育内容
(一)政治和道德教育
• 兼爱:意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爱人如己 • 兼爱和非攻是体和用的关系。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 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而非攻则 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 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 (二)节用教育 • 墨子以自苦为极,一生节俭,反对浪费, 持有近乎苦行主义的节俭思想。在《墨子》 一书中,墨子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衡量衣食 住行是否恰当的标准:“凡足以奉给民用, 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 (3)言行一致 • 墨子强调言行一致。故有“言必信,行 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 不行也。”墨子认为,凡是说话不守信用, 心无诚意,在行动上必然不果断,即所谓 的“言不信者,行不果。”
• (4)量力而为 • 墨子在教学中还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他认为一 个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同时进行几个方面 的学习,所以就应该量力而学。量力原则不但是 对学生的提醒,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对教师 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知识结构 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从而对 学生实施既因材又量力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 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性教育原则的人;也 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首创这一原则的教育家。它比 西方近代量力性原则的提出早了两千多年。
• (三)思辩教育 • 包括思想方法、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才能 的教育。要“非攻”,要“上说下教”, 就要注重辩论的研究。如何使语言准确, 论辩有利呢?思想方法、形式逻辑和辩论 才能的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 (四)生产知识技能教育 • 墨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 家唯一具有科学意识的学 派。它强调生产、军事科 学技术知识及自然科学知 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 “兼士”获得“各从事其 所能”的实际本领。
• 墨子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 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 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 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 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 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 “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如道你 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 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他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 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 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 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 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 计划。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二、教育目的
•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贤 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故亦称“兼 士”。对于贤士,《墨子· 尚贤上》曾提出 过三条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 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 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道德要求是核心, 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 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 “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 主张。
•
•
有时候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 样。(孙中山)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
•
•
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胡适)
一部《墨经》等于整个希腊。(杨向奎)
四、教育方法
• (1)“不扣必鸣” • 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即消极等 待的教育方法,强调主动教育。他认为强 调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固然不错,但未 免太不主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虽不 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教师也 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 (2)“述而且作” • 孔子自述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墨子批评这种“述而不作”说,认为不述 又不作,是不对的;而只作不述,也是错 误的;仅述不作,和只作不述是同样不应 该的。正确的态度则是:对于过去好的东 西要继承,对现在有价值的就应当进行创 造。
生平
•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 ),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 (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 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一书传世。 • 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 过一些政治活动。他曾仕于宋,为大夫,又到过卫、齐、 楚、越诸国。楚惠王时,公输般作攻战之具,打算为楚攻 宋。墨子闻讯,行走十昼夜,到楚加以阻止。楚惠王晚年, 墨子曾向惠王上书。他和楚贵族鲁阳文君相友善。目前所 知墨子事迹仅此。
一、教育作用
•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 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 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 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以素丝和染丝为喻, 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 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 “染不可不慎也”。
• 有一次老师带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让墨翟观测布 匹是怎样染成的。墨翟对工匠们的劳作很感兴趣, 当他看的聚精会神时,他的老师说: • “看到了吧,这些丝绢本来都是雪白雪白的, 把它们放进黑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黑的;把它 们放在了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黄色的。” • 墨翟说:“丝会跟着染料的颜色来变化,是 这样的吗?” • 老师说:“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丝一模一 样,所不同的是,丝是被人放进染料的,如何做 人则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选择。”
•
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 辑、军事防御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 (季羡林)
源自文库
评价
• 兼爱 尚贤 非攻 节用和 宽 惠”等,都反映 了进步阶级的时代要求。《墨子》中的墨 辩独具一格,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占有很 高的地位。《墨子》提出的“三表法”,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 上有重要的地位。
• • •
假使今日中国有墨子,则中国可救。(梁启超) 墨子是“中国的脊梁”,传奇式的伟大英雄。(鲁迅) 先秦唯子墨子颇治科学。(蔡元培)
墨子救宋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 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 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 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 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 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鲁班引荐墨子见楚王。墨子说: “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 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 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 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 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 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
三、教育内容
(一)政治和道德教育
• 兼爱:意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爱人如己 • 兼爱和非攻是体和用的关系。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 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而非攻则 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 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 (二)节用教育 • 墨子以自苦为极,一生节俭,反对浪费, 持有近乎苦行主义的节俭思想。在《墨子》 一书中,墨子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衡量衣食 住行是否恰当的标准:“凡足以奉给民用, 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 (3)言行一致 • 墨子强调言行一致。故有“言必信,行 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 不行也。”墨子认为,凡是说话不守信用, 心无诚意,在行动上必然不果断,即所谓 的“言不信者,行不果。”
• (4)量力而为 • 墨子在教学中还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他认为一 个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同时进行几个方面 的学习,所以就应该量力而学。量力原则不但是 对学生的提醒,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对教师 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知识结构 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从而对 学生实施既因材又量力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 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性教育原则的人;也 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首创这一原则的教育家。它比 西方近代量力性原则的提出早了两千多年。
• (三)思辩教育 • 包括思想方法、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才能 的教育。要“非攻”,要“上说下教”, 就要注重辩论的研究。如何使语言准确, 论辩有利呢?思想方法、形式逻辑和辩论 才能的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 (四)生产知识技能教育 • 墨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 家唯一具有科学意识的学 派。它强调生产、军事科 学技术知识及自然科学知 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 “兼士”获得“各从事其 所能”的实际本领。
• 墨子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 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 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 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 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 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 “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如道你 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 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他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 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 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 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 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 计划。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二、教育目的
•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贤 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故亦称“兼 士”。对于贤士,《墨子· 尚贤上》曾提出 过三条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 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 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道德要求是核心, 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 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 “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 主张。
•
•
有时候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 样。(孙中山)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
•
•
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胡适)
一部《墨经》等于整个希腊。(杨向奎)
四、教育方法
• (1)“不扣必鸣” • 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即消极等 待的教育方法,强调主动教育。他认为强 调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固然不错,但未 免太不主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虽不 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教师也 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 (2)“述而且作” • 孔子自述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墨子批评这种“述而不作”说,认为不述 又不作,是不对的;而只作不述,也是错 误的;仅述不作,和只作不述是同样不应 该的。正确的态度则是:对于过去好的东 西要继承,对现在有价值的就应当进行创 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