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天气气候学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大部分冰雹云的快速发展阶段,地闪或总闪数存在明显的“跃增 (lightning jump)”现象。
• 仅用地闪次数或频数识别冰雹云并不可靠。
图7.4 一次冰雹云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a)、雷电频数(b)和总雷电DFRDT (c),图中(b)紫色代表总雷 电频数(左侧坐标轴),红色代表地闪(右侧坐标轴),(c)红色柱体代表总雷电跃增时间,绿色柱体代 表DFRDT未达到跃增阈值,橘黄色曲线代表2σ跃增阈值。强天气事件标志在DFRDT图的底部(绿色星号:
峰值电流常远大于后者。
图7.9 2006年4月21日发生在美国休斯敦附近一次飑线的雷 电VHF辐射源与合成雷达反射率的时间演变,(a) ~(d)分别 对应于11:09、11:38、12:07和12:41(世界时)(据Hodapp
et al., 2008)
7.1.3 热带气旋
•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 面上的低压涡旋;
• 成熟飑线中的地闪主要为负地闪, 绝大多数发生在雷达反射率高的
对流区,正地闪一般仅占总地闪 的10%~20%,常发生在雷达反 射率低的层云区。
• 少数飑线的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层 云区,正地闪主要发生在对流区 。
• 层云区的正地闪水平传播尺度
(平均49 km)小于对流区的正
地闪(平均96 km),但前者的
1 冰雹云的正地闪特征
• 一般雷暴云中正地闪占总地 闪的比例小于10%。
• 大多冰雹云的地闪也以负地 闪为主,但其正地闪比例常 明显高于当地雷暴的平均值。
• 较高的正地闪比例对应较低 的降水,较低正地闪比例的 冰雹过程降水量较高。
• 可推断:强降水冰雹云过程 中正地闪比例不高。弱降水 超级雷暴中通常易发生较多 的正地闪。
• 成熟阶段:14:18,前部的对流区出现了弓状回波,正地闪开始增加,但 仍少于负地闪,多数地闪发生在大于40 dBz的区域,少量负地闪发生在层 云区域,地闪主要散布在前部对流区域内。
• 14:24,地闪数达最大,负地闪数比正地闪约高一个量级,大多发生在对 流区前部,正地闪发生在接近强对流中心。
图7.8 同图7.6,但为该飑线消散阶段总雷电与雷达基本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冰雹,蓝色方块:强风),符号上面的横线代表为同组事件
7.1.2 飑线
• 飑线(Squall Line):由若干排列成行的雷暴单 体或雷暴群组成的风向、风速发生突变的狭窄的 强对流天气带。又称不稳定线或气压涌升线。
• 过境时:常产生冰雹、灾害性强风以及雷电等。 • 云闪通常非常活跃,占总闪的绝大部分。 • 一般可将飑线分为3个独立区域:对流区、过渡区
第七章 雷电的天气气候学特征
1 雷暴尺度的雷电特征 2 全球雷电活动和地域差别 3 雷电活动与气候变化
• 全球每时每刻发生着约1800个雷暴。
• 不同类型雷暴的雷电活动特征差异很大。
• 因雷电过程和雷暴本身的复杂性和观测手段的局限 性,对不同类型雷暴的雷电活动规律仍未获得全面 的认识。
7.1 雷暴尺度的雷电特征
• 正地闪占主导,正闪增加时负闪降低,负闪增加时正闪降低。
• 降雹时段地闪不活跃,负闪达到最低值,但正地闪相对较活跃。
• 冻结层以上霰的增长与总地闪数量的增多和减少有关。开始降雹 前地闪频数的迅速上升,可以作为降雹的指示量。
• 地闪多在低于-40℃的区域内。
• 开始阶段:正地闪主要位于系统 前部区域,而负地闪位于系统中 后部。
负地闪,黑色“·”为云闪
• 初始阶段:对流区由较小的对流单体组成,其后跟随发展中的层云区域。 地闪主要位于对流区内,且多为负地闪。
• 13:42,层云区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地闪发生在对流中心附近,雷电分 布开始在西侧的回波单体中发生。仅有很少的雷电发生在过渡区,而层云 区域内几乎无雷电发生。
图7.7 同图7.6,但为该飑线成熟阶段总雷电与雷达基本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 7.1.1 冰雹云
• 单体、多单体和超级单体风暴都可能产生冰雹。 • 冰雹云除降雹外,还常伴有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和雷电等灾
害性天气。 • 冰雹云中的上升气流速度更大,能携带更多的降水粒子进入
高空,云顶更高,回波更强。 • 其动力和微物理条件非常利于雷暴的起电和放电。冰雹云的
雷电频数通常远高于普通雷暴。
及层云区。
1 闪电频数与降水的时间演变
图7.5 2007年7月31日北京地区一次飑线过程5分钟 总雷电、云闪、地闪和平均降水强度的时间演变• 整个过ຫໍສະໝຸດ 中,负地闪占总地闪 的比例都较高。
• 发展阶段:地闪与总闪的比例 维持在40%,随后逐渐降低。
• 成熟阶段:地闪与总闪的比例 维持在约20%,云闪活跃。
• 随后:系统范围不断扩大,正、 负地闪大多发生于低于-40℃区 域内,且多发生于-40-50℃的温 度梯度变化大的区域内。
• 随着低于-50℃的区域扩大,正 闪数目明显多于负闪。
• 正、负地闪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2 闪电频数“跃增”对冰雹云的指示作用
图7.3 2003年6月19日雹暴每10分钟地闪频数分布图,横坐标轴下的线段表示降雹发生时段
• 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 与中纬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相比,热带气旋内的上升气流
较弱,过冷水含量较少。 • 根据非感应起电机制,这些动力和微物理特征并不适合云
内起电过程的发生。 • 实际观测也表明,热带气旋中的闪电并不频繁。
• 消散阶段:16:24,强回波区仍呈线状分布,地闪的数量整体降低,雷电 仍主要发生在对流回波线区。
• 16:42,强回波区开始断裂分散,地闪数量明显减少。发生在层云区的雷 电明显增加,其电荷来源可能是对流云区域的电荷在气流作用下经过渡区 输送到层云区域。
3 飑线系统的地闪特征
• 以云闪为主,也有大量的地闪。
• 消散阶段:地闪和云闪数量逐 渐降低至消失,期间地闪略有 增加。
2 飑线不同发展阶段的雷电活动与雷达回波
图7.6 2007年7月31日北京地区一次飑线发展阶段总雷电(雷达扫描前后3分钟内的总和)与雷达 基本反射率(0.5o仰角)之间的对应关系。五角星代表雷达位置,黑色 “+” 为正地闪, 蓝色“·”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