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三)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平台

(四)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侦察监视基本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现状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三、教学时间

2个学时

四、教学方法

预习、理论讲解

前面,我们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知识概述的有关知识,大家对军事高技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本节课开始,将主要介绍军事高技术知识中的几种具体的高技术知识,今天我介绍的是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侦察监视是战场情报的主要来源,古今中外,军事家凭借了解敌情,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战例。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

速发展与进步,推进了军事侦察情报装备现代化进程。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大量现代先进的光、声、电、磁侦察装备,广泛在卫星、飞机、舰艇、陆地上使用,组成了远中近相结合的立体侦察系统,能昼夜对战场实施侦察与监视。由于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和侦察监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美军将其视为推动新军事革命进程的三大技术之一。准确而及时的侦察情报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而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在现代战争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全面掌握敌情,确保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运筹帷幄,驾驶战局。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含义

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发现、识别、监视、跟踪、定位,其实就是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工作的五个阶段。

侦察其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主要是根据目标特征信息来发展和识别目标的。发现目标,主要是根据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或者目标与周围背景环境的不连续征

兆,将潜在的目标提取出来,这就是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就是确定所发现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真目标的类型(所发现的目标可能是真目标,也可能是假目标;真目标中有敌友之分、有种类之分,这些都必须通过侦察加以识别和区分);监视目标,就是严密监视目标的动静;跟踪目标,就是对目标连续不断的监视,对已发现识别的特定目标尤其是运动目标就应进行连续不断的监视;定位目标,就是以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精度来确定所探测到的目标的位臵,包括目标的方位、高度和距离。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实现上述五个阶段主要是使用高技术侦察器材来完成的。其工作过程大致是:目标的特征信息被获取,直接或间接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输,被侦察器材接收后,经过加工处理送显示记录设备,经分析、判读来获取情报,并传送到指挥所。

(二)目标的主要特征

目标特征主要表现为电磁波和声波两类,此外还有力学等特征,在此主要介绍电磁波和声波两类。

1、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物质内部电子运动产生的。它在空间的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电磁波根据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声波声波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频率,一般分为可听波(频率在20-20000赫)、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

声波在空气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450米。

(三)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

现代侦察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所保障的军事目的可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按侦察装备所在空间(侦察设备的运载工具及其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地(水)面侦察、地(水)下侦察、空中侦察和航天侦察;按照侦察活动的方式分为武装侦察、谍报侦察和技术侦察;按照不同兵种的任务范围分为炮兵侦察、装甲兵侦察、工程兵侦察、防化兵侦察和防空兵侦察等;按照实现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原理(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分为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等;按照侦察监视所采取的手段分为观察、窃听、搜索、捕俘、火力侦察、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察、调查询问和搜集文件资料等。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按照实现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原理(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分为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等。

(一)光电侦察

光电侦察主要包括可见光侦察、夜视侦察、激光侦察、

电视侦察等。光电侦察的特点是多为被动工作,能显示清晰的目标形象,图像信息可供直接观察、电视显示、记录在录像带上、胶片上,也可通过战场信息系统进行远距离传输。光电侦察可完成目标探测、识别、辨认、瞄准、跟踪、测距、定位和火力效果观察等。

1、可见光侦察

是根据目标在可见光波段的物理特征,使用不经过光电转换的光学仪器设备来进行侦察。可见光波段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搜索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侦察敌人的活动,校正射击等。军事用的可见光侦察器材主要有:各种光学观察器材,如望远镜、炮队镜、潜望镜、经纬仪、指挥观察仪、测距仪、照相机等。可见光侦察器材与其它侦察器材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察结果可靠、容易迅速确定目标位臵等特点。发展趋势:提高可靠性、维修性、环境适应性,减轻重量,操作方法简单,与其它手段结合,开辟新的侦察领域。

2、夜视侦察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力求改变白昼与夜间作战的区别,冲破黑暗的限制成为军事人员的梦想。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首次使用夜视器材以后,战场的黑暗便逐渐变得明亮起来。战场上夜视侦察技术使战争发生重大变革,黑夜不再是侦察监视的禁忌,夜战成为现代条件下重要的作战方式。夜

视侦察技术主要包括微光夜视技术和红外夜视技术两大类(1)微光夜视技术。微光夜视技术是在月光、星光、大气微光的低照度条件下提供远距离被动观察和识别目标的工具,它利用像增强器把目标图像的亮度增强,供人观察。主要用于夜间战场搜索、监视、观察武器瞄准和头盔夜视。微光夜视仪的特点是工作隐蔽,图像清晰、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便宜。这是有无使用微光夜视仪情况下观察的效果对比。微光夜视仪即可装备在车辆上,也可安装在头盔上和使用手持式。

60年代,美军利用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在直升机上与机枪配用,封锁了胡志明小道。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在夜幕掩护下用第二代微光夜视仪向阿军发起进攻,迅速占领马岛,创造了现代战争中依靠夜视装备优势取胜的范例。以上这些图片是外军在战争中使用微光夜视仪拍摄的照片。其弱点是怕强光照射,一是会干扰,另一个是会损坏仪器元件。

(2)红外夜视侦察

红外波长范围0.76一1000微米电磁波。分为:

◆近红外( 0.76—3 微米)

◆中红外( 3—6微米)

◆远红外( 6—25 微米)

◆极远红外(25—1000微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