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PDF.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
整理人:钟嘉宝、张龙滢、马丹童、黄小玉
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1、记忆:本专业发展历史
1978年到1984年,电教人员和电教机构蓬勃发展的形势和背景推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出现和壮大。
1983年,华南师大、华东师大首先开设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专业和教育信息技术专业。1986年底,包括北师大在内已有25所高校设置了电化教育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或教育传播专业。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师大、河北大学、华南师大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明确了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
1992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将“教育技术”正式写入文件中,将课程设置中原来的“电化教育概论”改为“教育技术学导论”。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北师大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
2004年年底为止,约有170余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开办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30余所高校设立了教育技术学硕士点,6所高校设立了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从而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至2008年,即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共有教育技术学专科专业点4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224个,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83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广泛分布在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军事院校、职业技术类院校等各类院校。
2、记忆、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2X3”模型及其内涵
*诡辩术:诡辩术,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室要布满图画,书本要配有插图。直观教具的呈现要放在学生面前合理的距离内,让学生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并且要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但很少重视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和管理。
3、记忆: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视觉教育
时间:17世纪至20世纪初
特征:一种主要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以辅助的教学活动,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
①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8年编写了一本附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②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③1935年宾夕法尼亚州教育委员会通过决议:凡领取教师资格证书者,必须修读有关视觉教育的课程。
(二)视听教育
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有声电影技术把缺乏军事知识的老百姓培养成战争的人才;
②戴尔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堪称视听教学研究的代表。书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融合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当时流行的心理学观点,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学的主要理论根据;
③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
时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
①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②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
(四)教育技术
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典型事件:
①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并
于1971年正式启用这个新名称。
4、记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间:1919年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运用
典型事件:
①较为正式地使用这个词始于1936年;
②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当时的教育部将二者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二)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时间:1949年
特征:电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很大发展
典型事件:
①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后改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教工作;
②在建国后的1950年到1965年间,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受到严重摧残,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电化教育也未能幸免。
(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时间:1978年开始
特征:各地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购置电教设备;这一时期使用的电教教材主要是唱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片和录像带;许多中小学开展了电教实验活动;电化教育专业的开设促进了专业教材的建设
典型事件:
①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
②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四)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①在政策支持下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②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③远程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