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100513

中国银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100513
中国银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100513

内部报告

注意保存 全 球 经 济 金 融 问 题 研 究

2010年第11期(总第50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2010.5.11

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

二战后,日本从西方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经济崛起。然而,在货币国际化方面却未取得成功,进入新世纪后,甚至还出现了倒退迹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实力提升、外汇储备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本文通过对日元国际化的分析表明,外汇储备增长不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只有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才能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日元国际化的演进历程

日元国际化历程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总的来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消极被动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国,开始承担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使在国际商品和外汇交易中使用日元成为可能。但在这一时期,如何避免日元升值、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才是日本政府政策的核心考量,日元是否国际化并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东亚金融危机)。1980年12月,日本大藏省颁布了新的《外汇法》,把过去对资本交易的“原则上禁止”改为“原则上自由”,取消了本国居民向国外提供日元贷款和外汇不能自由兑换成日元的限制,从而揭开了日元国际化的新篇章。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逐步加快,日元国际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1984年5月,“日元—美元委员会”发表了《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日本大藏省也同期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的公告。在这两个报告中,对外汇交易的两个规则作了修订,第一个修订是外币期货交易中的“实际需求原则”,即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外汇期货交易,不受任何实体贸易的限制;第二个是“外币换为日元原则”,即企业可以自由将外币换成

日元,也可以将在欧洲日元市场上筹集的资本全部带回日本。此后,日本政府又在东京创设离岸金融市场,宣布开放境外金融市场,取消外资流出的限制,同时提高对外资流入的限额,并对外国人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和发放日元贷款、非居民间的“欧洲日元”交易采取了一系列的自由化措施。这些改革举措为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创造了条件,有力推动了日元的国际化。

第三,以区域金融合作为基础的日元国际化新战略(东亚金融危机后至今)。欧元的成功启动,使日本政府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1999年9月,大藏省设立了专门研讨日元国际化政策的“日元国际化推进研究会”。该研究会于2000年6月提出了《中间论点整理》,翌年6月提出了《日元国际化推进研究会报告书》。该报告书明确提出应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日元国际化问题紧密结合,推进与亚洲各国之间货币、金融领域的协作,积极讨论日元与亚洲货币直接交换市场的可能性。同时,日本政府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亟需大量资本的机会,推动东亚金融合作。1998年10月,日本政府发表了向危机国家和地区提供300亿美元资金援助的“新宫泽构想”。2000年5月,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举行会议,就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特别是在东盟10国与中、

日、韩三国合作(10+3)的机制下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达成了共识。至此,“日元亚洲化战略”已然形成。

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

衡量日元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包括三种:一是对外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的比率;二是国际金融交易中作为计值货币的比率;三是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率。我们将采用以上三类指标评述日元国际化的成果。

(一)对外贸易中日元作为计价货币的比率

1970年,日元在进出口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的比例只有0.9%和0.3%。经过30年的货币国际化进程,在日本进出口贸易中,日元作为计价货币的比率大幅提升。从表1看,在出口贸易中,日元计价比率自1980年达到24.9%后稳步上升,2008年该比率为38.7%;在进口贸易中,日元计价比率在1980年只有2.4%,而2008年达到20%,增长8倍。不过从国际比较看,日元在本国贸易中使用的比重还是偏低。如表1所示,美国利用本币结算的比例最高,几乎所有出口贸易均是美元结算,进口贸易中这一比例也高达85%;欧元区各国和英国利用本币结算的比例也超过或至少接近一半的水平。目前,日本的进出口规模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和4.5%,以此推算,日元在全球出口和进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仅约为1.96%和0.9%。

表1.各国进出口贸易中以本币结算的比例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1980 1988 1996200619801988 1996 2006 美国 97 96 98 95 85 85 88 85 德国 82 79 76 61 43 53 53 53 日本 29 34 36 40 2 13 21 24 英国 76 57 62 51 38 40 52 33 法国 63 59 52 53 34 49 48 45 意大利 36 38 40 60 18 27 27 45 数据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2006年数据中,本币为欧元

(二)国际金融交易中日元作为计值货币的比率

从国际债券规模看,根据BIS统计,以日元计值的国际债券规模稳步上升,从1993年的266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7499亿美元,上涨近3倍(图1)。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这一规模依然较小。截至2009年6月,以欧元计值的国际债券发行规模最大,为11.7万亿美元,占全部国际债券发行的47.5%;以美元计值的为8.9万亿美元,占36.1%;以日元计值的国际债券占比只有3%(图2)。

图1.以日元计值的国际债券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BIS

图2.以不同货币计值的国际债券发行额比较

数据来源:BIS

作为外汇市场的交易货币,日元在传统外汇交易中的平均使用比率曾一度维持在24%左右的水平,但BIS最新统计显示这一比例已降为16.5%。在全球外汇衍生品市场,以日元作为交易货币的规模(包括外汇互换、远期合约、期权和其他衍生产

品)近年来有所上升,从1995年不足2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270亿美元。但相比而言,以美元作为一方的交易达到2万亿美元,以欧元为一方的交易也达到1850亿美元。可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日元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图3)。

图3.主要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使用情况

(左:全球外汇交易市场;右: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

数据来源:BIS

注: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涉及交易双方,因此总比例为200%

(三)国际储备货币中日元的比率

据IMF统计,1987年到2009年的23年间,在已知分配的外汇储备资产中,日元占比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8.7%,是英镑占比3.4%的2倍多,成为仅次于美元和马克的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但进入21世纪后,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开始

下降,目前占比仅为3.1%,而英镑占比重新上升到6.9%,反超日元1倍,和美元、欧元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图4)。

图4.主要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数据来源:IMF

注:其中马克/欧元数据中,1999年以前为马克占比,1999年

后为欧元占比

三、日元国际化受阻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虽然恢复和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但该体系却不是平等和对称的。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在88亿美元的基金份额中,美国就占到了27.5亿美元,占比达到31.3%,超过第二位英国13亿美元的2倍还多。二战后至今,

美国在基金份额分配中的占比始终为最高,目前为17.04%,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在基金份额中的占比分别为 6.01%、5.87%、4.85%和 4.85%,四国加总才和美国相当。由于在包括确定份额规模、特别提款权分配、贷款利率决定、汇率制度安排、基金黄金储备的处置等重要事项上要求85%以上的有效多数通过,美国在重大的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就拥有了绝对的决策权,即美国的一票原则,其他国家在上述问题上均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对日本来说,不仅在国际舞台上无法和美国相抗衡,因日美关系较为特殊,在日元国际化这种对世界经济格局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也始终受制于美国。从两国经济关系看,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企业就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目前对美出口占日本对外出口总额的17%。如果美国经济衰退到一定程度,无论出口还是当地生产销售都将对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负面作用。金融自由化以后,日本对美证券投资不断扩大,美国证券价格暴跌将会让日本投资者特别是日本政府蒙受极大损失。由于日本过于依赖和渗透进了美国经济,日美经济变成了“命运共同体”,日本经常被迫采取对美协调、合作的政策来帮助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除了经济上的紧密关系,日美之间特殊的政治关系、军事关系也是日本金融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它们和日美经济关系一同构建起了完整的日美关系,

1978年以来,以“日美防卫协助指针”为基点的“日美共同防卫体制”强化了日美军事关系,成为了美国向日本寻求经济利益的砝码。例如,美国政府曾借口安全保障方面的原因对日本政府实施超低利率、介入美元买卖以及购买美国国债等都有过影响。

由于还不具备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的能力,加之日美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日本政府在日元国际化这种牵涉美国利益的问题上,只能采取国际协调政策,甚至盲目迎合美国霸权,曲意迎合西方盟国的要求。曾历任日本大藏省国际事务次官、东京银行董事长的日本国际货币问题专家行天丰雄对此感同身受地说,“尽管我们愿意置身于主要舞台之上,但我们还没有做好扮演主要角色的准备,……不敢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主动、显眼的角色。”

(二)欧元对日元国际空间的挤压

1985—1990年的5年间,日本和欧盟的贸易额由307亿美元急增至898亿美元,增加了1.9倍。同一时期,日本对欧盟直接投资从19亿美元增加到140亿美元,增加了7.4倍。但是在欧元启动后,日本在欧盟的影响力却开始下降。2009年,日本和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为1324亿美元左右,仅比1990年增加47%,年均增长率仅为2.1%,其中出口和进口总额还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33%和16%。日本对欧盟投资总额为目前约

为130亿美元,还不及1990年的水平。有限的贸易和投资规模限制了日元在欧盟的交易使用,不利于日元在欧洲的国际化。

从货币的国际竞争看,由于欧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和美国接近,因此欧元是比日元更具竞争力的国际货币。比如在欧元诞生前夕的1998年,欧元区12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6.9万亿美元,略低于美国的7.8万亿美元,但远高于日本的4.6万亿美元,同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9%,欧元区为2.8%,而日本为负2.8%。经济综合实力的差异以及明显的国际政治实力差异,使欧元在诞生伊始就对日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造成了冲击。从表2中的数据来看,1999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上以欧元计价的资产比重迅速从上一季度的296亿美元增加到1089亿美元,以日元计价的资产却持续减少。1999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减少125亿美元。可见,欧元的出现对日元的国际货币空间造成了严重挤压。

表2.国际债券市场的净发行量

1997 1998 1999

年度 年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 二季度美元 329 409.385.4 55.4 138.2 151.8 欧洲货币 135.2 221.560.4 29.6 108.9 133.5 日元 32 -27.2-3.4 -6.3 -12.5 -3.4 数据来源: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s, August 1999.

(三)日本的经济贸易实力仍然有限

尽管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自70年代中期以后,就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但总体而言,其经济特别是贸易影响力仍有不足,无法在日元国际化,特别是促进日元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日本特殊的贸易结构。从进口方面看,日本自然资源匮乏,大量生产所需原材料都从海外进口。2008年,日本对木材、铁矿石以及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占到总进口规模的42%(图5)。原油等产品是差别化比较困难的生产资料,传统上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多以美元计价,即便是贸易大国,倘若进口中原材料的比重较高,那么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的比重也会较高。此外,与欧美企业重视利益不同,日本企业重视的是市场份额,在日本企业出口过程中为了确保市场份额,更倾向于使用当地的货币标价来稳定价格,因此日元很难成为结算货币。

图5.日本原料进口比重趋势图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第二,东亚地区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国家经济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外需拉动对经济增长格外重要。1990年之前,美国一直是东亚重要的最终产品市场。自1991年以后,东亚区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市场超过美国,但美国仍然是该地区最大的外部最终产品市场。相比之下,日本作为最终产品市场的比例很低,从未超过10%(表3);二是出口价格稳定尤其是对美元的名义汇率稳定对这些国家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看,从“市场提供”到汇率稳定,东亚各经济体必须持有美元并支撑“美元体制”。因此,尽管目前日本同东亚各国/地区间的贸易比重已分别占到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51%和42%,但在出口贸易中,日元和美元计价比例多年来没有出现实质变化,二者基本各占50%;在进口贸易中,日元计价比例虽然有所上升,

从80年代中期的10%上升到近30%,但是和美元70%的比例相

比,仍有较大差距。

表3.1982—2007年东亚地区各最终产品出口市场的比重(%)

年份 1982 19831984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199219931994美国 35.8 37.742.6 47.646.042.139.036.934.031.3 31.031.631.5 EU15 23.9 23.220.3 19.923.326.023.321.723.824.3 23.220.318.7东亚 20.5 19.719.1 17.416.919.225.028.229.331.7 32.135.037.7日本 3.9 3.8 3.3 3.4 3.2 3.6 4.4 5.47.1 6.4 6.7 6.87.3年份 1995 19961997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20062007美国 29.7 28.930.4 32.738.032.832.732.930.328.8 28.828.626.5 EU15 18.8 19.019.4 21.419.619.419.318.620.421.1 21.221.521.3东亚 39.7 40.237.2 31.629.834.333.433.533.332.8 31.630.729.7日本 9.7 10.08.7 7.98.09.09.38.58.17.6 7.47.0 6.4资料来源: RIETI-TID 2008

第三,进出口企业定价谈判能力不强。根据日本贸易振兴

会的调查,日本企业不仅在纺织品和某些化学产品等传统贸易

产品上议价能力弱,而且在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贸易产品上,比

如电脑和配件,在亚洲国家的竞争下,也存在议价能力不足的

问题。进口方面,如上所述,在原料和石油进口贸易中,美元

具有绝对的优势。日本只在金枪鱼和钢铁等产品上具有较强的

议价能力。日本进出口企业交涉能力弱小也是阻碍日元国际化

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使用程度较低

1.日元的迂回流动及其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后,日本于1986年建立了“日本离岸市场”(Japan Offshore Market,简称JOM),此后日本与东亚之间的资金流动急剧扩大。1985年,以香港对海外银行计的负债看,日本金融机构只占10%,但1986年JOM建立后,日元资金大量流入香港,香港对日本银行负债规模不断增加。从香港对海外银行总负债的比例看,日元资金的比例出现了迅猛上升,到90年代中期一度接近70%(图6)。

图6. 香港对日本银行业的负债及占比

数据来源:香港金管局

尽管大量日元资金从日本流向了香港,但却没有迹象表明巨额的日元资金直接流向其他亚洲国家,而且这些日元资金也没有沉淀在香港参与资本交易,而是大部分通过日本的海外分

行回流到日本总部或者直接借贷给了日本企业。从图7不难看出,在日本资金大规模流向香港金融市场的20世纪90年代,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资金又通过日本金融机构的海外分行迂回至日本。比如1994年,由日本流入香港的资金为2.7万亿港元,但是同时也有1.5万亿港元回流到日本金融机构。除了日本总部和香港分支机构间存在大量迂回资金外,在香港的日本金融分支机构也同时向日本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在香港以外币向海外非银行客户的贷款中,对日本非银行客户的贷款比例最高时曾达到81%,并在整个90年代平均维持在75.5%(图7)。换言之,从日本流向海外的金融资金并没有被亚洲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用于各类交易活动,而是大量迂回至日本,香港不过是日本银行从事“迂回交易”的场所(图8)

图7.香港金融市场对日资金流动趋势

数据来源:香港金管局

图8.日元资金迂回交易流程图

日元的国际流动形成迂回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采取的被动式“日元国际化”战略。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有两股力量发挥着决定作用:一个是美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压力,另一个是“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压力。为使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免受国际压力影响,日本政府推行“日元国际化”的各种努力都是在确保不破坏或者不影响国内金融秩序和税收体系的前提下开展的。美国要求“日元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迫使日本开放东京金融市场,增加美国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所以美国实际上也需要日本消极地推进“日元国际化”进程。在这方面,双方的观点出奇地一致。由于日本国内金融改革滞后,存在着各种金融规制,对国内贷款的制约较多,JOM的成立便为国内资金

经JOM向在香港的海外分行转移并返流至国内分行,满足国内非银行顾客的日元资金需求创造了条件1,就此形成了日元的国际迂回流动。

2.迂回流动阻碍了日元国际化进程

新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全球金融一体化发展远远快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从而形成了一个由金融主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从1986年到2008年,全球GDP的增长平均速度是 3.23%,全球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是 6.48%,全球资本市场增长的速度,平均每年是13.67%。也就是说,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物流、贸易流的增长速度是生产流增长速度的一倍,资金流增长速度是贸易流增长速度的两倍、是生产流增长速度的四倍,全球金融一体化速度远远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与此同时,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1998年,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即衍生品对应的基础资产的金额)存量为80.3万亿美元,总市值(即衍生品交易的实际市场价值)为3.23万亿。到2007年末,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为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GDP总量的11.81倍(图9)。

1进入新世纪,随着日本向企业贷款的“窗口指导”等限制性措施的废除,日本流向海外的资金规模和香港向日本非银行客户的贷款规模双双出现下降(图7),印证了日本金融市场开放的主要作用在于开拓了日本银行和企业筹措资金的主渠道,而非扩展日元的国际使用。

可见,能够在全球金融市场成为主要的投资交易货币,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日本采取的被动式的日元国际化战略带来了日元的迂回流动,导致在海外金融市场上日元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图3得知,在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美元在投资交易中具有绝对的优势,日元在衍生品交易中的占比甚至不及美元的5%,和欧元相比,也仅是前者的1/6,日元在国际投资交易货币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严重影响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图9.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GDP

倍率

(五)汇率的被动、频繁波动阻碍了日元国际化

汇率经常性的大幅波动无疑是日元国际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指出,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被迫的。比如,历史上日元大幅度贬值主要源于两次石油危机

爆发、里根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因东亚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衰退所导致的对日本经济、金融的信心不足等;日元的过度升值大致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滞胀”期、“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导致的对美元的信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后由美国政府主导的美元贬值、新经济泡沫崩溃以及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等时期出现的。总的来说,日本政府几乎不能实现对日元汇率变动的控制。1973-2009年间,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均变动超过10%的情况出现过17次,1985至1986年曾出现过日元升值40.5%的波动记录。

为了防范外汇风险,很多日本企业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集中式外汇风险管理体制,利用专门的技术人才、灵活运用外汇风险回避手段,降低管理成本。以索尼公司和SES2为例,索尼的财务管理除一部分由总部以及马来西亚金融子公司管辖外,日本方面与亚洲第三方工厂以及海外分支机构间的交易都是通过SES进行,交易中的汇率风险也由SES集中统一管理。例如,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第三方工厂进口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出口给泰国的子公司时,如图10所示,每笔交易均以出口国当地货币标价和交易,各个企业不承担汇率风险,而是通过SES的美元一元化管理,即统一承担美元和本地货币之间的汇率风险。如果SES介入日本总部和亚洲子公司2 Sony Electronics Singapore,亚洲地区索尼集团的金融子公司。

情迷女影星许晴中国银行原行长在“风雅”中堕落

情迷女影星许晴,中国银行原行长在“风雅”中堕落 臭臭博客《情迷女影星,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在“风雅”中堕落》2006年5月28日,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政法委宣布:将王雪冰案作为“七一”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随着这一决定出台,已尘封三年的王雪冰案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王雪冰,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及党委书记。2002年1月,他因在担任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总经理期间违规操作金额高达27亿元,致使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OCC)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作出决定:对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予以1000万美元的罚款,对中国银行总行予以1000万美元的罚款。2003年12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王雪冰本人因受贿金额高达人民币115.1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处于事业巅峰的王雪冰为何自毁前程,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一直是人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谜。近几个月来,本刊特约记者走访了相关办案人员,查阅大量卷宗,发现其堕落竟与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风雅”有关,而他长期周旋在妻子与影后情人之间,导致了他最终落马……附庸“风雅”情迷年轻女影星王雪冰的父母均在北京外贸学院任教。1976年,24岁的王雪冰大学毕业后,作为外贸系统子弟被分配到中国银行财会部。不久,英语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出色的他,被派往伦敦学习外汇金融业务。到达伦敦后,王雪冰先后被安排到负责代培的米兰、标准麦加利、巴克莱等着名银行做实习代理员,实习期满后被派往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担任交易员。在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王雪冰如鱼得水,很快展现出众的才华。他熟练掌握了全套外汇业务,在黄金交易和欧元的研究上尤为突出。此外,他还常常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用流利的英语发表颇有见地的言论,引起国内外同行

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周行健2011-06-06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对中国银行业的几点认识。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总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变革;另一部分是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1年刚突破10万亿元,2010年已经接近4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两位数以上。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应,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时期,存贷款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经营转型以及管理能力都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其中,盈利能力可以说发生巨变。200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仅616亿元,2010年达到8991亿元;2003年商业银行ROA和ROE分别为0.1%和3.0%,2010年达到1.03%和17.5%,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至2010年,银行业以年均19.5%的资产增长和18.3%的贷款增长,实现了72.9%的利润增长。2010年度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榜单的中资银行一级资本仅占千家大银行总额的8.9%,但税前利润占比却高达25%。分类别来看,像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不仅改变了连年亏损的局面,而且成为银行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为银行业整体利润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你工行2010年税后利润高达1660亿,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同时,股份制银

行和城商行盈利能力也迅速提高,税后利润实现了大幅跃升。就招行而言,2002年税后利润仅17.3亿元,2010年已经高达257.7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二个变革是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在本世纪初,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曾经接近30%,被国际同业和媒体评论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到2004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13.21%,远高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但至2010年已经降为1.14%,已经显著低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特别是国有银行,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不良率仍高高在上,达到15.57%,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1.31%。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率也都有明显下降。与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风控一直做得比较好,但2004年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也有4.94%,接近5%,是高于国际同业的,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0.70%,远远低于国际同业。像招行的资产质量改善就非常明显,2002年全年平均不良率高达8.10%,到2010年末,不良率已经降至0.68%。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三个变革是业务转型取得很大的进展。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将发生变化,从经济运行到宏观调控,从资本约束到监管政策,从直接融资到利率市场化,从客户需求到同业竞争。为了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进行业务转型,加快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从零售来看,如表2所示,各家银行

第1讲:前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第1讲:前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讲义 前言 一、关于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授课使用的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2010年3月第一版。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编写,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根据考试主管部门要求,2010年下学期本课程的考试(应试)应使用2010年版本新教材。 实际上,2010年上半年的考试已经使用了本教材。与2008年8月第一版即2009年的应试教材相比有些差异,但差异不大。 二、新旧版本主要差异 1.新教材总体变动:新教材最大的变动在于:取消了原教材大纲中对银行业务知识、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三篇分别占60%、25%、15%的考试比重(或知识点)要求。此举对考生来讲意味着可能拓宽了考试的宽度,它客观上要求考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考生需通读教材,才能准确能理解考试的范围和深度。对这一问题,建议考生引起足够重视。 2.教材新增部分: 其一,第四章第四节“内部控制”基本属于全新内容;该章第六节金融创新中,新增:金融创新概述。此部分中第三部分为原教材的第2个部分,由金融创新的客户利益保护改为金融创新与客户利益保护。 其二,第六章第二节授信业务法律规定中,新增:贷款业务的法律基本要求。将原内含3个方面扩充到4个方面。这一问题,应作为新旧教材中主要的差异内容来理解和消化。此外,将此部分中原隶属于贷款法人制度的内容删除,它仅作为一个独立内容保留了“贷款合同”。注意新增贷款业务的法律要求中,应熟知并真正理解《商业银行法》中有关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定,(实际上是商业银行法的第34条——42条),尤其是有关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指标。 3.教材删除部分: 其一,原教材第七章第五节有关“破产法律制度的全部内容”被删除。内含四个问题:概述、实体性规定、破产程序、破产财产分配。 其二,第八章第二节“破坏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罪”及其内容被删除。其三,第八章第三节“金融诈骗罪”中,删除了:保险诈骗罪、有价证券罪被删除。(显然,被删除的两种罪虽属于金融犯罪,但不属于银行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内容。) 4.教材稍作调整部分:

货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成本收益的最近理论进展

货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成本收益的最近理论进展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许祥云 摘 要:货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是什么,成本在哪里,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回顾近期有关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文献,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简单的评论。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 所谓“货币国际化”,一般学者理解为一国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的个人或机构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执行计算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Cohen(1971)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国际货币层次。日本财务省(1999)给日元国际化下的定义为:提高海外交易及国际融资中日元使用的比例,提高非居民持有的以日元计价的资产的比例,特别是提高日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日元在经常交易、资本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尤其是金融危机到来以后,国际上关于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货币国际化问题也受到

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引发了自欧元出现以后关于货币国际化问题的又一热潮。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逐渐在东南亚、港澳地区流通,中国政府提出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加强东亚货币合作,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变得赤手可热。许多学者参与了其中讨论,并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在很多观点上存在共识,但也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试图对近期关于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方面的文章做一个综述,并给出一些相应的评论。 一、有关货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 Chinn and Frankel(2005)认为货币国际化具有四个好处:给本国居民带来方便、为本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生意、铸币税以及政治权利优势,同样有两个坏处:货币需求的大幅波动和责任增加。张宇燕、张静春(2008)回顾了历史上有关货币性质理论的历史,指出国际货币国获得的金融和经济利益除了铸币税收入、扩大本国金融收益和政治收益之外,还包括影响别国货币政策的能力、获得国际货币市场的定价权和全球关键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接促进发行国金融产品和市场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维持和巩固一个有利于发行国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成本包括:特里芬难题、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不对称冲击对国内政策的反向影响、如果国际货币的流通域被另一新兴货币压缩, 可能引起发行国的经济波动以及金融创

项目管理国际化之路

总承包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国际化之路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承包商的作用比较单一,就是进行工程施工建设。这种状况在近年来的国际承包市场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同形式的总承包项目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的一体化服务方式越来越多的得到采用,许多国际大承包商已经超越了施工阶段而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总承包项目管理将是中国先进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总承包项目管理在中国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非常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培育和推进。关于总承包项目管理我把它概括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 这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对业主负总责的项目管理,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等。总承包商根据所承包项目情况,采取招标形式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各专业分包商。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施工总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总包对分包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监督,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对于施工总承包,我们已经有所起步,有所实践。但是发展施工总承包的市场条件是要形成总包和分包两级市场,而中国的分包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肢解工程、指定分包的情况还相当普遍。这样总承包负总责的责任体系确立不起来,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也就难以推进。所以说,总分包市场是否健全,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推行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我们在建筑市场运行规则上真正实现了总包市场的招标投标,又实现了总包对分包的招标投标,如同香港的“分判制”那样,那么总包企业和各类分包企业必然会呈现出层次化,在市场空间分层错位,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会强化起来。我们常讲的政府推动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没有客观的总包和分包的市场行为,那么施工总承包资质和专业及劳务企

中国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国银行业概况 1、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4.41万亿,位列全球第二。2012年至2016年GDP的年均复合名义增长率达8.64%,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中国银行业亦得到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 行数据,2012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与存款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42%和14.35%。下表列示了2012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和外币的贷款和存款数据: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口径,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 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等。

(1)大型商业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是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其在中国银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主要融资来源。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37.29%,负债总额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37.21%。 下表列示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股东权益数据。 (2)股份制商业银行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口径,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共有12家股份制商 业银行。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把握有利的市场机遇,取得持续较快发展,市 场份额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6年12月31 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和负债总额的18.72%和18.99%。 下表列示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股东权益数据。

公共基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公共基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作者: ————————————————————————————————日期: ?

公共基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监事会 B.会员大会 C.理事会 D.其他委员会 2.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不包括()。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C.北京银行 D.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3.下列农村金融机构中,属于2007年批准新设立的机构是( )。 A.农村合作银行 B.农村资金互助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商业银行??4.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为()。 A.会员大会?B.秘书处 5.下列属于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①城市C.理事会?D.常务理事会?? 商业银行②基金管理公司③农村信用社④信托公司⑤货币经纪公司⑥农村资金互助社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⑧期货经纪公司?A.③④ ?B.②④⑤⑦⑧ C.④⑤⑦?D.②③④⑤⑥⑦⑧ ?6.在总结国内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提出的银行业监管新理念不包括( )。?A.管内控?B.管业务

7.负责监管汽车金融公司的机构是( )。 C.管法人? D.管风险?? A.中国银行业协会 B.中国银监会?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8.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宗旨之一是()。?A.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B.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C.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D.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9.银监会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核准,属于监管措施中的( )。 A.市场准入 B.监管谈话? C.非现场监管 D.信息披露监管? 10.目前,我们所称的“五大行”是指( )。 A.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D.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11.下列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经营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是很多重大措施的“试验田”,从而大大推动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专业银行的垄断局面,促进了银行体系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水平的提高 C.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造成的市场空白,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储蓄业务需求 D.由于体制优势带来了其发展速度上的优势,目前在总资产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12.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于()年。?A.1994 ?B.1995 C.1996 D.1998

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异同

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异同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11日在大连开幕,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论坛的热点议题之一。一些受访嘉宾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处于区域化初期形式。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上海能否成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跳板引发关注。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赵民认为,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这是小范围的、有地理区域限制的人民币国际化。如果促进贸易、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明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有所加快。 国际清算银行5日发布报告说,在全球外汇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已由2013年第17位升至第9位。 最近,随着以上讯息的传播,大家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产生了新的讨论热潮,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利与弊来衡量他发展的前景了,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形的一个重大战略,往前走充满忐忑,往后退则一败涂地。正如第一条消息所讲“民币国际化目前处于区域化初期形式”,在这个阶段我们处于怎样的环境?可以做到那些创新?应该规避哪些风险?又有怎样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我们寻找着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足迹的过程中会发现,与我们仅有一水相隔的日本,其日元国际化也有着鲜明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比较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国际化的异同时还应结合两国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综合比较。 一、日元国际化的应用领域中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同点 日本财政部在1999年给日元国际化下的定义为:“提高海外交易及国际融资中日元使用的比例,提高非居民持有的以日元计价的资产的比例,特别是提高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日元在经常交易!资本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 根据以上定义,并结合日元国际化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不难得出日元国际化具体包括三个领域:贸易领域、国际金融市场领域、和储备领域,日元在这三个领域内的使用比率越高,则国际化程度越高" 其中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有较紧密关系并且与日元有着很多相似度的是“贸易领域”和“国际金融市场领域”中国政府在人民币国际化,在现阶段已经

国际结算练习答案

国际结算练习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际结算汇款托收实践操作练习 1、上海长城电器公司(Shanghai Great Wall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出口一批电冰箱到香港凤凰贸易公司(Hongkong Phoenix Trading Co.),金额为100万港元。合同规定用托收方法结算,交单条件为D/P90天。长城公司将通过建行上海分行(The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Shanghai)办理托收业务,托收行又通过香港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代收此笔货款。请你: (1) 开出一张以出口商自己为收款人的跟单汇票(Drawn against shipment of L-120 refrigerator at HKD 500 per set from Shanghai to HongKong) Bill of exchange Exchange for HKD 1,000, Shanghai Mach 10th 2002 At 10 days after date of this draft, pay to the order of ourselves the sum of one million Hong Kong Dollars. Drawn against shipment of L-120 refrigerator at HKD 500 per set from Shanghai to Hong Kong. To: Hong Kong Phoenix Trading Co. For: Shanghai Great Wall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signature (2) 通过两次背书将此汇票的代理收款权授予代收行。 第一次背书: For collection Pay to the order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Shanghai For: Shanghai Great Wall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Signature 第二次背书: For collection Pay to the order of 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Shanghai. Signature (3)作出此托收业务流程图。 (4)假如进口商想要做成一笔无本买卖,他可以怎样做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 ?字号 ? ? ? 评论邮件纠错 2015-11-17 21:13:15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2015年11月13日·广州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十届全球金融峰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本届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的一次伟大创新性设计,立足于“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此时,召开本次峰会应当说恰逢其时,充分体现出金融业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五大发展新理念制定改革发展战略,创新金融配套服务的实际行动和有益探索。中国银行业协会作为中国银行业的自律组织,一贯重视行业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研究,下面,我主要结合协会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和行业基础数据,对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新趋势进行简要的分享。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截止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共有法人机构4,091家,从业人员376万人。截至2015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87.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9%,同比高出1.11个百分点。总负债为173.4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2015年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96.6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3.9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8.39%,流动性比率为46.18%,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97062亿元,资产利润率(ROA)为1.23%,资本利润率(ROE)为17.26%。 我国经济还处在稳定增长区间,我国银行业众多经营指标R0A、ROE、不良贷款率及税前利润增长率等指标仍领先于国际大型银行,例如,R0A高于201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社前100家银行平均值0.04个百分点,ROE高出3.73个百分点。 二、中国银行业发展新趋势 根据由巴曙松首席经济学家领衔,我们联合普华永道实施的《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连续第6年跟踪采访国内银行家群体,最新访谈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银行家们普遍认为,我国银行业将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银行业发展呈现出了新趋势,可以归纳为“五个新”。 (一)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经过不懈努力,保持稳健运行。同时,正由过去十余年规模、利润高速增长的扩张期进入规模、利润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一是资产规模保持增长。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87.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总负债173.4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二是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71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下降显着,大

公共基础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公共基础中国银行 体系概况 1

公共基础第一章中国银行体系概况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 A.监事会 B.会员大会 C.理事会 D.其它委员会 2.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不包括( )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C.北京银行 D.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3.下列农村金融机构中, 属于批准新设立的机构是( ) 。 A.农村合作银行 B.农村资金互助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商业银行 2

4.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为( ) 。 A.会员大会 B.秘书处 C.理事会 D.常务理事会 5.下列属于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 。 ①城市商业银行②基金管理公司③农村信用社④信托公司⑤货币经纪公司⑥农村资金互助社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⑧期货经纪公司 A.③④ B.②④⑤⑦⑧ C.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⑥⑦⑧ 6.在总结国内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 银监会提出的银行业监管新理念不包括( ) 。 A.管内控 B.管业务 C.管法人 D.管风险 3

7.负责监管汽车金融公司的机构是( ) 。 A.中国银行业协会 B.中国银监会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8.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宗旨之一是( ) 。 A.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C.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 D.经过审慎有效的监管, 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9.银监会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核准, 属于监管措施中的( ) 。 A.市场准入 B.监管谈话 C.非现场监管 D.信息披露监管 10.当前, 我们所称的”五大行”是指( ) 。 A.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4

海尔国际化之路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15年来,在创世界名牌思想指导下,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企业。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至1991年。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增强质量的核心竞争能力。海尔用了7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个冰箱产品,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用。1988年海尔摘取了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名牌战略初步成功。通过做冰箱积累了一套经验,形成了“OEC”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海尔以后的战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至1998年。这一阶段是增强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名牌战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战略创新和转移。按“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战略指导思想,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登,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重要家电生产线已接近完整。发挥海尔文化的优势,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多元化扩张,由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全部系列家电名牌产品群,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 第三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1999年开始。这个阶段旨在增强国际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以1999年为转折点,在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战略创新和转移,海尔到海外去发展。 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 海尔产品目前已出口10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占60%以上,进入了19家世界大的连锁集团,并在海外设厂6个,在建厂达到10个。国际市场布局日趋合理,海外销售增长迅速,在美国180升以下的冰箱中海尔占20%的市场份额;在德国,海尔占中国出口冰箱的95%以上。1999年,海尔出口创汇1.38亿美元,今年1至5月出口创汇1.39亿,超过去年全年出口创汇总额。 二、国际化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的目标是“三个三分之一”,即最终实现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海外建厂海外销售1/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尔的国际市场开拓遵循以下两个战略: ●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先难后易”,即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产品先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创出名牌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建立海外信息站和设计分部。为了了解国际家电市场的最新情况,包括技术和市场动态,海尔集团建立了由各个信息站组成的海尔国际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活动。 ●国际化品牌战略开发出国际化的知名品牌。海尔通过“先难后易”出口,凭高质量让用户对海尔品牌达到“认知”的目的;通过“三位一体”实现扎根,美国海尔就是本土化海尔的一个范例,它的设计中心设在洛杉矶,营销中心设在纽约,生产制造中心设在美国南卡州。最后通过“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在当地实现融资融智,创造本土化的名牌。“创牌”是海尔出口的目的。“优质优价”的定价策略。正确的做法必须是反其道而为之,从自己产品在发达国家登陆的第一天,就要实行优质产品的价格与国外名牌同类产品价格不相上下的定价策略。西方国家不认中国产品,无形中也创造了机会。虽然,开始由于西方消费者的偏见可能受到冷遇,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但只要坚持不降价,到了第四天就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当消费者使用海尔产品后,就会因优良的产品质量带动更多的人购买自己的产品,国际名牌战略才能获得成功。目前,海尔产品在欧美市场享有一定的美誉,的确同当初海尔的优质优价原则有很大的联系。事实上,这也是抓住了当前西方消费者在价格与质量的抉择中,更加注重质量而价格高低则相对次要的消费心理。 ●国际技术联盟。海尔集团与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确立了技术联盟关系。最早的是1991年与日本三菱重工在空调上的技术合作,目前,他还同意大利的海梅公司、美国的ESS公司在朗迅公司、德国的迈兹(Metz)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建立起技术联盟,在冰箱、洗衣机、数字彩电等许多领域实行技术合作与共同开发。

股份制银行列表及其组织架构图

大型股份制商业 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中小型股份制商 业银行 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 (原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华夏银行平安银行

1、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 ,成立于1984年1月1日。 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014年1月29日,工商银行签署了一份股份购买协议,工商银行同意向标准银行伦敦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0%,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标银伦

敦在股份购买协议项下义务的担保人签署股份购买协议。2014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收购标准银行获得银监会、英国审慎监管局及南非储备银行的批准。 组织架构:

2、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2009年,中国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上市,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2015年入围由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品牌500强第23位。 组织架构: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1)

新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确立了其作为国家银行的法定地位。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发行人民币,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和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三是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和整顿金融业;四是积极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1953~1956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全面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业则实行信用集中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综合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1%,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956年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信贷投放失控,现金发行过多。这一时期,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0%。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金融工作也步入正轨。这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各项贷款年均增长%,基本解决了大跃进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国际国内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国外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国内研究基本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主题展开。 一、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通过对国际货币形成的历史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国际货币使用情况和国际货币格局变化的分析,西方学者对国际货币的一些特性和影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货币国际化的定义、特性以及条件 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他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 Hartmann (1998)进一步发展了Cohen的定义,他对国际化货币的不同职能进行了分类:作为支付手段,国际化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作媒介货币,在外汇市场干预中被官方用作干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化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国际化货币形成的金融资产是构成私人部门资产组合的主要部分,也是构成官方储备资产的源泉`。 蒙代尔(2003)则从货币流通范围的角度给出了货币国际化的定义,他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判断一国货币是否国际化,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自由兑换在国际交易支付中所占的比重;(2)该国货币是否发挥执行价格标准,国际清算货币的作用;(3)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4)该国货币是否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国际储备货币); (5)该国货币在国际借贷活动中所占的比重;(6)该国货币是否具有国际干预货币的作用;(7)该国货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 最早涉及货币国际化条件的研究来自于Grassman(1973)。他通过考察丹麦和瑞典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发现无论是丹麦还是瑞典,都有习惯以生产者使用的货币作计价货币的行为,这一发现后来被称Grassman定律。 Bergstern (1975)提出货币国际化的四个条件:第一是历史惯性。在20世纪早期,英国的国际贸易规模、经济规模已经没有优势,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英镑,英镑仍作为当时国际的主要货币,主要是历史惯性;第二,该国的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通常,一国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大,非居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就越大;第三,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非居民持有一国货币,必然是因为有增值保值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个可交易的金融市场提供给该国货币;第四,对该国货币价值的信心。一国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和国际支付,从内在来看,要求其保持稳定的价值。美元在1973年至1990年间累计跃值了 47%,导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也有所下降。 Krugman (1980)认为,作为国际交易媒介货币(vehicle currency),即国际本位货币,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转换费用等)必须最低。而交易成本是随着交易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因此,具有最低交易成本,即具有最大交易量的货币,会成为国际媒介货币 Wincoop(2002)在研究制成品贸易中本国货币和贸易伙伴国货币的计价选择时发现,决定计价货币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度。他认为,出口国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越高,产品的差异度越大,可替代性越低,出口商越可能以本国货币定价。

华为的国际化之路及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讨论课题:华为的国际化之路及人力资源管理 高召 目录: 一、华为的国际化之路 (3) (一)华为从1996年开始全球化战略布局 (二)华为国际化之路遇到的问题 (三)华为的渐进式国际化征途:动因、战略、竞争力 二、华为的人力资源策略 (8)

华为的国际化之路与人力资源策略 一、华为的国际化之路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在20多年的时间里,华为全体员工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经济竞合中,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全球化公司。 (一)华为从1996年开始全球化战略布局 全球化背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市场份额大幅度萎缩;通信设备关税低,国际通讯巨头攫取中国市场。全球化动因力求持续发展,全球化战略是“逼上梁山”的选择;电信设备商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化,依靠区域市场难以生存。"友商"战略;国内市场画地为牢,以守为攻;国外市场"低成本战略"大举进攻。 华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21世纪初,通信设备的关税相对较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华为以"成本领先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国际电信巨头研发成本高,遭遇华为低成本战略,迫使其与华为进行战略合作;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变,全球化是华为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全球研发为特点,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2个研究所,研发系统实行CMM管理;通过这些研发机构引入国际先进的人才、技术,为华为总部的产品开发提供支持与服务,实现全球同步开发。在欠发达国家,依靠低价格策略进行自主品牌的建设;在发达国家,积极寻求与国际电信巨头的战略合作,积极进行OEM商务洽谈。 华为全球化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屡战屡败可以理解为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赢得突破这个阶段进一步派人。到各个国家,只要哪一个国家人口多,电话需求大,就派人做市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2001年基本上实现了3个多亿的销售。 第三阶段:拓展欧美市场蕴含着两条战线:1.华为在全球布网以后,在欧美以外的市场全面突破;2.大力的拓展欧美市场. (二)华为国际化之路遇到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愈加成为中国企业发展中无法绕过的门槛。而华为提早将国际化作为战略重点,还有其他因素的考虑。从华为所在的电信设备市场来看,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移动通信与宽带网络市场仍有较快的增长,但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已明显放缓,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96~2000年24.9%,快速下降到2000~2002年2.1%(资料来源:CCIC)。在传统产品市场上,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已变得异常困难,因此,这些厂家必须在战略上做出调整,以维持自身的持续发展。 早在1994年,当华为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刚刚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时,任正非就预感到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的惨烈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意义。这一年,华为第一次在北京参加国际通信展,1996年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华为国际市场开拓,还是沿用国内市场所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易后难策略,首先瞄准的是深圳的近邻香港,俄罗斯和拉美市场是华为首先瞄准的"猎物"。从电信发展较薄弱的国家“下手”,步步为营,层层包围进军东南亚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延伸发达国家,攻占欧美市场,为香港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提供移动智能网;以10GSDH光网络产品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国家。随后,华为开始考虑发展中国

情迷女影星许晴中国银行原行长在“风雅”中堕落

情迷女影星许晴,中国银行原行长在“风雅”中堕落臭臭博客《情迷女影星,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在“风雅”中堕落》 2006年5月28日,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政法委宣布:将王雪冰案作为“七一”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随着这一决定出台,已尘封三年的王雪冰案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王雪冰,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及党委书记。2002年1月,他因在担任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总经理期间违规操作金额高达27 亿元,致使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OCC)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作出决定:对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予以1000万美元的罚款,对中国银行总行予以1000万美元的罚款。2003年12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王雪冰本人因受贿金额高达人民币115.1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处于事业巅峰的王雪冰为何自毁前程,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一直是人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谜。近几个月来,本刊特约记者走访了相关办案人员,查阅大量卷宗,发现其堕落竟与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风雅”有关,而他长期周旋在妻子与影后情人之间,导致了他最终落马……附庸“风雅”情迷年轻女影星王雪冰的父母均在北京外贸学院任教。1976年,24岁的王雪冰大学毕业后,作为外贸系统子弟被分配到中国银行财会部。不久,英语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出色的他,被派往伦敦学习外汇金融业务。到达伦敦后,王雪冰先后被安排到负责代培的米兰、标准麦加利、巴克莱等着名银行做实习代理员,实习期满后被派往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担任交易员。在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王雪冰如鱼得水,很快展现出众的才华。他熟练掌握了全套外汇业务,在黄金交易和欧元的研究上尤为突出。此外,他还常常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用流利的英语发表颇有见地的言论,引起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7年,35岁的王雪冰被任命为中国银行资金部副总经理,返回北京工作。回国不久,王雪冰与出身名门的郑璐相识了。从解放军艺术学院小提琴手专业毕业的她有着浓厚的艺术家气息,雍容华贵,举止高雅,令王雪冰一见倾心。他猛烈追求郑璐,结果如愿以偿,1989年9月郑璐嫁给了他。 1989年底,王雪冰以中国银行纽约分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